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我們的黃金時代嗎?
關燈
小
中
大
="52">3.57.52.536.0遠東(不包括中國)31.03.514.040.0 中國22.02.513.050.0
世界大同中的民族主義幾内亞總統塞古·杜爾已聲明;"幾内亞甯願要貧窮中的自一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當今時代的一個矛盾和問題——民族主義正在一個在其他方面均日趨統一的世界中迅速發展。
這個問題也可直接歸因于歐洲的影響,因為民族主義起源于歐洲,并随着歐洲的擴張而傳播到全世界。
事實上,民族的一團一結和好戰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歐洲人能成功地建立起他們對全球的統治。
征服者的專城努力和冷酷無情使他們能輕易地在美洲大一陸取得勝利,這種專誠努力和冷酷無情與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招緻毀滅的不一團一結和軟弱無力的抵抗形成了鮮明對照。
一小撮英國人之所以能征服印度次大一陸,與其說是因為他們在技術上占優勢,不如說是因為印度當時缺乏一種把所有印度人一團一結在一起的民族主義,不能結成反對西方入侵者的統一戰線。
如果印度人當時受到民族意識的激勵,情況就會完全不同,相反,如果少數印度冒險家出現在英國,而不是少數英國冒險家出現在印度,其反應也會完全不同。
在中國,情況同樣如此,孫中山已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抱怨說,他的同胞"隻有家庭和家族的一團一結;沒有民族一精一神",因此。
他們"隻是一盤散沙",他們的國家是"世界上最窮、最弱的國家"。
然而,正如拿破侖的征服刺激了歐洲的民族主義那樣,歐洲的征服也刺激了海外的民族主義。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爆發了殖民地起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曆史一性一的大動亂。
但是,帝國統治的結束并不意味着新的海外民族主義已得到滿足,也不意味着政治穩定已得到保障。
相反,民族主義似乎又繁殖了民族主義。
英國統治的結束導緻了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塞浦路斯的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之間、錫蘭的僧加羅人和泰米爾人之間的沖突。
同樣,肯尼亞總理喬莫·肯雅塔于1964年宣布,他的政一府"決不答應作任何止步,決不答應交出一寸領土"給鄰近的索馬裡。
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對索馬裡對他的歐加登省提出的主權要求作了同樣的答複。
于是,非洲諸新國家準備為保護各自的邊界不受侵犯而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雖然這些邊界是人為的、是19世紀歐洲南國主義者在幾乎不考慮當地民族和資源的情況下劃定的。
與此同時,老民族國正牢牢抓住鎊自的國家主權不放。
的确,由于這些國家的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痛苦早已過去,它們這時能對民族主義情緒的種種熱烈的表現進行诋毀和采取一種傲慢的态度。
的确,在歐洲,共同市場需要成員國在有限的範圍内放棄某些國家特權,但是,共同市場決不在重大的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地方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此,蘇伊士危機和古巴危機揭示出,在發生關系重大的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時,大國總是準備不與盟國或聯合國商量就單方面地采取行動。
這些危機的過稷清楚地表明了在原子時代中這種不受限制的國家主權的實質。
科學的潘多拉盒子1962年7月9日夜晚,美國在太平洋中部的約翰斯頓島上引爆了一顆氫彈,其爆炸力相當于200萬噸梯恩梯炸藥。
整個天空都亮了起來,紅色、紫色、桔黃色和白色的光芒交織在一起,象令人眼花緣亂的萬花筒,持續了15分鐘。
2000哩以外的美屬薩摩亞群島上的土著都驚慌地沖進家裡或教堂裡去祈禱。
當他們得知這種可怕的空中景觀的起因時,紛紛說道:"瘋狂的白人。
" 比這些薩摩亞島人老練的其他目擊者大體上作出了同樣的反應。
這次爆炸同前前後後的其他爆炸一起提出了有關科學及其前景的根本問題。
科學無疑是人類智慧的一個偉大成就。
但現在,它不是已成為潘多拉盒子了嗎?不是已代表對人類的一種無法控制的威脅嗎? 這個問題的實質遠不僅僅是核爆炸。
在整個曆史上,技術的變革已對人類的文化——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例如,農業革命使人類的人口大大增加,并迫使人類适應定居的生活方式,最終信奉新的上帝,逐漸建立起具有新形式的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
同樣,工業革命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産率,而且帶來了與工廠和新的工業城鎮有關的種種問題。
今天,随着核力量、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和航天科學的出現,我們正在經曆實際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場幫命最終至少産生與第一次革命同樣深遠的影響。
此外,應該注意到,技術進步的速度正在何等迅速地加快。
人類大約經過了100萬年才達到農業革命,但是,僅僅再過10000年便達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僅僅再過不到兩個世紀的時間就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
我們不知道還将從這裡到達何處,但的确知道我們将很快到達那裡。
我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為促進科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過去出生的科學家中,有90%的人如今仍在世并在工作。
1970年這一年,美國花在科研上的費用比從美國革命到1945年這整個時期内所花的費用還要多。
無疑,科學是當今時代的标志。
如果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如果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西方的象征,那麼,我們這個時代相應的象征便是高能加速器和強力流研究反應器,以及伴随而來的技術象征如自動化工廠和宇宙飛船。
科學技術的這種高速發展首次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物種的人類能否柔順到足以适應一種他們正在如此迅速地改變、并在許多情況下予以污染的環境。
人類能改變自己傳統的習慣和制度以妥善處理作為科學技術有害的副産品而源源不斷地産生的大量難以對付的問題嗎?以下是若幹例子: 自然界的失去平衡現代技術正在創造無數的産品,這些産品除了在自然環境中,還在人類組織中結合起來,引起目前幾乎還不甚了然的種種反應。
輻射是一個已受到關心的主要原因,但它隻是許多原因中的一個。
在城市裡,有來自工廠和汽車的廢氣,在農村,則有施進田裡、然後溶進河溪裡的滅草劑和殺蟲劑。
生态學,即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的科學,已成為世界各地許多人越來越關心的一門學科。
人口一爆炸在整個曆史上,阻止人口下降一直是人類的一個問題。
今天,由于醫學的發展和生産率的提高,這個問題變成完全相反的問題——如何控制正在阻止不發達國家的發展、給富裕國家造成嚴重問題的人口一爆炸。
城市化的問題整個世界,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不發達國家,人們正在離開農村,湧進城市。
這種遷移的規模遠遠超過了19世紀的海外遷移。
由此産生的混亂和緊張局勢——失業、令人難以忍受的貧民窟、交通擁擠、傳統生活習慣的中斷、由不斷增長的希望和停滞不前的經濟之間的差距引起的日趨嚴重的社會緊張局勢——同樣令人吃驚。
可怕的開端科學家正開始創造人造生命,期望最終能人為地培育出有才智的動物。
現在,科學家還懂得了那些為制造自動檢修的機器和自動再生産的機器提一供根據的一般原理,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他們最終能制造出這種比人更聰明、更能幹的機器。
除這些人工創造物外,人類還越來越能夠通過一精一液冷凍庫和一操一縱脫氧核額核酸分子來控制人類自己的遺傳特一性一。
一精一液冷凍庫開辟了讓不僅為空間、而且為時間所分隔的雙親生育後代的可能一性一,而一操一縱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則提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例如,對人類遺傳特一性一的控制是否應系統地進行?如果應系統地進行,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蘑菇狀雲自廣島、長崎事件以來,全世界的人一直在擔心會爆發大規模的核戰争,由于氫彈的威力超過了最初的原一子一彈,這種擔心已大得教人無法想象。
現在,核武器的儲備已達到這樣的程度:據估計,美國能用過多的核力量摧毀蘇聯1250次,蘇聯能用過多的核力量摧毀美國145次。
與核戰争的幽靈同樣折磨人的是不少國家将多得駭人的人力物力用于戰争目的。
在美國,大約國民總産值的10%、全部勞動力的9%、聯邦預算的50%、科學家和工程師的60%被直接或間接地用在國防方面。
美蘇兩國的軍費合在一起相當于人均年收入在100美元或100美元以下的所有不發達國家的人民的年度總收入。
如果一位觀察家在月亮上觀察地球,他很可能會下結論說,這是一個有着滿滿的軍一火庫、空空的食品室、到處布滿恐怖的古怪星球。
綜上所述,可以斷定,科學技術的傳播已為人類創造了一個新環境,引起了一系列新問題。
早先的人類必須面對自然環境,但主要是作為個人——農夫、獵人或漁民——來對付大自然。
今天,新環境和新問題使個人的行動和解決辦法無濟于事;它們需要人類采取有組織的集體行動。
與較早的幾個時期大不相同,現在需要的是社會調節和社會控制。
這立刻引起了與管轄相對的自一由的問題,即以人身自一由和個人
"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當今時代的一個矛盾和問題——民族主義正在一個在其他方面均日趨統一的世界中迅速發展。
這個問題也可直接歸因于歐洲的影響,因為民族主義起源于歐洲,并随着歐洲的擴張而傳播到全世界。
事實上,民族的一團一結和好戰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歐洲人能成功地建立起他們對全球的統治。
征服者的專城努力和冷酷無情使他們能輕易地在美洲大一陸取得勝利,這種專誠努力和冷酷無情與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招緻毀滅的不一團一結和軟弱無力的抵抗形成了鮮明對照。
一小撮英國人之所以能征服印度次大一陸,與其說是因為他們在技術上占優勢,不如說是因為印度當時缺乏一種把所有印度人一團一結在一起的民族主義,不能結成反對西方入侵者的統一戰線。
如果印度人當時受到民族意識的激勵,情況就會完全不同,相反,如果少數印度冒險家出現在英國,而不是少數英國冒險家出現在印度,其反應也會完全不同。
在中國,情況同樣如此,孫中山已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抱怨說,他的同胞"隻有家庭和家族的一團一結;沒有民族一精一神",因此。
他們"隻是一盤散沙",他們的國家是"世界上最窮、最弱的國家"。
然而,正如拿破侖的征服刺激了歐洲的民族主義那樣,歐洲的征服也刺激了海外的民族主義。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爆發了殖民地起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曆史一性一的大動亂。
但是,帝國統治的結束并不意味着新的海外民族主義已得到滿足,也不意味着政治穩定已得到保障。
相反,民族主義似乎又繁殖了民族主義。
英國統治的結束導緻了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塞浦路斯的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之間、錫蘭的僧加羅人和泰米爾人之間的沖突。
同樣,肯尼亞總理喬莫·肯雅塔于1964年宣布,他的政一府"決不答應作任何止步,決不答應交出一寸領土"給鄰近的索馬裡。
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對索馬裡對他的歐加登省提出的主權要求作了同樣的答複。
于是,非洲諸新國家準備為保護各自的邊界不受侵犯而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雖然這些邊界是人為的、是19世紀歐洲南國主義者在幾乎不考慮當地民族和資源的情況下劃定的。
與此同時,老民族國正牢牢抓住鎊自的國家主權不放。
的确,由于這些國家的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痛苦早已過去,它們這時能對民族主義情緒的種種熱烈的表現進行诋毀和采取一種傲慢的态度。
的确,在歐洲,共同市場需要成員國在有限的範圍内放棄某些國家特權,但是,共同市場決不在重大的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地方證明自己的存在。
因此,蘇伊士危機和古巴危機揭示出,在發生關系重大的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時,大國總是準備不與盟國或聯合國商量就單方面地采取行動。
這些危機的過稷清楚地表明了在原子時代中這種不受限制的國家主權的實質。
科學的潘多拉盒子1962年7月9日夜晚,美國在太平洋中部的約翰斯頓島上引爆了一顆氫彈,其爆炸力相當于200萬噸梯恩梯炸藥。
整個天空都亮了起來,紅色、紫色、桔黃色和白色的光芒交織在一起,象令人眼花緣亂的萬花筒,持續了15分鐘。
2000哩以外的美屬薩摩亞群島上的土著都驚慌地沖進家裡或教堂裡去祈禱。
當他們得知這種可怕的空中景觀的起因時,紛紛說道:"瘋狂的白人。
" 比這些薩摩亞島人老練的其他目擊者大體上作出了同樣的反應。
這次爆炸同前前後後的其他爆炸一起提出了有關科學及其前景的根本問題。
科學無疑是人類智慧的一個偉大成就。
但現在,它不是已成為潘多拉盒子了嗎?不是已代表對人類的一種無法控制的威脅嗎? 這個問題的實質遠不僅僅是核爆炸。
在整個曆史上,技術的變革已對人類的文化——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例如,農業革命使人類的人口大大增加,并迫使人類适應定居的生活方式,最終信奉新的上帝,逐漸建立起具有新形式的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
同樣,工業革命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産率,而且帶來了與工廠和新的工業城鎮有關的種種問題。
今天,随着核力量、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和航天科學的出現,我們正在經曆實際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場幫命最終至少産生與第一次革命同樣深遠的影響。
此外,應該注意到,技術進步的速度正在何等迅速地加快。
人類大約經過了100萬年才達到農業革命,但是,僅僅再過10000年便達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僅僅再過不到兩個世紀的時間就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
我們不知道還将從這裡到達何處,但的确知道我們将很快到達那裡。
我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為促進科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過去出生的科學家中,有90%的人如今仍在世并在工作。
1970年這一年,美國花在科研上的費用比從美國革命到1945年這整個時期内所花的費用還要多。
無疑,科學是當今時代的标志。
如果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如果巴黎聖母院是中世紀西方的象征,那麼,我們這個時代相應的象征便是高能加速器和強力流研究反應器,以及伴随而來的技術象征如自動化工廠和宇宙飛船。
科學技術的這種高速發展首次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物種的人類能否柔順到足以适應一種他們正在如此迅速地改變、并在許多情況下予以污染的環境。
人類能改變自己傳統的習慣和制度以妥善處理作為科學技術有害的副産品而源源不斷地産生的大量難以對付的問題嗎?以下是若幹例子: 自然界的失去平衡現代技術正在創造無數的産品,這些産品除了在自然環境中,還在人類組織中結合起來,引起目前幾乎還不甚了然的種種反應。
輻射是一個已受到關心的主要原因,但它隻是許多原因中的一個。
在城市裡,有來自工廠和汽車的廢氣,在農村,則有施進田裡、然後溶進河溪裡的滅草劑和殺蟲劑。
生态學,即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的科學,已成為世界各地許多人越來越關心的一門學科。
人口一爆炸在整個曆史上,阻止人口下降一直是人類的一個問題。
今天,由于醫學的發展和生産率的提高,這個問題變成完全相反的問題——如何控制正在阻止不發達國家的發展、給富裕國家造成嚴重問題的人口一爆炸。
城市化的問題整個世界,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不發達國家,人們正在離開農村,湧進城市。
這種遷移的規模遠遠超過了19世紀的海外遷移。
由此産生的混亂和緊張局勢——失業、令人難以忍受的貧民窟、交通擁擠、傳統生活習慣的中斷、由不斷增長的希望和停滞不前的經濟之間的差距引起的日趨嚴重的社會緊張局勢——同樣令人吃驚。
可怕的開端科學家正開始創造人造生命,期望最終能人為地培育出有才智的動物。
現在,科學家還懂得了那些為制造自動檢修的機器和自動再生産的機器提一供根據的一般原理,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他們最終能制造出這種比人更聰明、更能幹的機器。
除這些人工創造物外,人類還越來越能夠通過一精一液冷凍庫和一操一縱脫氧核額核酸分子來控制人類自己的遺傳特一性一。
一精一液冷凍庫開辟了讓不僅為空間、而且為時間所分隔的雙親生育後代的可能一性一,而一操一縱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則提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例如,對人類遺傳特一性一的控制是否應系統地進行?如果應系統地進行,要達到什麼目的呢? 蘑菇狀雲自廣島、長崎事件以來,全世界的人一直在擔心會爆發大規模的核戰争,由于氫彈的威力超過了最初的原一子一彈,這種擔心已大得教人無法想象。
現在,核武器的儲備已達到這樣的程度:據估計,美國能用過多的核力量摧毀蘇聯1250次,蘇聯能用過多的核力量摧毀美國145次。
與核戰争的幽靈同樣折磨人的是不少國家将多得駭人的人力物力用于戰争目的。
在美國,大約國民總産值的10%、全部勞動力的9%、聯邦預算的50%、科學家和工程師的60%被直接或間接地用在國防方面。
美蘇兩國的軍費合在一起相當于人均年收入在100美元或100美元以下的所有不發達國家的人民的年度總收入。
如果一位觀察家在月亮上觀察地球,他很可能會下結論說,這是一個有着滿滿的軍一火庫、空空的食品室、到處布滿恐怖的古怪星球。
綜上所述,可以斷定,科學技術的傳播已為人類創造了一個新環境,引起了一系列新問題。
早先的人類必須面對自然環境,但主要是作為個人——農夫、獵人或漁民——來對付大自然。
今天,新環境和新問題使個人的行動和解決辦法無濟于事;它們需要人類采取有組織的集體行動。
與較早的幾個時期大不相同,現在需要的是社會調節和社會控制。
這立刻引起了與管轄相對的自一由的問題,即以人身自一由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