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一 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生活上有了節制,錢也用得少了。
皮埃爾不再像過去那樣揮金如土,那樣随時有可能使他破産。
他認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至死也不會改變了,而且他也無權改變這種節約的生活方式。
皮埃爾滿面春風,整理着他買回來的東西。
“多漂亮!”他像店員一樣抖開一塊衣料說。
娜塔莎坐在對面,把大女兒抱在膝上,她那亮晶晶的目光從丈夫身上移到那塊衣料上。
“是給别洛娃的嗎?太好了。
”她摸了摸衣料的質地。
“這大概要一盧布一尺吧?” 皮埃爾說了價錢。
“太貴了,”娜塔莎說,“孩子們會特别高興,媽媽也會開心的。
隻是你何必給我買這個!”她又說,忍不住笑,欣賞着一把當時剛流行的鑲珍珠的金梳子。
“是阿傑莉鼓動我買的,她一個勁兒地說,買吧,買吧。
” 皮埃爾說。
“我什麼時候戴呢?”娜塔莎把梳子插到發辮上。
“等瑪申卡在舞會上抛頭露面的時候吧,說不定到那時候又時興這個了。
好了,咱們走吧。
” 他們把禮品收拾好,先去育兒室,然後去見老伯爵夫人。
皮埃爾和娜塔莎夾着一包皮包皮禮品來到客廳時,老伯爵夫人照例在跟别洛娃玩牌。
老伯爵夫人已六十開外,滿頭白發,戴着睡帽,荷葉帽邊圍住了她的臉。
她臉上堆滿了皺紋,上嘴唇癟着,雙目無神。
她的兒子和丈夫接連去世,她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個偶然被遺忘的人,活着沒有任何目的和意義。
她吃飯,喝水、有時睡覺,有時不睡覺,她活着但又不像真正地活着。
生活已沒有給她帶來任何鮮明的印象。
她對生活别無所求,她隻圖平靜,而隻有死亡才能給她帶來永恒的甯靜,但在死神來臨之前,她不得不照樣活下去,這就是還得慢慢地消耗她的生命力,在她身上明顯地表現出嬰兒和老人才具有的特征。
她活着沒有明确的目的,似乎隻要運用身體的各種機能。
她需要吃飯、睡覺、思考、說話、哭泣、做事和發脾氣等等,隻是因為她有腸胃、有頭腦、有肌肉、有神經,還有肝髒。
她做這一切,不是由于外力推動她去做,不像人在精力旺盛時那樣能集中力量來達到一個目的,而不去注意其他目的。
她說話,隻是因為生理上要讓她的肺部和舌頭活動活動,她像嬰兒一樣哭,是因為她需要擤鼻涕,諸如此類。
精力充沛的人視為目的的事情,對她來說顯然隻是一種借口而已。
譬如說,她在早晨或頭一天吃了油膩的東西,她就想發脾氣,于是她就把别洛娃的耳聾作為她發脾氣的借口。
她在屋子另一頭對别洛娃小聲地講話。
“今天好像暖和些,我親愛的。
”她低聲說。
别洛娃回答說:“是啊!他們坐車來了。
”于是老夫人就氣憤地抱怨說:“天啊!瞧她真是又聾又笨!” 另一個借口就是她的鼻煙,她嫌鼻煙不是太幹,就是太潮,或者研磨得不夠細。
她發過脾氣,臉色就變得蠟黃。
使女們一看老夫人的臉色就知道,準是别洛娃又耳背了,或者是鼻煙又太潮了,因此她的臉色又發黃了。
就像她需要發脾氣一樣,她有時也需要動一下她的變得遲鈍的腦筋,這裡她的借口就是玩牌。
如果她需要哭,那麼懷念已去世的伯爵就是最好的借口。
如果她想要驚恐不安,那麼尼古拉的健康問題就可用來借題發揮。
她想要說些刻薄的言語,就去找瑪麗亞伯爵夫人的岔子。
她需要動動發音器官(多半是在晚飯後六七點鐘,在陰暗的屋子裡),她就對聽過多次的家人反複講同一個故事。
老太太的這種情況全家人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家都緘口不語,隻是盡可能去滿足她的願望。
尼古拉、皮埃爾、娜塔莎和瑪麗亞之間偶而交換一下眼色,相對苦笑一下,彼此心照不宣。
不過這些眼色,還暗示着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說她已盡了自己一生的職責,他們今日所見到的她已不是完整的她,有朝一日我們大家也會像她現在這樣。
因此,大家都願意遷就她,照顧她,并願為她這個原來很可愛、原來像我們一樣充滿活力,而今卻變得如此可憐的人而克制自己。
她不久于人世了①——他們的目光這樣說明。
全家隻有冷酷的人、愚蠢的人和孩子才不懂這一點,因而對她疏遠。
①原文為拉丁文。
皮埃爾不再像過去那樣揮金如土,那樣随時有可能使他破産。
他認為他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至死也不會改變了,而且他也無權改變這種節約的生活方式。
皮埃爾滿面春風,整理着他買回來的東西。
“多漂亮!”他像店員一樣抖開一塊衣料說。
娜塔莎坐在對面,把大女兒抱在膝上,她那亮晶晶的目光從丈夫身上移到那塊衣料上。
“是給别洛娃的嗎?太好了。
”她摸了摸衣料的質地。
“這大概要一盧布一尺吧?” 皮埃爾說了價錢。
“太貴了,”娜塔莎說,“孩子們會特别高興,媽媽也會開心的。
隻是你何必給我買這個!”她又說,忍不住笑,欣賞着一把當時剛流行的鑲珍珠的金梳子。
“是阿傑莉鼓動我買的,她一個勁兒地說,買吧,買吧。
” 皮埃爾說。
“我什麼時候戴呢?”娜塔莎把梳子插到發辮上。
“等瑪申卡在舞會上抛頭露面的時候吧,說不定到那時候又時興這個了。
好了,咱們走吧。
” 他們把禮品收拾好,先去育兒室,然後去見老伯爵夫人。
皮埃爾和娜塔莎夾着一包皮包皮禮品來到客廳時,老伯爵夫人照例在跟别洛娃玩牌。
老伯爵夫人已六十開外,滿頭白發,戴着睡帽,荷葉帽邊圍住了她的臉。
她臉上堆滿了皺紋,上嘴唇癟着,雙目無神。
她的兒子和丈夫接連去世,她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個偶然被遺忘的人,活着沒有任何目的和意義。
她吃飯,喝水、有時睡覺,有時不睡覺,她活着但又不像真正地活着。
生活已沒有給她帶來任何鮮明的印象。
她對生活别無所求,她隻圖平靜,而隻有死亡才能給她帶來永恒的甯靜,但在死神來臨之前,她不得不照樣活下去,這就是還得慢慢地消耗她的生命力,在她身上明顯地表現出嬰兒和老人才具有的特征。
她活着沒有明确的目的,似乎隻要運用身體的各種機能。
她需要吃飯、睡覺、思考、說話、哭泣、做事和發脾氣等等,隻是因為她有腸胃、有頭腦、有肌肉、有神經,還有肝髒。
她做這一切,不是由于外力推動她去做,不像人在精力旺盛時那樣能集中力量來達到一個目的,而不去注意其他目的。
她說話,隻是因為生理上要讓她的肺部和舌頭活動活動,她像嬰兒一樣哭,是因為她需要擤鼻涕,諸如此類。
精力充沛的人視為目的的事情,對她來說顯然隻是一種借口而已。
譬如說,她在早晨或頭一天吃了油膩的東西,她就想發脾氣,于是她就把别洛娃的耳聾作為她發脾氣的借口。
她在屋子另一頭對别洛娃小聲地講話。
“今天好像暖和些,我親愛的。
”她低聲說。
别洛娃回答說:“是啊!他們坐車來了。
”于是老夫人就氣憤地抱怨說:“天啊!瞧她真是又聾又笨!” 另一個借口就是她的鼻煙,她嫌鼻煙不是太幹,就是太潮,或者研磨得不夠細。
她發過脾氣,臉色就變得蠟黃。
使女們一看老夫人的臉色就知道,準是别洛娃又耳背了,或者是鼻煙又太潮了,因此她的臉色又發黃了。
就像她需要發脾氣一樣,她有時也需要動一下她的變得遲鈍的腦筋,這裡她的借口就是玩牌。
如果她需要哭,那麼懷念已去世的伯爵就是最好的借口。
如果她想要驚恐不安,那麼尼古拉的健康問題就可用來借題發揮。
她想要說些刻薄的言語,就去找瑪麗亞伯爵夫人的岔子。
她需要動動發音器官(多半是在晚飯後六七點鐘,在陰暗的屋子裡),她就對聽過多次的家人反複講同一個故事。
老太太的這種情況全家人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家都緘口不語,隻是盡可能去滿足她的願望。
尼古拉、皮埃爾、娜塔莎和瑪麗亞之間偶而交換一下眼色,相對苦笑一下,彼此心照不宣。
不過這些眼色,還暗示着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說她已盡了自己一生的職責,他們今日所見到的她已不是完整的她,有朝一日我們大家也會像她現在這樣。
因此,大家都願意遷就她,照顧她,并願為她這個原來很可愛、原來像我們一樣充滿活力,而今卻變得如此可憐的人而克制自己。
她不久于人世了①——他們的目光這樣說明。
全家隻有冷酷的人、愚蠢的人和孩子才不懂這一點,因而對她疏遠。
①原文為拉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