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複次佛子。
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音聲十種無量。
何等為十。
所謂知見虛空等無量。
無處不至故。
知見法界等無量。
無處不徹故。
知見衆生界等無量。
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
知見行業等無量。
廣說一切果報故。
知見煩惱等無量。
究竟寂滅故。
知見種種音聲等無量。
随應受化無不聞故。
知見欲樂等無量。
悉分别說諸解脫故。
知見三世等無量。
無分際故。
知見智慧等無量。
深入一切法故。
知見佛境界不退等無量随順如如法界故。
佛子。
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音聲。
有如是等十種無量阿僧祇。
爾時普賢菩薩。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世界欲壞時,於彼虛空中。
衆生福報力,自然出四聲。
於彼四禅中,寂樂離衆苦。
衆生聞是已,厭離欲界身。
十力亦如是,自然出四聲。
充滿於法界,無處而不聞。
衆生因緣力,佛應四種聲。
其有聞音者,永度生死海。
譬如因山谷,出生呼聲響。
從外一切音,響聲随應對。
種種因緣起,聞者亦不同。
響不作是念,我出種種音。
如來聲如是,出生無量音。
随應受化者,一切無不聞。
皆悉令歡喜,調伏諸衆生。
音聲亦無念,我出種種音。
譬如天妙音,於彼虛空中。
自然而演出,覺悟諸天子。
諸天子聞此,正法妙音聲。
修習不放逸,厭離於五欲。
十力亦如是,出生微妙聲。
法雲音充滿,一切諸世界。
令衆生覺悟,彼音無生滅。
若有得聞者,皆悉證菩提。
如自在天王,寶女名善口。
於一音聲中,出生百千聲。
複於一一音,出生百千聲。
諸天若聞者,一切皆悅樂。
十力亦如是,於彼一音中。
随應一時演,衆生數等音。
衆生聞音已,除滅諸煩惱。
音聲不作念,我能有所滅。
譬如大梵王,出清淨梵音。
一切梵天衆,無有不聞者,一一梵音聲,令梵衆歡喜。
遍滿梵天衆,音聲不出外。
功德大梵王,安處如來座。
演出一妙音,充滿諸法界。
随應受化者,一切無不聞。
聲不出衆外,以無信心故。
譬如諸水性,皆悉同一味。
清淨離垢濁,具足八功德。
所因地不同,衆器各别異。
随彼因緣故,水味有差别。
佛子應當知,一切智音聲。
如來微妙音,悉同解脫味。
衆生所造行,若幹差别故。
善逝随應化,所聞各不同。
譬如阿耨達,自在大龍王。
興雲覆世間,普雨潤大地。
長養諸叢林,百穀藥草等。
彼所降雨水,不從身心出。
如來亦如是,初興大法雲。
普覆諸法界,雨大甘露法。
令衆增善根,除滅煩惱熱。
而彼甘露法,不從身心出。
譬如大龍王,名曰摩那斯。
七日起重雲,凝停不降雨。
普令一切衆,究竟諸事業。
漸降微細澤,然後乃大雨。
十力興法雲,普覆諸法界。
雨大甘露法,饒益諸群生。
随應受化者,為彼說深法。
聞者不恐怖,究竟成菩提。
譬如大龍王,名曰大莊嚴。
先布密重雲,然後降大雨。
或十二十日,乃至百千日。
雨水等一味,衆生故不同。
究竟至如來,大辯之彼岸。
或說十法門,乃至百千門。
或說八萬四,乃至無量行。
如來不生念,我分别法界。
譬如海龍王,名曰娑伽羅。
先興密重雲,彌覆四天下。
普雨一切處,各各悉不同。
龍王心平等,亦無有憎愛。
最勝亦如是,無上法龍王。
興起大悲雲,普覆於一切。
為道場菩薩,雨大甘露法。
随其所應化,如來心平等。
佛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此菩薩摩诃薩。
知心意識非即如來。
但知如來智無量故。
心亦無量。
佛子。
譬如虛空。
悉為一切萬物所依。
而彼虛空無所依止。
如來智慧亦複如是,悉為一切世間智慧。
離世間智之所依止。
而如來智無所依止。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清淨法界。
悉為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解脫之所依止。
而清淨法界無增無減。
如來智慧亦複如是,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
算數巧術一切衆智之所依止。
而如來智無增無減。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四大海水。
悉能澤潤四天下地八十億小洲。
若有衆生。
於彼諸處。
方便求水無往不得。
而彼大海不作是念。
我能資給諸衆生水。
如來智慧大海亦複如是,悉能澤潤一切衆生心。
彼諸衆生。
各於法門修習善根。
皆得智慧光明。
而如來不作是念。
我能悉與衆生智慧。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大海有四種寶珠。
此四種寶。
悉生海中一切衆寶。
若無此寶。
海中衆寶悉皆滅失。
何等為四。
一名衆寶積聚。
二名無盡寶藏。
三名遠離熾然。
四名一切莊嚴聚。
是為四寶。
佛子。
此四種寶。
一切阿脩羅迦樓羅諸龍神等。
悉不得見。
何以故?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故。
此四種寶端嚴方正。
如來應供等正覺海。
亦有四種大智寶珠。
出生一切聲聞緣覺學無學智。
及諸菩薩智慧大寶。
何等為四。
一名無染巧妙方便清淨智寶。
二名分别演說有為無為清淨智寶。
三名分别演說一切諸法而不壞法界清淨智寶。
四名應化衆生未曾失時清淨智寶。
是為如來大海四種清淨智寶。
佛子。
此如來四種清淨智寶。
一切衆生無能見者,何以故?此四種智慧
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音聲十種無量。
何等為十。
所謂知見虛空等無量。
無處不至故。
知見法界等無量。
無處不徹故。
知見衆生界等無量。
令一切衆生悉歡喜故。
知見行業等無量。
廣說一切果報故。
知見煩惱等無量。
究竟寂滅故。
知見種種音聲等無量。
随應受化無不聞故。
知見欲樂等無量。
悉分别說諸解脫故。
知見三世等無量。
無分際故。
知見智慧等無量。
深入一切法故。
知見佛境界不退等無量随順如如法界故。
佛子。
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音聲。
有如是等十種無量阿僧祇。
爾時普賢菩薩。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世界欲壞時,於彼虛空中。
衆生福報力,自然出四聲。
於彼四禅中,寂樂離衆苦。
衆生聞是已,厭離欲界身。
十力亦如是,自然出四聲。
充滿於法界,無處而不聞。
衆生因緣力,佛應四種聲。
其有聞音者,永度生死海。
譬如因山谷,出生呼聲響。
從外一切音,響聲随應對。
種種因緣起,聞者亦不同。
響不作是念,我出種種音。
如來聲如是,出生無量音。
随應受化者,一切無不聞。
皆悉令歡喜,調伏諸衆生。
音聲亦無念,我出種種音。
譬如天妙音,於彼虛空中。
自然而演出,覺悟諸天子。
諸天子聞此,正法妙音聲。
修習不放逸,厭離於五欲。
十力亦如是,出生微妙聲。
法雲音充滿,一切諸世界。
令衆生覺悟,彼音無生滅。
若有得聞者,皆悉證菩提。
如自在天王,寶女名善口。
於一音聲中,出生百千聲。
複於一一音,出生百千聲。
諸天若聞者,一切皆悅樂。
十力亦如是,於彼一音中。
随應一時演,衆生數等音。
衆生聞音已,除滅諸煩惱。
音聲不作念,我能有所滅。
譬如大梵王,出清淨梵音。
一切梵天衆,無有不聞者,一一梵音聲,令梵衆歡喜。
遍滿梵天衆,音聲不出外。
功德大梵王,安處如來座。
演出一妙音,充滿諸法界。
随應受化者,一切無不聞。
聲不出衆外,以無信心故。
譬如諸水性,皆悉同一味。
清淨離垢濁,具足八功德。
所因地不同,衆器各别異。
随彼因緣故,水味有差别。
佛子應當知,一切智音聲。
如來微妙音,悉同解脫味。
衆生所造行,若幹差别故。
善逝随應化,所聞各不同。
譬如阿耨達,自在大龍王。
興雲覆世間,普雨潤大地。
長養諸叢林,百穀藥草等。
彼所降雨水,不從身心出。
如來亦如是,初興大法雲。
普覆諸法界,雨大甘露法。
令衆增善根,除滅煩惱熱。
而彼甘露法,不從身心出。
譬如大龍王,名曰摩那斯。
七日起重雲,凝停不降雨。
普令一切衆,究竟諸事業。
漸降微細澤,然後乃大雨。
十力興法雲,普覆諸法界。
雨大甘露法,饒益諸群生。
随應受化者,為彼說深法。
聞者不恐怖,究竟成菩提。
譬如大龍王,名曰大莊嚴。
先布密重雲,然後降大雨。
或十二十日,乃至百千日。
雨水等一味,衆生故不同。
究竟至如來,大辯之彼岸。
或說十法門,乃至百千門。
或說八萬四,乃至無量行。
如來不生念,我分别法界。
譬如海龍王,名曰娑伽羅。
先興密重雲,彌覆四天下。
普雨一切處,各各悉不同。
龍王心平等,亦無有憎愛。
最勝亦如是,無上法龍王。
興起大悲雲,普覆於一切。
為道場菩薩,雨大甘露法。
随其所應化,如來心平等。
佛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此菩薩摩诃薩。
知心意識非即如來。
但知如來智無量故。
心亦無量。
佛子。
譬如虛空。
悉為一切萬物所依。
而彼虛空無所依止。
如來智慧亦複如是,悉為一切世間智慧。
離世間智之所依止。
而如來智無所依止。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最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清淨法界。
悉為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解脫之所依止。
而清淨法界無增無減。
如來智慧亦複如是,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
算數巧術一切衆智之所依止。
而如來智無增無減。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二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四大海水。
悉能澤潤四天下地八十億小洲。
若有衆生。
於彼諸處。
方便求水無往不得。
而彼大海不作是念。
我能資給諸衆生水。
如來智慧大海亦複如是,悉能澤潤一切衆生心。
彼諸衆生。
各於法門修習善根。
皆得智慧光明。
而如來不作是念。
我能悉與衆生智慧。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三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大海有四種寶珠。
此四種寶。
悉生海中一切衆寶。
若無此寶。
海中衆寶悉皆滅失。
何等為四。
一名衆寶積聚。
二名無盡寶藏。
三名遠離熾然。
四名一切莊嚴聚。
是為四寶。
佛子。
此四種寶。
一切阿脩羅迦樓羅諸龍神等。
悉不得見。
何以故?娑伽羅龍王密置深寶藏故。
此四種寶端嚴方正。
如來應供等正覺海。
亦有四種大智寶珠。
出生一切聲聞緣覺學無學智。
及諸菩薩智慧大寶。
何等為四。
一名無染巧妙方便清淨智寶。
二名分别演說有為無為清淨智寶。
三名分别演說一切諸法而不壞法界清淨智寶。
四名應化衆生未曾失時清淨智寶。
是為如來大海四種清淨智寶。
佛子。
此如來四種清淨智寶。
一切衆生無能見者,何以故?此四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