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關燈
小
中
大
至暮年的覺悟和蛻變&mdash&mdash換句話說,她個人靈魂的掙紮、自剖與重生,才是這部小說的主題。
賽姬的神話原本就是一則人神相戀的故事,更因賽姬(Psyche)意為&ldquo靈魂&rdquo,自古以來,這則神話始終發人深省,人們反複推敲其中的寓意,覺得它所反映的正是靈魂對神性(divinenature)的向往與渴慕,而賽姬被逐出神宮後的受難過程,恰好象征靈魂與神合一之前必需經曆的重重考驗。
其中,知性的磨煉(谷種分類的寓喻)隻算是最初步的功課。
路易斯套用這則神話作為《裸顔》的基本情節,所要刻畫的正是靈魂與神複合的經過。
這當然是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仔細端詳奧璐兒的悟道過程&mdash&mdash從驚覺自己原來也是安姬(不隻容顔,連靈魂也一樣醜陋&mdash&mdash貪婪、自私、善妒&hellip&hellip),繼而體會出道德修養對改善安姬似的靈魂其實毫無作用,至終于蛻變成賽姬(當賽姬通過考驗與神複合的刹那,也就是奧璐兒變顔得榮的時刻,因為多年來,在現實世界,奧璐兒挨忍着對賽姬的思念,焚膏繼晷攝理國政,包括最後的著書申訴,其艱巨程度與考驗性質,絕不亞于賽姬為要贖回神的眷愛所需完成的各樣超凡任務。
女王奧璐兒的生活與被逐的賽姬其實沒有兩樣,等于在替賽姬分勞。
原來,神對奧璐兒所說的預言&mdash&mdash&ldquo你也将成為賽姬&rdquo&mdash&mdash背後隐藏着一道屬靈的奧秘:根據&ldquo替代&rdquo的原理,生命在愛中融彙交流,能夠彼此分擔痛苦、共享成果,就像狐所說的,是奧璐兒承擔苦楚,而由賽姬完成工作)&mdash&mdash這樣的悟道過程隐約含有基督教信仰的痕迹,尤其吻合原罪與靠十架救恩使靈魂得贖(神&ldquo替&rdquo人死,&ldquo代&rdquo人償付罪責),而人得救之後應與基督同背十字架的奧義。
路易斯刻畫奧璐兒個人的悟道所采用的筆法仍是先前所提到的:透過古代神話勾勒在夢覺邊緣呼之欲出的啟示。
書中的這段句子&ldquo在未來遙遠的那一天,當諸神變得全然美麗,或者,當我們終于悟覺,原來,他們一向如此美麗&hellip&hellip&rdquo讀來恰似舊約中的預言&ldquo日子将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hellip&hellip&rdquo(《耶利米書》31∶31)、&ldquo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将新靈放在你們裡面&rdquo(《以西結書》36∶26)。
從釋經學的角度看,路易斯對古典神話&ldquo故事新诠&rdquo的寓喻讀法,十分近似基督教傳統的&ldquo預表&rdquo解經法。
依一般解釋學的說法,這種舊文衍生新義的現象,其實便是&ldquo先前發生的事件,事後看來,會産生比事發當時所能領悟的更為充分的義理&rdquo。
狐的幽靈在異象中對奧璐兒所說的&ldquo神聖的大自然能改變過去,尚無一事物是以它真實的面目存在着&rdquo,指的就是類似的事。
當充分啟示的亮光一出現,許多事物真實的面貌便顯現出來,這是《裸顔》的中心思想,也是《裸顔》的叙事技巧。
就奧璐兒而言,這件事發生在她透過理性與神抗辯到底,卻不知不覺揭開自己靈魂面紗的刹那。
真切的自我認識與認識神是同時發生的。
這樣看來,形式與内容的有機結合在這本小說中可說達到極圓融的地步,所以,對這本小說非常激賞的歐文·巴菲爾德特别提醒讀者,千萬别把它當作純粹的寓言讀,它其實是&ldquo一部把創作神話的想象發揮到極緻所寫成的作品&rdquo(agenuineandhighproductofthemythopoeicimagination)。
的确,讀《裸顔》若僅止于從中捕捉與教義相合的寓意,進而揣摩大師如何移花接木,巧借賽姬神話架構&ldquo現代福音&
賽姬的神話原本就是一則人神相戀的故事,更因賽姬(Psyche)意為&ldquo靈魂&rdquo,自古以來,這則神話始終發人深省,人們反複推敲其中的寓意,覺得它所反映的正是靈魂對神性(divinenature)的向往與渴慕,而賽姬被逐出神宮後的受難過程,恰好象征靈魂與神合一之前必需經曆的重重考驗。
其中,知性的磨煉(谷種分類的寓喻)隻算是最初步的功課。
路易斯套用這則神話作為《裸顔》的基本情節,所要刻畫的正是靈魂與神複合的經過。
這當然是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仔細端詳奧璐兒的悟道過程&mdash&mdash從驚覺自己原來也是安姬(不隻容顔,連靈魂也一樣醜陋&mdash&mdash貪婪、自私、善妒&hellip&hellip),繼而體會出道德修養對改善安姬似的靈魂其實毫無作用,至終于蛻變成賽姬(當賽姬通過考驗與神複合的刹那,也就是奧璐兒變顔得榮的時刻,因為多年來,在現實世界,奧璐兒挨忍着對賽姬的思念,焚膏繼晷攝理國政,包括最後的著書申訴,其艱巨程度與考驗性質,絕不亞于賽姬為要贖回神的眷愛所需完成的各樣超凡任務。
女王奧璐兒的生活與被逐的賽姬其實沒有兩樣,等于在替賽姬分勞。
原來,神對奧璐兒所說的預言&mdash&mdash&ldquo你也将成為賽姬&rdquo&mdash&mdash背後隐藏着一道屬靈的奧秘:根據&ldquo替代&rdquo的原理,生命在愛中融彙交流,能夠彼此分擔痛苦、共享成果,就像狐所說的,是奧璐兒承擔苦楚,而由賽姬完成工作)&mdash&mdash這樣的悟道過程隐約含有基督教信仰的痕迹,尤其吻合原罪與靠十架救恩使靈魂得贖(神&ldquo替&rdquo人死,&ldquo代&rdquo人償付罪責),而人得救之後應與基督同背十字架的奧義。
路易斯刻畫奧璐兒個人的悟道所采用的筆法仍是先前所提到的:透過古代神話勾勒在夢覺邊緣呼之欲出的啟示。
書中的這段句子&ldquo在未來遙遠的那一天,當諸神變得全然美麗,或者,當我們終于悟覺,原來,他們一向如此美麗&hellip&hellip&rdquo讀來恰似舊約中的預言&ldquo日子将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hellip&hellip&rdquo(《耶利米書》31∶31)、&ldquo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将新靈放在你們裡面&rdquo(《以西結書》36∶26)。
從釋經學的角度看,路易斯對古典神話&ldquo故事新诠&rdquo的寓喻讀法,十分近似基督教傳統的&ldquo預表&rdquo解經法。
依一般解釋學的說法,這種舊文衍生新義的現象,其實便是&ldquo先前發生的事件,事後看來,會産生比事發當時所能領悟的更為充分的義理&rdquo。
狐的幽靈在異象中對奧璐兒所說的&ldquo神聖的大自然能改變過去,尚無一事物是以它真實的面目存在着&rdquo,指的就是類似的事。
當充分啟示的亮光一出現,許多事物真實的面貌便顯現出來,這是《裸顔》的中心思想,也是《裸顔》的叙事技巧。
就奧璐兒而言,這件事發生在她透過理性與神抗辯到底,卻不知不覺揭開自己靈魂面紗的刹那。
真切的自我認識與認識神是同時發生的。
這樣看來,形式與内容的有機結合在這本小說中可說達到極圓融的地步,所以,對這本小說非常激賞的歐文·巴菲爾德特别提醒讀者,千萬别把它當作純粹的寓言讀,它其實是&ldquo一部把創作神話的想象發揮到極緻所寫成的作品&rdquo(agenuineandhighproductofthemythopoeicimagination)。
的确,讀《裸顔》若僅止于從中捕捉與教義相合的寓意,進而揣摩大師如何移花接木,巧借賽姬神話架構&ldquo現代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