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離
關燈
小
中
大
小翁的叫着。
叔父的外快錢,一部分與他有關。
志剛來住了一個年頭,總沒碰見,不過從叔母的閑談中曉得這位有神通又走運的流氓頭的勢派。
因此,雖然寄食在貌似和善的叔父家中,若一想到這類事,不免臉上有點發燒,恨不得即刻搬到校内住去。
經不得叔父的一陣告誡,便又遲疑起來。
而使他最不肯決意離開這個家的原因,還是每天三次精美的飲食,電話的便利,再則人人知道他是這裡闊經理的侄少爺,有這個招牌,他可以記賬去做時樣的西服,吃大餐,叫汽車。
然而他究竟還是青年,除了那些便利的享受之外,他對這一家人都合不來,尤其是叔父,有許多鬼鬼祟祟的舉動使他憎惡,使他感到不安。
偶然想起來,不是自己讀不起大學,何苦蹲在這個家裡?及至享受着由叔父的招牌而獲得的種種便利時,他隻好搖搖頭又蹲下去。
他是這麼一個好說話的大學生,在學校照例上課之外,交女朋友,看電影,打球,正如某些學生一樣。
除掉最近那兩件事算是碰了難題,平常他永遠是一個快樂的典型者,不憂慮也不憤激。
時間過的太快,院中的斜陽已經收回了末後的金光,西方有一抹殘霞,從绛紅色愈染愈淡,變成一團灰色的空煙。
他急切想不出什麼脫逃的計策,而後面廚房裡煎炒的肉香,卻一陣陣送來。
搔搔不很整齊的短發,老是急步着來回走。
無意間右手觸到褲袋中的一疊厚紙,抽出來,匆匆看過,他笑着,便向小方樓的夾道跑。
轉過牆角,從另一個穿門到自己的卧室中去。
在未折疊的被褥上面坐下來,脫了球衣,換了一身淺色十字格的法蘭絨西裝,套上清早女仆擦過的新皮鞋,跳下來,一面打着領帶一面再向外跑。
幸而未走出回廊門,想起什麼來,轉身重到門内,戴上呢帽。
用水筆在方才掏出的厚信箋上把下面的日子塗改了兩個字,吸墨紙找不到,便夾在右手兩指中間抖動。
對牆上挂的大圓鏡映出自己的面容,微微現着興奮的紅色,簡直像個剛得到一塊糖果、忘記了吃過苦藥的小孩子。
跑到客廳門外站定,調整着粗浮的呼吸,裝成往見遠來客人的姿勢。
那張久已放在褲袋中的信箋,看看,黑色幹了,正要推門。
“伍參議遠道來此,今兒幸得領教。
晚飯後可得讓我做一次東,……講好玩的去處,經理,——您可不是不如我。
……到……十二點,……紫羅蘭跳舞場……國際飯店……” 有幾句聽不清,這明明是那小個兒李小泉的口音,接着他們是一陣放縱的大笑。
志剛不再等了,出其不意地猛然進去。
叔父嘴角上的笑紋還沒收起來,一支雪茄驟然從柔白的手指上溜到煙缸中去。
伍參議——那位遠來的幹員,卻毫不在意,把一本日文的《支那雜志》疊在左肘下,笑嘻嘻地對立在地毯當中的李小泉點頭。
志剛直走到叔父面前,把那張黃色厚紙呈上。
“×教授今晚上開茶話會,招待一位外國來賓,……打發人送來這封信。
……不巧,可是沒有法推辭,他對學生們十分客氣,還可與外國人來往。
” 匆遽中,叔父隻把紙面上的藍字看清楚了下有×教授的署名,怕被侄子聽見什麼不妥的事件似地,不像平日那麼裝點,隻說一句: “偏偏不湊巧。
伍老伯來了,他又開什麼茶會。
……” “不妨,不妨,令侄不可失卻這種機會,何況我們坐在一處瞎談,年輕人也有點不自在。
……哈哈……” 就這麼樣,志剛便在門外朦胧的暗影中恢複了他的自由——至少,這一晚上他可以忘卻了學校的糾紛,與被粉紅色迷夢颠倒的苦悶。
按照近來的經驗,當這美好的春末黃昏後,一定找不到密司S,何況晚上往她家跑,先受不住那守門的老頭子的白眼。
昨兒與今天頭午兩次電話,都受了沒有在家的回絕,——也許她是成心對自己玩手法?真不情願?接着就來一個第三次,怎麼辦呢!馬路上溫風吹來公園裡花草醉人的香味,一對對步履輕快、不斷着大聲說笑的青年男女,他們像是長着快樂的翅子,可以滿天飛翔。
自己孤零零地想不出怎麼樣才可把這一個黃昏消磨下去。
現在,他怕遇到校中的同學。
反正不是這一派便是那一黨的分子,自己的話說出來要比量尺寸,原來沒打定主意走向哪一邊,一個露了怯,以後便處處難行。
…… 他在幽靜的街上彳亍了半小時,方決定先找一家館子使自己沉醉一下,借重酒力的刺激,或者另外打一點主意。
……他在那盞彩罩的五十支光的電燈下喝過兩杯葡萄酒,便又感到畏怯了,本沒有大量,而且他又是對于新法衛生很講究的青年,記得許多書上講到吃酒的毒害,他端着高腳玻璃杯有些遲疑了。
微微覺得臉上發熱,可是清醒得很,一點點的眩暈都沒有。
低下頭,端詳着這身整齊的新西服,聯想到醉人的狀态,他對于褲管上筆直的折紋,與亮得可當鏡子用的皮鞋尖有點愧對。
回憶着從外國鍍了顔色的教授們說的禮節、講究,一個健全的國民,必不可少的“尖頭鳗”的神氣。
對酒杯搖搖頭,為什麼自己不尊重自己,不理智一點,甘心要學酒鬼的行徑?一個有教養、有門第的上流子弟的大學生,連這點耐力都把不住?…… 半杯酒冷落在玻璃桌面上,他毫不留戀地站起來,按按電鈴,跑進一個白衣堂倌,和氣滿面,腰微彎着,在桌子旁邊靜聽這少年“尖頭鳗”的吩咐。
“去,——這一瓶酒拿去,拿去,不要擺在這裡。
”他像一個情願忏罪的犯人,有知過必改的一時的決心。
“噢!……什麼?先生,這酒是地道的法國貨,昨兒從外國公司整箱要來的。
……先生,不好?……” 明白這堂倌錯會了自己的意思,他擺擺手。
“好不好誰來管,拿去,拿去就是了。
不退賬,照價付錢,就是,你還不明白,真笨,還不成?……我為的是不叫它放在這裡!……去!一碗十錦炒飯,燴牛肉絲加洋蔥,還有先要的面包鴨肝湯,快!……” 堂倌立刻端了那細頸的高瓶子,連連答應着“是,……是”,退出門外。
雖然他可以喝口好酒,可到底不明白這位
叔父的外快錢,一部分與他有關。
志剛來住了一個年頭,總沒碰見,不過從叔母的閑談中曉得這位有神通又走運的流氓頭的勢派。
因此,雖然寄食在貌似和善的叔父家中,若一想到這類事,不免臉上有點發燒,恨不得即刻搬到校内住去。
經不得叔父的一陣告誡,便又遲疑起來。
而使他最不肯決意離開這個家的原因,還是每天三次精美的飲食,電話的便利,再則人人知道他是這裡闊經理的侄少爺,有這個招牌,他可以記賬去做時樣的西服,吃大餐,叫汽車。
然而他究竟還是青年,除了那些便利的享受之外,他對這一家人都合不來,尤其是叔父,有許多鬼鬼祟祟的舉動使他憎惡,使他感到不安。
偶然想起來,不是自己讀不起大學,何苦蹲在這個家裡?及至享受着由叔父的招牌而獲得的種種便利時,他隻好搖搖頭又蹲下去。
他是這麼一個好說話的大學生,在學校照例上課之外,交女朋友,看電影,打球,正如某些學生一樣。
除掉最近那兩件事算是碰了難題,平常他永遠是一個快樂的典型者,不憂慮也不憤激。
時間過的太快,院中的斜陽已經收回了末後的金光,西方有一抹殘霞,從绛紅色愈染愈淡,變成一團灰色的空煙。
他急切想不出什麼脫逃的計策,而後面廚房裡煎炒的肉香,卻一陣陣送來。
搔搔不很整齊的短發,老是急步着來回走。
無意間右手觸到褲袋中的一疊厚紙,抽出來,匆匆看過,他笑着,便向小方樓的夾道跑。
轉過牆角,從另一個穿門到自己的卧室中去。
在未折疊的被褥上面坐下來,脫了球衣,換了一身淺色十字格的法蘭絨西裝,套上清早女仆擦過的新皮鞋,跳下來,一面打着領帶一面再向外跑。
幸而未走出回廊門,想起什麼來,轉身重到門内,戴上呢帽。
用水筆在方才掏出的厚信箋上把下面的日子塗改了兩個字,吸墨紙找不到,便夾在右手兩指中間抖動。
對牆上挂的大圓鏡映出自己的面容,微微現着興奮的紅色,簡直像個剛得到一塊糖果、忘記了吃過苦藥的小孩子。
跑到客廳門外站定,調整着粗浮的呼吸,裝成往見遠來客人的姿勢。
那張久已放在褲袋中的信箋,看看,黑色幹了,正要推門。
“伍參議遠道來此,今兒幸得領教。
晚飯後可得讓我做一次東,……講好玩的去處,經理,——您可不是不如我。
……到……十二點,……紫羅蘭跳舞場……國際飯店……” 有幾句聽不清,這明明是那小個兒李小泉的口音,接着他們是一陣放縱的大笑。
志剛不再等了,出其不意地猛然進去。
叔父嘴角上的笑紋還沒收起來,一支雪茄驟然從柔白的手指上溜到煙缸中去。
伍參議——那位遠來的幹員,卻毫不在意,把一本日文的《支那雜志》疊在左肘下,笑嘻嘻地對立在地毯當中的李小泉點頭。
志剛直走到叔父面前,把那張黃色厚紙呈上。
“×教授今晚上開茶話會,招待一位外國來賓,……打發人送來這封信。
……不巧,可是沒有法推辭,他對學生們十分客氣,還可與外國人來往。
” 匆遽中,叔父隻把紙面上的藍字看清楚了下有×教授的署名,怕被侄子聽見什麼不妥的事件似地,不像平日那麼裝點,隻說一句: “偏偏不湊巧。
伍老伯來了,他又開什麼茶會。
……” “不妨,不妨,令侄不可失卻這種機會,何況我們坐在一處瞎談,年輕人也有點不自在。
……哈哈……” 就這麼樣,志剛便在門外朦胧的暗影中恢複了他的自由——至少,這一晚上他可以忘卻了學校的糾紛,與被粉紅色迷夢颠倒的苦悶。
按照近來的經驗,當這美好的春末黃昏後,一定找不到密司S,何況晚上往她家跑,先受不住那守門的老頭子的白眼。
昨兒與今天頭午兩次電話,都受了沒有在家的回絕,——也許她是成心對自己玩手法?真不情願?接着就來一個第三次,怎麼辦呢!馬路上溫風吹來公園裡花草醉人的香味,一對對步履輕快、不斷着大聲說笑的青年男女,他們像是長着快樂的翅子,可以滿天飛翔。
自己孤零零地想不出怎麼樣才可把這一個黃昏消磨下去。
現在,他怕遇到校中的同學。
反正不是這一派便是那一黨的分子,自己的話說出來要比量尺寸,原來沒打定主意走向哪一邊,一個露了怯,以後便處處難行。
…… 他在幽靜的街上彳亍了半小時,方決定先找一家館子使自己沉醉一下,借重酒力的刺激,或者另外打一點主意。
……他在那盞彩罩的五十支光的電燈下喝過兩杯葡萄酒,便又感到畏怯了,本沒有大量,而且他又是對于新法衛生很講究的青年,記得許多書上講到吃酒的毒害,他端着高腳玻璃杯有些遲疑了。
微微覺得臉上發熱,可是清醒得很,一點點的眩暈都沒有。
低下頭,端詳着這身整齊的新西服,聯想到醉人的狀态,他對于褲管上筆直的折紋,與亮得可當鏡子用的皮鞋尖有點愧對。
回憶着從外國鍍了顔色的教授們說的禮節、講究,一個健全的國民,必不可少的“尖頭鳗”的神氣。
對酒杯搖搖頭,為什麼自己不尊重自己,不理智一點,甘心要學酒鬼的行徑?一個有教養、有門第的上流子弟的大學生,連這點耐力都把不住?…… 半杯酒冷落在玻璃桌面上,他毫不留戀地站起來,按按電鈴,跑進一個白衣堂倌,和氣滿面,腰微彎着,在桌子旁邊靜聽這少年“尖頭鳗”的吩咐。
“去,——這一瓶酒拿去,拿去,不要擺在這裡。
”他像一個情願忏罪的犯人,有知過必改的一時的決心。
“噢!……什麼?先生,這酒是地道的法國貨,昨兒從外國公司整箱要來的。
……先生,不好?……” 明白這堂倌錯會了自己的意思,他擺擺手。
“好不好誰來管,拿去,拿去就是了。
不退賬,照價付錢,就是,你還不明白,真笨,還不成?……我為的是不叫它放在這裡!……去!一碗十錦炒飯,燴牛肉絲加洋蔥,還有先要的面包鴨肝湯,快!……” 堂倌立刻端了那細頸的高瓶子,連連答應着“是,……是”,退出門外。
雖然他可以喝口好酒,可到底不明白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