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桂員外途窮忏悔

關燈
之好,久疏問候,特來奉谒。

    請老叔上坐,小侄有一拜。

    ”桂遷也不叙寒溫,連聲道:“不消不消。

    ”看坐喚茶己畢,就分付小童留飯。

    施還卻又暗暗歡喜。

    施還開口道:“家母候者嬸母萬福,見在旅舍,先遣小子通知。

    ”論起昔日受知深處,就該說“既然老夫人在此,請到舍中與拙荊相會。

    桂遷口中唯唯,全不招架。

     少停,童子報午飯已備。

    桂生就教擺在照廳内。

    隻一張卓子,卻是上下兩卓嘎飯。

    施還謙讓不肯上坐,把椅拖在傍邊,桂遷也不來安正。

    桂遷問道:“舍人青年幾何?”施還答道:“昔老叔去蘇之時,不肖年方八歲。

    承垂吊賜奠,家母至今感激,今奉别又已六年。

    不肖門戶貧落,老叔福祉日臻,盛衰懸絕,使人欣羨不已。

    ”桂遷但首肯,不答一詞。

    酒至三巡,施還道:“不肖量窄,況家母見在旅舍懸望,不敢多飲。

    ”桂遷又不招架,道:“既然少飲,快取飯來!”吃飯已畢,并不題起昔日交情,亦不問及家常之事。

    施還忍不住了,隻得微露其意,道:“不肖幼時侍坐于先君之側,常聽得先君說:生平窗友隻有老叔親密,比時就說老叔後來決然大發的。

    家母亦常稱老嬸母賢德,有仁有義。

    幸而先年老叔在敝園暫居之時,寒家并不曾怠慢,不然今日亦無顔至此。

    ”桂遷低眉搖手,嘿然不答。

    施還又道:“昔日虎丘水月觀音殿與先君相會之事,恩老叔也還記得?”桂遷恐怕又說,慌忙道:“足下來意,我已悉知。

    不必多言,恐他人聞之,為吾之羞也。

    ”說罷,先立起身來,施還隻得告辭道:“暫别台顔,來日再來奉候。

    ”桂遷送至門外,舉手而退。

      正是: 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話分兩頭。

    卻說嚴氏在旅店中懸懸而待,道:“桂家必然遣人迎我。

    ”怪其來遲,倚間而望。

    隻見小舍人快快回來,備述相見時的态度言語。

    嚴氏不覺雙淚交流,罵道:“桂富五,你不記得跳劍池的時節麼?”正要數一數二的叫罵出來,小舍人急忙勸住道:“今日求人之際,且莫說盡情話。

    他既知我母子的來意,必然有個處法。

    當初曾在觀音面前設誓‘犬馬相報’,料不食言。

    待孩兒明日再往,看他如何?”嚴氏歎口氣,隻得含忍,過了一夜。

     次日,施還起早便往桂家門首候見。

    誰知桂遷自見了施小官人之後,卻也腹中打菜,要厚贈他母子回去。

    其奈孫大嫂立意阻擋道:“‘接人要一世,怪人隻一次。

    攬了這野火上門,他吃了甜頭,隻管思想,惜草留根,到是個月月紅了。

    就是他當初有些好處到我,他是一概行善,若幹人沾了他的恩惠,不獨我們一家。

    千人吃藥,靠着一人還錢,我們當恁般晦氣?若是有天理時,似恁地做好人的千年發迹萬年财主,不到這個地位了!如今的世界還是硬心腸的得便宜,貼人不富,連自家都窮了。

    ”桂遷道:“賢妻說得是。

    隻是他母子來一場,又有同窗支老先生的書,如何打發他動身?”孫大嫂道:“支家的書不知是真是假。

    當初在姑蘇時不見有甚麼支鄉宦扶持了我,如今卻來通書!他既然憐貧恤寡,何不損己财?這樣書一萬封也休作準。

    你去分付門上,如今這窮鬼來時不要招接他。

     等得興盡心灰,多少賈發些盤費着他回去。

    ‘頭醋不酸,二醋不辣。

    ’沒什麼想頭,下次再不來纏了。

    ”隻一套話說得桂遷。

     惡心孔再透一個窟窿,黑肚腸重打三重跑過。

     施還在門上候了多時,守門的推三阻四不肯與他傳達。

    再催促他時,佯佯的走開去了。

    那小官人且羞且怒,植衣露臂,面赤高聲,發作道:“我施某也不是無因至此的。

    ‘行得春風,指望夏雨/當初我們做财主時節,也有人求我來,卻不曾恁般怠慢人!”罵猶未絕,隻見一位郎君衣冠齊整,自外而入,問罵者何人。

     施還不認得那位郎君,整衣向前道:“姑蘇施某。

    ”言未畢,那郎君慌忙作揖道:“原來是故人。

     别來已久,各不相識矣。

    昨家君備述足下來意,正在措置,足下達發大怒,何性急如此?今亦不難,當即與家君說知,來日便有沒處。

    ”施還方知那郎君就是桂家長子桂高。

    見他說話入耳,自悔失言,方欲再訴衷曲,那郎君不别,竟自進門去了。

    施還見其無禮,忿氣愈加,又指望他來日設處,隻得含淚而歸,詳細述于母親嚴氏。

    嚴氏複勸道:“我母子數百裡投人,分宜謙下,常将和氣為先,勿聘銳氣緻觸其怒。

    ” 到次早,嚴氏又叮囑道:“此去須要謙和,也不可過有所求,隻還得原借三百金回家,也好過日。

    ”施還領了母親教訓,再到桂家,鞠躬屏氣,立于門首。

    隻見童仆出入自如,昨日守門的已不見了。

    小舍人站了半日,隻得扯着一個年長的仆者間道:“小生姑蘇施還,求見員外兩臼了,煩通報一聲!”那仆者道:“員外宿酒未醒,此時正睡夢哩。

    ”施還道:“不敢求見員外,隻求大官人一見足矣。

    小生今日不是自來的,是大官人昨日面約來的。

    ”仆者道:“大官人今早五鼓駕船往東莊催租去了。

    ”施還道:“二官人也罷。

    ”仆者道:“二官人在學堂攻書,不管閑事的。

    ”那仆者一頭說,一頭就有人喚他說話,忙忙的奔去了。

    施還此時怒氣填胸,一點無明火按納不住;又想小人之言不可計較,家主未必如此,隻得又忍氣而待。

     須臾之間,隻見儀門大開,桂遷在庭前乘馬而出。

    施還迎住馬頭鞠躬緻敬,遷慢不為禮,以鞭指道:“你遠來相投,我又不曾擔閣你半月十日,如何便使性氣惡言辱罵?本欲從厚,今不能矣。

    ”回顧仆者:“将拜匣内大銀二錠,打發施生罷。

    ”又道:’這二錠銀子也念你先人之面,似你少年狂妄,休想分文責發。

    如今有了盤纏,可速口去!”施還再要開口,桂遷馬上揚鞭如飛去了。

      正是: 邊蛇口中草,蠍子尾後針。

     兩般猶未毒,最毒負心人。

     那兩錠銀子隻有二十兩重,論起少年性子不稀罕,就撇在地下去了。

    一來主人已去,二來隻有來的使費,沒有去的盤纏。

    沒奈何,含着兩眼珠淚,口店對娘說了。

    母子二人,看了這兩錠銀子,放聲大哭。

    店家王婆見哭得悲切,間其緣故,嚴氏從頭至尾位訴了一遍。

    王婆道:“老安人且省愁煩,老身與孫大娘相熟,時常進去的。

    那大娘最和氣會接待人,他們男子漢辜恩負義,婦道家怎曉得?既然老安人與大娘如此情厚,待老身去與老安人傳信,說老安人在小店中,他必然相請。

    ”嚴氏收淚而謝。

     又次日,王婆當一節好事,進桂家去報與孫大嫂知。

    孫大嫂道:“王婆休聽他話。

    當先我員外生意不濟時,果然曾借過他些小東西,本利都清還了。

    他自不會作家,把個大家事費盡了,卻來這裡打秋風。

    我員外好意款待他一席飯,送他二十兩銀子,是念他日前相處之情,别個也不能勾如此。

    他倒說我欠下他債負未還。

    王婆,如今我也莫說有欠無欠,隻問他把借契出來看,有一百還一百,有一千還一千。

    ”王婆道:“大娘說得是。

    ”王婆即忙轉身,孫大嫂又喚轉來,叫養娘封一兩銀子,又取帕子一方,道:“這些微之物,你與我送施家姆姆,表我的私敬。

    教他下次切不可再來,恐怕怠慢了,傷了情分。

    ”王婆聽了這話,到疑心嚴老安人不是,回家去說:“孫大嫂幹好萬好,教老身寄禮物與老安人。

    ”又道:“若有舊欠未清,教老安人将借契送去,照契本利不缺分毫。

    ”嚴民說當初原沒有契書。

    那王婆看這三百兩銀子,山高海闊,怎麼肯信。

    母子二人凄惶了一夜,天明算了店錢,起身回姑蘇而來。

    正是:人無喜事精神減,運到窮時落寞多。

     嚴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