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成就無盡功德藏莊嚴法門。
以一器食施百衆生。
随其所欲皆得充滿千衆生。
百千衆生。
億衆生。
千億衆生。
百千億衆生。
那由他衆生。
百那由他衆生。
百千那由他衆生。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生閻浮提微塵等衆生。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衆生。
随其所欲皆悉充滿而無損減。
又複施與上味美膳辇輿衣服華鬘妙香末香塗香寶莊嚴具。
又施床座車乘妙蓋幢幡。
如是等種種諸物。
随其所欲悉令充滿皆大歡喜。
善男子,於東方一世界。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閻浮提微塵等世界。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世界中。
一切聲聞緣覺。
食我食已,悉成道果。
又於東方。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世界中。
一生補處菩薩。
食我食已,降魔成道。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善男子,汝見我此一萬眷屬女不。
唯然已見。
善男子,如是等百萬阿僧祇菩薩。
悉我同行。
同願。
同善根。
同修道。
同欲性。
同淨正念。
同清淨趣。
同菩提無量。
同得諸根。
同心依果。
同境界。
同正趣離生。
同真實義。
同明正法。
同具菩薩清淨妙色。
同無量力。
同堅精進。
同正法音。
同語言道。
同諸功德。
同清淨業。
同清淨報。
同清淨大悲救護一切。
同清淨業不違因緣。
同清淨口業。
於一切佛衆随其所應悉為說法。
同恭敬供養諸佛。
同決定知一切諸法。
同得菩薩清淨諸地。
此諸菩薩。
取我器食。
於一念頃遍遊十方。
供養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
及施餓鬼悉令滿足。
而我器食無所損減。
善男子,我此器食。
随應諸天悉令充滿。
乃至施人亦複如是,善男子,且待須臾汝自見之。
善财即見無量人衆從四門入。
彼優婆夷皆令安坐。
随所適樂悉令充悅。
善男子,我唯得此無盡功德藏莊嚴法門。
諸大菩薩無盡功德藏海,猶如虛空。
以無量功德熏修其心。
如随意寶。
滿足一切衆生願故。
大功德城悉滅一切諸貧苦故。
功德須彌雨衆寶故。
大功德藏開法城門故。
功德燈明滅貧闇故。
大功德蓋勝妙善根覆一切衆生故。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曰大興。
彼有長者名甘露頂。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憶念不舍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得無盡功德光明法門。
正念思惟彼功德海。
觀察彼虛空功德。
趣彼功德聚。
登彼功德山。
攝彼功德藏。
盡彼功德底。
度彼功德海。
淨彼圓滿功德。
周遍觀察彼諸功德。
随彼功德藏。
持彼功德教。
淨彼功德性。
漸漸遊行至大興城。
周遍推求長者甘露頂。
樂求善知識。
以善知識熏其身心。
於善知識起正直心。
觀善知識常無厭足。
學善知識勇猛精進。
求善知識一切善根。
同善知識一切善根。
於善知識無嫌恨心滿功德藏。
學善知識種種方便。
雖不由他悟。
而常親近諸善知識。
長諸善根。
淨修菩提正直之心。
增長一切菩薩諸根。
成就一切善根。
滿足大願。
發廣大悲。
近一切智。
不離諸佛。
增長普賢菩薩所行。
如來光明常照其心。
爾時善财。
見甘露頂。
於彼城内。
處七寶堂阿僧祇寶師子座上。
金剛伊尼羅寶以為座足。
離垢寶藏而以校飾。
五百寶像以為莊嚴。
建衆寶幢。
垂寶幡缯。
張衆寶帳。
無量寶網羅覆其上。
有人手執閻浮檀金蓋。
琉璃為竿。
複有執持離垢寶佛。
侍立左右。
衆妙雜香而以熏之。
雨天華雲。
作五百種勝妙妓樂。
娛樂城内。
一萬大衆周匝圍繞。
顔容姝妙天人無倫。
成就菩薩直心。
莊嚴衆生。
悉常随順甘露頂教。
宿世同修諸善根故。
爾時善财。
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恭敬合掌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為利益一切衆生故。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謂滅一切衆生苦惱。
令安隐住究竟快樂。
度生死海到法寶洲。
消竭貪愛修大悲念。
除五欲渴樂一切智。
令究竟度生死曠野。
常樂一切諸佛功德。
超出三界至薩婆若城。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攝一切衆生。
長者答言:善哉善哉!童子,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能發心學菩薩道。
修菩薩行。
此人難得。
求善知識。
見善知識。
親近恭敬。
於善知識其心不退而無厭足。
善男子,汝見我此一萬眷屬不。
唯然已見。
我本為彼說種種法。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生如來家修白淨法。
滿足無量諸波羅蜜。
具佛十力。
離世間姓立如來姓。
壞生死輪轉淨法輪。
滅三惡道立正法趣。
善男子,當知菩薩悉能救護一切衆生。
善男子,我成就此如意功德寶藏法門。
随其所須悉滿彼願。
謂以衆寶車乘
修菩薩道。
答言善男子,我成就無盡功德藏莊嚴法門。
以一器食施百衆生。
随其所欲皆得充滿千衆生。
百千衆生。
億衆生。
千億衆生。
百千億衆生。
那由他衆生。
百那由他衆生。
百千那由他衆生。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衆生閻浮提微塵等衆生。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衆生。
随其所欲皆悉充滿而無損減。
又複施與上味美膳辇輿衣服華鬘妙香末香塗香寶莊嚴具。
又施床座車乘妙蓋幢幡。
如是等種種諸物。
随其所欲悉令充滿皆大歡喜。
善男子,於東方一世界。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閻浮提微塵等世界。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世界中。
一切聲聞緣覺。
食我食已,悉成道果。
又於東方。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塵等世界中。
一生補處菩薩。
食我食已,降魔成道。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善男子,汝見我此一萬眷屬女不。
唯然已見。
善男子,如是等百萬阿僧祇菩薩。
悉我同行。
同願。
同善根。
同修道。
同欲性。
同淨正念。
同清淨趣。
同菩提無量。
同得諸根。
同心依果。
同境界。
同正趣離生。
同真實義。
同明正法。
同具菩薩清淨妙色。
同無量力。
同堅精進。
同正法音。
同語言道。
同諸功德。
同清淨業。
同清淨報。
同清淨大悲救護一切。
同清淨業不違因緣。
同清淨口業。
於一切佛衆随其所應悉為說法。
同恭敬供養諸佛。
同決定知一切諸法。
同得菩薩清淨諸地。
此諸菩薩。
取我器食。
於一念頃遍遊十方。
供養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
及施餓鬼悉令滿足。
而我器食無所損減。
善男子,我此器食。
随應諸天悉令充滿。
乃至施人亦複如是,善男子,且待須臾汝自見之。
善财即見無量人衆從四門入。
彼優婆夷皆令安坐。
随所適樂悉令充悅。
善男子,我唯得此無盡功德藏莊嚴法門。
諸大菩薩無盡功德藏海,猶如虛空。
以無量功德熏修其心。
如随意寶。
滿足一切衆生願故。
大功德城悉滅一切諸貧苦故。
功德須彌雨衆寶故。
大功德藏開法城門故。
功德燈明滅貧闇故。
大功德蓋勝妙善根覆一切衆生故。
我當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
名曰大興。
彼有長者名甘露頂。
汝詣彼問。
雲何菩薩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時善财童子,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憶念不舍辭退南行。
爾時善财童子,得無盡功德光明法門。
正念思惟彼功德海。
觀察彼虛空功德。
趣彼功德聚。
登彼功德山。
攝彼功德藏。
盡彼功德底。
度彼功德海。
淨彼圓滿功德。
周遍觀察彼諸功德。
随彼功德藏。
持彼功德教。
淨彼功德性。
漸漸遊行至大興城。
周遍推求長者甘露頂。
樂求善知識。
以善知識熏其身心。
於善知識起正直心。
觀善知識常無厭足。
學善知識勇猛精進。
求善知識一切善根。
同善知識一切善根。
於善知識無嫌恨心滿功德藏。
學善知識種種方便。
雖不由他悟。
而常親近諸善知識。
長諸善根。
淨修菩提正直之心。
增長一切菩薩諸根。
成就一切善根。
滿足大願。
發廣大悲。
近一切智。
不離諸佛。
增長普賢菩薩所行。
如來光明常照其心。
爾時善财。
見甘露頂。
於彼城内。
處七寶堂阿僧祇寶師子座上。
金剛伊尼羅寶以為座足。
離垢寶藏而以校飾。
五百寶像以為莊嚴。
建衆寶幢。
垂寶幡缯。
張衆寶帳。
無量寶網羅覆其上。
有人手執閻浮檀金蓋。
琉璃為竿。
複有執持離垢寶佛。
侍立左右。
衆妙雜香而以熏之。
雨天華雲。
作五百種勝妙妓樂。
娛樂城内。
一萬大衆周匝圍繞。
顔容姝妙天人無倫。
成就菩薩直心。
莊嚴衆生。
悉常随順甘露頂教。
宿世同修諸善根故。
爾時善财。
頭面禮足繞無數匝。
恭敬合掌於一面祝白言大聖。
我為利益一切衆生故。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謂滅一切衆生苦惱。
令安隐住究竟快樂。
度生死海到法寶洲。
消竭貪愛修大悲念。
除五欲渴樂一切智。
令究竟度生死曠野。
常樂一切諸佛功德。
超出三界至薩婆若城。
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
攝一切衆生。
長者答言:善哉善哉!童子,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能發心學菩薩道。
修菩薩行。
此人難得。
求善知識。
見善知識。
親近恭敬。
於善知識其心不退而無厭足。
善男子,汝見我此一萬眷屬不。
唯然已見。
我本為彼說種種法。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生如來家修白淨法。
滿足無量諸波羅蜜。
具佛十力。
離世間姓立如來姓。
壞生死輪轉淨法輪。
滅三惡道立正法趣。
善男子,當知菩薩悉能救護一切衆生。
善男子,我成就此如意功德寶藏法門。
随其所須悉滿彼願。
謂以衆寶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