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
關燈
小
中
大
與意料相反,原來傷勢很輕。
傷在頭部,但隻是擦傷,已經用繃帶包紮好了。
問題在于這個德國人不肯到衛生營去,他還要繼續做自己的工作。
“讓他繼續幹吧,”伊林同意了。
他放下聽筒。
想到這個德國人的工作可真危險,随時可能遭到射擊。
現在不過是擦傷,如果頭稍微轉過去一點——腦門上就是一個洞。
在戰争期間,伊林憎恨所有的德國人,這一點和他在童年和少年時受到的教育是抵觸的。
根據他所受的教育,民族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所有的民族都同樣是好的。
然而,戰争的邏輯卻作出了另一個結論:德國人都是壞的,每一個德國人都這樣,如果你不打死他,他就會打死你。
戰争使人們對所有的德國人都憎恨起來。
但盡管伊林早就慣于對所有的德國人充滿憎恨,但此刻他心底的另一種與此相抵觸的感覺卻冒了出來。
這個“自由德意志”委員會的德國人的大無畏精神使他感到驚奇,使他從死胡同裡突然找到了出路。
他感到高興的是,他親眼看到有這樣好的德國人,這一點向他證實了一種重要的東西,在戰争中雖已大半遺忘、但畢竟還存在的東西。
和第三營營長談話以後,伊林問杜德金,在他睡覺的時候誰打電話來過。
原來,第一次電話是從集團軍司令部打來的,是參謀長打來的。
“是他叫别人打的,還是他自己打的?”伊林又問。
“他自己。
” 伊林由于杜德金沒有叫醒他,真想把杜德金痛罵一通,但感到這樣不太公平,因此就忍住了。
杜德金是按命令辦事的:他報告說在睡覺,并請示過要不要叫醒。
事先沒有估計到集團軍參謀長會打電話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因此沒有理由罵他! “沒有命令回頭給他打電話嗎?”伊林問道。
“什麼命令也沒有。
他說:讓他睡吧。
而師長命令你在七點十五分打電話給他。
” “今天我們的屠瑪年倒很慷慨,”伊林心裡感到很驚奇。
“還給十五分鐘時間讓我起床和洗臉呢!” 伊林洗了睑,甚至還喝了一杯茶,吃了一大塊上面撒着砂糖的面包——這是他從小就愛吃的東西,——然後打電話給屠瑪年。
屠瑪年先說,任務暫時還是照舊:整理内務,守住原來的陣地。
“再檢查一下全部火力配系。
看看在你們的前沿陣地上把火力配系向各個方向迅速轉移的可能性怎樣。
您都明白了嗎?” “明白了。
”伊林很懂得,“您都明白了嗎?”這句加重語氣的話意味着什麼。
“昨天晚上我向人事處催了一下,”屠瑪年說,“他們答應今天派人來接替納索諾夫的工作。
可能已經在路上了。
” “那麼我們又要有參謀長了,”伊林放下聽筒後想了想。
但他現在考慮的主要是另一個問題:屠瑪年說的關于火力配系這句話的含意。
這幾天來,他們整個師都在對被圍的德國人加強壓力,把他們往樹林裡面趕,使他們陷入一個越來越小的包圍外而今天決定從相反的方向——從樹林的另一端把他們壓過來。
可以預料,到傍晚的時候,德國人會朝我們這兒過來——他們還能到哪兒去呢?他們将以什麼方式出現——打着白旗,還是架起“斐迪南”強擊炮?德國人幹的事是無法預料的。
所以必須提高警惕。
接着,整整一小時伊林和各營營長通電話,然後和配屬炮兵團團長及自己的炮兵指揮員研究,确定在德國人可能從樹林深處沖出來的那些陣地上組織炮火的各種方案。
在這以後,配屬炮兵團團長就到各火力陣地上去:
傷在頭部,但隻是擦傷,已經用繃帶包紮好了。
問題在于這個德國人不肯到衛生營去,他還要繼續做自己的工作。
“讓他繼續幹吧,”伊林同意了。
他放下聽筒。
想到這個德國人的工作可真危險,随時可能遭到射擊。
現在不過是擦傷,如果頭稍微轉過去一點——腦門上就是一個洞。
在戰争期間,伊林憎恨所有的德國人,這一點和他在童年和少年時受到的教育是抵觸的。
根據他所受的教育,民族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所有的民族都同樣是好的。
然而,戰争的邏輯卻作出了另一個結論:德國人都是壞的,每一個德國人都這樣,如果你不打死他,他就會打死你。
戰争使人們對所有的德國人都憎恨起來。
但盡管伊林早就慣于對所有的德國人充滿憎恨,但此刻他心底的另一種與此相抵觸的感覺卻冒了出來。
這個“自由德意志”委員會的德國人的大無畏精神使他感到驚奇,使他從死胡同裡突然找到了出路。
他感到高興的是,他親眼看到有這樣好的德國人,這一點向他證實了一種重要的東西,在戰争中雖已大半遺忘、但畢竟還存在的東西。
和第三營營長談話以後,伊林問杜德金,在他睡覺的時候誰打電話來過。
原來,第一次電話是從集團軍司令部打來的,是參謀長打來的。
“是他叫别人打的,還是他自己打的?”伊林又問。
“他自己。
” 伊林由于杜德金沒有叫醒他,真想把杜德金痛罵一通,但感到這樣不太公平,因此就忍住了。
杜德金是按命令辦事的:他報告說在睡覺,并請示過要不要叫醒。
事先沒有估計到集團軍參謀長會打電話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因此沒有理由罵他! “沒有命令回頭給他打電話嗎?”伊林問道。
“什麼命令也沒有。
他說:讓他睡吧。
而師長命令你在七點十五分打電話給他。
” “今天我們的屠瑪年倒很慷慨,”伊林心裡感到很驚奇。
“還給十五分鐘時間讓我起床和洗臉呢!” 伊林洗了睑,甚至還喝了一杯茶,吃了一大塊上面撒着砂糖的面包——這是他從小就愛吃的東西,——然後打電話給屠瑪年。
屠瑪年先說,任務暫時還是照舊:整理内務,守住原來的陣地。
“再檢查一下全部火力配系。
看看在你們的前沿陣地上把火力配系向各個方向迅速轉移的可能性怎樣。
您都明白了嗎?” “明白了。
”伊林很懂得,“您都明白了嗎?”這句加重語氣的話意味着什麼。
“昨天晚上我向人事處催了一下,”屠瑪年說,“他們答應今天派人來接替納索諾夫的工作。
可能已經在路上了。
” “那麼我們又要有參謀長了,”伊林放下聽筒後想了想。
但他現在考慮的主要是另一個問題:屠瑪年說的關于火力配系這句話的含意。
這幾天來,他們整個師都在對被圍的德國人加強壓力,把他們往樹林裡面趕,使他們陷入一個越來越小的包圍外而今天決定從相反的方向——從樹林的另一端把他們壓過來。
可以預料,到傍晚的時候,德國人會朝我們這兒過來——他們還能到哪兒去呢?他們将以什麼方式出現——打着白旗,還是架起“斐迪南”強擊炮?德國人幹的事是無法預料的。
所以必須提高警惕。
接着,整整一小時伊林和各營營長通電話,然後和配屬炮兵團團長及自己的炮兵指揮員研究,确定在德國人可能從樹林深處沖出來的那些陣地上組織炮火的各種方案。
在這以後,配屬炮兵團團長就到各火力陣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