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關燈
可思議。

    調伏衆生不可思議。

    教化衆生不可思議。

    愍念衆生不可思議。

    度脫衆生不可思議。

    爾時善财。

    聞天教已,詣彼王所頭面禮足。

    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滿足王。

    王事訖已,手執善财。

    将入宮内。

    命就寶師子座。

    而告之曰:善男子,汝觀我家。

    善财即觀。

    廣大無極。

    七寶垣牆周匝圍繞。

    七寶講堂。

    無量百千衆寶樓閣。

    而莊嚴之。

    乃至不可思議摩尼寶網。

    羅覆其上。

    五百侍女端嚴如天。

    如上所說,善男子,見我此報所因業不。

    答言已見。

    善男子,我成就菩薩幻化法門。

    我此國土殺生偷盜。

    乃至邪見諸群生類。

    不可教化離諸惡業。

    我為調伏令解脫故。

    化作人衆種種苦治。

    令舍十不善道一切諸惡。

    具足十善得究竟樂。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具足一切智。

    善男子,當知我身口意。

    乃至蟻子不生害心。

    何況人耶。

    人是福田生諸善根。

    善男子,我唯知此幻化法門諸大菩薩得無生法忍。

    知一切有趣皆悉如幻。

    知菩薩行悉如變化。

    一切世間悉如電光。

    一切諸法皆悉如夢。

    深入無礙法界。

    具菩薩妙行境界無礙。

    攝一切行。

    於無量旋陀羅尼。

    而得自在。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曰善光。

    王名大光。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禮足。

    繞無數匝。

    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王智慧幻化法門。

    觀一切法皆悉如幻。

    分别諸業專求正法。

    一心思惟彼王變化救度衆生。

    思惟世間一切如幻。

    分别了知三世願行悉如幻化。

    入淨法界。

    漸經人衆聚落城邑曠野諸難。

    心無疲倦。

    至善光城。

    問衆人曰此城何名。

    答言:善光。

    爾時善财。

    作如是念。

    我善知識在此城中。

    我今必定見善知識。

    聞菩薩行。

    菩薩正法及諸法門。

    菩薩功德不可思議。

    境界不可思議。

    自在不可思議。

    平等法門不可思議。

    勇猛之力不可思議。

    我今必聞菩薩究竟境界。

    作是念已入善光城。

    見城七寶無量莊嚴。

    七重深塹周匝圍繞。

    八功德水盈滿其中。

    底布金沙。

    優缽羅。

    缽昙摩。

    拘牟頭。

    分陀利華。

    遍滿其中七寶垣牆七重圍繞。

    所謂金剛師子垣牆。

    不可壞金剛垣牆。

    精進金剛垣牆。

    不可壞精進垣牆。

    無底金剛垣牆。

    淨網垣牆。

    離欲清淨金剛垣牆。

    是七重垣牆。

    阿僧祇寶而莊嚴之。

    其城奇特高峻廣大十億街巷。

    一一街巷。

    各有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人衆。

    阿僧祇閻浮檀金樓閣。

    琉璃寶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白銀樓閣。

    赤真珠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琉璃樓閣。

    莊嚴藏摩尼寶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玻璃樓閣。

    離垢摩尼寶藏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明淨寶樓閣。

    日藏摩尼寶網。

    羅覆其上。

    阿僧祇因陀羅尼寶樓閣。

    妙寶光明網。

    羅覆其上。

    阿僧祇堅固寶樓閣。

    夜光寶焰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金剛樓閣。

    不可壞幢摩尼寶網。

    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沈水栴檀樓閣。

    摩诃曼陀羅華網。

    羅覆其上。

    如是等不可稱說妙寶樓閣。

    以種種網羅覆其上。

    不可思議妙寶網。

    不可思議金鈴網。

    不可思議香網。

    不可思議華網。

    不可思議衣網。

    羅覆其上。

    又張不可思議諸妙寶帳。

    不可思議珍妙寶蓋。

    以覆其上。

    建立不可思議雜寶幢幡。

    而莊嚴之。

    當此城中。

    有一樓閣。

    名曰衆生樂見無厭。

    阿僧祇摩尼寶。

    而以莊嚴。

    彼大光王常處其中。

    爾時善财。

    於此一切嚴飾珍妙。

    心無染著。

    一心樂欲見善知識。

    見大光王。

    處於法堂寶師子座。

    結跏趺坐。

    衆寶莊嚴。

    敷以寶衣。

    萬阿僧祇寶像以為莊嚴。

    種種妓樂而娛樂之。

    有二十八大人之相八十種好。

    而以莊嚴。

    身真金色如明淨日。

    普照一切。

    如盛滿月衆宿中明。

    如梵天王處於大衆。

    如大海中有衆珍寶。

    如雪山中出諸良藥。

    如大龍王雷震諸法實相音聲。

    如虛空清淨不受塵垢。

    如須彌山四種寶色。

    普照衆生性海。

    譬如寶洲智寶充滿。

    彼王殿前及諸街巷城四門外。

    處處安置衆珍寶聚及諸寶衣。

    無量億那由他諸采女衆。

    容飾端嚴五欲無倫。

    姿好巧妙回動天人。

    六十四術無不備舉。

    無量乳牛其角金色。

    乳味甘香一■一石。

    又有無量諸莊嚴具。

    種種甘香。

    百味肴膳。

    無量音樂。

    及諸湯藥。

    資生之具。

    一一街巷兩邊。

    各有二十億菩薩。

    以此一切資生之具。

    而用惠施。

    攝衆生故。

    悅衆生故。

    淨衆生心故。

    滅衆生煩惱故。

    令諸衆生解實義故。

    安立衆生一切智故。

    令衆生離惡心故。

    拔出衆生邪見刺故。

    淨衆生業道故。

    爾時善财。

    五體敬禮大光王已,右繞一匝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我聞大聖善能解說。

    唯願敷演。

    答言:善男子,我成就菩薩大慈幢行。

    清淨滿足。

    我於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菩薩所。

    聞此妙法。

    觀察清淨。

    修習莊嚴。

    善男子,我住此行。

    如法治國。

    觀察衆生。

    順行世間。

    如法教化衆生。

    攝取衆生。

    安置衆生。

    饒益衆生。

    如法熏衆生。

    如法教衆生。

    令修善根。

    觀法真實。

    令諸衆生。

    得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