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3回 施青目學士識英雄 信赤心番人作藩鎮

關燈
詞曰: 英雄遭禍身幾殒,幸遇才人,留得奇人,好作他年定亂人。

     巧言能動君王聽,輕信奸臣,誤遣藩臣,眼見将來大不臣。

     調寄“采桑子” 古來立鴻功大業,享高爵厚祿的英雄豪傑,往往始困終亨,先危後顯。

    所謂天将降大任,必先拂亂其所為。

    不但大才常屈于小用,甚至無端罹重禍,險些把性命斷送了,那時卻絕處逢生,遇著有眼力、有意思的人,出力相救,得以無恙。

    然後漸漸時來運轉,建功立業,加官進爵。

    天下後世,無不贊他的功高一代,羨他的位極人臣。

    那知全虧了昔日救他的這位君子,能識人,能愛人才,能為國留得那英雄豪傑,為朝廷扶危定亂。

    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後則互相忌嫉,始而養癰畜疽,後則縱虎放鷹。

    隻顧巧言惑主,利己害人,那顧國家後患,真可痛可恨也。

    話說李白被高力士進讒,以緻楊妃嗔怪,因此玄宗不複召他到内殿供奉。

    李白見機,即上疏乞休。

    玄宗原極愛其才,溫旨慰留,不準休緻。

    李白乃益自放縱于酒,以避嫌怨,其酒友自賀知章以外,又有汝陽王(王進)、左相李适之以及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諸人,都好酒豪飲,李白時常同他們往來飲酒。

    杜工部嘗作飲中八仙歌雲: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光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 涎,恨不遣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殘,飲如長鲸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進 賢。

    宗之潇灑美少年,舉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 前,醉中往往受逃禅。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 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 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李白日逐與這幾個酒友飲酒吟詩,不覺又在京師混過了幾時。

    一日酒後,偶遇安祿山于朝門外,安祿山欺他是醉人,言語戲谑,未免唐突。

    李白乘着酒興,把祿山一場痛罵,祿山十分忿怒,無奈他是天子愛重之人,難以加害,隻得含忍。

    李白自料為女子小人輩所忌,若不早早罷官歸去,必有後禍。

    又見楊國忠、李林甫等,各自結黨弄權,蠱惑君心,政事日壞。

    身非谏官,勢不能直言匡救,何取乎備位朝端,因懇懇切切的上了一個辭官乞歸之疏。

    玄宗知其去志已決,召至禦前,面谕道:“卿必欲舍朕而去,未便強留,許卿暫回田裡。

    但卿草诏平番,有功與國,豈可空歸?然朕知卿高雅,必無所需求,卿所不可一日缺者,惟獨酒耳。

    ”遂禦筆親寫敕書一道以賜之;其敕略雲: 敕賜李白為閑散逍遙學士,所到之處,官司支給酒錢,文武官 員軍民人等毋得怠慢。

    倘遇有事當上奏者,仍聽其具疏奏聞。

     李白拜受敕命。

    玄宗又賜與錦被金帶與名馬安車。

    李白謝恩辭朝。

    他本無家眷在京,隻有仆從人等。

    當下收了行裝,别了衆僚友,出京而去。

    在朝各官,俱設宴于長亭錢送。

    惟楊國忠、高力士、安祿山三人,懷恨不送。

    賀知章等數人,直送至百裡之外,方分袂而别。

    李白團聖旨許他閑散逍遙,出京之後,不即還鄉。

    且隻向幽燕一路,但有名山勝景的所在,任意行遊。

    真個逢州支鈔,過縣給錢,觸景題詩,随地飲酒,好不适意。

    一日行至并州界中,該地方官員,都來迎候。

    李白一概辭謝,隻借公館安頓行李,帶了幾個從人,騎馬出郊外,要遊覽本處山川。

    正行之間,隻見一夥軍牢打扮的人,執戈持棍,押着一輛囚車,飛奔前來。

    見李學士馬到,閃過一邊讓路。

    李白看那囚車中,囚着一個漢子。

    那個漢子,怎生模樣兒? 頭如圓鬥,鬓發蓬蓬;面似方盆,目光閃閃。

    身遭束縛,若站起 長約丈餘;手被拘攣,倘辭開大應尺許。

    儀容甚偉,未知何故作困 國。

    相貌非常,可蔔他年為大物。

     原來那人姓郭名子儀,華州人氏,骨相魁奇,熟谙韬略,素有建功立業,忠君愛國之志。

    争奈未遇其時,暫屈在隴西節度使哥舒翰麾下,做個偏将。

    因奉軍令,查視餘下的兵糧,卻被手下人失火把糧米燒了,罪及其主,法當處斬。

    時哥舒翰出巡已在并州地界,因此軍政司把他解赴軍前正法。

    當下李白見他一貌堂堂,便勒住馬問是何人,所犯何事何罪,今解往何處。

    郭子儀在囚車中,訴說原由,其聲如洪鐘。

    李白想道:“這個人恁般儀表,定是個英雄豪傑。

    今天下方将多事,此等品格相貌,正是為朝廷有用之人才,國家之柱石,豈容輕殺。

    ”便吩咐手下衆人:“爾等到節度軍前且莫解進去,待我親自見節度,替他說情免死。

    ”衆人不敢違命,連聲應諾。

    李白回馬,傍着囚車而行。

    一頭走,一頭慢慢的試問他些軍機武略,子儀應答如流,李白愈加敬愛。

     說話之間,已到哥舒翰駐節之所。

    李白叫從人把個名帖傳與門官,說李學士來拜,門官連忙禀報。

    那哥舒翰也是當時一員名将,平昔也敬慕學士之才名,如雷貫耳。

    今見他下顧,誠以為榮幸萬一,随即将營門大開,延入。

    賓主叙坐,各道寒喧。

    獻茶畢,李白即自述來意,要求他寬釋郭子儀之罪。

    哥舒翰聽罷,沉吟半晌說道:“學士公見教,本當敬從;但學生平時節制部下軍将,賞罰必信,今郭子儀失火燒了兵糧,法所難貸,且事關重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