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
關燈
小
中
大
少人,明天也應該出現多少人。
射擊次數應該不少于、也不多于昨天和前天。
這樣嚴格的命令,表明進攻即将開始。
後方正在進行準備,而前方必須按照命令保持原狀,以免德國人看出什麼變化來。
伊林一絲不苟地執行着命令,所以他從早上起就自信辛佐夫不會發現任何違反命令的情況。
事實也正是這樣。
因此他們有時間談論其他的事:在各營視察時是如此,現在回團部時也趕如此。
護馬兵騎着馬,慢吞吞地跟在後面,同他們保持二十步的距離。
四周的一切沉浸在黃昏前的寂靜之中。
伊林從清晨起就開始注意辛佐夫的那隻殘廢的手。
大拇指隻剩下一節指骨,其餘的四個指頭全都沒有了,裝上了僵硬的鐵制假手指,外面套着黑色的皮手套。
假指也許不是鐵制的,但伊林總有點不好意思問是什麼做的。
辛佐夫把叉子夾在大拇指剩下的一節指頭和手套中間吃飯。
取地圖時也用這段殘指解開圖囊。
早晨,伊林看到辛佐夫的這隻手,問道:“怎麼,能騎馬嗎?” “當然能,”辛佐夫說。
伊林仔細看了一陣,最後也就把這件事忘了。
現在當他們來到淺灘時,伊林才瞥了辛佐夫一眼——他能對付得了嗎?沒什麼,對付得了,因為這時辛佐夫已策馬渡過了小河。
“看來已經習慣了,”伊林看着辛佐夫,心裡思忖着。
他不能想象,如果他自己裝上了假手,怎麼能感到習慣。
可是辛佐夫卻已經習以為常了。
否則,手受傷以後,怎麼能在前線生活下去呢?非如此不可啊。
“習慣了?不感到妨礙嗎?”他們渡過小河以後,伊林問道。
他覺得,現在可以提這個問題了。
“不能說習慣了……但對工作似乎沒有妨礙。
不過,最初由于司令的堅持,把我派到作戰處去的時候,人家很不歡迎。
第一天上班,我進去得不是時候,正好聽到有人在議論:‘硬是給添了個累贅,他那螫子光會撕破地圖。
’從此以後,我就小心翼翼,免得把地圖撕破。
” “工作本身怎麼樣?你喜歡不喜歡?” “沒讓我做别的工作,”辛佐夫說。
“我争了一個月,要求不給我發免役證,後來又争了一個月要求讓我上前線。
經過這一番周折之後,無論派我做什麼工作,我都感激不盡!怎麼,難道你以為作戰處的工作是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嗎?隻消命令一下,你們就自己行動嗎?” “好一個自己行動!如今沒有你們作戰處,即使你有這個願望,也休想前進一步!謝謝你提醒我。
” “怎麼!既然我在幹這一工作,我必須說明,作戰處是需要的!” “需要當然需要。
問題隻在于地點、時間和人數。
有時根本不需要,你們卻來糾纏不清。
” “命令要我們來多少,我們就來多少。
你以為跟你這樣的人打交道,是輕松的差使嗎?何況還有比你更糟的呢?” “我糟在哪兒呢?”伊林笑了起來。
“糟就糟在你喜歡接到命令就執行,執行後就報告。
在你執行命令時,如果有我們在場,你就不高興。
如果我們直接向上面報告你這兒的情況,你大概也會不高興。
糟就糟在這裡。
從我們的角度看,你有什麼好呢?” 辛佐夫說得一本正經,以至伊林沒有立即領會他話中诙諧的語氣。
後來,他理會了,不禁啞然失笑:“好的碰到過沒有?” “好的也碰到過,”辛佐夫用同樣的口氣說。
“有些人一接到命令就盼着—一幫助鼓舞士氣、扭轉局勢的人呢?他們在哪兒?要是還沒來,那麼什麼時候來?在我們看來,這種人就是好人!碰到這種情況,我們盡可出謀劃策,施展參謀人員的本領,事後又能報告說,我們進行了幫助,保證了命令的執行。
同這種人打交道,我們大有可為。
而同你呢?休想!” “難道你們真是這樣看問題的嗎?”
射擊次數應該不少于、也不多于昨天和前天。
這樣嚴格的命令,表明進攻即将開始。
後方正在進行準備,而前方必須按照命令保持原狀,以免德國人看出什麼變化來。
伊林一絲不苟地執行着命令,所以他從早上起就自信辛佐夫不會發現任何違反命令的情況。
事實也正是這樣。
因此他們有時間談論其他的事:在各營視察時是如此,現在回團部時也趕如此。
護馬兵騎着馬,慢吞吞地跟在後面,同他們保持二十步的距離。
四周的一切沉浸在黃昏前的寂靜之中。
伊林從清晨起就開始注意辛佐夫的那隻殘廢的手。
大拇指隻剩下一節指骨,其餘的四個指頭全都沒有了,裝上了僵硬的鐵制假手指,外面套着黑色的皮手套。
假指也許不是鐵制的,但伊林總有點不好意思問是什麼做的。
辛佐夫把叉子夾在大拇指剩下的一節指頭和手套中間吃飯。
取地圖時也用這段殘指解開圖囊。
早晨,伊林看到辛佐夫的這隻手,問道:“怎麼,能騎馬嗎?” “當然能,”辛佐夫說。
伊林仔細看了一陣,最後也就把這件事忘了。
現在當他們來到淺灘時,伊林才瞥了辛佐夫一眼——他能對付得了嗎?沒什麼,對付得了,因為這時辛佐夫已策馬渡過了小河。
“看來已經習慣了,”伊林看着辛佐夫,心裡思忖着。
他不能想象,如果他自己裝上了假手,怎麼能感到習慣。
可是辛佐夫卻已經習以為常了。
否則,手受傷以後,怎麼能在前線生活下去呢?非如此不可啊。
“習慣了?不感到妨礙嗎?”他們渡過小河以後,伊林問道。
他覺得,現在可以提這個問題了。
“不能說習慣了……但對工作似乎沒有妨礙。
不過,最初由于司令的堅持,把我派到作戰處去的時候,人家很不歡迎。
第一天上班,我進去得不是時候,正好聽到有人在議論:‘硬是給添了個累贅,他那螫子光會撕破地圖。
’從此以後,我就小心翼翼,免得把地圖撕破。
” “工作本身怎麼樣?你喜歡不喜歡?” “沒讓我做别的工作,”辛佐夫說。
“我争了一個月,要求不給我發免役證,後來又争了一個月要求讓我上前線。
經過這一番周折之後,無論派我做什麼工作,我都感激不盡!怎麼,難道你以為作戰處的工作是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嗎?隻消命令一下,你們就自己行動嗎?” “好一個自己行動!如今沒有你們作戰處,即使你有這個願望,也休想前進一步!謝謝你提醒我。
” “怎麼!既然我在幹這一工作,我必須說明,作戰處是需要的!” “需要當然需要。
問題隻在于地點、時間和人數。
有時根本不需要,你們卻來糾纏不清。
” “命令要我們來多少,我們就來多少。
你以為跟你這樣的人打交道,是輕松的差使嗎?何況還有比你更糟的呢?” “我糟在哪兒呢?”伊林笑了起來。
“糟就糟在你喜歡接到命令就執行,執行後就報告。
在你執行命令時,如果有我們在場,你就不高興。
如果我們直接向上面報告你這兒的情況,你大概也會不高興。
糟就糟在這裡。
從我們的角度看,你有什麼好呢?” 辛佐夫說得一本正經,以至伊林沒有立即領會他話中诙諧的語氣。
後來,他理會了,不禁啞然失笑:“好的碰到過沒有?” “好的也碰到過,”辛佐夫用同樣的口氣說。
“有些人一接到命令就盼着—一幫助鼓舞士氣、扭轉局勢的人呢?他們在哪兒?要是還沒來,那麼什麼時候來?在我們看來,這種人就是好人!碰到這種情況,我們盡可出謀劃策,施展參謀人員的本領,事後又能報告說,我們進行了幫助,保證了命令的執行。
同這種人打交道,我們大有可為。
而同你呢?休想!” “難道你們真是這樣看問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