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80回 安祿山入宮見妃子 高力士沿街覓狀元

關燈
問我姓名,今日方才放出行動,都被他以帕蒙首,教人扶掖而行,竟不知他出入往來的門路。

    你隻如此奏聞,包管無事。

    ”國桢道:“此何畫圖,那畫上美人是誰,如何說遇了他,便可無事?”夫人道:“不必多問,你隻仔細看了,牢牢記着,但依我言啟奏。

    我再托人賄囑内侍們,于中周旋便了。

    本該設席與你送行,但欽限二日尋到,今已是第二日了,不可遲誤,隻奉三杯罷。

    ”便将金杯斟酒相遞,不覺淚珠兒落在杯中,國桢也凄然下淚。

    兩人共飲了這杯酒。

    國桢道:“我的夫人,我今已把真名姓告知你了,你的姓氏也須說與我知道,好待我時時念誦。

    ”夫人道:“我夫君亦系朝貴,我不便明言;你若不忘恩愛,且圖後會罷。

    ”說到其間,兩下好不依依難舍。

    夫人親送國桢出門,卻不是來時的門徑了,别從一曲徑,啟小門而出。

    看官,你道那夫人是誰?原來他覆姓達奚,小字盈盈,乃朝中一貴官的小夫人。

    這貴官年老無子,又出差在外,盈盈獨居于此,故開這條活路,欲為種子計耳。

    正是: 欲求世間種,暫款榜頭人。

     當下國桢出得門來,已是傍晚的時候,踉踉跄跄,走上街坊。

    隻見街坊上人,三三兩兩,都在那裡傳說新聞。

    有的道:“怎生一個新科狀元,卻不見了,尋了兩日,還尋不着?”有的道:“朝廷如今差高公公子城内外寺觀中,及茶坊酒肆妓女人家,各處挨查,好像搜捕強盜一般。

    ”國桢聽了,暗自好笑。

    又走過了一條街,忽見一對紅棍,二三十個軍牢,擁着一個騎馬的太監,急急的行來。

    國桢心忙,不覺沖了他前導。

    軍牢們呵喝起來,舉棍欲打。

    國桢叫道:“呵呀!不要打!”隻聽得側首小巷裡,也有人叫道:“呵呀,不要打!”好似深山空谷中,說話應聲響的一般。

    原來那馬上太監,便是奉旨尋狀元的高力士,他一面親身追訪,一面又差人同着秦家的家僮,分頭尋覓,此時正從小巷出來。

    那家僮望見了主人,恰待喊出來,卻見軍牢們扭住國桢要打,所以忙嚷不要打,恰與國桢的喊聲相應。

    當下家僮喊道:“我家狀元爺在此了!”衆人聽說,一齊擁住。

    力士忙下馬相見說道:“不知是殿元公,多有觸犯,高某那處不尋到,殿元兩日卻在何處?”國桢道:“說也奇怪,不知是遇怪逢神,被他阻滞了這幾時,今日才得出來,重煩公公尋覓,深為有罪。

    今欲入朝見駕,還求公公方便。

    ”力士道:“此時聖駕在花萼樓,可即到彼朝參。

    ” 于是乘馬同行。

    來至樓前,力士先啟奏了,玄宗即宣國桢上樓朝參畢,問:“卿連日在何處?”國桢依着達奚盈盈所言,宛轉奏上。

    玄宗聞奏,微微含笑道:“如此說,卿真遇仙矣,不必深究。

    ”看官,你道玄宗為何便不究了?原來當時楊貴妃有姊妹三人,俱有姿色。

    玄宗于貴妃面上,推恩三姊妹,俱賜封号,呼之為姨:大姨封韓國夫人,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

    諸姨每因貴妃宣召入宮,即與玄宗諧谑調笑,無所不至;其中惟虢國夫人,更風流倜傥,玄宗常與相狎,凡宮中的服食器用,時蒙賜赍,又另賜第宅一所于集慶坊。

    這夫人卻甚多情,常勾引少年子弟,到宅中取樂,玄宗頗亦聞之,卻也不去管他。

    那達奚盈盈之母曾在虢國府中,做針線養娘,故備知其事。

    這軸圖畫,亦是府中之物,其母偶然攜來,與女兒觀玩的。

    畫上那美人,即虢國夫人的小像。

    所以國桢照着畫圖說法,玄宗竟疑是虢國夫人的所為,不便追究,那知卻是盈盈的巧計脫卸。

    正是: 張公吃酒李公醉,鄭六生兒盛九當。

     當下玄宗傳旨,狀元秦國桢既到,可即刻赴瓊林宴。

    國桢奏道:“昨已蒙皇上改臣兄國模為狀元,臣兄推辭不就,今乞聖恩,即賜改定,庶使臣不緻以弟先兄。

    ”玄宗道:“卿兄弟相讓,足征友愛。

    ”遂命兄弟二人,俱賜狀元及第,國桢謝恩赴宴。

    内侍資着兩副官袍,兩對金花,至瓊林宴上,宣賜秦家昆仲,好不榮耀。

    時已日暮,宴上四面張燈,諸公方才就席。

    從來說杏苑看花,今科卻是賞燈。

    且玉殿傳金榜,狀元忽有兩個,真乃奇聞異事。

    次日,兩狀元率請親貴赴阙謝恩,奉旨秦國模、秦國桢俱為翰林承旨。

    其餘諸人,照例授職,不在話下。

     且說宮中一日賞花開宴,貴妃宣召虢國夫人入宮同宴,明皇見了虢國夫人,想起秦國桢所奏之語,遂乘貴妃起身更衣時,私向夫人笑問道:“三姨何得私藏少年在家?”那知虢國夫人,近日正勾引一個千牛衛官的兒子,藏在家中,今聞此言,隻道玄宗說着這事,乃斂衽低眉含笑說道:“兒女之情,不能自禁,乞天恩免究罷!”玄宗戲把指兒點着道:“姑饒這遭。

    ”說罷,相視而笑。

    正是: 阿姨風蚤,姨夫識竅。

    大家錯誤,付之一笑——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