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道卧。
善知識覺悟故。
妙願卧。
善知回向故。
一切事畢卧。
所作究竟故。
舍方便卧。
究竟本事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卧。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道卧。
悉能覺悟一切衆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祝何等為十。
所謂大慈祝等心觀察一切衆生故。
大悲祝不輕未學衆生故。
大喜祝滅憂惱故。
大舍祝有為無為悉平等故。
一切波羅蜜祝菩提心為首故。
一切種空祝善解諸法故。
無相祝離生受證不退轉故。
無願祝舍受生故。
念慧祝忍法成滿故。
一切法平等祝得授記法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祝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住,則得一切諸佛無上無礙祝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行。
何等為十。
所謂正念行。
滿足四念處故。
諸趣行。
正覺法趣故。
慧行。
随順諸佛故。
波羅蜜行。
滿足一切智故。
四攝行。
教化成熟諸衆生故。
生死行。
長養一切諸善根故。
一切衆生言戲行。
拔出衆生故。
貪熾然行。
覺悟一切衆生諸根故。
巧方便行。
長養般若波羅蜜故。
道場行。
覺一切智不斷菩薩行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行。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行,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行。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觀察。
何等為十。
所謂觀察善業。
乃至微色悉照見故。
觀察死此生彼。
不著一切衆生故。
觀察一切衆生諸根。
決定了知無根法故。
觀察妙法。
法界不可壞故。
觀察現前。
於一切佛法修佛眼故。
觀察智慧。
随器說法故。
觀察無生法忍。
決定得佛法故。
觀察不退佛地。
除滅一切煩惱。
超出三界二乘地故。
觀察甘露灌頂法地。
於一切佛法得自在不動故。
觀察佛三昧。
於一切十方作佛事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觀察。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觀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周遍觀察。
何等為十。
所謂周遍觀察諸來求者,慈心施與滿彼意故。
周遍觀察諸犯戒者,安置如來清淨戒故。
周遍觀察害心衆生。
安置如來堪忍力故。
周遍觀察諸懈怠者,令彼衆生勤修精進究竟大乘故。
周遍觀察亂心衆生。
除彼亂心安置如來一切智地故。
周遍觀察愚癡衆生。
除彼疑惑一切有見故。
周遍觀察諸善知識。
随如來教住佛法故。
周遍觀察随所聞法。
具足成就無上義故。
周遍觀察一切衆生。
不舍大悲故。
周遍觀察一切佛法。
覺一切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周遍觀察。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周遍觀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奮迅。
何等為十。
所謂色奮迅。
於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一切衆中現最勝故。
象奮迅。
示現象寶心故。
龍奮迅。
興大法雲普覆一切。
曜明解脫電光。
震實義雷。
降諸根力覺意禅定解脫三昧甘露法雨故。
大金翅鳥王奮迅。
壞滅愚癡闇曀[W083]膜。
消竭愛水。
於大苦海。
搏撮煩惱諸惡龍故。
師子奮迅。
安住無畏被執平等大智铠仗。
摧伏衆魔諸外道故。
勇健奮迅。
能於生死大戰陣中。
摧滅一切煩惱大怨敵故。
智慧奮迅。
決定了知陰界諸入十二緣起。
現一切佛自在法故。
陀羅尼奮迅。
聞持一切法未曾忘失。
廣為群生分别說故。
辯才奮迅。
分别一切句身味身無所罣礙。
随問即答悉令歡喜言不虛故。
如來奮迅。
坐師子座降伏衆魔調伏外道。
滿足一切智。
具一念相應慧。
所得所知所覺所成。
皆悉覺知。
成無上菩提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奮迅。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自在奮迅。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師子吼。
何等為十。
所謂我必成佛。
是菩提心師子吼。
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
未度者度。
未脫者脫。
未安者安。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是大悲師子吼。
守護受持不斷三寶性。
是報如來恩師子吼。
令一切佛刹皆悉清淨。
是究竟大誓師子吼。
除滅一切惡道諸難。
是自持淨戒師子吼。
滿足如來身口意相好莊嚴。
是積集功德無厭足師子吼。
成滿一切諸佛智慧。
是積集智慧衆具無厭足師子吼。
除滅一切魔事。
專求正道。
是除滅煩惱師子吼。
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無命無福伽羅空無相願。
觀一切法淨如虛空。
是於一切法得無生忍師子吼。
一生補處菩薩摩诃薩。
嚴淨震動一切佛刹。
釋梵四天王鹹悉請求降神下生。
以無礙慧眼普觀世間。
一切衆生無勝我者,示現出生遊行七步大師子吼。
我於世間最勝第一。
我永究竟生老死法。
是如說修行師子吼。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師子吼。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師子吼。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施。
何等為十。
所謂平等心施。
無惡衆生故。
随意施。
滿一切願故。
無亂心施。
不退轉故。
随應供施。
分别了知福伽羅故。
不選擇施。
不求果報故。
一向施。
於一切物心無著故。
内外一切施。
究竟清淨故。
回向菩提施。
遠離有為無為故。
教化成熟衆生施。
乃至道場不舍離故。
三種圓滿清淨施。
施者受者财物平等。
清淨如虛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施。
若
善知識覺悟故。
妙願卧。
善知回向故。
一切事畢卧。
所作究竟故。
舍方便卧。
究竟本事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卧。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道卧。
悉能覺悟一切衆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祝何等為十。
所謂大慈祝等心觀察一切衆生故。
大悲祝不輕未學衆生故。
大喜祝滅憂惱故。
大舍祝有為無為悉平等故。
一切波羅蜜祝菩提心為首故。
一切種空祝善解諸法故。
無相祝離生受證不退轉故。
無願祝舍受生故。
念慧祝忍法成滿故。
一切法平等祝得授記法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祝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住,則得一切諸佛無上無礙祝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行。
何等為十。
所謂正念行。
滿足四念處故。
諸趣行。
正覺法趣故。
慧行。
随順諸佛故。
波羅蜜行。
滿足一切智故。
四攝行。
教化成熟諸衆生故。
生死行。
長養一切諸善根故。
一切衆生言戲行。
拔出衆生故。
貪熾然行。
覺悟一切衆生諸根故。
巧方便行。
長養般若波羅蜜故。
道場行。
覺一切智不斷菩薩行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行。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行,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行。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觀察。
何等為十。
所謂觀察善業。
乃至微色悉照見故。
觀察死此生彼。
不著一切衆生故。
觀察一切衆生諸根。
決定了知無根法故。
觀察妙法。
法界不可壞故。
觀察現前。
於一切佛法修佛眼故。
觀察智慧。
随器說法故。
觀察無生法忍。
決定得佛法故。
觀察不退佛地。
除滅一切煩惱。
超出三界二乘地故。
觀察甘露灌頂法地。
於一切佛法得自在不動故。
觀察佛三昧。
於一切十方作佛事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觀察。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觀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周遍觀察。
何等為十。
所謂周遍觀察諸來求者,慈心施與滿彼意故。
周遍觀察諸犯戒者,安置如來清淨戒故。
周遍觀察害心衆生。
安置如來堪忍力故。
周遍觀察諸懈怠者,令彼衆生勤修精進究竟大乘故。
周遍觀察亂心衆生。
除彼亂心安置如來一切智地故。
周遍觀察愚癡衆生。
除彼疑惑一切有見故。
周遍觀察諸善知識。
随如來教住佛法故。
周遍觀察随所聞法。
具足成就無上義故。
周遍觀察一切衆生。
不舍大悲故。
周遍觀察一切佛法。
覺一切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周遍觀察。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周遍觀察。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奮迅。
何等為十。
所謂色奮迅。
於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一切衆中現最勝故。
象奮迅。
示現象寶心故。
龍奮迅。
興大法雲普覆一切。
曜明解脫電光。
震實義雷。
降諸根力覺意禅定解脫三昧甘露法雨故。
大金翅鳥王奮迅。
壞滅愚癡闇曀[W083]膜。
消竭愛水。
於大苦海。
搏撮煩惱諸惡龍故。
師子奮迅。
安住無畏被執平等大智铠仗。
摧伏衆魔諸外道故。
勇健奮迅。
能於生死大戰陣中。
摧滅一切煩惱大怨敵故。
智慧奮迅。
決定了知陰界諸入十二緣起。
現一切佛自在法故。
陀羅尼奮迅。
聞持一切法未曾忘失。
廣為群生分别說故。
辯才奮迅。
分别一切句身味身無所罣礙。
随問即答悉令歡喜言不虛故。
如來奮迅。
坐師子座降伏衆魔調伏外道。
滿足一切智。
具一念相應慧。
所得所知所覺所成。
皆悉覺知。
成無上菩提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奮迅。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自在奮迅。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師子吼。
何等為十。
所謂我必成佛。
是菩提心師子吼。
於一切衆生起大悲心。
未度者度。
未脫者脫。
未安者安。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是大悲師子吼。
守護受持不斷三寶性。
是報如來恩師子吼。
令一切佛刹皆悉清淨。
是究竟大誓師子吼。
除滅一切惡道諸難。
是自持淨戒師子吼。
滿足如來身口意相好莊嚴。
是積集功德無厭足師子吼。
成滿一切諸佛智慧。
是積集智慧衆具無厭足師子吼。
除滅一切魔事。
專求正道。
是除滅煩惱師子吼。
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無命無福伽羅空無相願。
觀一切法淨如虛空。
是於一切法得無生忍師子吼。
一生補處菩薩摩诃薩。
嚴淨震動一切佛刹。
釋梵四天王鹹悉請求降神下生。
以無礙慧眼普觀世間。
一切衆生無勝我者,示現出生遊行七步大師子吼。
我於世間最勝第一。
我永究竟生老死法。
是如說修行師子吼。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師子吼。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師子吼。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淨施。
何等為十。
所謂平等心施。
無惡衆生故。
随意施。
滿一切願故。
無亂心施。
不退轉故。
随應供施。
分别了知福伽羅故。
不選擇施。
不求果報故。
一向施。
於一切物心無著故。
内外一切施。
究竟清淨故。
回向菩提施。
遠離有為無為故。
教化成熟衆生施。
乃至道場不舍離故。
三種圓滿清淨施。
施者受者财物平等。
清淨如虛空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淨施。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