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五卷 走健卒誤拿差役 脫禁犯權借乞兒
關燈
小
中
大
王的同衆軍漢直扭到船上,那公差叫苦不疊。
姓王的對他說道:“你休着忙,我不是來拿你的,是來救你的。
你有個相知,說你被公差拘押在酒店裡,央我們搶你出來,還許我十兩銀子相謝哩。
”那公差道:“這那裡說起?我便是押解犯人的公差,你認錯了。
你若不信,現有腰牌與官票在此。
”姓王的看了他的牌票,方知是一時拿錯,便也不管什麼,把那公差推在岸上,自撐開船兒去了。
那公差脫身奔回,正遇同伴們來看他,因備言其故。
衆人失驚道:“原來是搶常胡子的。
早是不曾被他搶去。
若搶了去,卻不是我們晦氣?如今快些把他解了官,脫了幹系罷!”正說間,恰好常奇解了手,同着監押公差來了,列家的家屬也到了。
于是衆人把常奇上了鎖鈕,一哄的入城,解到撫院衙門。
撫院看了來文,公差又禀說常奇有黨羽要設計搶劫他。
撫院一面出回文發放公差回去,一面将常奇批發開封府收監,聽候本院示期親審。
仰該獄官嚴加拘禁,不許閑人來探視。
又傳谕各營武官說:獄中有重犯,務須不時防緝,毋得怠玩。
正是: 欲為出籠鳥,翻作陷網禽。
弄巧偏成拙,良朋枉用心。
不說常奇被禁。
且說董聞見搶錯了胡子,料道事體弄拙,一時沒奈何,隻得且坐在酒樓中,教李能、孫用去打聽。
不一時來回報說:“徐府的船已撐開,衆公差已解犯人進城去了。
”董聞即上馬入城,探聽官府如何發落,卻聞得撫台已将常奇發府監禁,防範甚嚴。
因他一個人進獄中,獄門倍加嚴緊,連别個犯人的家屬也不能出入。
董聞跌足叫苦道:“這倒是我害了他了!”又想道:“他今了身系獄,并無銀子使用,性命不可保。
我須設個法兒,親往獄中看他一看,送些銀子與他做盤費,教他不至吃苦,方好徐商救援之策。
隻是如何能勾進獄中去?”左思右想,想下一條計來。
當晚且回家裡。
次日,取白銀一百兩帶在身邊,仍喚李能、孫用随着,騎馬進城,一徑往見守備衛人豹。
原來那時餘總兵又出巡在外,留衛人豹在開封府城中鎮守。
近因各處有土寇竊發,餘總兵傳喚标下中軍官統率兵馬前來剿寇。
目下正值軍官統兵出城,董聞借此為由,來見衛人豹。
隻說敝居在鄉村,今兵丁過往,恐有蚤擾,乞付令箭一枝,前去彈壓。
俟兵過後,即當交還。
衛人豹是平日最敬信董聞的,便慨然以令箭相付。
董聞騙得令箭到手,便自己扮作軍官模樣,身邊藏了銀子,教李能、孫用一樣扮做軍牢,資着令箭跟随。
等到天色将晚,悄地騎着馬,徑望獄門而來。
董聞一頭策馬而行,一頭肚裡尋思道:“我此去隻好賺入獄中,送些盤費與他,卻救不得他的性命。
怎生設個妙法,救得他出獄才好。
”正在那裡沉吟算計,忽見一個乞兒,身披破衣,手執破碗,在馬前走過。
董聞看那乞兒時,生得身材長大,一部胡須,面龐,形體卻與常奇有幾分相像,因陡然心生一計,即勒住馬,喚那乞兒來問道:“我看你這人,全不像個乞兒。
莫非是歹人,假扮來做甚勾當麼?”那乞兒忙告道:“小的實是乞兒,并非歹人。
”董聞道:“聽你聲口,又是别處人,一發可疑。
”乞兒道:“小的是山東人,來此做客。
因消折了本錢,回鄉不得。
沒奈何,隻得在此求乞。
”董聞道:“原來如此。
我說你不像乞兒。
”因問道:“你既不能勾回鄉,何不依傍着個人度日,卻甘為乞丐?我今正少一個親随伴當。
你若肯随了我,不強似求乞麼?”那乞兒聽了,沉吟未應。
董聞又道:“你若要幾兩銀子身價,停會兒回家去與你。
我今奉憲差往獄中查看一個犯人,你可便随我去走走。
”那乞兒卻又作怪,聽說要他随往獄中,便欣然道:“小的願随着爺到獄裡邊去看看。
隻是身上褴褛,不像模樣。
”董聞道:“這不難。
”便叫李能脫下身上衣帽來與乞兒穿戴了,打發李能先回去,隻教孫用與乞兒一同跟随。
乞兒問道:“爺要去查看那一個犯人?”董聞道:“是新解到的重犯常胡子。
”乞兒聽說,一發欣欣然的随着走。
董聞行不多幾步,隻推要解手,跳下馬來,教乞兒看了馬,自己卻喚孫用同到一個小巷裡,教他脫下衣帽,董聞把來卷好,藏在邊,也打發他先回。
然後獨自轉來,上了馬,隻帶乞兒做件伴。
乞兒問道:“那位大叔何處去了?”董聞道:“獄中多帶不得人進去,我已打發他先回,隻你一個随去罷。
”乞兒更不疑惑。
董聞拿着令箭,奔到獄門前。
此時天已将暮。
董聞大呼開門,守門的獄卒驚問何人,董聞道:“我奉守備衛爺令箭,差來查看監獄,快開門!”獄卒曉得各武官都奉撫院憲谕,防緝獄犯,今見了守備的令箭,不敢怠慢,忙開獄門,讓董聞進去。
董聞帶着那假伴-走入獄中,問道:“獄官何在?”獄卒道:“方才堂上大爺傳去分付什麼說話了,不在這裡。
”董聞道:“新入獄的重犯常胡子在那裡?”獄卒道:“在後北監。
”董聞道:“守備爺奉都老爺審
姓王的對他說道:“你休着忙,我不是來拿你的,是來救你的。
你有個相知,說你被公差拘押在酒店裡,央我們搶你出來,還許我十兩銀子相謝哩。
”那公差道:“這那裡說起?我便是押解犯人的公差,你認錯了。
你若不信,現有腰牌與官票在此。
”姓王的看了他的牌票,方知是一時拿錯,便也不管什麼,把那公差推在岸上,自撐開船兒去了。
那公差脫身奔回,正遇同伴們來看他,因備言其故。
衆人失驚道:“原來是搶常胡子的。
早是不曾被他搶去。
若搶了去,卻不是我們晦氣?如今快些把他解了官,脫了幹系罷!”正說間,恰好常奇解了手,同着監押公差來了,列家的家屬也到了。
于是衆人把常奇上了鎖鈕,一哄的入城,解到撫院衙門。
撫院看了來文,公差又禀說常奇有黨羽要設計搶劫他。
撫院一面出回文發放公差回去,一面将常奇批發開封府收監,聽候本院示期親審。
仰該獄官嚴加拘禁,不許閑人來探視。
又傳谕各營武官說:獄中有重犯,務須不時防緝,毋得怠玩。
正是: 欲為出籠鳥,翻作陷網禽。
弄巧偏成拙,良朋枉用心。
不說常奇被禁。
且說董聞見搶錯了胡子,料道事體弄拙,一時沒奈何,隻得且坐在酒樓中,教李能、孫用去打聽。
不一時來回報說:“徐府的船已撐開,衆公差已解犯人進城去了。
”董聞即上馬入城,探聽官府如何發落,卻聞得撫台已将常奇發府監禁,防範甚嚴。
因他一個人進獄中,獄門倍加嚴緊,連别個犯人的家屬也不能出入。
董聞跌足叫苦道:“這倒是我害了他了!”又想道:“他今了身系獄,并無銀子使用,性命不可保。
我須設個法兒,親往獄中看他一看,送些銀子與他做盤費,教他不至吃苦,方好徐商救援之策。
隻是如何能勾進獄中去?”左思右想,想下一條計來。
當晚且回家裡。
次日,取白銀一百兩帶在身邊,仍喚李能、孫用随着,騎馬進城,一徑往見守備衛人豹。
原來那時餘總兵又出巡在外,留衛人豹在開封府城中鎮守。
近因各處有土寇竊發,餘總兵傳喚标下中軍官統率兵馬前來剿寇。
目下正值軍官統兵出城,董聞借此為由,來見衛人豹。
隻說敝居在鄉村,今兵丁過往,恐有蚤擾,乞付令箭一枝,前去彈壓。
俟兵過後,即當交還。
衛人豹是平日最敬信董聞的,便慨然以令箭相付。
董聞騙得令箭到手,便自己扮作軍官模樣,身邊藏了銀子,教李能、孫用一樣扮做軍牢,資着令箭跟随。
等到天色将晚,悄地騎着馬,徑望獄門而來。
董聞一頭策馬而行,一頭肚裡尋思道:“我此去隻好賺入獄中,送些盤費與他,卻救不得他的性命。
怎生設個妙法,救得他出獄才好。
”正在那裡沉吟算計,忽見一個乞兒,身披破衣,手執破碗,在馬前走過。
董聞看那乞兒時,生得身材長大,一部胡須,面龐,形體卻與常奇有幾分相像,因陡然心生一計,即勒住馬,喚那乞兒來問道:“我看你這人,全不像個乞兒。
莫非是歹人,假扮來做甚勾當麼?”那乞兒忙告道:“小的實是乞兒,并非歹人。
”董聞道:“聽你聲口,又是别處人,一發可疑。
”乞兒道:“小的是山東人,來此做客。
因消折了本錢,回鄉不得。
沒奈何,隻得在此求乞。
”董聞道:“原來如此。
我說你不像乞兒。
”因問道:“你既不能勾回鄉,何不依傍着個人度日,卻甘為乞丐?我今正少一個親随伴當。
你若肯随了我,不強似求乞麼?”那乞兒聽了,沉吟未應。
董聞又道:“你若要幾兩銀子身價,停會兒回家去與你。
我今奉憲差往獄中查看一個犯人,你可便随我去走走。
”那乞兒卻又作怪,聽說要他随往獄中,便欣然道:“小的願随着爺到獄裡邊去看看。
隻是身上褴褛,不像模樣。
”董聞道:“這不難。
”便叫李能脫下身上衣帽來與乞兒穿戴了,打發李能先回去,隻教孫用與乞兒一同跟随。
乞兒問道:“爺要去查看那一個犯人?”董聞道:“是新解到的重犯常胡子。
”乞兒聽說,一發欣欣然的随着走。
董聞行不多幾步,隻推要解手,跳下馬來,教乞兒看了馬,自己卻喚孫用同到一個小巷裡,教他脫下衣帽,董聞把來卷好,藏在邊,也打發他先回。
然後獨自轉來,上了馬,隻帶乞兒做件伴。
乞兒問道:“那位大叔何處去了?”董聞道:“獄中多帶不得人進去,我已打發他先回,隻你一個随去罷。
”乞兒更不疑惑。
董聞拿着令箭,奔到獄門前。
此時天已将暮。
董聞大呼開門,守門的獄卒驚問何人,董聞道:“我奉守備衛爺令箭,差來查看監獄,快開門!”獄卒曉得各武官都奉撫院憲谕,防緝獄犯,今見了守備的令箭,不敢怠慢,忙開獄門,讓董聞進去。
董聞帶着那假伴-走入獄中,問道:“獄官何在?”獄卒道:“方才堂上大爺傳去分付什麼說話了,不在這裡。
”董聞道:“新入獄的重犯常胡子在那裡?”獄卒道:“在後北監。
”董聞道:“守備爺奉都老爺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