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光。
名曰覺悟。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觸彼宿世同行菩薩摩诃薩身。
觸已鹹作是念。
彼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今将命終。
時諸菩薩即化作無量無邊供養之具。
疾往詣彼菩薩摩诃薩所。
是為第二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臨命終時。
於右掌中出大光明。
名淨境界。
悉能嚴淨三千大千世界。
此世界中若有無漏諸辟支佛。
覺斯光者即舍壽命。
若不覺者,光明力故。
徙置他方馀世界中。
一切諸魔及衆外道。
有見衆生悉皆徙置他方世界。
除如來住持所化衆生。
是為第三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從其兩膝放大光明。
名曰離垢清淨莊嚴。
普照最下諸天宮殿。
上至淨居諸天宮殿無不明了。
時諸天子鹹作是念。
今此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将舍壽命時諸天子疾辦供具香華嬰珞塗香末香衣蓋幢幡及諸音樂。
詣菩薩所恭敬供養。
我等鹹皆随侍守護。
從此命終乃至示現大般涅槃是為第四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從其心中放大光明名曰金剛淨妙莊嚴。
普照一切世界金剛力士。
爾時百億金剛力士鹹作是念。
此是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将欲命終故。
以此相示現我等。
我等鹹當随侍守護。
乃至示現大般涅槃。
是為第五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從一切毛孔放大光明。
名曰分别一切衆生。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遍觸一切諸菩薩身。
觸已複觸一切諸天世人。
時諸菩薩鹹作是念。
我等當往詣彼。
恭敬供養如來,并複教化彼諸衆生。
是為第六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於摩尼寶藏正法堂中。
放大光明名善調伏。
随彼菩薩所降神處。
普照王宮。
彼諸菩薩各作是念。
随此菩薩所生之處。
若於其家若於聚落。
若於城邑。
若閻浮提内受生之處。
我當生彼。
為欲教化諸衆生故。
是為第七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天樓閣中放大光明。
名淨莊嚴一切宮殿。
放斯光明照所生母。
照已彼菩薩母安隐快樂。
具足成就一切功德。
其母身内自然樓閣七寶莊嚴。
為欲安處菩薩身故。
是為第八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放足下光明。
名曰安祝若諸天子及諸梵天其命将終。
蒙斯光故。
皆得住壽供養菩薩。
從此命終。
乃至示現大般涅槃。
是為第九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從其小相放大光明。
名嚴淨日眼。
示現菩薩種種諸業。
時有人天。
或見菩薩在兜率天。
或見命終。
或見處胎。
或見出生。
或見舍家或見成佛。
或見轉法輪。
或見如來大般涅槃。
是為第十所示現事。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或於坐處。
或於樓閣。
或於宮殿。
放如是等百萬阿僧祇光。
放斯光時。
顯現無量諸菩薩業。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具足如是等一切淨業故。
從兜率天下生世間。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事故。
降神母胎。
何等為十。
所謂為教化成熟小心衆生故。
示現處胎。
不令小心衆生作如是念。
菩薩自然化生。
善根智慧不從行得。
是為第一事示現處胎。
又複欲令父母諸親。
長養宿世同行善根故。
是為第二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初受胎時遠離愚癡。
正念思惟除滅亂想。
成就念慧心未曾亂。
是為第三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常講說法。
十方世界諸菩薩衆。
釋梵四天王來詣菩薩。
菩薩即時廣為說法。
示現菩薩自在神力。
菩薩摩诃薩。
具足成就無量無邊諸智慧故。
現如是等奇特之事。
是為第四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母胎中為化衆生故。
令彼衆生本願滿故。
是為第五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人中成道。
應具人法受生故。
是為第六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母胎中。
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普見菩薩處於母胎。
如明鏡中見其面像。
爾時大心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悉詣菩薩恭敬供養。
是為第七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馀方世界一生補處在母胎者,悉共講說菩薩無盡智慧之藏。
是為第八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初受胎時。
正受離垢三昧。
一切兜率天宮。
一切供養莊嚴之具。
悉入母胎。
三昧力故令其母身無諸苦患。
是為第九事示現處胎。
佛子。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具足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藏故。
十方世界一切供具。
悉以供養一切如來。
彼諸如來為此菩薩演說無量無邊法界法門。
是為第十事示現處胎。
若菩薩摩诃薩。
住此法門,則能示現菩薩十種微細趣。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示現初發菩提之心。
乃至甘露灌頂授記之地。
在母胎中。
又複現處兜率陀天。
在母胎中示現出生。
在母胎中示現童子地。
在母胎中現在宮殿色味之間。
在母胎中示現出家。
在母胎中現行苦行。
往詣道場成等正覺。
在母胎中現轉法輪。
在母胎中示現大般涅槃。
在母胎中示現微細諸法。
一切菩薩行。
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行門。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微細趣。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趣,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大微細趣。
名曰覺悟。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觸彼宿世同行菩薩摩诃薩身。
觸已鹹作是念。
彼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今将命終。
時諸菩薩即化作無量無邊供養之具。
疾往詣彼菩薩摩诃薩所。
是為第二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臨命終時。
於右掌中出大光明。
名淨境界。
悉能嚴淨三千大千世界。
此世界中若有無漏諸辟支佛。
覺斯光者即舍壽命。
若不覺者,光明力故。
徙置他方馀世界中。
一切諸魔及衆外道。
有見衆生悉皆徙置他方世界。
除如來住持所化衆生。
是為第三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從其兩膝放大光明。
名曰離垢清淨莊嚴。
普照最下諸天宮殿。
上至淨居諸天宮殿無不明了。
時諸天子鹹作是念。
今此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将舍壽命時諸天子疾辦供具香華嬰珞塗香末香衣蓋幢幡及諸音樂。
詣菩薩所恭敬供養。
我等鹹皆随侍守護。
從此命終乃至示現大般涅槃是為第四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從其心中放大光明名曰金剛淨妙莊嚴。
普照一切世界金剛力士。
爾時百億金剛力士鹹作是念。
此是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将欲命終故。
以此相示現我等。
我等鹹當随侍守護。
乃至示現大般涅槃。
是為第五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從一切毛孔放大光明。
名曰分别一切衆生。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遍觸一切諸菩薩身。
觸已複觸一切諸天世人。
時諸菩薩鹹作是念。
我等當往詣彼。
恭敬供養如來,并複教化彼諸衆生。
是為第六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於摩尼寶藏正法堂中。
放大光明名善調伏。
随彼菩薩所降神處。
普照王宮。
彼諸菩薩各作是念。
随此菩薩所生之處。
若於其家若於聚落。
若於城邑。
若閻浮提内受生之處。
我當生彼。
為欲教化諸衆生故。
是為第七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天樓閣中放大光明。
名淨莊嚴一切宮殿。
放斯光明照所生母。
照已彼菩薩母安隐快樂。
具足成就一切功德。
其母身内自然樓閣七寶莊嚴。
為欲安處菩薩身故。
是為第八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放足下光明。
名曰安祝若諸天子及諸梵天其命将終。
蒙斯光故。
皆得住壽供養菩薩。
從此命終。
乃至示現大般涅槃。
是為第九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從其小相放大光明。
名嚴淨日眼。
示現菩薩種種諸業。
時有人天。
或見菩薩在兜率天。
或見命終。
或見處胎。
或見出生。
或見舍家或見成佛。
或見轉法輪。
或見如來大般涅槃。
是為第十所示現事。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或於坐處。
或於樓閣。
或於宮殿。
放如是等百萬阿僧祇光。
放斯光時。
顯現無量諸菩薩業。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具足如是等一切淨業故。
從兜率天下生世間。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事故。
降神母胎。
何等為十。
所謂為教化成熟小心衆生故。
示現處胎。
不令小心衆生作如是念。
菩薩自然化生。
善根智慧不從行得。
是為第一事示現處胎。
又複欲令父母諸親。
長養宿世同行善根故。
是為第二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初受胎時遠離愚癡。
正念思惟除滅亂想。
成就念慧心未曾亂。
是為第三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常講說法。
十方世界諸菩薩衆。
釋梵四天王來詣菩薩。
菩薩即時廣為說法。
示現菩薩自在神力。
菩薩摩诃薩。
具足成就無量無邊諸智慧故。
現如是等奇特之事。
是為第四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母胎中為化衆生故。
令彼衆生本願滿故。
是為第五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人中成道。
應具人法受生故。
是為第六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於母胎中。
三千大千世界衆生。
普見菩薩處於母胎。
如明鏡中見其面像。
爾時大心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悉詣菩薩恭敬供養。
是為第七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馀方世界一生補處在母胎者,悉共講說菩薩無盡智慧之藏。
是為第八事示現處胎。
菩薩摩诃薩。
初受胎時。
正受離垢三昧。
一切兜率天宮。
一切供養莊嚴之具。
悉入母胎。
三昧力故令其母身無諸苦患。
是為第九事示現處胎。
佛子。
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具足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藏故。
十方世界一切供具。
悉以供養一切如來。
彼諸如來為此菩薩演說無量無邊法界法門。
是為第十事示現處胎。
若菩薩摩诃薩。
住此法門,則能示現菩薩十種微細趣。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處母胎時。
示現初發菩提之心。
乃至甘露灌頂授記之地。
在母胎中。
又複現處兜率陀天。
在母胎中示現出生。
在母胎中示現童子地。
在母胎中現在宮殿色味之間。
在母胎中示現出家。
在母胎中現行苦行。
往詣道場成等正覺。
在母胎中現轉法輪。
在母胎中示現大般涅槃。
在母胎中示現微細諸法。
一切菩薩行。
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行門。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微細趣。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趣,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大微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