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十七

關燈
忠義四 張槤字子隆,号四岑,鄞縣布衣。

    性坦率,敦倫紀。

    國變後,日咄咄。

    會剃發令下,閉戶坐室中,取酒獨酌,摩其頂而歎曰:「彼曲局者惡可以兵之乎」?乃往竈下,得炭滿甕,和以木屑置床之爇之;投身其上,覆以重衾。

    時方盛暑,俄頃,酒力墳盈而絕。

    舁屍出,已绀色矣。

    丙戌六月二十日也。

     倪文征字舜平,山陰人。

    以布衣為蒙師,兼通醫術。

    紹興破,市酒肴飲裡中少年,求辦一事;有諾之者。

    偕至墓所,命掘坎自瘗。

    衆駭,欲散,文征恚甚;曰:「此何事,可誤我乎」!或尼之曰:「死,義也。

    今某某等皆不死,汝一醫生何自苦」?文征曰:「人各行其志,惟諸公玉予于成也」。

    一人曰:「豈可使土親膚乎」?以二缸贈之,埋于坎中。

    文征趺坐其内,命覆之,封其隙。

    衆環坐竊聽,微聞其聲,逾三時而寂(國朝入祀忠義祠)。

     朱玮(小腆紀年作炜)字鴻儒,山陰人,諸生(南疆繹史稱布衣)。

    北兵至浙,避家梅裡尖。

    江上師潰,人皆竄伏,玮痛哭不已曰:「此日而生,全歸之謂何」!乃書絕命詞二語于幾上,潛往礁石躍水死。

    家人遍覓不得,見遺語,始知其赴難也。

    年甫二十四(國朝入祀忠義祠)。

     鄒欽光,瑞安人,諸生(明季南略光作堯,字維則,永嘉人,郡庠生)。

    紹興破,溺死(國朝入祀忠義祠)。

     張君正,浦江人,諸生。

    郡城破,自缢于明倫堂(國朝入祀忠義祠)。

     傅日炯字中貢,諸暨人。

    為諸生,與其族父平公同受業劉宗周之門。

    江幹師潰,兩人相謂曰:「吾輩義固當死,然俱有老母在,亦惟白于老母,許死則死耳」。

    平公白于母,不許。

    日炯白于母,許之,遂赴湄池死。

    平公乃養日炯母終身(國朝賜日炯入祀忠義祠)。

     趙景麟,鄞縣人,諸生(明史作布衣),寓居紹興。

    江上師潰,輕巾服,懷所作文走谒文廟,拜先聖畢,赴泮池死(鄞縣志:趙景麟字天生,蓋一人,無赴泮池事。

    小腆紀年雲:投泮池不死,後絕食死)。

     趙天生,鄞縣人。

    為諸生,有節概。

    丙戌六月,江上失守,題詩案上曰:書生不律難驅敵,何處秦庭可惜兵?隻有東津橋下水,西流直接汨羅清」。

    竟往城東,躍入江水。

    漁人救之,舁還,不食不語。

    乃強輿入太白山,欲令食,不可,則為謬語以慰之。

    或曰:「李侍郎長祥克紹興矣」。

    或曰:「翁洲大将黃斌卿将奉監國來恢複矣」。

    或曰:「石浦大将張名振奇捷矣」。

    或曰:「四明山寨下慈溪矣」。

    天生聞之,即進食。

    如是者半年,謬語漸窮,而天生病亦稍愈。

    間出山中,問樵子輩以近事,别循發示之曰:「天下大定,更何問焉」!天生大恸踣地,更不複食,竟餓死。

    鄉人私谥「節愍先生」(國朝入祀忠義祠)。

     周西字方人,定海衛人。

    丙戌六月,紹興破,年僅二十六也。

    歡曰:「楊鐵崖稱老寡婦,今其時矣」。

    遂棄舉業,訓蒙養母。

    所着詩古文曰「痛定集」。

    嘗與友人書曰:「今日所斷不可當者,妄欲以義士自欺也。

    夫何地非我朝之土、何人非我朝之民,又何倉庾非我朝之粟,不必為首陽頑民以自表異也。

    所謂義士者,當為蹈海之魯連争帝暴秦、奮臂之陳涉特由發難、張良之報雠、翟義之讨賊、駱賓王之草檄、謝枋得之卻聘而死。

    否則,如陳鹹之閉戶不出、梅福之逃吳門為市卒、陶潛之終身為晉處士。

    此雖不得志于今,亦當知重于後。

    而我皆未能也,其敢侈談義士乎」!此書蓋其自道雲。

     張成義字能信,慈溪人,有異材。

    為諸生,受業劉宗周之門。

    江幹師潰,起兵不克,行遯不返,莫知所終。

     趙甸字禹功,會稽人。

    少極貧,學黹以養親,藝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