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文明諸類型

關燈
埃及開始經曆"第二中間時期"(公元前1785-158O年)。

    在這一時期,埃及遭到侵略,并且第一次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所征服。

    正如下一章将提到的,公元前二千紀時,一些民族蹂一躏了歐亞大一陸各文明中心,喜克索人僅是參與這種侵略活動的一個部落。

     埃及文明一般是穩定而保守的,但決不是靜止的。

    從國王美尼斯統一埃及到喜克索人入侵的15個世紀裡,埃及的制度和習俗發生了許多變化。

    不過,也有某些特點始終保持着,如:埃及人與蘇美爾人相反,普遍地持有自信而樂觀的世界觀。

    正象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每年的泛濫不可預知、來勢兇猛,從而促成了蘇美爾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觀那樣,尼羅河每年的泛濫可以預知、趨勢平緩,從而助長了埃及人的自信和樂觀。

    蘇美爾人把他們的洪水之神視作惡神,而埃及人則把他們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來會給每個人帶來歡樂"的神。

    一位古埃及詩人是這樣描述給萬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 看,這位偉大的君主, 既不向我們征稅, 也不強迫我們服勞役, 有誰能不驚訝?www.163164.com 有誰, 說是忠于他的臣民, 其能做到信守諾言?www.163164.com 瞧, 他信守諾言多麼按時, 饋贈禮物又多麼大方! 他向每一個人饋贈禮物, 向上埃及,向下埃及, 窮人,富人, 強者,弱者, 不加區别,毫不偏袒。

     這些就是他的禮物, 比金銀更貴重。

    …… 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習俗非常複雜,由許多種成分——對自然力的崇拜,崇拜各自的城市之神和州神的諸地方教派,逐漸形成的對祭司集一團一的信仰,來自國外、尤其是東方的各種影響——組成。

    現在,至少有2000個神的名字已為我們所知,但這些神中沒有一個是它們的崇拜者所能完全順從或敬畏的。

    埃及人相信,他們可以為了個人或公共的利益而避開神或一操一縱神;可以為了道德的目的,也可以為了不道德的目的而求助于神。

    因而,神廟複雜的宗教儀式的奉行是一種崇拜神的活動,同樣也是一種念咒求助于神的活動。

    在較後的王朝統治期間,今世正直善良者可以獲得永恒的來世的思想已逐步發展起來。

    但是,除了某些值得注意的例外情況外,埃及人的宗教中,道德方面的内容很少。

    而且,他們的神話和神學缺乏連貫一性一,因為埃及人普遍地對他們諸神的起源、特點和關系不感興趣。

     關心死亡,為來世——尤其是國王的來世——作好物質方面的準備,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個主要特征。

    因為國王的死并不是最終的結局,所以國王死後用香油等藥料塗一屍一防腐,然後将一屍一體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即金字塔内。

    金字塔中以第四王朝法老胡福的金字塔為規模最大。

    塔底占地13英畝,塔高481英尺,全塔約用巨石2,300,000塊砌成,平均每塊重約2.5噸。

    這一金字塔是用最簡單的工具即坡道、滾筒和杠杆建造的;那時甚至連鐵滑輪都沒有! 據說埃及的農民們在建造這些金字塔時熱情很高,相信他們正在為一位能決定他們共同的幸福的神建造宅邸。

    不管這一說法的理由是什麼——也許還可以設想,無論埃及的農民們對建造金字塔有無熱情,他們在這件事上沒有選擇的餘地——這一說法的确有力地表明了尚屬于推測的埃及王權的神威。

    法老始終被認為是神王,沒有神聖的法老與世俗的法老的區先這一觀念确令人費解。

    由于這個原因,埃及沒有任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相應的法律。

    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亦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

     王權通過以"全國的管家"、"國王的耳目"——宰相為首的官僚機構而得到加強。

    宰相之下的官吏有:掌玺大臣(掌管尼羅河的交通運輸),賞賜大臣(負責所有的牲畜),财政大臣(掌管全國的财政分署;每一分署均沒有倉庫,負責征收賦稅,可能年景不好時,還負責分配種籽和牲畜),管轄各州的州長及下屬的管理城市和周圍村莊的市試和其他帝國的情況相似,地方各州長逐漸積聚起大量财産,成為世襲的官僚階級:他們加強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最後公然與中央政權對抗。

    古三國的分裂及以後長達數世紀的混亂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此得到說明。

    中王國時期的法老們從來沒有恢複過他們原先為專制權力。

    雖然法老們一般仍被罩上一層神聖的光圈,但他們發現,實際上他們的權力得與祭司和貴族一起分享。

    因此;中王國時期有時被稱為埃及的封建時代,不過強有力的官僚政治的确也起了抑制貴族的作用。

     國家對經濟生活的絕對控制是埃及文明的最後一個特征。

    盡避當時已有了私有财産和私營企業,但不象在美索不達米亞那樣普遍。

    國家不僅控制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大部分生産,而且還負責産品的分配。

    巨大的國庫和政一府的糧倉裡裝滿了征收來的實物稅: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種金屬;用來支付國家的耗費,也作荒年時用的儲備物。

    據說,"所有人的食物供給部由國王負責"。

    除繳納賦稅地每個村社還得派男子服徭役即強制一性一勞役。

    金字塔就是這些勞工最著名的勞動成果,這些勞工還被派去采石、開礦和整修灌溉溝渠。

     埃及工匠的技術,尤其是制造奢侈品的技術,是人們一緻公認的。

    他們制作的珠寶飾物非常一精一緻,幾乎到今天還沒有被超過。

    他們的搪瓷制品和象牙。

    珍珠鑲嵌物也非常一精一美。

    他們發明了玻璃着色,而且是最早鞣制皮革的人,鞣革的方法至今仍為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所采用。

    他們織的亞麻布十分勻淨,不遜于今人所組的。

    埃及人可能極早就發明了美容品,發展了制造美容品的技術。

    他們的醫學文獻上記述了消除皺紋和染黑灰白頭發的方法。

    用于化妝的物品有:畫眉一毛一和描眼角的化妝墨,将眼圈描成綠色和灰色的孔雀石和鉛礦石,作胭脂或口紅用的紅赭石,染指甲、手掌和腳底的散沫花,做假發(這種假發的頂上用融化的蜂蠟封住)用的人的頭發,等等。

    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最為時髦的貴婦、淑女們還給自己的一乳一房塗上金色,給一乳一頭描上藍色。

     三、克裡特 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是以傳說中的國王米諾斯的名字命名的。

    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不懷疑這一文明确實存在過。

    荷馬在史詩《伊裡亞特》和《奧德賽》中叙述的英雄和諸神的故事,早先曾被學者們當作民間神話而不予考慮。

    但是,德國的一浪一漫主義作家亨利希·謝裡曼深信這些故事。

    他發誓要找到并發掘希臘人和特洛伊人為了海倫而進行戰争的所在地特洛伊古城。

    他靠私運茶葉到俄國弄到了必需的資金,于1870年開始探索。

    他獲得了巨大成功,發現了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和伯羅奔尼撒的美錫尼的遺址。

    雖然他的某些成果對考古學來說是災難一性一的——因為他熱情有餘,專業知識不足,令人失望地将若幹文化層的遺物不加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