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五卷 走健卒誤拿差役 脫禁犯權借乞兒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副車誤中已空還,換月移雲轉盼間。
算弄機關人莫測,隻緣友誼重如山。
卻說董聞曉得徐世子将至,遣李能、孫用二人時常往河下探聽。
忽一日,二人奔回禀複道:“世子爺的前站船已到河下,大船離此尚遠,還要過幾日才到。
小人們方才倒打聽得一件奇事,特來報知。
”董聞道:“有甚奇事?”李能道:“适見河下一隻船上,有許多公差,押着一個犯人,說是江西解來,要見都院的。
那犯人不是别人,卻是前日在山東飯店裡與主人結拜的常老爺。
”董聞失驚道:“不信有這些事。
莫非面龐厮像,你們認錯了?”孫用道:“小人看得仔細,明明是他。
正不知犯着何事,做了罪人。
”董聞聽罷大驚,便叫李能、孫用随着,身邊帶了些銀兩,也不及乘輿張蓋,隻穿便服,騎着馬,飛往河下。
李能、孫用指點到一隻船邊,果見一簇公差,押了一個胡須漢子,正從船上起來,同往河頭一個酒店裡去。
董聞看那漢子,果然是常奇。
看官,你道常奇為何犯罪到此?原來他的母舅,就是那江西舉人袁念先,前因家藏方孝孺文字,被列應星出首了,以緻全家抄沒。
常奇切齒痛恨,立心要為母舅報仇,一句未得其便。
近日列應星同着公子列天緯欲回廣州故鄉,路徑江西,常奇乘此機會,懷着利刃,伏于水次,候其船到,就舟中把他父子的性命都結果了。
正欲飛身上岸逃奔,不意被船纜絆腳,失足落水,當被地方拿獲,解到官府。
常奇一口招承為母舅報仇。
官府錄了口詞,因詢知被殺的列家父子從河南來,有家屬在開封府,為此把常奇遞解到來,要聽候河南巡撫審問,拟罪抵命。
正是: 慷慨殺人身不惜,報仇有志酬今日。
渭陽之誼何其隆,如此外甥真難得。
當下董聞見了常奇,吃驚不小,連忙下馬随至酒店門前。
衆公差押着常奇擁進店中,占一副座頭坐下。
董聞等他們坐定,才走将入去,先與衆公差拱了手,然後與常奇相見,問道:“兄長,你為了何事,做了犯人,解到這裡來?”常奇把自己犯事之由說了一遍。
董聞涕泣道:“兄長,你一向說有心事未完,原來為着這件心事。
如今犯了罪,性命難保,為之奈何?”常奇拍着胸道:“賢弟休煩惱!我為家母舅報仇,死亦甘心。
烈丈夫作事,隻要洩卻胸中積恨,這顆頭顱何足惜哉!”董聞還要細談,這些衆公差卻不識董聞是何等人,便一起發話道:“這是殺人重犯,我們隻等列家屍親一到,就要解進都老爺衙門去了。
你這人隻管在此兜搭些什麼?”董聞聽說,恐列家的人來,被他認得,不當穩便,遂與常奇作别,走出酒店。
回頭看見那酒店招牌上寫着‘醉春館’三字。
董聞在酒店左右走來走去,卻急切沒做道理救他處。
又想:“他若解了撫台,發入獄中拘禁,一發難做手腳了。
必于此刻設法救得他方妙。
”沉吟了一回,忽然心生一計,走到河下,看那徐世子的前站船都泊着,船上人紛紛的上岸行走,卻沒有一個認得的。
少頃,隻見兩個軍牢打扮的人,倒從岸上走來,将近河下。
一個立住了腳,對那一個道:“老王,你先上船去,我還要到那邊鋪子裡買件東西哩。
”那姓王的應了一聲,自望泊船之處而走,董聞等他走過了,趕将上去叫道:“王哥,多時不相會了。
”那人回頭看了董聞一看,說道:“尊兄高姓?”董聞扯個謊道:“在下姓張,向年在京中,曾與王哥會過,怎就忘了?”那人道:“在下一時失記。
”董聞道:“閑話且休說。
今有一事要相煩,乞惜一步說話。
”便急急引那人到一個僻靜小巷裡,懷中取出白銀十兩奉送,說道:“有個敝友,被人扳害,現今衆公差押着,在前面酒店裡吃酒。
隻要求你同幾個夥伴趕到那裡,見了他,隻說他欠了徐府的銀子,将他搶到船上,脫了公差的拘押,在下就來接他去,再把十兩銀子相謝。
”那人既接了現銀,又貪了後酬,便欣然道:“這事容易。
隻要說明你那貴友怎生模樣,我們好認着搶他。
”董聞道:“是個長大胡子,江西人口聲,最易厮認。
那酒店叫做“醉春館”,有招牌為記。
事不宜遲相煩尊駕就去。
”那人連聲應諾,飛也似去了。
董聞便到左近一個酒樓上坐下,等候消息。
沒半個時辰,隻聽得樓下一片聲喧嚷。
董聞在樓窗裡張時,見那姓王的同着五六個軍漢,搶一個胡子過去。
董聞看得明白,隻叫得苦:原來那胡子不是常奇,那姓王的搶錯了。
你道怎生搶錯?隻因此時常奇要去解手,兩個公差監押他到坑廁上去了,不在酒店中。
那衆公差裡邊也有一個胡子在内,卻正同夥伴們坐着吃酒。
姓王的不知就裡,見了胡子便拿。
那公差開口分辯時,卻又是江西人聲口。
姓王的一發認定了,把那公差假意打了兩掌,罵道:“你這厮好大膽,欠了我們國公府裡的銀子,卻躲在這裡。
”不由分說,押了便走。
那公差叫起屈來,衆夥伴見是徐府船上人,不敢攔阻,被那姓
算弄機關人莫測,隻緣友誼重如山。
卻說董聞曉得徐世子将至,遣李能、孫用二人時常往河下探聽。
忽一日,二人奔回禀複道:“世子爺的前站船已到河下,大船離此尚遠,還要過幾日才到。
小人們方才倒打聽得一件奇事,特來報知。
”董聞道:“有甚奇事?”李能道:“适見河下一隻船上,有許多公差,押着一個犯人,說是江西解來,要見都院的。
那犯人不是别人,卻是前日在山東飯店裡與主人結拜的常老爺。
”董聞失驚道:“不信有這些事。
莫非面龐厮像,你們認錯了?”孫用道:“小人看得仔細,明明是他。
正不知犯着何事,做了罪人。
”董聞聽罷大驚,便叫李能、孫用随着,身邊帶了些銀兩,也不及乘輿張蓋,隻穿便服,騎着馬,飛往河下。
李能、孫用指點到一隻船邊,果見一簇公差,押了一個胡須漢子,正從船上起來,同往河頭一個酒店裡去。
董聞看那漢子,果然是常奇。
看官,你道常奇為何犯罪到此?原來他的母舅,就是那江西舉人袁念先,前因家藏方孝孺文字,被列應星出首了,以緻全家抄沒。
常奇切齒痛恨,立心要為母舅報仇,一句未得其便。
近日列應星同着公子列天緯欲回廣州故鄉,路徑江西,常奇乘此機會,懷着利刃,伏于水次,候其船到,就舟中把他父子的性命都結果了。
正欲飛身上岸逃奔,不意被船纜絆腳,失足落水,當被地方拿獲,解到官府。
常奇一口招承為母舅報仇。
官府錄了口詞,因詢知被殺的列家父子從河南來,有家屬在開封府,為此把常奇遞解到來,要聽候河南巡撫審問,拟罪抵命。
正是: 慷慨殺人身不惜,報仇有志酬今日。
渭陽之誼何其隆,如此外甥真難得。
當下董聞見了常奇,吃驚不小,連忙下馬随至酒店門前。
衆公差押着常奇擁進店中,占一副座頭坐下。
董聞等他們坐定,才走将入去,先與衆公差拱了手,然後與常奇相見,問道:“兄長,你為了何事,做了犯人,解到這裡來?”常奇把自己犯事之由說了一遍。
董聞涕泣道:“兄長,你一向說有心事未完,原來為着這件心事。
如今犯了罪,性命難保,為之奈何?”常奇拍着胸道:“賢弟休煩惱!我為家母舅報仇,死亦甘心。
烈丈夫作事,隻要洩卻胸中積恨,這顆頭顱何足惜哉!”董聞還要細談,這些衆公差卻不識董聞是何等人,便一起發話道:“這是殺人重犯,我們隻等列家屍親一到,就要解進都老爺衙門去了。
你這人隻管在此兜搭些什麼?”董聞聽說,恐列家的人來,被他認得,不當穩便,遂與常奇作别,走出酒店。
回頭看見那酒店招牌上寫着‘醉春館’三字。
董聞在酒店左右走來走去,卻急切沒做道理救他處。
又想:“他若解了撫台,發入獄中拘禁,一發難做手腳了。
必于此刻設法救得他方妙。
”沉吟了一回,忽然心生一計,走到河下,看那徐世子的前站船都泊着,船上人紛紛的上岸行走,卻沒有一個認得的。
少頃,隻見兩個軍牢打扮的人,倒從岸上走來,将近河下。
一個立住了腳,對那一個道:“老王,你先上船去,我還要到那邊鋪子裡買件東西哩。
”那姓王的應了一聲,自望泊船之處而走,董聞等他走過了,趕将上去叫道:“王哥,多時不相會了。
”那人回頭看了董聞一看,說道:“尊兄高姓?”董聞扯個謊道:“在下姓張,向年在京中,曾與王哥會過,怎就忘了?”那人道:“在下一時失記。
”董聞道:“閑話且休說。
今有一事要相煩,乞惜一步說話。
”便急急引那人到一個僻靜小巷裡,懷中取出白銀十兩奉送,說道:“有個敝友,被人扳害,現今衆公差押着,在前面酒店裡吃酒。
隻要求你同幾個夥伴趕到那裡,見了他,隻說他欠了徐府的銀子,将他搶到船上,脫了公差的拘押,在下就來接他去,再把十兩銀子相謝。
”那人既接了現銀,又貪了後酬,便欣然道:“這事容易。
隻要說明你那貴友怎生模樣,我們好認着搶他。
”董聞道:“是個長大胡子,江西人口聲,最易厮認。
那酒店叫做“醉春館”,有招牌為記。
事不宜遲相煩尊駕就去。
”那人連聲應諾,飛也似去了。
董聞便到左近一個酒樓上坐下,等候消息。
沒半個時辰,隻聽得樓下一片聲喧嚷。
董聞在樓窗裡張時,見那姓王的同着五六個軍漢,搶一個胡子過去。
董聞看得明白,隻叫得苦:原來那胡子不是常奇,那姓王的搶錯了。
你道怎生搶錯?隻因此時常奇要去解手,兩個公差監押他到坑廁上去了,不在酒店中。
那衆公差裡邊也有一個胡子在内,卻正同夥伴們坐着吃酒。
姓王的不知就裡,見了胡子便拿。
那公差開口分辯時,卻又是江西人聲口。
姓王的一發認定了,把那公差假意打了兩掌,罵道:“你這厮好大膽,欠了我們國公府裡的銀子,卻躲在這裡。
”不由分說,押了便走。
那公差叫起屈來,衆夥伴見是徐府船上人,不敢攔阻,被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