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3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讨罪

關燈
:“不知萬卉中可有不開的?”衆臣各處閑看,惟有槿樹,杳無萌芽,仍舊凋零,不覺贊歎道:“妙哉槿樹,真可謂持正不阿者矣!”正說時,隻見驸馬武攸暨進宮去朝見了,到暢華堂來領宴。

    又見許多宮女,擁着太後進來,叫大臣不必朝參,排班坐定。

    太後道:“草木凋零,毫無意興,故朕昨宵特敕一旨,向花神借春,不意今朝萬花齊放,足見我朝太平景像。

    此刻飲酒,須要盡興回去,或詩或賦做來,以記盛事。

    ”又吩咐内侍去看萬卉中可有違诏不開的,左右道:“萬花齊放,隻有模樹不開。

    ”太後命左右剪除枝幹,滴在野間,編籬作障,不許複植苑中。

     那武三思輩,這些谄佞之徒,無不谀詞贊美。

    獨有狄仁傑等俱道:“春榮秋落,天道之常。

    今衆花特發,亦陛下威福所緻;但冬行春令,還宜修省。

    ”酒過三巡,衆臣辭退。

    太後也因懷義在内,命駕進宮。

    武三思看見太後不邀他到宮裡去,心中疑惑,走到旁邊,穿過了玩月亭,将到翠碧軒轉去,隻見上官婉兒倚欄呆想。

    正是: 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

     倚欄惆怅立,妩媚覺魂消。

     三思在太後處,時常見他,也彼此留心。

    今日見他獨自在此,好不歡喜,便道:“婉姐,你獨自在此想着甚來,敢是想我麼?”婉兒撇轉頭來,見是三思,笑道:“我是不想你,另有個心上人在那裡想着。

    ”三思道:“是那個?”婉兒道:“我且問你,今日在暢華堂中赴宴,為何闖到這裡?”三思道:“你莫管我,同你到翠碧軒裡去,有話問你。

    ”婉兒道:“有話就在此說吧。

    ”三思笑道:“我偏要到軒裡去說。

    ”婉兒沒奈何,隻得随了他到軒裡來。

    三思問道:“誰在太後宮中玩耍?”婉兒道:“是懷僧。

    ”三思便把婉兒摟住道:“親姐姐,你方才說有人想我,端的是那個?”婉兒就把韋後在宮時,“我常在他面前贊你如何風流,如何溫存,又說你同太後在宮,如何舉動,他便長歎一聲,好似癡呆的模樣道:‘怪不得太後愛他!’這不是他想你麼?可惜如今同聖上移駕房州去了。

    他苦得回來,我引你去,豈不勝過上宮麼?”三思道:“韋後既有如此美情,我當在太後面前竭力周全,召還廬陵王便了。

    ”說了,分手而别。

     時索元禮、周興、來俊臣輩,同在暢華堂與宴,覺得狄仁傑、安金藏諸正人,意氣矜驕,殊不為禮,心中飲恨。

    懷義又怪蘇良嗣批其頰,大肆發怒。

    适虢州人楊初成,矯制募人迎帝于房州。

    太後敕旨捕之。

    懷義買囑周興,誣蘇良嗣、狄仁傑與安金藏等同謀造反,來俊臣又投一扇子匦上,有“醉花陰”詞二首,雲是良嗣譏讪母後,同謀不軌。

    詞雲: 花到春開其常耳,破臘花有幾,除卻一枝梅,再要花開,隻恐無其二。

     上苑催花丹诏至,不許拘常例。

    草木亦何知,役使随人,博得天顔喜。

     違例開花花何意?要把君王媚。

    昨夜诏花開,今早來看,卻果都開矣。

     槿樹一枝偏獨異,不肯随凡卉。

    籬下盡悠然,萬紫千紅,對此應含(女鬼)。

     太後見了大怒,然知狄仁傑乃忠直之臣,用筆抹去,餘谕索元禮勘問。

    元禮臨審酷烈,不知誣害了多少人,把蘇良嗣一夾,要他招認謀反。

    良嗣喊道:“天地九廟之靈在上,如良嗣稍有異心,臣等願甘滅族。

    ”又把安金藏要夾起來。

    金藏道:“為子當孝,為臣當忠;如君欲臣死,孰敢不死?但欲勘臣去陷君,臣不為也,今既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良嗣不反。

    ”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髒皆出,血湧法堂。

    杜景儉、李日知他兩個尚存平恕,見了忙叫左右奪住佩刀,奏聞太後。

    太後即傳旨,着俊臣停推,叫太醫院看視。

     安金藏此事遠近傳聞。

    眉州刺史英公徐敬業同弟敬猷,行至揚州,忽聞此報,不勝駭怒道:“可惜先帝天挺英雄,數載親臨鏖戰,始得太平。

    至今日被一婦人安然坐享,把他子孫,翦滅殆盡。

    難道此座,竟聽他歸之武氏乎?舉朝中公卿,何同木偶也!”敬猷道:“吾兄是何言欤?衆臣俱在辇毀之下,各保身家,彼雖滢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