讀禮通考卷一百四
關燈
小
中
大
變禮四
喪不助祭【喪祭可與附】
曾子問曾子問曰相識有喪服可以與于祭乎【注問已有喪服可以助所識者祭否】孔子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疏言身有缌服尚不得祭已家宗廟何得助他人祭乎熊氏謂身有缌服不得自爲父母虞袝卒哭祭此謂同宮缌則士爲妾有子及大夫爲貴妾是同宮缌者若大夫士有齊衰大功小功缌麻同宮則亦不祭若異宮則殡後得祭故雜記雲父母之喪将祭而昆弟死既殡而祭若同宮則雖臣妾葬而後祭虞祔亦然天子諸侯臣妾死于宮中雖無服亦不得爲父母虞祔卒哭祭也天子諸侯适子死既練乃祭适孫适婦死既殡乃祭以異宮故也】
【張氏曰相識有喪服謂有所識朋友之缌服也舊注相識有祭而已有服竊恐語意不倫不敢從】
曽子問曰廢喪服可以與于饋奠之事乎【注謂新除喪服也】孔曰說衰與奠非禮也【注執事于人之神爲其忘哀疾也】以擯相可也【疏此一節論大祥除服不得與他人饋奠之事廢猶除也言已新說喪服可以與他人在殡饋奠之事不問可以與于吉祭而問可與饋奠者以己新說喪服吉祭決其不可饋奠是兇事疑得助奠故問之也】
【呉澄曰曽子既知有服之人不分重輕皆不可爲人祭矣遂疑新除喪服之後或可與人饋奠孔子亦以爲不可而但許其可以擯相謂之可也者略許之而不深許之則不若并擯相亦不爲之爲得孔疏以廢喪爲大祥除服是專主斬衰重服而言然凡喪服皆謂之衰則說衰雲者疑是兼重輕之服言也今詳酌人情禮義缌功之喪除服後逾月可與人祭齊斬之喪則須自己行吉祭畢乃可為人執事也】
曽子問曰卿大夫将為屍于公受宿矣而有齊衰内喪則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于公館以待事禮也【注吉兇不可以同處疏卿大夫将為屍也受宿齋戒而門内有齊衰之喪且出舍公館待事畢然後歸哭也所以出于公館者】
【以祭是吉吉兇不可同處也】
【陳澔曰受宿受君命而宿齋戒也待事待祭事畢然後歸哭也】
雜記大夫士将與祭于公既視濯而父母死則猶是與祭也次于異宮既祭釋服出公門外哭而歸其他如奔喪之禮如未視濯則使人告告者反而後哭【注次于異宮不可以吉與兇同處也使者反而後哭不敢專已于君命也】如諸父昆弟姑姊妹之喪則既宿則與祭卒事出公門釋服而後歸其他如奔喪之禮如同宮則次于異宮【注宿則與祭出門乃解祭服皆爲差緩也 疏祭日前既視濯之後而遭父母之喪則猶是吉禮而與于祭也次于異宮者不可以吉與兇同處也如未視濯則使人告君必待告君者反而後哭父母也宿謂祭前三日将緻齋之時既受齋戒雖有期喪則與公家之祭若諸父昆弟姑姊妹等先是同宮而死則既宿之後出次異宮不可以吉兇雜處故也】
【黃氏日抄将與祭聞父母喪猶卒祭謂君命嚴而祭事重也然人子之情當何如雖堅忍其痛而不哭果能一其将事之誠否邪漢儒傳聞古説幸于今無用阙疑可也】
【陳澔曰視濯監視祭器之滌濯也猶是與祭者猶是在吉禮之中不得不與祭但居次于異宮耳以吉兇不可同處也候告者反而後哭不敢專也哭則不與祭也】
【黃叔陽曰此章記助祭遭喪之禮其前一節當爲疑經禮大夫死雖當祭必告豈以既濯之故而猶使其子與祭者苟從此禮則是君不以孝處其臣臣不以孝視其親而人道絶矣】
幹學案視濯乃祭前一日之事當此時而遭親喪五内崩裂自以親喪為急豈有從容晏處别室至次日祭畢而後釋服奔喪之禮乎此事之大不近人情者恐非先王之禮也且身爲祭主而遭喪尚當廢祭況與祭者乎若爲屍受宿而有齊衰内喪則情事與此不同蓋為屍則止已一人非與祭者比齊衰則哀痛稍輕非父母之喪比故可以辍哀從事也若此所雲則拂逆人情之至者不敢以載于禮經而輕信之也
通典東晉成帝鹹康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虞潭有嗣子喪既葬依令文行喪三十日至十二月十日公除其日防祭宗廟潭與焉潭自爲論曰予身受公除歳終大防至敬兼興如當遂阙心所不安故谘之有議難曰禮素衣刍席不入廟門不以幹神明之位缌服雖輕脫服而祭況嗣子當承祚者乎答曰髙宗三年諒闇今則不爾帝王既葬缟素躬親宗廟之獻不以喪遂阙者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且吉祭廷有金石铿锵之和今去兇制而奉烝嘗幹戚戢而不振慎終之情不逺随時之義亦通也
唐律疏議諸廟享知有缌麻以上喪遣充執事者笞五十陪從者笞三十主司不知勿論有喪不自言者罪亦如之其祭天地社稷則不禁
疏議曰廟享為吉事左傳曰吉禘于莊公其有缌麻以上慘不得預其事若知有缌麻以上喪遣充執事者主司笞五十雖不執事遣陪從者主司笞三十若主司不知前人有喪者勿論即有喪不自言而冐充執事及陪從者亦如之其祭天地社稷不禁者禮雲唯祭天地社稷爲越绋而行事不避有慘故雲則不禁
諸大祀在散齋而吊喪問疾者笞五十緻齋者加一等疏議曰大祀散齋四日并不得吊喪違者笞五十中小祀犯者遞減二等
開元禮凡散齋有大功以上喪緻齋有周以上喪并聽赴即居缌麻以上喪者不得預宗廟之事 凡大祀散齋四日緻齋三日中祀散齋三日緻齋二日小祀散齋二日緻齋一日散齋之日晝理事如舊夜宿止于家正寝不得吊喪問疾緻齋之日百事俱絶
唐防要徳宗貞元六年正月诏百官有私喪公除者聽赴宗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