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回 寇總管撞死深宮 珍貴妃再囚永巷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當時六君子都綁着坐在囚車上。
林旭、康廣仁面不改色,現出沉穆的樣子。
楊深秀、楊銳低首無言。
劉光第口誦大悲咒,喃喃念佛。
惟有譚嗣同在一路之上,侃侃而談。
說西太後辱國喪權,一寵一用李蓮英,榮祿那一班賊,竟敢囚禁皇上,真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願天下人民,激發天良,保護國家,維持光緒皇帝。
一路上的人,見譚嗣同那樣的忠肝義膽浩氣淩雲,差不多同文天祥到柴市行刑一樣,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替他暗中流淚的。
就是那班後一黨一的人,也都肅然敬起。
囚車行至宣武門,譚嗣同慷慨悲歌吟道:“我自橫刀向天笑,旁人何用妄驚疑。
” 更有許多人,高聲叫喊,稱他為義士。
到菜市口刑場,照例要到席棚内供的萬歲牌前行禮。
譚嗣同卻不肯跪,監斬官問他為何不跪。
譚嗣同大呼道:“我隻跪今上皇帝一人,皇帝現被幽囚,生死未蔔。
當今執政的是亂臣賊子,我譚嗣同豈肯跪那亂臣賊子乎。
” 說罷又罵不絕口監斬官怕惹出亂子來,便喝令斬了,可憐那譚嗣同等六君子,朝衣西市,為帝殉身。
天公也有憐憫之情,頓時一陰一雲密布,大雨滂沱。
好像那天公的眼淚,也不忍着灑下來的一樣,滿城都是暴風疾雨。
看熱鬧的人,吹得睜不開眼。
忽然霹靂一聲,天上響了一個大雷,把那刀斧手吓得魂飛天外。
監斬官吓得伏一在地上,心膽俱裂,後來得一場大病。
那六君子的一屍一身,便抛在市曹之上。
看熱鬧的人,雖是被雨淋得渾得透濕,還擁擠不散,但是衆人心中,雖然憐惜,竟沒有一個人敢去收一屍一。
正在這時候忽然人群中,大喝一聲:“衆位讓開,我王子賓領一屍一來也。
” 衆人忙法目看時,隻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身穿白布袍子,領率多人,擡着六口杉木十三元的棺材,冒着疾風暴雨,分開衆人,直奔進來。
衆人一見,都認得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
忙一齊嚷道:“大家閃開道兒,王五爺來了。
” 又聽得大刀王五高聲喊道:“衆位哥哥兄弟們聽着,這裡頭有我一個朋友,他們犯了國家王法,與俺王子賓可是沒幹系的。
俺王子賓是一個一愛一交朋友的人,特備六口棺木,大着膽子,前來替他們收一屍一,無非略盡朋友之道。
可憐他六位都是異鄉人,日後也可以讓他們的後人,來京接取一屍一首。
” 看熱鬧的人,一齊大聲嚷道:“好朋友哇!咱們大家替王五爺來個好兒。
” 說着就齊聲叫道:“王五爺的好兒呀。
” 這兩三萬人的一片好聲,都沖動到數裡之外,那行刑場上的劊子手,有一位名叫小尖刀吳二的,也慷慨說道:“五爺算是熱心朋友,竟這樣的俠義,咱們也得幫個忙兒,把這六位的一屍一首縫起來。
” 王五道:“吳二哥,您多分心吧。
” 小尖刀吳二道“五爺說那兒的話呢,人家犯人家的國法,咱們交咱們的朋友,既交朋友,就說不上什麼分心受累,夥計們動手兒,快縫啊!” 王五道:“我替死鬼謝謝諸位哥哥。
” 真是人多手快,不多一刻。
六君子的一屍一首,都縫好了,裝殓起來。
大刀王五又帶着多人,将六口靈柩,擡到南下關子城隍廟暫厝起來。
且說慈禧太後殺了六君子,又下一道密谕。
命上海道蔡鈞,捉拿康有為、梁啟超。
那蔡鈞因是伺候外國的出身,又與後一黨一非常接近,奉到密旨。
便派人在輪船上等着要捉康有為。
誰知這時激惱了一個英國公使。
他說康有為是忠于君主的人,不可不設法援助。
便命駐滬英國領事派了一隻兵輪,開到吳淞口外。
查驗來往的輪船。
竟将康有為查得,帶上英國兵輪,直送到檀香山。
康有為便暫在檀香山居住。
蔡鈞撲了一個空。
這且不表。
且說太後又将朝中的諸臣偵察一番。
凡平素和康一黨一往來,或曾上奏摺贊襄新政的,都一概懲辦。
當時被累及的大臣,革職的有陳實箴、王錫藩、李嶽瑞、宋伯魯、吳懋鼎、張百熙、端方、徐建寅、徐仁鑄、徐仁鏡等;充軍的李端芬、張蔭桓等;監禁的有徐緻靖、陳三立、江标、熊希齡等;逮捕抄家的有文廷式、王照、黃遵先等。
一時滿漢大臣,紛紛降調,又将翁同削去官爵,遞解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又把後一黨一的健将懷塔布、剛毅、許應葵、曾廣漢、徐會澧等,重行起複原職,各加三級。
趙舒翹擢入軍機處,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軍機大臣。
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山東巡撫裕祿調署直隸總督。
種種布置已畢,慈禧太後餘怒未息,又趕到瀛台來,想處治皇帝那光緒皇帝,到了此時,已神形耗盡,悲恨填胸,便同木偶一般,呆呆的坐在那
林旭、康廣仁面不改色,現出沉穆的樣子。
楊深秀、楊銳低首無言。
劉光第口誦大悲咒,喃喃念佛。
惟有譚嗣同在一路之上,侃侃而談。
說西太後辱國喪權,一寵一用李蓮英,榮祿那一班賊,竟敢囚禁皇上,真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願天下人民,激發天良,保護國家,維持光緒皇帝。
一路上的人,見譚嗣同那樣的忠肝義膽浩氣淩雲,差不多同文天祥到柴市行刑一樣,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替他暗中流淚的。
就是那班後一黨一的人,也都肅然敬起。
囚車行至宣武門,譚嗣同慷慨悲歌吟道:“我自橫刀向天笑,旁人何用妄驚疑。
” 更有許多人,高聲叫喊,稱他為義士。
到菜市口刑場,照例要到席棚内供的萬歲牌前行禮。
譚嗣同卻不肯跪,監斬官問他為何不跪。
譚嗣同大呼道:“我隻跪今上皇帝一人,皇帝現被幽囚,生死未蔔。
當今執政的是亂臣賊子,我譚嗣同豈肯跪那亂臣賊子乎。
” 說罷又罵不絕口監斬官怕惹出亂子來,便喝令斬了,可憐那譚嗣同等六君子,朝衣西市,為帝殉身。
天公也有憐憫之情,頓時一陰一雲密布,大雨滂沱。
好像那天公的眼淚,也不忍着灑下來的一樣,滿城都是暴風疾雨。
看熱鬧的人,吹得睜不開眼。
忽然霹靂一聲,天上響了一個大雷,把那刀斧手吓得魂飛天外。
監斬官吓得伏一在地上,心膽俱裂,後來得一場大病。
那六君子的一屍一身,便抛在市曹之上。
看熱鬧的人,雖是被雨淋得渾得透濕,還擁擠不散,但是衆人心中,雖然憐惜,竟沒有一個人敢去收一屍一。
正在這時候忽然人群中,大喝一聲:“衆位讓開,我王子賓領一屍一來也。
” 衆人忙法目看時,隻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身穿白布袍子,領率多人,擡着六口杉木十三元的棺材,冒着疾風暴雨,分開衆人,直奔進來。
衆人一見,都認得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
忙一齊嚷道:“大家閃開道兒,王五爺來了。
” 又聽得大刀王五高聲喊道:“衆位哥哥兄弟們聽着,這裡頭有我一個朋友,他們犯了國家王法,與俺王子賓可是沒幹系的。
俺王子賓是一個一愛一交朋友的人,特備六口棺木,大着膽子,前來替他們收一屍一,無非略盡朋友之道。
可憐他六位都是異鄉人,日後也可以讓他們的後人,來京接取一屍一首。
” 看熱鬧的人,一齊大聲嚷道:“好朋友哇!咱們大家替王五爺來個好兒。
” 說着就齊聲叫道:“王五爺的好兒呀。
” 這兩三萬人的一片好聲,都沖動到數裡之外,那行刑場上的劊子手,有一位名叫小尖刀吳二的,也慷慨說道:“五爺算是熱心朋友,竟這樣的俠義,咱們也得幫個忙兒,把這六位的一屍一首縫起來。
” 王五道:“吳二哥,您多分心吧。
” 小尖刀吳二道“五爺說那兒的話呢,人家犯人家的國法,咱們交咱們的朋友,既交朋友,就說不上什麼分心受累,夥計們動手兒,快縫啊!” 王五道:“我替死鬼謝謝諸位哥哥。
” 真是人多手快,不多一刻。
六君子的一屍一首,都縫好了,裝殓起來。
大刀王五又帶着多人,将六口靈柩,擡到南下關子城隍廟暫厝起來。
且說慈禧太後殺了六君子,又下一道密谕。
命上海道蔡鈞,捉拿康有為、梁啟超。
那蔡鈞因是伺候外國的出身,又與後一黨一非常接近,奉到密旨。
便派人在輪船上等着要捉康有為。
誰知這時激惱了一個英國公使。
他說康有為是忠于君主的人,不可不設法援助。
便命駐滬英國領事派了一隻兵輪,開到吳淞口外。
查驗來往的輪船。
竟将康有為查得,帶上英國兵輪,直送到檀香山。
康有為便暫在檀香山居住。
蔡鈞撲了一個空。
這且不表。
且說太後又将朝中的諸臣偵察一番。
凡平素和康一黨一往來,或曾上奏摺贊襄新政的,都一概懲辦。
當時被累及的大臣,革職的有陳實箴、王錫藩、李嶽瑞、宋伯魯、吳懋鼎、張百熙、端方、徐建寅、徐仁鑄、徐仁鏡等;充軍的李端芬、張蔭桓等;監禁的有徐緻靖、陳三立、江标、熊希齡等;逮捕抄家的有文廷式、王照、黃遵先等。
一時滿漢大臣,紛紛降調,又将翁同削去官爵,遞解回籍,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又把後一黨一的健将懷塔布、剛毅、許應葵、曾廣漢、徐會澧等,重行起複原職,各加三級。
趙舒翹擢入軍機處,授榮祿為協辦大學士兼兵部
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山東巡撫裕祿調署直隸總督。
種種布置已畢,慈禧太後餘怒未息,又趕到瀛台來,想處治皇帝那光緒皇帝,到了此時,已神形耗盡,悲恨填胸,便同木偶一般,呆呆的坐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