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73回 安金藏剖腹鳴冤 駱賓王草檄讨罪
關燈
小
中
大
朝廷之紀綱尚在,但可恨這班狐鼠之徒耳。
如今日有忠義之士,出而讨之,誰得而禁哉!”正說時,隻見唐之奇、駱賓王進來。
原來唐、駱因坐事貶谪,皆會于揚州,二人聽見了,便道:“好呀,你們将有不軌之志,是何緣故?”敬業道:“二兄來得甚妙,有京報在這裡,請二兄去看便知。
”二人看了一遍,唐之奇隻顧歎氣。
駱賓王對敬業道:“這節事,令祖先生若存,或者可以挽回,如今說也徒然。
”敬業道:“賢兄何必如此說,人患不同心耳,設一舉義旗,擁兵而進,孰能禦之?”唐之奇道:“既如此說,兄何寂然?”駱賓王道:“兄若肯正名起義,弟當作一檄以贈。
”敬業道:“兄若肯扶助,弟即身任其事,即日祭告天地,祀唐祖宗,号令三軍,義旗直指耳。
且把酒來吃,兄慢慢的想起來。
”駱賓王道:“這何必想,隻要就事論事說去,已書罪無窮矣。
”敬猷道:“隻就斷後妃手足,這種利害之心,實男子所無。
”一回兒擺上酒來,大家用巨觞飲了數杯,賓王立起身來說道:“待弟寫來,與諸兄一看,悉憑主裁。
”忙到案邊,展開素紙寫道: 僞周武氏者,人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手晚節,穢亂春宮,潛隐先帝之私,陰圖後廷之嬖。
入門見妒,蛾眉不 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踐元後于星翟,陷吾君于聚囗;加以 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 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之,幽之于 别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燕 啄王孫,如漢作之就盡;龍囗帝後,識更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 家子,奉先君之承業,荷朝廷之厚恩。
敬業坐在旁邊,看他一頭寫,一頭眼淚落将下來,忍不住移身去看,隻見他寫到: 公等或居漢地,或葉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王室;言猶 在耳,忠豈忘心?一-不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城中,竟 是誰家之天下! 敬業看完,不覺杆兒落将下來,雙手擊案大恸。
賓王寫完,把筆擲于地上道:“如有看此不動心者,真禽獸也!”衆人亦走來念了一遍,無不涕泗交流。
豈知一道檄文,如同治安策,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歎息者六,弄得一堂之上,彼此哀傷。
敬猷道:“這節事不是哭得了事的,隻要請公商議做會便了。
”大家複坐。
敬業道:“明日屈二兄早來,尚有幾個好相知,邀他同事。
”駱、唐二人,唯唯而别。
時狄仁傑為相,見獄中引虛伏罪者,尚有八百五十餘人。
仁傑具疏,将索元禮等殘酷之事,奏間太後,命嚴思善按問。
思善與周興方推事對食,謂興道:“因多不承,當為何去?”興道:“令國人甕,以火靈之,何事不承?”思善乃索大甕,熾炭如興法,因起謂興道:“有内狀推公,請公入此甕。
”興叩頭伏罪,流嶺南為仇家所殺。
索元禮、來俊臣棄市,人争啖其肉,斯須而盡。
太後知天下惡之,乃下制數其罪惡,加以赤族之誅。
這些殘酷之事,一朝除滅殆盡,軍民相賀道:“自今眠者背始貼席矣。
” 一日,武三思進宮,将徐敬業檄文,并裴炎回敬業書,與太後看。
太後看罷,不覺悚然長歎,問:“此檄出自誰手?”三思道:“駱賓王。
”太後道:“有才如此,而使之流落不偶,則前此宰相之過也。
”三思因問敬業約炎為内應,而炎書隻有“青鵝”二字,衆所不解。
太後道:“此何難解;青春十二月也,鵝者我自與也,言十二月中至京,我自策應也。
今裴炎出差在外,且不必追捉,隻遣大将李孝逸,征讨敬業便了。
但我想廬陵王在房州,他是我嫡子,若有異心,就費手了。
要着一個心腹去看他作何光景?隻是沒有人去得。
”三思想起婉兒說韋後慕我之意,便道:“我不是陛下的心腹麼,就去走遭。
”太後道:“你是去不得的。
”三思道:“此
如今日有忠義之士,出而讨之,誰得而禁哉!”正說時,隻見唐之奇、駱賓王進來。
原來唐、駱因坐事貶谪,皆會于揚州,二人聽見了,便道:“好呀,你們将有不軌之志,是何緣故?”敬業道:“二兄來得甚妙,有京報在這裡,請二兄去看便知。
”二人看了一遍,唐之奇隻顧歎氣。
駱賓王對敬業道:“這節事,令祖先生若存,或者可以挽回,如今說也徒然。
”敬業道:“賢兄何必如此說,人患不同心耳,設一舉義旗,擁兵而進,孰能禦之?”唐之奇道:“既如此說,兄何寂然?”駱賓王道:“兄若肯正名起義,弟當作一檄以贈。
”敬業道:“兄若肯扶助,弟即身任其事,即日祭告天地,祀唐祖宗,号令三軍,義旗直指耳。
且把酒來吃,兄慢慢的想起來。
”駱賓王道:“這何必想,隻要就事論事說去,已書罪無窮矣。
”敬猷道:“隻就斷後妃手足,這種利害之心,實男子所無。
”一回兒擺上酒來,大家用巨觞飲了數杯,賓王立起身來說道:“待弟寫來,與諸兄一看,悉憑主裁。
”忙到案邊,展開素紙寫道: 僞周武氏者,人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手晚節,穢亂春宮,潛隐先帝之私,陰圖後廷之嬖。
入門見妒,蛾眉不 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踐元後于星翟,陷吾君于聚囗;加以 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 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之,幽之于 别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燕 啄王孫,如漢作之就盡;龍囗帝後,識更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 家子,奉先君之承業,荷朝廷之厚恩。
敬業坐在旁邊,看他一頭寫,一頭眼淚落将下來,忍不住移身去看,隻見他寫到: 公等或居漢地,或葉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王室;言猶 在耳,忠豈忘心?一-不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城中,竟 是誰家之天下! 敬業看完,不覺杆兒落将下來,雙手擊案大恸。
賓王寫完,把筆擲于地上道:“如有看此不動心者,真禽獸也!”衆人亦走來念了一遍,無不涕泗交流。
豈知一道檄文,如同治安策,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歎息者六,弄得一堂之上,彼此哀傷。
敬猷道:“這節事不是哭得了事的,隻要請公商議做會便了。
”大家複坐。
敬業道:“明日屈二兄早來,尚有幾個好相知,邀他同事。
”駱、唐二人,唯唯而别。
時狄仁傑為相,見獄中引虛伏罪者,尚有八百五十餘人。
仁傑具疏,将索元禮等殘酷之事,奏間太後,命嚴思善按問。
思善與周興方推事對食,謂興道:“因多不承,當為何去?”興道:“令國人甕,以火靈之,何事不承?”思善乃索大甕,熾炭如興法,因起謂興道:“有内狀推公,請公入此甕。
”興叩頭伏罪,流嶺南為仇家所殺。
索元禮、來俊臣棄市,人争啖其肉,斯須而盡。
太後知天下惡之,乃下制數其罪惡,加以赤族之誅。
這些殘酷之事,一朝除滅殆盡,軍民相賀道:“自今眠者背始貼席矣。
” 一日,武三思進宮,将徐敬業檄文,并裴炎回敬業書,與太後看。
太後看罷,不覺悚然長歎,問:“此檄出自誰手?”三思道:“駱賓王。
”太後道:“有才如此,而使之流落不偶,則前此宰相之過也。
”三思因問敬業約炎為内應,而炎書隻有“青鵝”二字,衆所不解。
太後道:“此何難解;青春十二月也,鵝者我自與也,言十二月中至京,我自策應也。
今裴炎出差在外,且不必追捉,隻遣大将李孝逸,征讨敬業便了。
但我想廬陵王在房州,他是我嫡子,若有異心,就費手了。
要着一個心腹去看他作何光景?隻是沒有人去得。
”三思想起婉兒說韋後慕我之意,便道:“我不是陛下的心腹麼,就去走遭。
”太後道:“你是去不得的。
”三思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