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薩。
能棄舍此魔所攝持,則得一切諸佛十種攝持。
何等為十。
所謂佛攝持故。
初發菩提心。
佛攝持故。
常於生生未曾忘失菩提之心。
佛攝持故。
覺一切魔事能悉遠離。
佛攝持故。
聞六波羅蜜如說修行。
佛攝持故。
知生死苦而不厭惡。
佛攝持故。
觀甚深法得解脫果佛攝持故。
為衆生說聲聞緣覺解脫而不樂彼乘。
佛攝持故。
觀無為性。
心不樂祝於有為法。
不生二相。
佛攝持故。
令不相續得寂滅相續。
佛攝持故。
得一切智自在。
而不舍衆生種姓所行。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佛攝持。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持,則得一切諸佛十力所持。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法攝持。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行無常。
法所攝持。
一切行苦。
法所攝持。
一切法無我。
法所攝持。
寂滅涅槃。
法所攝持。
法從緣起無緣則不起。
法所攝持。
不正思惟故起無明行乃至老死。
不正思惟滅故則無明滅。
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滅。
法所攝持。
三解脫門出生聲聞乘。
決定無诤法出生緣覺乘。
法所攝持。
六波羅蜜四攝法出生大乘。
法所攝持。
知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一切世間是佛境界。
法所攝持。
斷一切念舍一切齲離過去未來随順涅槃。
法所攝持。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法攝持。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持,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持。
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為欲界諸天說離欲法。
縱逸自在皆悉無常。
一切快樂皆悉苦惱。
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一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為色界諸天。
說諸禅解脫三昧。
相續起彼諸禅支。
有味著者,因味起身見邪見無明煩惱。
為說實智。
於一切妙色起颠倒心。
妄想取淨。
為說不淨觀察無常。
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二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正受三昧名光明莊嚴。
於自身中。
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三千大千世界。
随其所應以種種音聲而為說法。
彼諸衆生聞說法已皆大歡喜。
起恭敬心。
命終之後生兜率天。
複為說法皆悉令發菩提之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三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以無礙淨眼。
普觀十方一切兜率天菩薩摩诃薩。
彼諸菩薩亦見此菩薩摩诃薩。
各相見已,為彼菩薩廣說正法。
謂降神母胎出生世間。
舍家求道往詣道常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發起過去所行。
憶過去行成就功德。
不離此座現如是等一切諸事。
是為住兜率天第四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十方一切兜率天菩薩。
欲見此菩薩摩诃薩恭敬供養禮拜故。
皆來詣此。
爾時菩薩摩诃薩。
欲令彼諸菩薩。
皆悉歡喜滿其願故。
說大法門。
随彼菩薩所住之地。
所行所斷所修所證。
具足廣說。
彼諸菩薩聞說法已皆大歡喜。
各還本刹所住宮殿。
是為住兜率天第五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講說正法時。
欲界主天魔波旬眷屬圍繞。
詣菩薩所壞亂說法。
爾時菩薩住金剛智所攝般若波羅蜜巧妙方便。
深入智門說甘露法。
承佛神力說如來法。
皆悉降伏彼諸魔衆。
時彼魔衆見菩薩如是自在神力。
又聞說法。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六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知欲界天子不識苦故。
不樂聞法。
爾時菩薩摩诃薩。
放大音聲告諸天子。
今日菩薩摩诃薩出内眷屬。
若欲見者應速詣此。
聞是音已,無量億那由他天子悉往詣彼爾時菩薩摩诃薩。
普現宮内一切眷屬。
彼諸天子未曾聞見。
見已皆大歡喜。
此菩薩眷屬音樂之中。
出如是聲而告之言:諸天子。
一切衆行皆悉無常。
一切衆行皆悉大苦。
一切諸法皆悉無我。
寂滅涅槃。
又複告言:汝等皆應修菩薩行。
究竟菩提具一切智。
時諸天子聞是音已,心大恐怖。
一向正求無上菩提。
是為住兜率天第七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不舍兜率天所坐之處。
悉能往詣一切佛所。
見諸如來恭敬禮拜供養聽法。
爾時諸佛為菩薩說甘露灌頂授記之法。
一切諸明菩薩行地。
欲令菩薩以一念相應慧具足一切枝。
一切種深入一切智。
是為住兜率天第八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以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供養恭敬供養一切世界諸佛。
見此供養時。
無量無邊衆生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九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出生無量無邊法門。
示現一切世界中種種色種種形。
種種威儀種種方便。
随其所應而為說法。
欲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
是為住兜率天第十所行事業。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住兜率天十種所行事業。
若菩薩摩诃薩。
具足此業,則能下生人間。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有十種示現事。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於足下相輪放大光明。
名安樂莊嚴。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難惡道。
衆生觸斯光者,滅一切苦皆得安樂。
爾時衆生鹹作是念。
今日忽有奇特大人出現于世。
是為第一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放眉間白毫相
能棄舍此魔所攝持,則得一切諸佛十種攝持。
何等為十。
所謂佛攝持故。
初發菩提心。
佛攝持故。
常於生生未曾忘失菩提之心。
佛攝持故。
覺一切魔事能悉遠離。
佛攝持故。
聞六波羅蜜如說修行。
佛攝持故。
知生死苦而不厭惡。
佛攝持故。
觀甚深法得解脫果佛攝持故。
為衆生說聲聞緣覺解脫而不樂彼乘。
佛攝持故。
觀無為性。
心不樂祝於有為法。
不生二相。
佛攝持故。
令不相續得寂滅相續。
佛攝持故。
得一切智自在。
而不舍衆生種姓所行。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佛攝持。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持,則得一切諸佛十力所持。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法攝持。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行無常。
法所攝持。
一切行苦。
法所攝持。
一切法無我。
法所攝持。
寂滅涅槃。
法所攝持。
法從緣起無緣則不起。
法所攝持。
不正思惟故起無明行乃至老死。
不正思惟滅故則無明滅。
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滅。
法所攝持。
三解脫門出生聲聞乘。
決定無诤法出生緣覺乘。
法所攝持。
六波羅蜜四攝法出生大乘。
法所攝持。
知一切刹一切法一切衆生一切世間是佛境界。
法所攝持。
斷一切念舍一切齲離過去未來随順涅槃。
法所攝持。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法攝持。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持,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持。
佛子。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為欲界諸天說離欲法。
縱逸自在皆悉無常。
一切快樂皆悉苦惱。
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一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為色界諸天。
說諸禅解脫三昧。
相續起彼諸禅支。
有味著者,因味起身見邪見無明煩惱。
為說實智。
於一切妙色起颠倒心。
妄想取淨。
為說不淨觀察無常。
勸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二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正受三昧名光明莊嚴。
於自身中。
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三千大千世界。
随其所應以種種音聲而為說法。
彼諸衆生聞說法已皆大歡喜。
起恭敬心。
命終之後生兜率天。
複為說法皆悉令發菩提之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三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以無礙淨眼。
普觀十方一切兜率天菩薩摩诃薩。
彼諸菩薩亦見此菩薩摩诃薩。
各相見已,為彼菩薩廣說正法。
謂降神母胎出生世間。
舍家求道往詣道常以大莊嚴而自莊嚴。
發起過去所行。
憶過去行成就功德。
不離此座現如是等一切諸事。
是為住兜率天第四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十方一切兜率天菩薩。
欲見此菩薩摩诃薩恭敬供養禮拜故。
皆來詣此。
爾時菩薩摩诃薩。
欲令彼諸菩薩。
皆悉歡喜滿其願故。
說大法門。
随彼菩薩所住之地。
所行所斷所修所證。
具足廣說。
彼諸菩薩聞說法已皆大歡喜。
各還本刹所住宮殿。
是為住兜率天第五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講說正法時。
欲界主天魔波旬眷屬圍繞。
詣菩薩所壞亂說法。
爾時菩薩住金剛智所攝般若波羅蜜巧妙方便。
深入智門說甘露法。
承佛神力說如來法。
皆悉降伏彼諸魔衆。
時彼魔衆見菩薩如是自在神力。
又聞說法。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六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知欲界天子不識苦故。
不樂聞法。
爾時菩薩摩诃薩。
放大音聲告諸天子。
今日菩薩摩诃薩出内眷屬。
若欲見者應速詣此。
聞是音已,無量億那由他天子悉往詣彼爾時菩薩摩诃薩。
普現宮内一切眷屬。
彼諸天子未曾聞見。
見已皆大歡喜。
此菩薩眷屬音樂之中。
出如是聲而告之言:諸天子。
一切衆行皆悉無常。
一切衆行皆悉大苦。
一切諸法皆悉無我。
寂滅涅槃。
又複告言:汝等皆應修菩薩行。
究竟菩提具一切智。
時諸天子聞是音已,心大恐怖。
一向正求無上菩提。
是為住兜率天第七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不舍兜率天所坐之處。
悉能往詣一切佛所。
見諸如來恭敬禮拜供養聽法。
爾時諸佛為菩薩說甘露灌頂授記之法。
一切諸明菩薩行地。
欲令菩薩以一念相應慧具足一切枝。
一切種深入一切智。
是為住兜率天第八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以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供養恭敬供養一切世界諸佛。
見此供養時。
無量無邊衆生發菩提心。
是為住兜率天第九所行事業。
菩薩摩诃薩。
住兜率天。
出生無量無邊法門。
示現一切世界中種種色種種形。
種種威儀種種方便。
随其所應而為說法。
欲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
是為住兜率天第十所行事業。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住兜率天十種所行事業。
若菩薩摩诃薩。
具足此業,則能下生人間。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有十種示現事。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於足下相輪放大光明。
名安樂莊嚴。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難惡道。
衆生觸斯光者,滅一切苦皆得安樂。
爾時衆生鹹作是念。
今日忽有奇特大人出現于世。
是為第一所示現事。
菩薩摩诃薩。
於兜率天臨命終時。
放眉間白毫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