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他擔心彈藥是否供應得上。
答應一早就送來的,但還沒有送到。
而自己團的炮兵指揮員維謝洛夫少校幾乎一直是和伊林在一起的,現在仍留在他身邊。
首要的事情處理好以後,伊林開始猶豫起來,但在他的睑上絲毫也沒有流露出這一點。
他很想到各營去走走,看看他們那裡的情況。
通信聯絡歸通信聯絡,但親自到下面去走走也是一種不可代替的聯絡形式。
不過剛剛和各營營長通過電話,馬上就去檢查工作未免太早。
他自己也不喜歡這種做法——上級剛通過電話下達了命令,馬上就接連不斷地來問:怎麼樣,命令全執行了嗎?他管這種做法叫“無理催逼”。
高空有兩架“雅克”飛機從頭上飛過,在樹林上空消失了。
聲音也越來越小,越來越遠了。
一般說來,最近三天内我們的空軍在這個包圍圈上空幾乎沒有進行什麼活動。
空軍都撲到西方前線去了。
根據戰報,我們已經收複巴拉諾維齊和新格魯多克,在維爾紐斯,巷戰已經進入第二天了。
如果根據目前的速度一直向西推進,再過兩三天,我們可以進入波蘭境内了。
那裡才用得着空軍!我們這兒沒有空軍也行…… 殲擊機飛過後,周圍又沉寂下來了,隻是從包圍圈的那一邊傳來隆隆的炮聲,但不管是伊林,還是維謝洛夫都幾乎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習慣了。
“啊,多好的天氣啊!”維謝洛夫手搭涼棚、望着太陽說。
“射擊和觀察的條件都很好。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①,您記得去年冬天我們是怎樣進攻的嗎?大風雪,從十七号到十八号?……” ①“伊林”的名字和父名應為‘尼古拉·彼得洛維奇”,此處疑有誤。
——譯者 伊林回憶起十七号和十八号的大風雪。
風雪确實很大。
不消五分鐘,戰士站立的地方就形成一個雪堆。
“您命令我們加強火力,罵我們試射不準确,而我們卻在火力點上受苦,雪象用鏟子往迫擊炮炮筒裡扔一樣!後來我們想了個辦法:四個人張着一塊兩用油布,一個人把炮彈送進去。
然後收起兩用油布,炮彈也進了膛,就這樣發射!接着再張起兩用油布……象現在這樣的天氣,什麼炮不能開啊,”維謝洛夫說。
然後他又補充說,昨天把兩周來的戰鬥報告歸納了一下,結果是:配屬炮兵不算在内,僅僅是團自己的炮兵,就使德國人受了重創——傷亡上千人! 伊林不滿意地揮了揮手。
他不喜歡這種統計。
“如果根據你們全部報告,死多少,傷多少,這樣加起來,他們死傷的總數比整個德國的人還要多。
而根據他們的報告,我們傷亡的總數也比整個俄羅斯的人都多!紙上談兵當然比事實上容易。
你們炮兵尤其如此。
在你們看來,什麼人一倒下來,那就是死了。
可是過一會兒他還是要爬起來打仗的啊。
就拿我自己來說,在三年的戰争中,根據德國人的戰鬥報告,他們把我打死了多少次,打傷了多少次啊。
可我一直在打仗,甚至還沒有受過傷。
” “快吐唾沫①!”維謝洛夫說。
“我是不迷信的。
” “一點也不迷信嗎?” “一點也不迷信。
迷信是膽怯的借口。
如果你怕被打死,那就不妨直說!這與哪一隻腳先站起來,是左腳還是右腳②,有什麼關系呢!德國人朝你開槍的時候,是根本不知道這一點的。
” ①俄羅斯人的一種迷信;說了不吉利的話後,吐三次唾沫可以消災。
——譯者 ③俄羅斯人的一種迷信:一個人站起來時,如左腳先開步,就會倒黴,右腳先開步,就會走運。
——譯者
答應一早就送來的,但還沒有送到。
而自己團的炮兵指揮員維謝洛夫少校幾乎一直是和伊林在一起的,現在仍留在他身邊。
首要的事情處理好以後,伊林開始猶豫起來,但在他的睑上絲毫也沒有流露出這一點。
他很想到各營去走走,看看他們那裡的情況。
通信聯絡歸通信聯絡,但親自到下面去走走也是一種不可代替的聯絡形式。
不過剛剛和各營營長通過電話,馬上就去檢查工作未免太早。
他自己也不喜歡這種做法——上級剛通過電話下達了命令,馬上就接連不斷地來問:怎麼樣,命令全執行了嗎?他管這種做法叫“無理催逼”。
高空有兩架“雅克”飛機從頭上飛過,在樹林上空消失了。
聲音也越來越小,越來越遠了。
一般說來,最近三天内我們的空軍在這個包圍圈上空幾乎沒有進行什麼活動。
空軍都撲到西方前線去了。
根據戰報,我們已經收複巴拉諾維齊和新格魯多克,在維爾紐斯,巷戰已經進入第二天了。
如果根據目前的速度一直向西推進,再過兩三天,我們可以進入波蘭境内了。
那裡才用得着空軍!我們這兒沒有空軍也行…… 殲擊機飛過後,周圍又沉寂下來了,隻是從包圍圈的那一邊傳來隆隆的炮聲,但不管是伊林,還是維謝洛夫都幾乎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習慣了。
“啊,多好的天氣啊!”維謝洛夫手搭涼棚、望着太陽說。
“射擊和觀察的條件都很好。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①,您記得去年冬天我們是怎樣進攻的嗎?大風雪,從十七号到十八号?……” ①“伊林”的名字和父名應為‘尼古拉·彼得洛維奇”,此處疑有誤。
——譯者 伊林回憶起十七号和十八号的大風雪。
風雪确實很大。
不消五分鐘,戰士站立的地方就形成一個雪堆。
“您命令我們加強火力,罵我們試射不準确,而我們卻在火力點上受苦,雪象用鏟子往迫擊炮炮筒裡扔一樣!後來我們想了個辦法:四個人張着一塊兩用油布,一個人把炮彈送進去。
然後收起兩用油布,炮彈也進了膛,就這樣發射!接着再張起兩用油布……象現在這樣的天氣,什麼炮不能開啊,”維謝洛夫說。
然後他又補充說,昨天把兩周來的戰鬥報告歸納了一下,結果是:配屬炮兵不算在内,僅僅是團自己的炮兵,就使德國人受了重創——傷亡上千人! 伊林不滿意地揮了揮手。
他不喜歡這種統計。
“如果根據你們全部報告,死多少,傷多少,這樣加起來,他們死傷的總數比整個德國的人還要多。
而根據他們的報告,我們傷亡的總數也比整個俄羅斯的人都多!紙上談兵當然比事實上容易。
你們炮兵尤其如此。
在你們看來,什麼人一倒下來,那就是死了。
可是過一會兒他還是要爬起來打仗的啊。
就拿我自己來說,在三年的戰争中,根據德國人的戰鬥報告,他們把我打死了多少次,打傷了多少次啊。
可我一直在打仗,甚至還沒有受過傷。
” “快吐唾沫①!”維謝洛夫說。
“我是不迷信的。
” “一點也不迷信嗎?” “一點也不迷信。
迷信是膽怯的借口。
如果你怕被打死,那就不妨直說!這與哪一隻腳先站起來,是左腳還是右腳②,有什麼關系呢!德國人朝你開槍的時候,是根本不知道這一點的。
” ①俄羅斯人的一種迷信;說了不吉利的話後,吐三次唾沫可以消災。
——譯者 ③俄羅斯人的一種迷信:一個人站起來時,如左腳先開步,就會倒黴,右腳先開步,就會走運。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