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穆姬登台要大赦
關燈
小
中
大
不足以相濟也。
”冷至曰:“寡君念婚姻之誼,不責地,不閉籴,固曰:‘同患相恤也。
’寡君濟君之急,而不得報于君,下臣難以複命。
”呂饴甥、郤芮大喝曰:“汝前與卆鄭父合謀,以重币誘我,幸天破一奸一謀,不堕汝計。
今番又來饒舌!可歸語汝君,要食晉粟,除非用兵來取!”冷至含憤而退。
慶鄭出朝,謂太史郭偃曰:“晉侯背德怒鄰,禍立至矣。
”郭偃曰:“今秋沙鹿山崩,草木俱偃。
夫山川國之主也,晉将有亡國之禍,其在此乎?”史臣有詩譏晉惠公雲: 泛舟遠道赈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回複秦君,言“晉不與秦粟,反欲糾合梁伯,共興伐秦之師。
”穆公大怒曰:“人之無道,乃至出于意料若此!毖人将先破梁,而後伐晉。
”百裡奚曰:“梁伯好土功,國之曠地,皆築城建室而無民以實之。
百姓胥怨,此其不能用衆助晉明矣。
晉君雖無道,而呂郤俱疆力自任,若起绛州之衆,必然震驚西鄙。
《兵法》雲:‘先發制人。
’今以君之賢,諸大夫之用命,往聲晉侯負德之罪,勝可必也。
因以馀威,乘梁之敝,如振槁①葉耳!”穆公然之。
乃大起三軍,留蹇叔、繇餘輔太子罂守國,孟明視引兵巡邊,彈壓諸戎。
穆公同百裡奚親将中軍,西乞術、白乙丙保駕。
公孫枝将左軍,公子絷将左軍,共車四百乘,浩浩蕩蕩,殺奔晉國來。
晉之西鄙,告急于惠公。
惠公問于群臣曰:“秦無故興兵犯界,何以禦之?”慶鄭進曰:“秦兵為主上背德之故,是以來讨,何謂無故?依臣愚見,隻宜引罪請和,割五城以全信,免動幹戈。
”惠公大怒曰:“以堂堂千乘之國,而割地求和,寡人何面目為君哉?”喝令:“先斬慶鄭,然後發兵迎敵!”虢射曰:“未出兵,先斬将,于軍不利。
姑赦令從征,将功折罪。
”惠公準奏。
當日大閱車馬,選六百乘。
命郤步揚、家仆徒、慶鄭、蛾晰分将左右,己與虢射居中軍調度,屠岸夷為先鋒。
離绛州望西進發。
晉侯所駕之馬,名曰“小驷”,乃鄭國所獻。
其馬身材小巧,一毛一鬣潤澤,步驟安穩,惠公平昔甚一愛一之。
慶鄭又谏曰:“古者出征大事,必乘本國出産之馬。
其馬生在本土,解人心意,安其教訓,服習道路。
故遇戰随人所使,無不如志。
今君臨大敵,而乘異産之馬,恐不利也。
”惠公叱曰:“此吾慣乘,汝勿多言!” 卻說秦兵已渡河東,三戰三勝,守将皆奔竄。
長驅而進,直至韓原下寨。
晉惠公聞秦軍至韓,乃蹙額曰:“寇已深矣,奈何?”慶鄭曰:“君自招之,又何問焉?”惠公曰:“鄭無禮,可退!”晉兵離韓原十裡下寨,使韓簡往探秦兵多少。
簡回報曰:“秦師雖少于我,然其鬥氣十倍于我。
”惠公曰:“何故?”簡對曰:“君始以秦近而奔梁,繼以秦援而得國,又以秦赈而免饑,三受秦施而無一報。
君臣積憤,是以來伐。
三軍皆有責負之心,其氣銳甚,豈止十倍而已!”惠公愠①曰:“此乃慶鄭之語,定伯亦為此言乎?寡人當與秦決一死敵!”遂命韓簡往秦軍請戰曰:“寡人有甲車六百乘,足以待君。
君若退師,寡人之願;若其不退,寡人即欲避君,其奈此三軍之士何!”穆公笑曰:“孺子何驕也?”乃使公孫枝代對曰:“君欲國,寡人納之。
君欲粟,寡人給之。
今君欲戰,寡人敢拒命乎?”韓簡退曰:“秦理直,吾不知死所矣!” 晉惠公使郭偃蔔車右,諸人莫吉,惟慶鄭為可①。
惠公曰:“鄭一黨一于秦,豈可任哉?”乃改用家仆徒為車右,而使郤步揚禦車,逆秦師于韓原。
百裡奚登壘,望見晉師甚衆,謂穆公曰:“晉侯将緻死于我,君其勿戰。
”穆公指天曰:“晉負我已甚,若無天道則已,天而有知,吾必勝之!”乃于龍門山下,整列以待。
須臾,晉兵亦布陣畢,兩陣對圓,中軍各鳴鼓進兵。
屠岸夷恃勇,手握渾鐵槍一條,何止百斤之重,先撞入對陣,逢人便刺,秦軍披一靡一。
正遇白乙丙,兩下交戰,約莫五十馀合,殺得一性一起,各跳下車來,互相扭結。
屠岸夷曰:“我與你拚個死活,要人幫助的,不為好漢!”白乙丙曰:“正要獨手擒拿你,方是英雄!”吩咐衆人:“都莫來!兩個拳捶腳踢,直扭入陣後去了
”冷至曰:“寡君念婚姻之誼,不責地,不閉籴,固曰:‘同患相恤也。
’寡君濟君之急,而不得報于君,下臣難以複命。
”呂饴甥、郤芮大喝曰:“汝前與卆鄭父合謀,以重币誘我,幸天破一奸一謀,不堕汝計。
今番又來饒舌!可歸語汝君,要食晉粟,除非用兵來取!”冷至含憤而退。
慶鄭出朝,謂太史郭偃曰:“晉侯背德怒鄰,禍立至矣。
”郭偃曰:“今秋沙鹿山崩,草木俱偃。
夫山川國之主也,晉将有亡國之禍,其在此乎?”史臣有詩譏晉惠公雲: 泛舟遠道赈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回複秦君,言“晉不與秦粟,反欲糾合梁伯,共興伐秦之師。
”穆公大怒曰:“人之無道,乃至出于意料若此!毖人将先破梁,而後伐晉。
”百裡奚曰:“梁伯好土功,國之曠地,皆築城建室而無民以實之。
百姓胥怨,此其不能用衆助晉明矣。
晉君雖無道,而呂郤俱疆力自任,若起绛州之衆,必然震驚西鄙。
《兵法》雲:‘先發制人。
’今以君之賢,諸大夫之用命,往聲晉侯負德之罪,勝可必也。
因以馀威,乘梁之敝,如振槁①葉耳!”穆公然之。
乃大起三軍,留蹇叔、繇餘輔太子罂守國,孟明視引兵巡邊,彈壓諸戎。
穆公同百裡奚親将中軍,西乞術、白乙丙保駕。
公孫枝将左軍,公子絷将左軍,共車四百乘,浩浩蕩蕩,殺奔晉國來。
晉之西鄙,告急于惠公。
惠公問于群臣曰:“秦無故興兵犯界,何以禦之?”慶鄭進曰:“秦兵為主上背德之故,是以來讨,何謂無故?依臣愚見,隻宜引罪請和,割五城以全信,免動幹戈。
”惠公大怒曰:“以堂堂千乘之國,而割地求和,寡人何面目為君哉?”喝令:“先斬慶鄭,然後發兵迎敵!”虢射曰:“未出兵,先斬将,于軍不利。
姑赦令從征,将功折罪。
”惠公準奏。
當日大閱車馬,選六百乘。
命郤步揚、家仆徒、慶鄭、蛾晰分将左右,己與虢射居中軍調度,屠岸夷為先鋒。
離绛州望西進發。
晉侯所駕之馬,名曰“小驷”,乃鄭國所獻。
其馬身材小巧,一毛一鬣潤澤,步驟安穩,惠公平昔甚一愛一之。
慶鄭又谏曰:“古者出征大事,必乘本國出産之馬。
其馬生在本土,解人心意,安其教訓,服習道路。
故遇戰随人所使,無不如志。
今君臨大敵,而乘異産之馬,恐不利也。
”惠公叱曰:“此吾慣乘,汝勿多言!” 卻說秦兵已渡河東,三戰三勝,守将皆奔竄。
長驅而進,直至韓原下寨。
晉惠公聞秦軍至韓,乃蹙額曰:“寇已深矣,奈何?”慶鄭曰:“君自招之,又何問焉?”惠公曰:“鄭無禮,可退!”晉兵離韓原十裡下寨,使韓簡往探秦兵多少。
簡回報曰:“秦師雖少于我,然其鬥氣十倍于我。
”惠公曰:“何故?”簡對曰:“君始以秦近而奔梁,繼以秦援而得國,又以秦赈而免饑,三受秦施而無一報。
君臣積憤,是以來伐。
三軍皆有責負之心,其氣銳甚,豈止十倍而已!”惠公愠①曰:“此乃慶鄭之語,定伯亦為此言乎?寡人當與秦決一死敵!”遂命韓簡往秦軍請戰曰:“寡人有甲車六百乘,足以待君。
君若退師,寡人之願;若其不退,寡人即欲避君,其奈此三軍之士何!”穆公笑曰:“孺子何驕也?”乃使公孫枝代對曰:“君欲國,寡人納之。
君欲粟,寡人給之。
今君欲戰,寡人敢拒命乎?”韓簡退曰:“秦理直,吾不知死所矣!” 晉惠公使郭偃蔔車右,諸人莫吉,惟慶鄭為可①。
惠公曰:“鄭一黨一于秦,豈可任哉?”乃改用家仆徒為車右,而使郤步揚禦車,逆秦師于韓原。
百裡奚登壘,望見晉師甚衆,謂穆公曰:“晉侯将緻死于我,君其勿戰。
”穆公指天曰:“晉負我已甚,若無天道則已,天而有知,吾必勝之!”乃于龍門山下,整列以待。
須臾,晉兵亦布陣畢,兩陣對圓,中軍各鳴鼓進兵。
屠岸夷恃勇,手握渾鐵槍一條,何止百斤之重,先撞入對陣,逢人便刺,秦軍披一靡一。
正遇白乙丙,兩下交戰,約莫五十馀合,殺得一性一起,各跳下車來,互相扭結。
屠岸夷曰:“我與你拚個死活,要人幫助的,不為好漢!”白乙丙曰:“正要獨手擒拿你,方是英雄!”吩咐衆人:“都莫來!兩個拳捶腳踢,直扭入陣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