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逸史卷十六

關燈
忠義三 高岱字魯瞻,号白浦,會稽人。

    崇祯中,以武學生舉順天鄉試,被黜。

    久之,辨複。

    魯王監國,授職方主事。

    及紹興失守,慨然曰:「上恩厚矣!國家文武異途,重文輕武,占畢小生持議廟堂,而戮力疆場者指為粗人,以緻寇盜充斥,不能抗禦,神州陸沉,職是故也。

    我本武學,得授文職,偪側搶攘,無益毫發,尚不能以一死報國乎!劉蕺山、吾鄉先生也,吾當師之」。

    即絕粒祈死。

    其子諸生朗坐守之,閱八日,知父意不可回,泣拜父前曰:「兒請先之」。

    乃攜巾服泛小舟,绐舟子出海禱神。

    去岸遠,北面再拜,躍入海中。

    舟子急挽之,齧舟子臂,始得下。

    舟子又入水救之,捽其巾;朗躍出水面,正巾而沒。

    岱聞之曰:「兒果能先我乎」!自是不複言。

    又閱數日而卒(國朝賜谥節愍、子附入祠)。

     葉如■〈艹恒〉字衡生,會稽人;崇祯三年舉人。

    魯王監國,與同裡高岱同授兵部主事。

    每會食,相與抵掌言忠孝事。

    紹興破,與妻王氏出居桐塢墓所,岱送之曰:「君殆隐于是乎」?如■〈艹恒〉曰:「非也。

    我無城守責,死于墓耳」。

    遂與王氏并赴水死(國朝賜谥節愍)。

    王以被救免;次日,複死之。

     徐複儀字漢官,号雪潭,錢塘人(小腆紀年雲:上虞人),崇祯癸未進士。

    福王立,授刑部員外郎。

    明年,主試雲南;行數日,而南都陷。

    歸事魯王,加翰林院編修。

    辭曰:「侍從文墨,所以潤色太平也。

    今戎馬日逼,臣不得馳驅疆場為陛下負弩矢,猥賜臣清燕,死無以塞責」。

    不報。

    未幾,浙東破,歸家拜父母、别妻子,泣奔蹲山,投空谷中,虎豹觸之不為怪。

    一日大風雨,晝晦,傳聞兵四合;乃曰:「吾命盡矣」!遂扼喉死(紀年雲:投崖死。

    勝朝殉節諸臣錄雲:拒抗死)。

    待旦,而父始至,持其首而泣,目尚張;父曰:「兒得死所矣」!乃瞑(國朝賜谥節愍)。

     唐自彩字西望,四川達州籍,江甯人。

    崇祯末,以貢生官臨安知縣,有循聲。

    杭州失守,自彩與侄偕豫逃山中。

    有言其受魯王敕、陰部署為變者,遂被捕獲。

    北帥谕之曰:「我知汝賢吏,故不加兵,行且薦于朝矣」。

    自彩曰:「士各有志,安用相強」?北帥曰:「獨不念少妾、幼子乎」?自彩曰:「大丈夫豈以子女易大節」!卒與侄偕死(國朝賜谥忠節)。

    其妾大呼願從死,亦殺之。

    偕豫子敬子(南疆繹史偕作階,子作之)亦貢生。

    唐王贈自彩太常寺少卿、偕豫太常寺博士。

     王玉藻字質夫,号螺山,南直江都人;司勳郎納谏子。

    崇祯癸未進士,授慈溪知縣,有異政。

    甲申國變,哀号求死,家人勸之乃止。

    南都繼陷,與沉宸荃共起兵,進禦史,尋以兵科都給事中往軍前。

    而江上諸帥惡其任事邁往,壯氣勃然,皆不予饷,乃力請還朝。

    在垣中持正,又不為諸臣所喜,乃力求罷;不許。

    及紹興失守,王走海島,玉藻仰天大恸,躍入池中,複為家人所救,得免。

    遂隐居不出,終身不薙發,不改故衣冠。

    一夕忽作絕命詞曰:「半生辛苦泣孤臣,剩得幹幹淨淨身。

    四大既崩神失散,這篇草稿付誰人」!擲筆而逝(小腆紀年雲:辛卯後歸故鄉,以餓死),年六十六。

     玉藻為令時,首拔童子姚亦方;國亡後,亦棄衣巾來依玉藻。

    往往無人時,師弟相對悲啼。

    久之成癫疾。

    每一動念,疾辄作,作則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