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施,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施。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戒。
何等為十。
所謂身淨戒。
防護身三惡故。
口淨戒。
遠離口四過故。
心淨戒。
永離貪恚諸邪見故。
具一切淨戒。
於天人中最勝妙故。
守護菩提心淨戒。
不樂小智故。
守護如來所說淨戒。
乃至微細罪大怖畏故。
微密淨戒。
善拔犯戒諸衆生故。
不作一切惡淨戒。
積集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有見淨戒。
於戒無著故。
守護一切衆生淨戒。
出生大悲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戒。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戒,則得一切諸佛遠離衆惡無上淨戒。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忍。
何等為十。
所謂若他罵辱悉能堪忍。
護彼心故。
若他刀杖加害亦能堪忍。
護彼我故。
知一切瞋恚忍。
自然不動故。
自在處忍。
能害不害故。
衆生歸趣忍。
不惜身命故。
遠離我慢忍。
不輕未學故。
割截肢節忍。
觀察如幻故。
一切惡事忍。
離自他想故。
煩惱忍。
遠離煩惱境界故。
随順一切菩薩方便智忍。
得無生忍。
於一切智境界不由他悟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忍。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忍,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忍。
不由他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精進。
何等為十。
所謂淨身業精進。
恭敬供養奉給一切諸佛菩薩。
尊重福田不退轉故。
淨口業精進。
聞持一切諸佛正法未曾忘失。
贊歎如來随所聞法。
廣為人說無疲倦故。
淨意業精進。
巧方便入慈悲喜舍禅定解脫三昧相續起無退轉故。
淨直心精進。
遠離谄曲正直。
一切事一切方便究竟不退轉故。
淨深心精進。
常趣勝趣。
積集無上智慧白淨法故。
行不虛妄淨精進。
攝取布施戒忍多聞及不放逸。
乃至道場不中息故。
降伏一切衆魔怨敵淨精進。
悉能除滅貪恚愚癡煩惱邪見諸纏障蓋故。
滿足慧光淨精進。
有所施作悉善思惟心無中悔。
究竟衆事。
得一切佛不共法故。
無所染著淨精進。
離心境界身口心相非相甚深法門。
普觀境界決定了知真實如如故。
具足成就法明淨精進。
次第進入一切諸地。
於諸佛所。
得甘露灌頂受法王記。
無漏法身現舍天壽。
降神世間出家成道。
轉淨法輪入大涅槃。
究竟具足普賢行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精進。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淨精進。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禅。
何等為十。
所謂常樂出家淨禅。
舍離一切有故。
親近善知識淨禅。
谘受修習正法道故。
樂阿練若處淨禅。
遠離我我所法故。
離言戲愦鬧處淨禅。
樂寂滅故。
心柔軟淨禅。
諸根不亂故。
智慧寂靜淨禅。
一切音聲諸禅定刺不能亂故。
七覺八道淨禅。
於一切智境界智慧決定故。
離味禅等諸煩惱垢淨禅。
不取欲界故。
諸通明内淨禅。
決定了知一切衆生諸根故。
以少方便現前遊戲神通淨禅。
如來三昧不可稱量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禅。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禅,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淨禅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慧。
何等為十。
所謂知因淨慧。
不壞果報故。
解一切緣淨慧。
不壞和合故。
解一切法不常不斷淨慧。
了緣起如如故。
拔出一切邪見淨慧。
不取衆生相故。
解一切衆生心心所行淨慧。
觀一切法皆如幻故。
諸辯勝智淨慧。
随問能答無罣礙故。
降伏衆魔及諸外道出過聲聞緣覺淨慧。
深入如來方便智故。
見一切佛清淨法身見一切衆生皆悉清淨見一切法皆悉寂滅見一切世界皆悉虛空淨慧。
於一切相智慧無礙故。
攝取一切陀羅尼辯諸波羅蜜巧方便淨慧。
得一切勝智故。
一念相應金剛智覺一切法平等淨慧。
具足成就無上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慧。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慧,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慈。
何等為十。
所謂等心淨慈。
不選擇衆生故。
饒益淨慈。
於一切衆生有所施作悉能辦故。
救護淨慈。
究竟度脫一切衆生生死崄難故。
哀愍不舍一切衆生淨慈。
長養有為善根故。
解脫淨慈。
滅一切衆生諸煩惱故。
出生菩提淨慈。
令一切衆生樂求菩提故。
於一切衆生無礙淨慈。
放無量光明普照衆生故。
虛空淨慈。
救護一切衆生故。
法緣淨慈。
覺悟真實法故。
無緣淨慈。
證取菩薩離生法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慈。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慈,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慈。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悲。
何等為十。
所謂不共淨悲。
自大悲故。
不厭淨悲。
代一切衆生受大苦故。
處一切惡道淨悲。
受生死度衆生故。
一切天人中受生淨悲。
示現一切法悉無常故。
為邪定衆生淨悲。
於無量劫大誓莊嚴不舍離故。
不著己樂淨悲。
與衆生樂故。
不求報淨悲。
自心清淨故。
除滅一切衆生倒惑淨悲。
說實法故。
知一切法自性清淨。
空無所有客塵所染。
菩薩於彼而起淨悲。
說真淨法故。
解一切法如虛空足迹。
衆生癡曀不知真實。
菩薩於彼而起淨悲。
欲令衆生發大乘心。
究竟涅槃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悲。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悲,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悲。
安住此施,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施。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戒。
何等為十。
所謂身淨戒。
防護身三惡故。
口淨戒。
遠離口四過故。
心淨戒。
永離貪恚諸邪見故。
具一切淨戒。
於天人中最勝妙故。
守護菩提心淨戒。
不樂小智故。
守護如來所說淨戒。
乃至微細罪大怖畏故。
微密淨戒。
善拔犯戒諸衆生故。
不作一切惡淨戒。
積集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有見淨戒。
於戒無著故。
守護一切衆生淨戒。
出生大悲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戒。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戒,則得一切諸佛遠離衆惡無上淨戒。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忍。
何等為十。
所謂若他罵辱悉能堪忍。
護彼心故。
若他刀杖加害亦能堪忍。
護彼我故。
知一切瞋恚忍。
自然不動故。
自在處忍。
能害不害故。
衆生歸趣忍。
不惜身命故。
遠離我慢忍。
不輕未學故。
割截肢節忍。
觀察如幻故。
一切惡事忍。
離自他想故。
煩惱忍。
遠離煩惱境界故。
随順一切菩薩方便智忍。
得無生忍。
於一切智境界不由他悟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忍。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忍,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忍。
不由他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精進。
何等為十。
所謂淨身業精進。
恭敬供養奉給一切諸佛菩薩。
尊重福田不退轉故。
淨口業精進。
聞持一切諸佛正法未曾忘失。
贊歎如來随所聞法。
廣為人說無疲倦故。
淨意業精進。
巧方便入慈悲喜舍禅定解脫三昧相續起無退轉故。
淨直心精進。
遠離谄曲正直。
一切事一切方便究竟不退轉故。
淨深心精進。
常趣勝趣。
積集無上智慧白淨法故。
行不虛妄淨精進。
攝取布施戒忍多聞及不放逸。
乃至道場不中息故。
降伏一切衆魔怨敵淨精進。
悉能除滅貪恚愚癡煩惱邪見諸纏障蓋故。
滿足慧光淨精進。
有所施作悉善思惟心無中悔。
究竟衆事。
得一切佛不共法故。
無所染著淨精進。
離心境界身口心相非相甚深法門。
普觀境界決定了知真實如如故。
具足成就法明淨精進。
次第進入一切諸地。
於諸佛所。
得甘露灌頂受法王記。
無漏法身現舍天壽。
降神世間出家成道。
轉淨法輪入大涅槃。
究竟具足普賢行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精進。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淨精進。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禅。
何等為十。
所謂常樂出家淨禅。
舍離一切有故。
親近善知識淨禅。
谘受修習正法道故。
樂阿練若處淨禅。
遠離我我所法故。
離言戲愦鬧處淨禅。
樂寂滅故。
心柔軟淨禅。
諸根不亂故。
智慧寂靜淨禅。
一切音聲諸禅定刺不能亂故。
七覺八道淨禅。
於一切智境界智慧決定故。
離味禅等諸煩惱垢淨禅。
不取欲界故。
諸通明内淨禅。
決定了知一切衆生諸根故。
以少方便現前遊戲神通淨禅。
如來三昧不可稱量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禅。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禅,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淨禅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慧。
何等為十。
所謂知因淨慧。
不壞果報故。
解一切緣淨慧。
不壞和合故。
解一切法不常不斷淨慧。
了緣起如如故。
拔出一切邪見淨慧。
不取衆生相故。
解一切衆生心心所行淨慧。
觀一切法皆如幻故。
諸辯勝智淨慧。
随問能答無罣礙故。
降伏衆魔及諸外道出過聲聞緣覺淨慧。
深入如來方便智故。
見一切佛清淨法身見一切衆生皆悉清淨見一切法皆悉寂滅見一切世界皆悉虛空淨慧。
於一切相智慧無礙故。
攝取一切陀羅尼辯諸波羅蜜巧方便淨慧。
得一切勝智故。
一念相應金剛智覺一切法平等淨慧。
具足成就無上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慧。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慧,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慈。
何等為十。
所謂等心淨慈。
不選擇衆生故。
饒益淨慈。
於一切衆生有所施作悉能辦故。
救護淨慈。
究竟度脫一切衆生生死崄難故。
哀愍不舍一切衆生淨慈。
長養有為善根故。
解脫淨慈。
滅一切衆生諸煩惱故。
出生菩提淨慈。
令一切衆生樂求菩提故。
於一切衆生無礙淨慈。
放無量光明普照衆生故。
虛空淨慈。
救護一切衆生故。
法緣淨慈。
覺悟真實法故。
無緣淨慈。
證取菩薩離生法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慈。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慈,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慈。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悲。
何等為十。
所謂不共淨悲。
自大悲故。
不厭淨悲。
代一切衆生受大苦故。
處一切惡道淨悲。
受生死度衆生故。
一切天人中受生淨悲。
示現一切法悉無常故。
為邪定衆生淨悲。
於無量劫大誓莊嚴不舍離故。
不著己樂淨悲。
與衆生樂故。
不求報淨悲。
自心清淨故。
除滅一切衆生倒惑淨悲。
說實法故。
知一切法自性清淨。
空無所有客塵所染。
菩薩於彼而起淨悲。
說真淨法故。
解一切法如虛空足迹。
衆生癡曀不知真實。
菩薩於彼而起淨悲。
欲令衆生發大乘心。
究竟涅槃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悲。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悲,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淨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