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離别

關燈
可。

    好在隻剩下60多公裡路,而且誰走累了,桃迦還可以馱他一下,必要時同時馱兩個人走也可以。

    走38小時大家就會到達大西洋的沿岸。

     出發的時間一到,向導就和他的夥伴們背朝着那依然一片汪洋的窪地,向較高的平原走去。

    阿根廷的領土又呈現出它那單調的面目。

    隻有歐洲人種的幾棵樹仿佛冒着險在牧草場上疏疏落落地伸出來,其稀罕的情形,和在坦狄爾及塔巴爾康兩山的附近一樣。

    本地的樹木,隻有在這些漫長的草原的盡頭快到哥連德角附近的地方才肯生長起來。

     這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距海岸還有24公裡路的時候,人們就感到靠近海洋了。

    那種經常在下半日和下半夜刮起來的叫作“維拉宗”的怪風,開始把高聳的草順着一方吹下去。

    從貧瘠的地面上挺起了一些稀疏的樹木,一些矮小的木本含羞草,一叢一叢的“亞克河”樹和一簇簇的“勾拉媽波爾”。

    有些鹽灘攔在路上,閃着光,象打碎的玻璃,使步行十分困難,行人必須從灘旁繞過。

    大家都加緊腳步,以便當天趕到大西洋岸上的薩拉多湖。

    到了晚上8點,旅客們相當疲乏了,這時,他們望見許多沙丘,約有四十米高,攔住一條泡沫飛濺的白線。

    不一會兒,漲潮的長号傳到耳朵裡來了。

     “大洋!”巴加内爾叫起來。

     “是的,大洋!”塔卡夫應聲說。

     這些步行的旅客們原已感到精力不繼了,現在卻相當矯健地爬上了沙丘。

     但是夜已經很黑。

    大家的眼睛向那一片陰森的海上找着,卻看不出什麼來。

    他們想找鄧肯号,找來找去找不到。

    “無論如何,它是在這一帶,緊靠着岸邊蕩來蕩去,等待着我們呀!”哥利納帆急躁地叫着。

     “我們明天就能看見它了。

    ”少校回答。

     奧斯丁依估計的方向呼喊着鄧肯号,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這時風很大,浪也很高。

    雲片從西邊飛來。

    浪頭的泡沫象灰塵一樣,直飛到沙丘的頂上。

    因此,即使鄧肯号是在約定的地方,了望的水手也聽不到岸上的呼聲,岸上也聽不到他的回答。

    這帶海岸沒有任何可停泊的地方。

    既無灣,又無浦,更無港,連小支流也沒有。

    沿岸盡是一條一條的長沙灘,直伸進海裡,觸到了這些沙灘,比觸到和水面相平的礁石還要危險些。

    這些沙灘激着浪頭,所以這一帶的海濤特别洶湧,如果船被風打到這些氈毯一般的沙灘上來,就絕對沒有獲救的希望了。

     鄧肯号看到這一帶的海岸險惡、毫無躲避風浪的地方,便開得離岸遠遠的,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門格爾船長一生謹慎,到這裡必然更是加倍小心。

    奧斯丁這樣估計着,并且他肯定那隻鄧肯号離岸決不能少于8公裡。

     因此,少校請爵士隻好暫時忍耐下去。

    對那一帶黑暗的天邊,望來望去,白費眼力,有什麼好處呢? 少校說了這番話之後,就以沙丘為掩蔽,建成一個野營。

    最後的一點幹糧大家拿來做了旅途最後的一頓晚飯。

    然後,每人都學着少校,挖一個相當舒适的洞當作卧鋪,把那片一望無際的細沙當作被褥,直蓋到下巴,倒下去沉沉地入睡了。

    隻有爵士還不睡,在守着。

    風依然又大又烈,波濤老是洶湧着,打到沙灘上,轟雷似地響。

    哥利納帆總是不敢相信鄧肯号就近在眼前。

    但是要假定它沒有到達約定的地點呢,于理又不可能。

    哥利納帆于10月14日離開了塔爾卡瓦諾灣,11月12日到達大西洋岸。

    在他穿過智利、高低岩兒、判帕區和阿根廷平原的三十天當中,鄧肯号有足夠的時間繞過合恩角,到達和塔爾卡瓦諾灣相對的東海岸了。

    象它那樣一隻快船,是不可能誤期的。

    過去的這場風暴雖然猛烈,在大西洋的那片海洋上即使奔騰得厲害,但是,那隻遊船是好船,船長又是個好海員呀。

    因此,它既應該是到了這裡,也就必然在這裡了。

     然而他盡管這樣想着,卻不能安下心來。

    當情感與理智矛盾的時候,理智不一定戰勝情感。

    我們的瑪考姆府的主人在這片黑暗中好象已見到了他所愛的人們,他的親愛的海倫、瑪麗、他的鄧肯号上的船員隊。

    海洋用它無數發着磷光的顆粒裝飾了海岸,他就在這荒涼的海岸上彷徨。

    他望望,他聽聽。

    有時,他竟以為在海上看到了一個隐隐約約的亮光。

     “不錯呀,”他心裡說,“我看見了船上的亮光,是‘鄧肯号’ 上的亮光,啊!我的眼力怎麼不能透過這片夜幕呢!” 說到這裡,他忽然想起了:巴加内爾自己說他是夜視眼呀,黑暗裡的東西,他可以看得見。

    于是就去找巴加内爾。

    這學者正在他那沙窩裡睡得的象蟄蟲冬眠一樣,忽然一隻強健的胳臂把他從沙窩裡拖出來。

     “誰呀?”他叫起來。

     “是我,巴加内爾。

    ” “誰呀,你?” “我是哥利納帆。

    你來,我要你的眼睛用用。

    ” “我的眼睛?”巴加内爾使勁擦着眼睛說。

     “是的,你的眼睛,為了要在這片黑暗中看出我們的鄧肯号。

    快點,來!” “有了夜視眼真倒黴!”他自言自語地說,可是心裡覺得能為哥利納帆幫個忙,倒很高興。

     他一骨碌爬起來,伸了伸懶腰,鼻子裡還呼呼地和剛睡醒的人一樣,跟着他的朋友到岸頭上去了。

     “哥利納帆請你細看海上那一帶幽暗的天邊。

    ” 巴加内爾認真地看了幾分鐘。

     “怎麼樣?你沒看見什麼嗎?” “什麼也沒有!就是一隻貓來也看不到兩步遠。

    ” “你找找看,有沒有一個紅燈或綠燈,就是說船上的左舷燈或右舷燈?” “我看不見什麼紅燈綠燈!隻是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