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關燈
大寶安置如來微密法寶藏故。

    菩薩慧光端嚴殊特。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四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

    此四種寶。

    悉能消竭大海無極之水。

    何等為四。

    一名日藏光明大寶。

    一名離潤光明大寶。

    三名火珠光明大寶。

    四名究竟無馀光明大寶。

    佛子。

    若大海中無此四寶。

    四域天下金剛圍山。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皆悉漂沒。

    佛子。

    此日藏光明大寶。

    能變海水。

    悉成為酪。

    離潤光明大寶。

    能變酪海。

    悉成為酥。

    火珠光明大寶。

    能悉熾然酥海。

    究竟無馀光明大寶。

    悉然酥海。

    永盡無馀。

    如來應供等正覺海。

    亦有四種智光摩尼大寶。

    照諸菩薩。

    具足修習一切衆行。

    乃至成佛平等智慧。

    何等為四。

    一者永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

    二者滅一切法愛智光大寶。

    三者大慧智光大寶。

    四者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

    佛子。

    彼菩薩摩诃薩修集菩提時。

    起無量生死不善波浪。

    一切諸天阿脩羅等。

    悉無能止。

    如來以息一切不善波浪智光大寶。

    照耀菩薩不善波浪。

    令永止息。

    堅固安住無上三昧。

    以滅一切順法愛智光大寶。

    滅一切三昧難舍味著。

    以大慧智光大寶。

    滅一切無明。

    淨慧通達。

    以與如來等無量智光大寶。

    以少方便。

    出生如來智慧之地。

    佛子。

    若無如來四種智光大寶。

    乃至一菩薩得如來地。

    無有是處。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五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從水輪際。

    上至非想非非想天。

    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依虛空祝謂無色界衆生處。

    色界衆生處。

    欲界衆生處。

    此三界處悉依虛空。

    而彼虛空無有迫迮。

    如來智慧亦複如是,一切聲聞緣覺菩薩。

    知有為法智慧。

    知無為法智慧。

    如是等一切智慧。

    悉依如來智慧而起。

    悉依如來智慧而祝如來智慧無有迫迮。

    何以故?如來智慧無所不至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六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雪山頂有藥王樹。

    名非從根生非不。

     從生。

    彼藥王樹。

    從六百八十萬由旬下極金剛地水輪際生。

    佛子。

    此藥王樹。

    若生根時。

    閻浮提樹一切根生。

    若生莖時。

    閻浮提樹皆悉生莖。

    若生枝葉華果時。

    閻浮提樹一切悉生枝葉華果。

    此藥王樹根能生莖。

    莖能生根。

    是故名曰不從根生非不從根。

    佛子。

    此藥王樹。

    一切諸處皆悉生長。

    唯除二處。

    所謂地獄深阬及水輪中不得生長。

    而大藥王樹亦不舍生性。

    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複如是,從一切如來種姓中生。

    於過去世。

    修習大慈悲等無量無邊功德。

    堅固正住不可傾動。

    三世無量善根智慧。

    皆悉普覆一切世間。

    除滅一切惡道衆難。

    巧方便莖。

    淨法界枝。

    諸禅三昧解脫之葉。

    七覺意華。

    無上解脫果。

    陀羅尼持初無增減。

    佛子。

    如來智慧大藥王樹。

    複有異名。

    名根堅固不壞。

    何以故?不舍不斷菩薩衆行。

    是故其根名曰不壞。

    彼如來智慧大藥王樹。

    初生根時。

    一切菩薩。

    悉生大慈悲根。

    未曾舍離一切衆生。

    初生莖時。

    一切菩薩。

    皆悉生長堅固精進正直心莖。

    初生枝時。

    一切菩薩。

    生長一切波羅蜜枝。

    初生葉時。

    一切菩薩。

    生長一切淨戒威儀頭陀功德之葉。

    初生華時。

    一切菩薩。

    善根莊嚴相好華敷。

    初生果時。

    一切菩薩。

    得無生忍受佛記果。

    佛子。

    如來智慧大藥王樹。

    唯除二處。

    不得生長。

    所謂聲聞緣覺涅槃。

    地獄深阬。

    及諸犯戒。

    邪見貪著。

    非法器等。

    而如來樹非不生長。

    其馀一切應受化者,皆悉生長。

    而如來智慧大藥王樹。

    不增不減。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七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火劫起時。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大地草木金剛圍山。

    皆悉熾然燒盡無馀。

    設有一人。

    若以乾草投彼火中。

    甯得不然。

    答言不也。

    無不燒荊佛子。

    彼所投草。

    猶可不荊如來智慧。

    於一切衆生。

    一切佛刹。

    一切劫數。

    一切諸法。

    無不悉知。

    若有不知。

    無有是處。

    何以故?如來智慧不可破壞。

    悉明達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八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譬如風災壞世界時。

    有大風起。

    名曰壞散。

    悉能壞散磨滅大千世界金剛圍山一切萬物。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外。

    複有風起。

    名障壞散風災。

    不令風災得至馀方。

    佛子。

    若無此障風。

    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

    無不散滅。

    如來應供等正覺亦複如是,有大智風。

    名曰散滅一切煩惱。

    悉能散滅一切菩薩煩惱習氣。

    如來複有巧方便智風。

    能持一切菩薩。

    不令究竟盡滅。

    堕於聲聞辟支佛地。

    菩薩摩诃薩。

    得此巧方便智風力故。

    能過聲聞辟支佛地。

    究竟佛地。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九勝行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心。

    複次佛子。

    如來智慧無處不至。

    何以故?無有衆生無衆生身。

    如來智慧不具足者,但衆生颠倒不知如來智。

    遠離颠倒。

    起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

    佛子。

    譬如有一經卷。

    如一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一切所有無不記錄。

    若二千世界等悉記二千世界中事。

    小千世界等悉記小千世界中事。

    四天下等悉記四天下事。

    須彌山王等悉記須彌山王事。

    地天宮等悉記地天宮殿中事。

    欲天宮等悉記欲界天宮殿中事。

    色天宮等悉記色界天宮殿中事。

    若無色天宮等悉記無色界天宮殿中事。

    彼三千大千世界等經卷。

    在一微塵内。

    一切微塵亦複如是,時有一人。

    出興於世。

    智慧聰達。

    具足成就清淨天眼。

    見此經卷在微塵内。

    作如是念。

    雲何如此廣大經卷在微塵内。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