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0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
關燈
小
中
大
一座亭子,匾額上題着四虛亭三字,又寫西州李白題。
亭後又是一帶高牆,有兩扇石門,緊緊的閉着。
童子道:“相公且在此略坐,主人就出來也。
”說罷,飛跑的去了。
國桢想道:“此是誰家,有這般好園亭?”正在遲疑,隻見石門忽啟,走出兩個青衣的侍女,看了國桢一看,笑吟吟的道:“主人請相公到内樓相見。
”國桢道:“你主人是誰,如何卻教女使來相邀?”侍女也不答應,隻是笑着,把國桢引入石門。
早望見畫樓高聳,樓前花卉争妍,樓上又走下兩個侍女來,把國桢簇擁上樓。
隻聽得樓檐前,籠中鹦鹉叫道:“有客來了。
”國桢舉目看那樓上,排設極其華美,琉璃屏,水晶簾,照耀得滿樓光亮。
桌上博山爐内,熱着龍涎妙香,氤氲撲鼻,卻不見主人。
忽聞侍女傳呼夫人來,隻見左壁廂一簇女侍們擁着一個美人,徐步而出,那美人怎生模樣? 眼橫秋水,眉掃春山。
可憐楊柳腰,柔枝若擺。
堪愛桃花面, 豔色如酣。
寶髻玲珑,恰稱綠雲高挽;繡裙穩貼,最宜翠帶輕垂。
果然是金屋嬌姿,真足稱香閨麗質。
國桢見了,急欲退避,侍女擁住道:“夫人正欲相會。
”國桢道:“小生何人,敢輕與夫人觐面?”那夫人道:“郎君果系何等人,乞通姓氏。
”國桢心下驚疑,不敢實說,将那秦字桢字拆開,隻說道:“姓餘名貞木,未列郡庫,适因春遊,被一童子誤引入潭府,望夫人恕罪,速賜遣發。
”說罷深深一揖,夫人還禮不疊。
一雙俏眼兒,把國桢觑看。
見他儀容俊雅,禮貌謙恭,十分憐愛。
便移步向前,伸出如玉的一隻手兒,扯着國桢留坐。
國桢逡巡退遜道:“小生輕造香閣,蒙夫人不加呵斥,已為萬幸,何敢共坐?”夫人道:“妾昨夜夢一青鸾,飛集小樓,今日郎君至此,正應其兆。
郎君将來定當大貴,何必過謙。
”國偵隻得坐下,侍女獻茶畢,夫人即命看酒。
國桢起身告辭。
夫人笑道:“妾夫遠出,此間并無外人,但住不妨。
況重門深鎖,郎君欲何往乎?”國桢聞言,放心侍定,少頃侍女排下酒席,夫人拉國桢同坐共飲,說不盡佳肴美味,侍女輪流把盞。
國桢道:“不敢動問夫人何氏?尊夫何官?”夫人笑道:“郎君有緣至此,但得美人陪伴,自足怡情,何勞多問。
”國桢因自己也不曾說真名字,便也不去再問他。
兩個一遞一杯,直飲至日暮,繼之以燭,彼此酒已半酣。
國桢道:“酒已闌矣,可容小生去否?”夫人笑道:“酒興雖闌,春興正濃,何可言去?今日此會,殊非偶然,如此良宵,豈宜虛度。
” 至次日,夫人不肯就放國桢出來,國桢也戀戀不忍言别。
流連了四五日。
那知殿試放榜,秦國桢狀元及第,秦國模中二甲第一。
金殿傳胪,諸進士畢集,單單不見了一個狀元。
禮部奏請譴官尋覓。
玄宗聞知秦國模,即國桢之兄,傳旨道:“不可以弟先兄,國桢既不到,可改國模為狀元,即日赴瓊林宴。
”國模啟奏道:“臣弟于延試日出朝,至集慶坊,遇社會擁擠,與臣相失,至今不歸。
臣遣家僮四處尋問未知蹤迹,臣心甚惶惑。
今乞吾皇破例垂恩,暫緩瓊林赴宴之期,俟臣弟到時補宴,臣不敢冒其科名。
”玄宗準奏,姑寬宴期,着高力士督率員役于集慶坊一帶地方,挨街挨巷,查訪狀元秦國桢,限二日内尋來見駕。
這件奇事,哄動京城,早有人傳入夫人耳中。
夫人也隻當做一件新聞,述與秦國桢道:“你可曉得外邊不見了新科狀元,朝廷差高太監沿路尋訪,豈不好笑。
”國桢道:“新科狀元是誰?”夫人道:“就是會榜第一的秦國桢,本貫齊州,附籍長安,乃秦叔寶的後人。
”國桢聞言,又喜又驚,急問道:“如今狀元不見,瓊林宴怎麼了?”夫人道:“聞說朝廷要将那二甲第一秦國模,改為狀元;國模推辭,奏乞暫寬宴期,待尋着狀元,然後覆旨開宴哩!”國桢聽罷,忙向夫人跪告道:“好夫人,救我則個。
”夫人一把拖起道:“這為怎的?”國桢道:“實不相瞞,前日初相見,不敢便說真名姓,我其實就是秦國桢。
” 夫人聞說,呆了半晌,向國桢道:“你如今是殿元公了,朝廷現在追尋得緊,我不便再留你,隻得要與你别了,好不苦也。
”一頭說,一頭便掉下淚來。
國桢道:“你我如此恩愛,少不得要圖後會,不必愁煩。
但今聖上差高太監尋我,這事弄大了,倘究問起來,如何是好?”夫人想了一想道:“不妨,我有計在此。
”便叫侍女取出一軸畫圖,展開與國桢看,隻見上面五色燦然,畫着許多樓台亭閣,又畫一美人,憑欄看花,夫人指着畫圖道:“你到禦前,隻說遇一老媪雲:奉仙女之命召你,引至這般一個所在,見這般一個美人,被他款住。
所吃的東西,所用的器皿,都是外邊絕少的,相留數日,不肯自說姓名,也不
亭後又是一帶高牆,有兩扇石門,緊緊的閉着。
童子道:“相公且在此略坐,主人就出來也。
”說罷,飛跑的去了。
國桢想道:“此是誰家,有這般好園亭?”正在遲疑,隻見石門忽啟,走出兩個青衣的侍女,看了國桢一看,笑吟吟的道:“主人請相公到内樓相見。
”國桢道:“你主人是誰,如何卻教女使來相邀?”侍女也不答應,隻是笑着,把國桢引入石門。
早望見畫樓高聳,樓前花卉争妍,樓上又走下兩個侍女來,把國桢簇擁上樓。
隻聽得樓檐前,籠中鹦鹉叫道:“有客來了。
”國桢舉目看那樓上,排設極其華美,琉璃屏,水晶簾,照耀得滿樓光亮。
桌上博山爐内,熱着龍涎妙香,氤氲撲鼻,卻不見主人。
忽聞侍女傳呼夫人來,隻見左壁廂一簇女侍們擁着一個美人,徐步而出,那美人怎生模樣? 眼橫秋水,眉掃春山。
可憐楊柳腰,柔枝若擺。
堪愛桃花面, 豔色如酣。
寶髻玲珑,恰稱綠雲高挽;繡裙穩貼,最宜翠帶輕垂。
果然是金屋嬌姿,真足稱香閨麗質。
國桢見了,急欲退避,侍女擁住道:“夫人正欲相會。
”國桢道:“小生何人,敢輕與夫人觐面?”那夫人道:“郎君果系何等人,乞通姓氏。
”國桢心下驚疑,不敢實說,将那秦字桢字拆開,隻說道:“姓餘名貞木,未列郡庫,适因春遊,被一童子誤引入潭府,望夫人恕罪,速賜遣發。
”說罷深深一揖,夫人還禮不疊。
一雙俏眼兒,把國桢觑看。
見他儀容俊雅,禮貌謙恭,十分憐愛。
便移步向前,伸出如玉的一隻手兒,扯着國桢留坐。
國桢逡巡退遜道:“小生輕造香閣,蒙夫人不加呵斥,已為萬幸,何敢共坐?”夫人道:“妾昨夜夢一青鸾,飛集小樓,今日郎君至此,正應其兆。
郎君将來定當大貴,何必過謙。
”國偵隻得坐下,侍女獻茶畢,夫人即命看酒。
國桢起身告辭。
夫人笑道:“妾夫遠出,此間并無外人,但住不妨。
況重門深鎖,郎君欲何往乎?”國桢聞言,放心侍定,少頃侍女排下酒席,夫人拉國桢同坐共飲,說不盡佳肴美味,侍女輪流把盞。
國桢道:“不敢動問夫人何氏?尊夫何官?”夫人笑道:“郎君有緣至此,但得美人陪伴,自足怡情,何勞多問。
”國桢因自己也不曾說真名字,便也不去再問他。
兩個一遞一杯,直飲至日暮,繼之以燭,彼此酒已半酣。
國桢道:“酒已闌矣,可容小生去否?”夫人笑道:“酒興雖闌,春興正濃,何可言去?今日此會,殊非偶然,如此良宵,豈宜虛度。
” 至次日,夫人不肯就放國桢出來,國桢也戀戀不忍言别。
流連了四五日。
那知殿試放榜,秦國桢狀元及第,秦國模中二甲第一。
金殿傳胪,諸進士畢集,單單不見了一個狀元。
禮部奏請譴官尋覓。
玄宗聞知秦國模,即國桢之兄,傳旨道:“不可以弟先兄,國桢既不到,可改國模為狀元,即日赴瓊林宴。
”國模啟奏道:“臣弟于延試日出朝,至集慶坊,遇社會擁擠,與臣相失,至今不歸。
臣遣家僮四處尋問未知蹤迹,臣心甚惶惑。
今乞吾皇破例垂恩,暫緩瓊林赴宴之期,俟臣弟到時補宴,臣不敢冒其科名。
”玄宗準奏,姑寬宴期,着高力士督率員役于集慶坊一帶地方,挨街挨巷,查訪狀元秦國桢,限二日内尋來見駕。
這件奇事,哄動京城,早有人傳入夫人耳中。
夫人也隻當做一件新聞,述與秦國桢道:“你可曉得外邊不見了新科狀元,朝廷差高太監沿路尋訪,豈不好笑。
”國桢道:“新科狀元是誰?”夫人道:“就是會榜第一的秦國桢,本貫齊州,附籍長安,乃秦叔寶的後人。
”國桢聞言,又喜又驚,急問道:“如今狀元不見,瓊林宴怎麼了?”夫人道:“聞說朝廷要将那二甲第一秦國模,改為狀元;國模推辭,奏乞暫寬宴期,待尋着狀元,然後覆旨開宴哩!”國桢聽罷,忙向夫人跪告道:“好夫人,救我則個。
”夫人一把拖起道:“這為怎的?”國桢道:“實不相瞞,前日初相見,不敢便說真名姓,我其實就是秦國桢。
” 夫人聞說,呆了半晌,向國桢道:“你如今是殿元公了,朝廷現在追尋得緊,我不便再留你,隻得要與你别了,好不苦也。
”一頭說,一頭便掉下淚來。
國桢道:“你我如此恩愛,少不得要圖後會,不必愁煩。
但今聖上差高太監尋我,這事弄大了,倘究問起來,如何是好?”夫人想了一想道:“不妨,我有計在此。
”便叫侍女取出一軸畫圖,展開與國桢看,隻見上面五色燦然,畫着許多樓台亭閣,又畫一美人,憑欄看花,夫人指着畫圖道:“你到禦前,隻說遇一老媪雲:奉仙女之命召你,引至這般一個所在,見這般一個美人,被他款住。
所吃的東西,所用的器皿,都是外邊絕少的,相留數日,不肯自說姓名,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