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逆種寄贓慌落陷客巴割愛泣投缳

關燈
威權露上草,富貴鏡中花;奸雄自古枉成家,難将天眼遮。

    簾外風聲峭,簾前月影斜;升沉聚散但由他,捉筆且塗鴉。

    《巫山一段雲》 紛紛營逐笑癡蟲,失着還存得着中。

     才攫金珠來内帑,鹹抄寶玉入宸宮。

     朱樓深掩留殘月,畫閣高寒待晚風。

     試向權門一回首,主人何處撫草叢。

     話說魏忠賢缢死在阜城縣尤克簡家。

    巡撫見了申文,便委河間府呂推官,會同本縣楊知縣,來到南關店内。

    正值錦衣官旗吳國安也到。

    三個官一起相驗明白,又将随身行李查點寄庫,随行人寄監,一一進報。

    巡按又差人跟随錦衣衛官旗,前去趕那四十輛金銀珠玉,并拿本内要拿的壯丁。

    卓巡按會同順天巡撫,以罪監投缳事具題,不在話下。

     且說朝裡已知魏、崔兩個巨奸缢死,人人快心。

    還有說他誅戮多人,變亂法紀,這樣死法還便宜了他的。

    就上一本說:“魏良卿、客氏通同作弊,侵盜内庫珠寶,以千萬計,須抄沒正法,以警将來。

    ”崇祯批下旨意道:“犯人魏忠賢、客氏家私,着秉筆太監張邦紹等,限同廠衛及五城禦史等官,嚴查籍沒,勿得隐匿取罪。

    ”此時客氏已經中宮處分,發回私宅了。

    太監張邦紹等不須廠衛、巡城,先将皇城内魏忠賢私宅盡行抄沒,金銀緞匹奇珍異玩,都造冊恭進内庫收了。

     外邊魏良卿、客氏兩家,也知道必來抄沒,每夜将箱籠搬運,寄在各相知親戚人家,已非一日。

    客氏又想:“盜内庫一節,萬一朝臣發覺出來,皇爺發怒,料沒什麼好處到我。

    須預先逃出禁城。

    ”隻教兒子侯國興且住在先帝賜的宅子裡。

    自己輕身,隻帶了三四個平日的寵仆寵童,并細軟金珠寶貝,隻有萬兩,怕忒多了招人耳目。

    吩咐侯國興:“須要小心謹慎。

    不久事定,便同你們一處過活。

    ”料理已完,星夜出東門去了。

     聖旨下這一日,肅甯府又着傳應兩長班,押十個大箱,往範都督家寄頓。

    那範都督因與魏良卿平日相好,隻得收下了。

    不料北城熊兵馬,有人把寄箱出首,報到巡城楊禦史,即便差人搜捉。

    範都督慌了,連忙出首,盡數交點在官。

    有個楊六奇,虧了魏忠賢,做了都督。

    其時也有箱籠寄在他家,恐防連累,又不好出首,想連夜差人還了他,才得免禍。

    不料過了長店,将到盧溝橋,被南城胡兵馬拿了,解送巡城王禦史。

    都具本奏上,盡情入官。

    太監張邦紹等,會同廠衛、巡城各官,把魏忠賢與客氏外宅,和那魏良卿、良棟、侯國興幾個大宅子内的金珠寶貝元寶緞匹,不計其數,俱一同封記,造冊進入内庫去了。

    肅甯縣房産,奉旨批:“着撫、按嚴加查明封固,從實具奏。

    ”還有肅甯府第:“不必估價,着該禦史撥夫看守。

    待東西底定,朕将留賜有功。

    其餘住房田地,俱着該監會同廠衛、五城,估價變賣助饷。

    ”張邦紹等官,共估得價該四萬四千五百兩,變賣解到戶部貯收。

    可笑魏忠賢平日損國剝民,招權納賄,掙下家私有敵國之富,到此地位,何曾留得一件?落得萬代罵名,死于非命。

    有詩為證: 黃金白玉碧琅,取次輸将入禦前。

     到底卻教輸杜甫,囊中猶有一文錢。

     血戰沙場曆歲霜,分茅誰料在權珰。

     這功到底難侵占,魏氏何曾得寸壤。

     且說魏、崔兩家已經籍沒了。

    當時趨炎附勢的,打成金盆、金鼎、金仙、金壺、金叵羅、金鑿落、金溺器各樣金玉器皿,都鑿了自己名字。

    此時抄沒進上,怕皇帝見了,知他平日奉承魏,好生惶恐,懊悔不疊。

     起初通政司楊紹震本上雖參劾魏忠賢,卻也并參崔呈秀。

    又有吳禦史、賈禦史,連連上本專攻呈秀。

    說他委身惡,大通賄賂,論法自當籍沒。

    崇祯忽把本批出道:“是逆奸崔呈秀交結奸,招權納賄,罪惡貫盈,死有餘辜。

    贓私狼藉,法應沒入。

    着撫、按地方官,将一切家産,盡行嚴加封固。

    細查明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