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回 光緒帝幽禁瀛台 維新黨盡忠菜市

關燈
話說光緒皇帝命寇連材去尋康有為之後,便不等到李蓮英來傳旨。

    即忙傳喚鑒儀衛預備黃轎。

    皇帝上了轎就命駕前往瀛秀園,去見太後。

    皇帝坐轎,一直擡到瀛秀園門,那慶親王奕匡等,早已躲避開了,皇帝下轎,步行進去,來到鑒儀殿,早見李蓮英在殿下跪迎說:“老佛爺正在殿上,等候主子到。

    ” 皇上也不答言,邁步就上了殿,走進去。

    隻見太後坐在寶殿上,面帶怒容,皇帝忙上前跪安,低聲緩氣地奏道:“子臣跪請皇太後額一娘一聖安。

    ” 太後道:“皇帝,你起來,我有一件要緊的事,與你商議。

    ” 皇帝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慢慢奏道:“皇太後有何谕旨。

    ” 太後道:“我且問你,你從四歲進宮,是誰撫養你長大成一人的?” 皇帝跪下奏道:“是皇太後額一娘一的恩德。

    ” 太後冷笑道:“好孩子,你也知道是我的恩德嗎你既然知道,為什麼又聽信了好人之言,想把我除掉呢?” 皇帝忙奏道:“子臣決不敢辜負聖恩。

    皇太後不要聽信别人的閑話。

    ” 太後大怒道:“哎,好孩子,我沒有聽閑話啊!你真是糊塗,别人把你賣了,你還不知哪!你要曉得,咱們是母子的關系。

    上次我傳谕與你,是一個孝子,你若不孝,可就糟啦,你要明白,你除掉了我,你也沒有利益,有我在着,你還可以享幾天福,我沒有了你也保不住啊。

    ” 皇帝聽了這一番的話,吓得渾身發一抖,勉強鎮靜着奏道:“子臣決不敢害額一娘一。

    ” 西太後又勃然大怒,把桌子一拍,高聲喝道:“你不加害我,譚嗣同等焉有此事?” 說着便從衣袖裡取出榮祿遞呈的那一道密旨,望地下一摔道:“這是誰寫的?” 光緒皇帝見證據已現,諒來也隐瞞不過了,便掙紮着奏道:“子臣命袁世凱入京,是保衛皇室,于皇太後額一娘一,并無加害之意,不過掃除舊一黨一而已。

    ” 太後冷笑道:“可惜你錯了。

    ” 皇帝奏道:“子臣知錯,請皇太後教訓。

    ” 太後道:“事已如此,已鬧得衆叛親離,叫我如何教訓你呢?” 皇帝道:“子臣初掌政一柄一,毫無經驗,額一娘一要原諒子臣,随時教訓。

    ” 太後歎道:“可惜你六叔死了,不然,他老人家常可輔佐你,如今再想一個人,是不容易的了。

    ” 皇帝奏道:“皇太後額一娘一神聖聰慧,為内外臣工所敬重。

    子臣的愚見,仍請額一娘一訓政,豈不比較王大臣輔是佐子臣,要好得多嗎?” 太後道:“按說是很好,但我既歸政于前,豈能再行訓政,然而我再三想到,現在竟沒有一個輔佐你的人了。

    ” 皇帝聽了太後之言,心中明白。

    忙奏道:“子臣出于至誠,懇請皇太後重行訓政,請皇太後勿再推辭。

    ” 太後道:“就是你請我訓政,也得有個措辭。

    ” 皇帝奏道:“子臣就說近來因政務勤勞,一精一神疲倦,不能再親大政,請皇太後再行訓政就是了。

    ” 皇帝說這話的時候,心中原知太後手段最辣,猜今天,必沒有好意思,若不順着西太後說話,恐怕當時發生絕大危險。

    打算暫時敷衍過去,回到宮中,再想法子抵制的。

    不料皇太後早已有了準備,諸事已安排妥當,光緒皇帝一進了瀛秀園,就算入了太後的圈套以内。

    太後聽了皇帝的話,頓時就說道:“皇帝雖然是為國事慎重,請我再行訓政,但是我還要與群臣商議,聽他們的意思,有無不合之處,不可冒昧行一事。

    ” 皇帝道:“這是子臣一片誠心,請皇太後不必猶疑,也不必與王公大臣會議。

    ” 太後道:“這可不成,我不能像你這樣的專制,你且坐下,候我傳他們進來。

    ” 說着便叫王公大臣上殿。

    那慶親王奕匡等,本是在瀛秀園等着的。

    李蓮英一傳旨下去,奕匡等就跟着上來,一齊跪在殿上。

    太後見他們來了,就不住地用眼睛望着皇帝,意思是命皇帝先行說話。

    誰知光緒皇帝此時,已同木偶一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太後怒目說道:“皇帝有話,可向他們大家說呀。

    ” 皇帝被一逼一,無可奈何,隻得遲遲頓頓地,向奕匡等說道:“皇太後功在國家,臣民敬仰,這是你們都知道的,用不着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