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四他化自在王,諸天及菩薩。
聞說此上行,心皆大歡喜。
雨上妙華香,幡蓋寶嬰珞。
真妙摩尼珠,散佛及大衆。
天女於空中,作種種妓樂。
供養於如來,并及諸菩薩。
同以微妙音,歌頌佛功德。
一切智慧者,衆生中最尊。
哀愍世間故,現諸神通力。
華香珍寶等,皆出如是音。
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
無量數諸佛,於中而說法。
於一微塵中,見無量佛國。
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
於一微塵中,見有三惡道。
天人阿脩羅,各各受業報。
聞諸佛國中,一切佛妙音。
轉無上法輪,随應衆生心。
諸佛世界中,衆生身種種。
随國土衆生,示現種種身。
一切諸天人,皆悉同止祝佛先觀察已,然後為說法。
衆生悉知見,微塵中佛國。
亦觀曠大刹,以佛威神故。
佛現如是等,種種神通力。
若為衆生說,是事不可荊以是微妙音,稱歎於世尊, 心皆大歡喜,默然而觀佛。
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言:佛子願演說,入於八地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菩薩摩诃薩。
已習七地微妙行慧。
方便道淨。
善集助道法。
具大願力。
諸佛神力所護。
自善根得力。
常念随順如來力。
無畏。
不共法。
直心深心清淨。
成就福德智慧。
大慈大悲不舍衆生。
修行無量智道。
入諸法本來無生。
無起無相。
無成無壞。
無來無去。
無初無中無後。
入如來智。
一切心意識。
憶想分别。
無所貪著。
一切法如虛空性。
是名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
入不動地名為深行菩薩。
一切世間所不能測。
離一切相。
離一切想。
一切貪著。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
深大遠離。
而現在前。
譬如比丘得於神通。
心得自在。
次第乃入滅盡定。
一切動心。
憶想分别。
皆悉盡滅。
菩薩亦如是,菩薩住是地。
諸勤方便身口意行。
皆悉息滅。
住大遠離。
如人夢中欲渡深水。
發大精進。
施大方便。
未渡之間。
忽然便覺。
諸方便事。
皆悉放舍。
菩薩亦如是,從初已來。
發大精進。
廣修道行。
至不動地。
一切皆舍。
不行二心。
諸所憶想。
不複現前。
譬如生梵世者,欲界煩惱不現在前。
菩薩亦如是,住不動地。
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
乃至佛心。
菩提心。
涅槃心。
尚不現前。
何況當生諸世間心。
佛子。
是菩薩随順是地。
以本願力故。
又諸佛為現其身。
住在諸地法流水中。
與如來智慧為作因緣。
諸佛皆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是第一忍。
順一切佛法。
善男子,我有十力。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汝今未得為得。
是故勤加精進。
亦莫舍此忍門。
善男子,汝雖得此第一甚深寂滅解脫。
一切凡夫離寂滅法。
常為煩惱覺觀所害。
汝當愍此一切衆生。
又善男子,汝應念本所願。
欲利益衆生。
欲得不可思議智慧門。
又善男子,一切法性。
一切法相。
有佛無佛。
常住不異。
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亦得此寂滅無分别法。
善男子,汝觀我等無量清淨身相。
無量智慧。
無量清淨國土。
無量方便。
無量圓光。
無量淨音。
汝今應起如是等事。
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
所謂一切法寂滅無有分别。
我等所得無量無邊。
汝應精勤起此諸法。
善男子,十方無量國土。
無量衆生。
無量諸法差别。
汝應如實通達是事。
随順如是智。
是菩薩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慧門因緣。
以此無量門故。
是菩薩能起無量智業。
皆悉成就。
諸佛子。
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
棄舍利益一切衆生。
以諸佛與此無量無邊起智慧門故。
於一念中。
所生智慧。
比從初地已來乃至七地。
百分不及一。
無量無邊阿僧祇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所以者何。
先以一身修集功德。
今此地中。
得無量身修菩薩道。
以無量音聲。
無量智慧。
無量生處。
無量清淨國土。
無量教化衆生。
供養給侍無量諸佛。
随順無量佛法。
無量神通力。
無量大會差别。
無量身口意業。
集一切菩薩所行道。
以不動法故。
佛子。
譬人乘船欲渡大海。
未至大海多用功力。
入海以風。
無複艱礙。
一日之行過先功力。
於百千歲。
所不能及。
菩薩亦如是,多集善根。
乘大乘船。
入菩薩所行大智慧海。
不施功力。
能近一切諸佛智慧。
比本所行。
若一劫。
若百千萬劫。
所不能及。
佛子。
菩薩摩诃薩。
至第八地。
從大方便慧生。
無功用心。
在菩薩道。
思惟諸佛智慧勢力。
知世界生。
世界滅。
世界成。
世界壞。
知以何業因緣集故世界成。
何業因緣滅故世界壞。
是菩薩知地水火風性小相。
中相。
無量相。
差别相。
知微塵細相。
知微塵差别相。
於一世界中。
所有微塵差别。
皆悉能知。
此一世界所有地水火風。
若幹微塵。
皆悉能知。
知寶物若幹微塵。
衆生身若幹微塵。
世界中萬物微塵差别。
分别衆生大身小身。
以若幹微塵。
成地獄身畜生身。
餓鬼身。
以若幹微塵。
成阿脩羅身。
天身。
以若幹微塵成。
皆悉了知。
是菩薩入如是分别微塵智。
知欲色無色界壞。
知欲色無色界成。
知欲色無色界成壞。
知欲色無色界小相。
中相。
無量相。
知欲色無色界差别相。
如是知三界。
是名菩薩教化衆生。
助智明分。
善分别衆生身。
善觀所應生處。
随衆生生處。
随衆生身。
而為受身。
是菩薩現身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随衆生身。
各各差别譬如日月於一切水皆現其像。
若二若三。
乃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身遍其中。
随衆生身差别。
而為受身。
是菩
聞說此上行,心皆大歡喜。
雨上妙華香,幡蓋寶嬰珞。
真妙摩尼珠,散佛及大衆。
天女於空中,作種種妓樂。
供養於如來,并及諸菩薩。
同以微妙音,歌頌佛功德。
一切智慧者,衆生中最尊。
哀愍世間故,現諸神通力。
華香珍寶等,皆出如是音。
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
無量數諸佛,於中而說法。
於一微塵中,見無量佛國。
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
於一微塵中,見有三惡道。
天人阿脩羅,各各受業報。
聞諸佛國中,一切佛妙音。
轉無上法輪,随應衆生心。
諸佛世界中,衆生身種種。
随國土衆生,示現種種身。
一切諸天人,皆悉同止祝佛先觀察已,然後為說法。
衆生悉知見,微塵中佛國。
亦觀曠大刹,以佛威神故。
佛現如是等,種種神通力。
若為衆生說,是事不可荊以是微妙音,稱歎於世尊, 心皆大歡喜,默然而觀佛。
解脫月菩薩,請金剛藏言:佛子願演說,入於八地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菩薩摩诃薩。
已習七地微妙行慧。
方便道淨。
善集助道法。
具大願力。
諸佛神力所護。
自善根得力。
常念随順如來力。
無畏。
不共法。
直心深心清淨。
成就福德智慧。
大慈大悲不舍衆生。
修行無量智道。
入諸法本來無生。
無起無相。
無成無壞。
無來無去。
無初無中無後。
入如來智。
一切心意識。
憶想分别。
無所貪著。
一切法如虛空性。
是名菩薩得無生法忍入第八地。
入不動地名為深行菩薩。
一切世間所不能測。
離一切相。
離一切想。
一切貪著。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壞。
深大遠離。
而現在前。
譬如比丘得於神通。
心得自在。
次第乃入滅盡定。
一切動心。
憶想分别。
皆悉盡滅。
菩薩亦如是,菩薩住是地。
諸勤方便身口意行。
皆悉息滅。
住大遠離。
如人夢中欲渡深水。
發大精進。
施大方便。
未渡之間。
忽然便覺。
諸方便事。
皆悉放舍。
菩薩亦如是,從初已來。
發大精進。
廣修道行。
至不動地。
一切皆舍。
不行二心。
諸所憶想。
不複現前。
譬如生梵世者,欲界煩惱不現在前。
菩薩亦如是,住不動地。
一切心意識不現在前。
乃至佛心。
菩提心。
涅槃心。
尚不現前。
何況當生諸世間心。
佛子。
是菩薩随順是地。
以本願力故。
又諸佛為現其身。
住在諸地法流水中。
與如來智慧為作因緣。
諸佛皆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得是第一忍。
順一切佛法。
善男子,我有十力。
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
汝今未得為得。
是故勤加精進。
亦莫舍此忍門。
善男子,汝雖得此第一甚深寂滅解脫。
一切凡夫離寂滅法。
常為煩惱覺觀所害。
汝當愍此一切衆生。
又善男子,汝應念本所願。
欲利益衆生。
欲得不可思議智慧門。
又善男子,一切法性。
一切法相。
有佛無佛。
常住不異。
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
聲聞辟支佛亦得此寂滅無分别法。
善男子,汝觀我等無量清淨身相。
無量智慧。
無量清淨國土。
無量方便。
無量圓光。
無量淨音。
汝今應起如是等事。
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
所謂一切法寂滅無有分别。
我等所得無量無邊。
汝應精勤起此諸法。
善男子,十方無量國土。
無量衆生。
無量諸法差别。
汝應如實通達是事。
随順如是智。
是菩薩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慧門因緣。
以此無量門故。
是菩薩能起無量智業。
皆悉成就。
諸佛子。
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慧門者,是菩薩畢竟取於涅槃。
棄舍利益一切衆生。
以諸佛與此無量無邊起智慧門故。
於一念中。
所生智慧。
比從初地已來乃至七地。
百分不及一。
無量無邊阿僧祇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所以者何。
先以一身修集功德。
今此地中。
得無量身修菩薩道。
以無量音聲。
無量智慧。
無量生處。
無量清淨國土。
無量教化衆生。
供養給侍無量諸佛。
随順無量佛法。
無量神通力。
無量大會差别。
無量身口意業。
集一切菩薩所行道。
以不動法故。
佛子。
譬人乘船欲渡大海。
未至大海多用功力。
入海以風。
無複艱礙。
一日之行過先功力。
於百千歲。
所不能及。
菩薩亦如是,多集善根。
乘大乘船。
入菩薩所行大智慧海。
不施功力。
能近一切諸佛智慧。
比本所行。
若一劫。
若百千萬劫。
所不能及。
佛子。
菩薩摩诃薩。
至第八地。
從大方便慧生。
無功用心。
在菩薩道。
思惟諸佛智慧勢力。
知世界生。
世界滅。
世界成。
世界壞。
知以何業因緣集故世界成。
何業因緣滅故世界壞。
是菩薩知地水火風性小相。
中相。
無量相。
差别相。
知微塵細相。
知微塵差别相。
於一世界中。
所有微塵差别。
皆悉能知。
此一世界所有地水火風。
若幹微塵。
皆悉能知。
知寶物若幹微塵。
衆生身若幹微塵。
世界中萬物微塵差别。
分别衆生大身小身。
以若幹微塵。
成地獄身畜生身。
餓鬼身。
以若幹微塵。
成阿脩羅身。
天身。
以若幹微塵成。
皆悉了知。
是菩薩入如是分别微塵智。
知欲色無色界壞。
知欲色無色界成。
知欲色無色界成壞。
知欲色無色界小相。
中相。
無量相。
知欲色無色界差别相。
如是知三界。
是名菩薩教化衆生。
助智明分。
善分别衆生身。
善觀所應生處。
随衆生生處。
随衆生身。
而為受身。
是菩薩現身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随衆生身。
各各差别譬如日月於一切水皆現其像。
若二若三。
乃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身遍其中。
随衆生身差别。
而為受身。
是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