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禮通考卷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為本至徳以孝為先上古喪期無數其仁人則終身滅性其衆庶有朝喪暮廢者則禽獸之不若中代聖人縁中人之情為作制節使過者俯而就之不及者跂而及之至重者斬衰以周斷後代君子居喪以周若驷之過隙而加崇以再周焉禮記雲再周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至于祥禫之節其文不備先儒所議互有短長遂使歴代習禮之家翻為聚訟各執所見四海不同此皆不本禮情而求其禮故也夫喪本至重以周斷後代崇加以再周豈非君子欲重其情而彰孝道者也何乃惜一月之禫而不加之以膠柱于二十五月者哉或雲孝子有終身之憂何須過聖人之制者二十七月之制行尚矣遵鄭者乃過禮而重情遵王者則輕情而反制斯乃孰為孝乎且練祥禫之制者本于哀情不可頓去而漸殺也故間傳明雲再周而大祥素缟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纎無所不佩中猶間也謂大祥祭後間一月而禫也據文勢足知除服後一月服大祥服後一月服禫服【今俗所行禫則六旬旣祥缟麻阙而不服稽諸制度失之甚矣】今約經傳求其适中可二十五月終而大祥受以祥服素缟麻衣二十六月終而禫受以禫服二十七月終而吉吉而除徙月樂無所不佩夫如此求其情而合乎禮矣
【司馬氏曰所謂中月而禫者蓋禫祭在祥月之中也歴代多從鄭說今律勅三年之喪皆二十七月而除不可違也】
張子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又兩月為禫共二十七月禮鑽燧改火天道一變其期已矣情不可以己于是再期再期又不可以己于是加之三月是二十七月也
【陳祥道禮書期之喪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而祥禫間月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禫而祥禫間月可知也聘禮士中曰禽二雙學記中年考校小記中一以上而祔玉藻士中武皆以中為間則士虞間傳所謂中月者其為間月可知也戴德喪服變除禮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鄭氏據以為說蓋得之矣王肅之徒以記雲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又雲祥而缟是月禫徙月樂祥之日鼓素琴夫子旣祥三日而彈琴十日而成笙歌魯人朝祥而暮歌孔子曰逾月則善于是謂二十五月大祥其月為禫二十六月作樂是不知所謂是月樂者所以發下文而不系于上也語曰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而文無所系孰謂是月禫雲者乃祥月乎果禫在祥月應曰月中而禫不可謂之中月也孟獻子禫縣而不樂然則所謂徙月樂者以備縣也若彈琴瑟笙歌間作而不縣旣祥為之可也春秋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齊納币僖公之喪至文公二年冬适二十六月左氏曰納币禮也而公羊譏其喪娶則公羊亦以三年之喪二十七月而除與鄭氏之說合矣然則喪大記雲禫而從禦吉祭而複寝傳雲大祥居複寝何也孔頴達曰太祥去垩室複殡宮之寝則禫而複寝者複平居之寝也】
朱子曰二十五月祥後即禫當如王肅于是月禫徙月樂之說為順今從鄭氏之說雖禮宜從厚然未為當喪禮當從儀禮為正 喪禮隻二十五月是月禫徙月樂又曰中月而禫猶曰中一以上而祔漢書亦雲間不一歳即鄭注儀禮為是杜佑亦從此說但與檀弓所雲是月禫及逾月異旬之說不合今旣以二十七月為期此等不須細讨自緻其哀足矣
【車垓曰禮曰大祥之後中月而禫鄭氏曰中間也朱子曰間一月也自初喪至此不計閏凡二十七月謂如正月大祥方二十五月祥祭之後即服禫服至于二月則二十六月也又及乎三月然後方滿二十七月卻于三月之内選蔔一日行禫祭禮是則所謂二十七月而禫祭也間月而禫者正謂祥祭與禫祭相間一月也逾月從吉者禫祭雖畢孝子猶未忍遽即吉也故又服此禫服盡此月之終至于次月改朔然後除禫服服吉服而行吉事是則所謂逾月從吉也逾月雲者蓋以改朔為月非以三十日為月也故禮雲徹晦至朔為逾月已上皆從鄭氏之說也喪稱三年者實計二十七月而謂之三年者蓋以年辰計之而不以月日計之也謂如子年死至醜年而小祥又至寅年而大祥旣跨渉子醜寅三年故謂之三年也雷伯籲曰三年之喪古今之通喪也歳久事弛其失有三喪二十五月而議禮者定以為二十七月此一失也二十七月已非禮矣而京省諸衙門丁憂起複例以二十八月此二失也世不察先王制禮之義拘于三年之名遂以三年為限起複之後猶未謂終喪此三失也卑庸淺鄙人狃所見訛以傳訛雷同公襲缙紳先生不悟其差章句腐儒不識其謬莫甚之陋遺笑百世非細節也喪服小記曰再期之喪三年也期之喪二年也九月七月之喪三時也五月之喪二時也三月之喪一時也喪服盡于一時進而二時又進而三時又進而二年三年一年而期則二年也至親以期斷天地已易寒署已變三年加隆焉而倍之則再期也故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喪服之所從始如此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然大祥之外禫有中月而禫之文小祥大祥皆用忌日取于月之周不主十二月有不計閏之文再期之喪為三年之喪有斬衰三年齊衰三年之文世人于斯三者粗拾其文不解其防而竊窺近似縁以有三失中月而禫鄭注曰中猶間也喪至此二十七月驗之禮不合再期之喪三年二十七月逾再期者兩月而二十五月之後尚有兩月之禫不當雲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也司馬溫公謂中月而禫者蓋禫祭于祥月之中也斯為得之而自鄭注有間月之诂歴代循以為制二十七月之失由于中月之誤也凡期雲者周一年之月也傥主十二月而不取于月之周則遇有閏月者必阙一月如始以正月内置閏月至十一月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