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獨立堡的司令官
關燈
小
中
大
坦狄爾山海拔300多米,是一條最古的山脈。
它是一連串的丘陵,蓋着青草,排成半環形。
這個區域就是一個縣,縣名叫坦狄爾,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整個南部,它以這一帶山腰為界,這帶山腰向北傾瀉着許多自山城上發源的河流。
這縣裡約有4000名居民,縣城就是坦狄爾村,建立在北部岡巒的腳下,由獨立堡掩護着。
它的位置很好,因為那裡有沙巴雷夫河的一條相當重要的支流。
還有一點,很特别,也很奇怪,不過巴加内爾是不會不知道的,那就是這村裡住的全都是法國的巴斯克人和意大利移民。
原因是:在拉巴拉他河下遊這一片地區裡最早的幾個殖民地都是法國人建立起來的。
1828年,為了抵禦印第安人的頻頻襲侵,這座獨立堡在法國人巴爾沙浦的領導下建築起來了。
他在這個工程中獲得第一流學者多比尼的協助,這多比尼是通曉、研究并描寫南美各國情況最詳實的一個人。
坦狄爾村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據點。
它以當地的大牛車為交通工具,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交通往來,大牛車跑一趟隻要12天的工夫,所以這裡的商業貿易發達。
村裡運送到省城的貨色有大牧場所養的牧畜,宰殺場所腌制的臘肉,還有印第安人手工業品,如棉布、羊毛織物、由編皮匠編的各種難得貨物等等。
還有,這個村不僅有一些相當舒适的房屋,還有些學校和教堂。
巴加内爾給大家作了一番詳盡的介紹之後,還補充了一句說:這裡是不會打聽到一些消息的,而且這座城堡經常有軍隊駐守。
于是哥利納帆就選了一家相當漂亮的旅杜住下來,把馬牽到馬房裡。
然後,他和巴加内爾、少校、羅伯爾,在塔卡夫的引導下,向獨立堡走去。
他們在山上爬了幾分鐘就到了堡門口,門口站着一個阿根廷哨兵,他吊兒郎當地守着。
他們輕易地走過去了,這說明防衛十分松懈,不然就是這地方極度安全。
這時有幾個士兵正在堡的空場地上操練。
年紀最大的不過20歲,最小的不到七歲。
說老實話,那隻是十來個兒童少年,他們在舞槍弄刀,倒很象個模樣。
他們的制服是一種條子布做成的襯衫,用皮帶貼身紮住。
褲子呢,既沒穿長褲,又沒穿短褲,也沒有穿蘇格蘭式的短便。
巴加内爾看到一個政府不肯把錢花在漂漂亮亮的軍服上,就有了一個好的初步印象。
那些孩子軍每人佩着一枝後膛槍,一把軍刀,槍顯得太重,刀也顯得太長,因為他們實在太小。
他們的臉都曬成焦黑,模樣都差不多。
指揮他們的那個教練排長也和他們的面孔長得一模一樣。
他們大概是12個弟兄在一個老大哥的指揮下進行大會操,後來問起事實,果真如此。
巴加内爾對這并不感到驚奇。
他熟悉阿根廷的統計數學,知道阿根廷的每家兒童數目平均都超過9個。
不過使他感到驚奇的是這些小兵都是在做法國式的操,分為12個節目的主要沖鋒動作都做得十分準确,而且那教練的命令常常是用這地理學家的法國語言發出的。
“這才是奇怪哩!”他說。
但是哥利納帆不是到獨立堡來看孩子兵操練的,更不是來研究他們的國籍和出身的。
因此他不讓巴加内爾有時間呆在那兒驚愕下去,請他立刻去找駐軍首長說話。
巴加内爾照辦了,于是一個小兵就向着一座做營盤用的小房子走去。
過了一會兒,司令親自出來了。
一個50歲左右的人,健壯的體格,軍人的風度,硬撅撅的八字胡,高顴骨,斑白的頭發,炯炯有神的眼睛,從短筒煙鬥裡冒出一團一團的濃煙,隔着煙霧看去就是這個樣子。
他的舉止很使巴加内爾回想起法國的老下級軍官的那種自成一格的風度。
塔卡夫向司令介紹了哥利納帆爵士一行。
他說話的時候,那司令不住地看着巴加内爾,盯着看,叫人真難為情,弄得我們的學者摸不着頭腦,不知道那老兵用意何在。
他正待問他,那人已經不客氣地抓住他的手,用法語以欣喜的音調問: “法國人吧?” “是呀!法國人!” “啊!高興極了!歡迎!歡迎!我也是法國人。
”司令重複地說着,搖着那學者的胳膊,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氣。
“是你的一個朋友嗎?”少校問巴加内爾說。
“可不是嗎!”他自豪地回答,“我們在五大洲都有朋友呀。
” 巴加内爾的手幾乎捏碎了,好不容易才把它從那活象老虎鉗子的手中掙紮出來,然後開始和大力士司令正式談話。
哥利納帆很想插進一兩句話,問問他
它是一連串的丘陵,蓋着青草,排成半環形。
這個區域就是一個縣,縣名叫坦狄爾,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整個南部,它以這一帶山腰為界,這帶山腰向北傾瀉着許多自山城上發源的河流。
這縣裡約有4000名居民,縣城就是坦狄爾村,建立在北部岡巒的腳下,由獨立堡掩護着。
它的位置很好,因為那裡有沙巴雷夫河的一條相當重要的支流。
還有一點,很特别,也很奇怪,不過巴加内爾是不會不知道的,那就是這村裡住的全都是法國的巴斯克人和意大利移民。
原因是:在拉巴拉他河下遊這一片地區裡最早的幾個殖民地都是法國人建立起來的。
1828年,為了抵禦印第安人的頻頻襲侵,這座獨立堡在法國人巴爾沙浦的領導下建築起來了。
他在這個工程中獲得第一流學者多比尼的協助,這多比尼是通曉、研究并描寫南美各國情況最詳實的一個人。
坦狄爾村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據點。
它以當地的大牛車為交通工具,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交通往來,大牛車跑一趟隻要12天的工夫,所以這裡的商業貿易發達。
村裡運送到省城的貨色有大牧場所養的牧畜,宰殺場所腌制的臘肉,還有印第安人手工業品,如棉布、羊毛織物、由編皮匠編的各種難得貨物等等。
還有,這個村不僅有一些相當舒适的房屋,還有些學校和教堂。
巴加内爾給大家作了一番詳盡的介紹之後,還補充了一句說:這裡是不會打聽到一些消息的,而且這座城堡經常有軍隊駐守。
于是哥利納帆就選了一家相當漂亮的旅杜住下來,把馬牽到馬房裡。
然後,他和巴加内爾、少校、羅伯爾,在塔卡夫的引導下,向獨立堡走去。
他們在山上爬了幾分鐘就到了堡門口,門口站着一個阿根廷哨兵,他吊兒郎當地守着。
他們輕易地走過去了,這說明防衛十分松懈,不然就是這地方極度安全。
這時有幾個士兵正在堡的空場地上操練。
年紀最大的不過20歲,最小的不到七歲。
說老實話,那隻是十來個兒童少年,他們在舞槍弄刀,倒很象個模樣。
他們的制服是一種條子布做成的襯衫,用皮帶貼身紮住。
褲子呢,既沒穿長褲,又沒穿短褲,也沒有穿蘇格蘭式的短便。
巴加内爾看到一個政府不肯把錢花在漂漂亮亮的軍服上,就有了一個好的初步印象。
那些孩子軍每人佩着一枝後膛槍,一把軍刀,槍顯得太重,刀也顯得太長,因為他們實在太小。
他們的臉都曬成焦黑,模樣都差不多。
指揮他們的那個教練排長也和他們的面孔長得一模一樣。
他們大概是12個弟兄在一個老大哥的指揮下進行大會操,後來問起事實,果真如此。
巴加内爾對這并不感到驚奇。
他熟悉阿根廷的統計數學,知道阿根廷的每家兒童數目平均都超過9個。
不過使他感到驚奇的是這些小兵都是在做法國式的操,分為12個節目的主要沖鋒動作都做得十分準确,而且那教練的命令常常是用這地理學家的法國語言發出的。
“這才是奇怪哩!”他說。
但是哥利納帆不是到獨立堡來看孩子兵操練的,更不是來研究他們的國籍和出身的。
因此他不讓巴加内爾有時間呆在那兒驚愕下去,請他立刻去找駐軍首長說話。
巴加内爾照辦了,于是一個小兵就向着一座做營盤用的小房子走去。
過了一會兒,司令親自出來了。
一個50歲左右的人,健壯的體格,軍人的風度,硬撅撅的八字胡,高顴骨,斑白的頭發,炯炯有神的眼睛,從短筒煙鬥裡冒出一團一團的濃煙,隔着煙霧看去就是這個樣子。
他的舉止很使巴加内爾回想起法國的老下級軍官的那種自成一格的風度。
塔卡夫向司令介紹了哥利納帆爵士一行。
他說話的時候,那司令不住地看着巴加内爾,盯着看,叫人真難為情,弄得我們的學者摸不着頭腦,不知道那老兵用意何在。
他正待問他,那人已經不客氣地抓住他的手,用法語以欣喜的音調問: “法國人吧?” “是呀!法國人!” “啊!高興極了!歡迎!歡迎!我也是法國人。
”司令重複地說着,搖着那學者的胳膊,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氣。
“是你的一個朋友嗎?”少校問巴加内爾說。
“可不是嗎!”他自豪地回答,“我們在五大洲都有朋友呀。
” 巴加内爾的手幾乎捏碎了,好不容易才把它從那活象老虎鉗子的手中掙紮出來,然後開始和大力士司令正式談話。
哥利納帆很想插進一兩句話,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