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八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得安樂。
於中有一實得樂者無有是處。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由此緣故諸菩薩心。
於諸獨覺及阿羅漢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又舍利子,假使十方一切有情皆盡諸漏成阿羅漢。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一一化作百億魔軍。
此諸魔軍甯為多不。
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諸阿羅漢其數尚多。
況彼一一複能化作百億魔軍。
是諸魔軍甯可知量。
世尊複告舍利子言:如是無邊諸阿羅漢所化無量無數魔軍頗有力。
能暫時令一不退菩薩心轉變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如是無量無數魔軍。
不能令一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世尊複告舍利子言:於意雲何。
如是一切永盡諸漏阿羅漢心。
與一不退菩薩之心威神勢力何者為勝。
舍利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退菩薩心力為勝。
非無數量阿羅漢心。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汝今應觀如是無量永離貪欲瞋恚愚癡及憍慢等諸阿羅漢無漏之心。
一一複能化作百億勇健魔軍。
此諸魔軍盡其神力。
不能令一有貪瞋癡慢等煩惱菩薩心變。
由此應知菩薩心力。
勝諸漏盡阿羅漢心。
又舍利子,於意雲何。
誰於如是離貪瞋癡慢等煩惱阿羅漢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舍利子言:諸不退轉菩薩之心。
雖有貪欲瞋恚愚癡慢等煩惱。
而於無漏阿羅漢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所以者何。
如是無漏無量無邊阿羅漢心及所化者盡其神力。
不能令一具貪瞋癡慢等煩惱不退菩薩心轉變故。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我今問汝随汝意答於意雲何。
若有積聚迦遮末尼。
其中置一吠琉璃寶。
迦遮末尼光彩價直。
頗能映奪吠琉璃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一吠琉璃光彩價直。
普能映奪大迦遮聚。
所以者何。
吠琉璃寶内外明淨。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光彩潤澤。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本色绀青。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族類殊勝。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威德廣大。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價直無量。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尊貴有情業增上力生大海渚。
迦遮末尼若貴若賤同所受用工業所造故。
吠琉璃光彩價直映奪一切迦遮末尼。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不退菩薩摩诃薩心亦複如是,普能映奪一切獨覺聲聞之心。
如吠琉璃映迦遮聚。
我觀此義作如是說。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
於諸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惱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不退菩薩慈悲俱心。
能使有情得樂離苦。
聲聞獨覺慈悲俱心。
但有假想而無實用。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擲此世界置於馀方。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涸大海水。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吹壞克伽沙數世界。
其中一切妙高山王皆如灰粉。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以神通力能吹克伽沙數世界。
大劫火聚猛焰熾然皆令頓滅。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由此緣故我作是說。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
於諸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惱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具足如是大威神力。
聲聞獨覺不能轉變。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舍利子,諸佛世尊其言無二。
佛所說義皆實不虛。
汝應受持廣為他說。
又舍利子,十方世界諸有情類無量無邊。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世界中。
諸克伽沙一一皆變。
複為爾所諸有情類。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地水火風碎為極微。
一一皆變複為爾所諸有情類。
是諸有情甯為多不。
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如是一切有情。
假使一時成阿羅漢。
永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成就廣大自在神通一切皆如大采菽氏。
如是一一大阿羅漢。
皆能化作爾所惡魔。
一一惡魔複能化作爾所勇健象軍馬軍車軍步軍。
如是諸軍可知數不。
舍利子曰: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能知其數。
以神通力破諸魔軍皆令退散。
於意雲何。
此善男子或善女人神通威力為廣大不。
舍利子曰:廣大世尊,廣大善逝。
此善男子或善女人神通威力。
不可當敵不可思議。
佛言:假使如是所說男子女人。
如
於中有一實得樂者無有是處。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由此緣故諸菩薩心。
於諸獨覺及阿羅漢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又舍利子,假使十方一切有情皆盡諸漏成阿羅漢。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一一化作百億魔軍。
此諸魔軍甯為多不。
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諸阿羅漢其數尚多。
況彼一一複能化作百億魔軍。
是諸魔軍甯可知量。
世尊複告舍利子言:如是無邊諸阿羅漢所化無量無數魔軍頗有力。
能暫時令一不退菩薩心轉變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如是無量無數魔軍。
不能令一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世尊複告舍利子言:於意雲何。
如是一切永盡諸漏阿羅漢心。
與一不退菩薩之心威神勢力何者為勝。
舍利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不退菩薩心力為勝。
非無數量阿羅漢心。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汝今應觀如是無量永離貪欲瞋恚愚癡及憍慢等諸阿羅漢無漏之心。
一一複能化作百億勇健魔軍。
此諸魔軍盡其神力。
不能令一有貪瞋癡慢等煩惱菩薩心變。
由此應知菩薩心力。
勝諸漏盡阿羅漢心。
又舍利子,於意雲何。
誰於如是離貪瞋癡慢等煩惱阿羅漢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舍利子言:諸不退轉菩薩之心。
雖有貪欲瞋恚愚癡慢等煩惱。
而於無漏阿羅漢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所以者何。
如是無漏無量無邊阿羅漢心及所化者盡其神力。
不能令一具貪瞋癡慢等煩惱不退菩薩心轉變故。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我今問汝随汝意答於意雲何。
若有積聚迦遮末尼。
其中置一吠琉璃寶。
迦遮末尼光彩價直。
頗能映奪吠琉璃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一吠琉璃光彩價直。
普能映奪大迦遮聚。
所以者何。
吠琉璃寶内外明淨。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光彩潤澤。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本色绀青。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族類殊勝。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威德廣大。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價直無量。
迦遮末尼則不如是,吠琉璃寶尊貴有情業增上力生大海渚。
迦遮末尼若貴若賤同所受用工業所造故。
吠琉璃光彩價直映奪一切迦遮末尼。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不退菩薩摩诃薩心亦複如是,普能映奪一切獨覺聲聞之心。
如吠琉璃映迦遮聚。
我觀此義作如是說。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
於諸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惱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不退菩薩慈悲俱心。
能使有情得樂離苦。
聲聞獨覺慈悲俱心。
但有假想而無實用。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擲此世界置於馀方。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涸大海水。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能以神力吹壞克伽沙數世界。
其中一切妙高山王皆如灰粉。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又舍利子,有阿羅漢永盡諸漏。
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以神通力能吹克伽沙數世界。
大劫火聚猛焰熾然皆令頓滅。
而不能令不退菩薩心有轉變。
由此緣故我作是說。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
於諸聲聞及諸獨覺永離煩惱無漏之心。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
不退菩薩摩诃薩心具足如是大威神力。
聲聞獨覺不能轉變。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舍利子,諸佛世尊其言無二。
佛所說義皆實不虛。
汝應受持廣為他說。
又舍利子,十方世界諸有情類無量無邊。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世界中。
諸克伽沙一一皆變。
複為爾所諸有情類。
假使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地水火風碎為極微。
一一皆變複為爾所諸有情類。
是諸有情甯為多不。
舍利子曰: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如是一切有情。
假使一時成阿羅漢。
永盡諸漏具六神通八解脫等種種功德。
成就廣大自在神通一切皆如大采菽氏。
如是一一大阿羅漢。
皆能化作爾所惡魔。
一一惡魔複能化作爾所勇健象軍馬軍車軍步軍。
如是諸軍可知數不。
舍利子曰: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言: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能知其數。
以神通力破諸魔軍皆令退散。
於意雲何。
此善男子或善女人神通威力為廣大不。
舍利子曰:廣大世尊,廣大善逝。
此善男子或善女人神通威力。
不可當敵不可思議。
佛言:假使如是所說男子女人。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