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關燈
象馬僮仆。

    衣服飲食香華末香。

    燈明湯藥幢幡缯蓋。

    随意眷屬天冠寶飾。

    一切珍玩資生之具。

    盡給施之。

    乃至以法廣施衆生。

    善男子,且待須臾。

    汝自見之。

    即時善财。

    見諸方國城邑聚落。

    一切衆生來詣其所。

    悉命令坐。

    時甘露頂。

    仰視虛空。

    随諸來會一切所須悉從空下。

    滿足其願。

    既充願已,為說正法。

    悉令長養諸功德藏。

    消生死愛渴仰佛法。

    乃至具足大人味味之相。

    滅貧窮苦富甘露财。

    降伏衆魔無能壞者,成就十力無上智慧。

    如是等類。

    悉滿願已,皆大歡喜。

    随所來方各還本處。

    善男子,我唯知此如意功德寶藏法門。

    諸大菩薩具足一切自在功德。

    成就寶手覆一切刹。

    雨無量雲。

    謂衆寶雲。

    種種色莊嚴雲。

    種種色寶天冠雲。

    種種色衣雲。

    種種妙聲雲。

    種種華雲。

    種種周羅摩尼寶雲。

    種種色香雲。

    種種色蓋雲。

    種種色幢幡雲。

    皆悉充滿一切世界一切佛刹。

    一切諸佛及其眷屬。

    為教化一切衆生。

    令供養一切佛故。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菩薩行。

    顯其自在。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師子重閣。

    彼有長者,名法寶周羅。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歡喜踴躍。

    頭面敬禮。

    繞無數匝。

    如弟子法。

    作如是念。

    因善知識。

    得一切智。

    於善知識。

    生無壞心。

    聞善知識教。

    悉能随順。

    調伏諸根。

    作是念已,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正念如意功德寶藏法門。

    守護彼功德藏。

    淨彼功德須彌山王。

    得彼功德海之源底。

    開彼功德藏。

    觀彼功德藏。

    圓滿清淨彼功德藏。

    攝彼功德藏。

    出生長養彼功德藏力。

    漸漸遊行至於彼城。

    周遍推求長者法寶周羅。

    於道遇見。

    頭面禮足。

    合掌恭敬。

    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彼長者,執善财手。

    将歸其家。

    善男子,且觀我家。

    爾時善财。

    遍觀舍宅。

    悉閻浮檀金色。

    七寶為牆。

    周匝圍繞琉璃莊嚴。

    砗磲為柱。

    敷赤真珠寶師子座。

    建師子寶幢。

    張琉璃寶帳。

    如意珠網羅覆其上。

    阿僧祇寶而莊嚴之。

    馬瑙寶池。

    八功德水盈滿其中。

    一切寶樹周匝圍繞。

    其宅廣大十重八門。

    爾時善财。

    見最下重。

    設衆肴膳。

    惠施一切。

    見第二重。

    施雜寶衣。

    見第三重。

    施惠一切寶莊嚴具。

    見第四重。

    施内眷屬。

    悉履善行巧於語言:見第五重。

    乃至五住菩薩。

    雲集其中結集正法。

    離世間樂。

    出一切論。

    諸陀羅尼三昧法櫻分别三昧智慧光明。

    見第六重。

    得般若波羅蜜菩薩充滿其中。

    具甚深智。

    得寂靜明智慧藏地無礙法門。

    超出三有。

    境界無礙。

    念不二法。

    結集般若波羅蜜門。

    分别解說般若波羅蜜門。

    所謂寂滅藏般若波羅蜜門。

    分别一切衆生般若波羅蜜門。

    不動轉般若波羅蜜門。

    離欲普照般若波羅蜜門。

    不可壞藏般若波羅蜜門。

    一切衆生淨眼般若波羅蜜門。

    海藏般若波羅蜜門。

    普眼般若波羅蜜門。

    一切無盡方便海般若波羅蜜門。

    随順衆生普照無礙般若波羅蜜門。

    慶雲漸下般若波羅蜜門。

    結集如是等百萬阿僧祇般若波羅蜜門。

    彼菩薩衆。

    不可說莊嚴而莊嚴之。

    見第七重。

    響忍菩薩充滿其中。

    出方便智。

    悉能聞持諸佛法雲。

    見第八重。

    常住菩薩充滿其中。

    具諸神通。

    遍一切刹。

    照一切衆生。

    一切法界。

    具足法身。

    詣一切佛無所障礙。

    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見第九重。

    補處菩薩充滿其中。

    見第十重。

    一切如來充滿其中。

    從初發心修菩薩行。

    超出生死滿足大願。

    神力自在。

    一切佛刹及其眷屬。

    轉淨法輪化度衆生。

    顯現住持。

    爾時善财。

    見如是等奇特事已,白言大聖。

    我未曾見如是清淨大衆。

    昔於何處種諸善根。

    今得如是勝妙果報。

    善男子,我憶過去。

    無量光明法界普莊嚴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于世。

    彼佛入城。

    我以香華妓樂。

    而供養之。

    供養已,持此善根回向三處。

    謂滅除貧苦。

    常見諸佛菩薩及善知識。

    恒聞正法故獲斯報。

    善男子,我唯知此滿足大願法門。

    諸大寶海菩薩。

    得不可壞清淨法身。

    不可壞法雲普覆一切。

    具足成就不可壞功德。

    不可壞大功德網。

    普覆一切。

    入不可壞三昧境界。

    具足菩薩不可壞善根。

    住不可壞如來所祝不可壞智慧。

    究竟三世。

    住一切劫。

    而無疲倦。

    住不可壞普眼境界地。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

    有一國土。

    名實利根。

    城名普門。

    彼有長者,名普眼妙香。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敬禮法寶周羅足已,辭退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