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有依行品第四之三
複次善男子,有諸衆生禀性暴惡言辭粗獷。
實是愚癡懷聰明慢。
不斷殺生乃至邪見。
於他所得利養恭敬世所稱譽深生嫉妒。
常自追求利養恭敬世所稱譽。
曾無厭倦。
恒自贊譽輕毀於他。
不自防護身語意業常樂習行一切惡行。
内行?參毒無有悲愍。
無慚無愧喜觸惱他於諸福田好簡勝劣。
於歸我法諸出家人。
常樂伺求所有瑕隙。
才得少相未審真虛即便輕毀呵罵讁罰。
其心剛強佷戾迷亂。
常喜觸惱諸出家人。
不省己過念譏他阙。
雖聞贊歎大乘功德發意趣求。
而心好為諸重惡事。
曾未寂靜。
诳惑他故。
於大乘法現自聽聞教他聽聞。
現自讀誦教他讀誦。
為自薦舉陵伏他故。
於大乘法恭敬贊美。
自於大乘諸行境界。
不曾修學未能悟解。
而自稱号我是大乘。
誘勸他人附己修學。
規求名利以自活命。
譬如破戒惡持律師。
自犯屍羅樂行惡行。
為名利故誘勸他人。
令勤修學毗奈耶藏。
如是谄曲虛詐衆生。
下賤人身尚當難得。
退失善趣二乘涅槃。
況得大乘終無是處。
當堕惡趣難有出期。
諸有智人不應親近。
而無慚愧於大衆中自号大乘如師子吼。
為名利故誘诳愚癡。
令親附己共為朋黨。
譬如有驢披師子皮而便自謂以為師子有人遙見謂真師子及至鳴已皆識是驢鹹共唾言此非師子是食不淨真弊惡驢種種呵叱皆共舍去。
我說如是補特伽羅。
常樂習行十惡業道。
燒滅一切人天種子。
尚退聲聞獨覺乘法。
況於大乘能成法器。
愚癡憍慢自号大乘。
诳惑他人招集利養。
譬如礙慢無手足人欲興戰伐入於大陣徒設功效終無克成。
詐号大乘亦複如是,信手戒足無有一全。
不自崖揆所堪行業。
欲興戰伐煩惱大陣。
徒設功效終無克成。
我說。
是人不護三業專行惡行妄号大乘。
實於三乘皆非法器。
而欲破壞一切衆生勇健堅牢煩惱大陣欲皆顯示一切衆生八支聖道。
令入無畏涅槃之城。
終無是處。
所以者何。
善男子,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淨律儀。
修行第一微妙善行。
具足第一堅固慚愧。
深見深畏後世苦果。
遠離所有一切惡法。
常樂修行一切善法。
慈悲常遍一切有情。
恒普為作利益安樂。
救濟度脫一切有情所有厄難生死衆苦。
不顧自身所有安樂。
唯求安樂一切有情。
如是名為住大乘者,善男子,有何等相名聲聞乘。
謂諸衆生常勤精進安住正念樂等引定離諸谄诳。
信知業果不著五欲。
世間八法所不能染。
修善勇猛如救頭然。
常審谛觀諸蘊界處。
恒樂安住所有聖種。
具此相者名聲聞乘。
如是衆生尚未能成獨覺乘器。
況複能成大乘法器。
善男子,有何等相名獨覺乘。
謂諸衆生具上聲聞一切功德。
複能於彼五取蘊中。
數數安住随無常觀。
數數安住随生滅觀。
普於一切緣生法中。
能審谛觀皆是滅法。
具此相者名獨覺乘。
如是衆生非大乘器。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若真善人刹帝利,乃至真善戌達羅。
修信等十有依輪,於聲聞乘速成器。
求獨覺乘三業淨,具足慚愧怖諸蘊。
知過樂靜住空閑,念守諸根心寂定。
善觀緣起修靜慮,諸蘊界處巧能觀。
具此十行有依輪,成勝乘器度有海。
修共三乘二乘輪,自求解脫煩惱苦。
不度有情不舍習,此人俱非大乘器。
愚癡懈怠根下劣,於二乘法不勤修。
定不能具大乘輪,故非大乘廣大器。
愚癡獨一求解脫,劣意下行無慈悲。
樂著斷見向惡趣,棄舍正法說非法。
毀謗二乘舍律行,受具足戒号大乘。
破亂我法惑衆生,由此人身難複得。
惱亂我法諸賢聖,讁罰被赤袈裟人。
呵罵遮奪衣缽等,長時退失人天趣。
是故若欲複人身,不患舌庈而舍命。
常樂值遇諸佛者,普應弘護三乘法。
欲得三乘最上乘,應善觀察三乘法。
歡喜為他普開示,當得成佛定無疑。
破戒慳嫉懷憍慢,自贊毀他号大乘。
舍離此人依智者,定當成佛度三界。
於三乘器随所宜,慈悲為說三乘法。
随願令滿無慳嫉,當得成佛定無疑。
知蘊界處皆空寂,無所依住譬虛空。
說法等攝諸有情,當獲妙覺無邊智。
破戒意樂懷惡心,聞說大乘勝功德。
詐号大乘為名利,如弊驢披師子皮。
我今普告一切衆,若欲疾得勝菩提。
當善修持十善業,護持我法勿毀壞。
我昔諸馀契經說,應求大覺行大乘。
舍離聲聞獨覺乘,為清淨者說斯法。
曾供無量俱胝佛,斷惡勤勞修淨心。
我為勸進彼衆生,故說一乘無第二。
今此衆具三乘器,有但堪住聲聞乘。
心極憂怖多事業,彼非上妙菩提器
實是愚癡懷聰明慢。
不斷殺生乃至邪見。
於他所得利養恭敬世所稱譽深生嫉妒。
常自追求利養恭敬世所稱譽。
曾無厭倦。
恒自贊譽輕毀於他。
不自防護身語意業常樂習行一切惡行。
内行?參毒無有悲愍。
無慚無愧喜觸惱他於諸福田好簡勝劣。
於歸我法諸出家人。
常樂伺求所有瑕隙。
才得少相未審真虛即便輕毀呵罵讁罰。
其心剛強佷戾迷亂。
常喜觸惱諸出家人。
不省己過念譏他阙。
雖聞贊歎大乘功德發意趣求。
而心好為諸重惡事。
曾未寂靜。
诳惑他故。
於大乘法現自聽聞教他聽聞。
現自讀誦教他讀誦。
為自薦舉陵伏他故。
於大乘法恭敬贊美。
自於大乘諸行境界。
不曾修學未能悟解。
而自稱号我是大乘。
誘勸他人附己修學。
規求名利以自活命。
譬如破戒惡持律師。
自犯屍羅樂行惡行。
為名利故誘勸他人。
令勤修學毗奈耶藏。
如是谄曲虛詐衆生。
下賤人身尚當難得。
退失善趣二乘涅槃。
況得大乘終無是處。
當堕惡趣難有出期。
諸有智人不應親近。
而無慚愧於大衆中自号大乘如師子吼。
為名利故誘诳愚癡。
令親附己共為朋黨。
譬如有驢披師子皮而便自謂以為師子有人遙見謂真師子及至鳴已皆識是驢鹹共唾言此非師子是食不淨真弊惡驢種種呵叱皆共舍去。
我說如是補特伽羅。
常樂習行十惡業道。
燒滅一切人天種子。
尚退聲聞獨覺乘法。
況於大乘能成法器。
愚癡憍慢自号大乘。
诳惑他人招集利養。
譬如礙慢無手足人欲興戰伐入於大陣徒設功效終無克成。
詐号大乘亦複如是,信手戒足無有一全。
不自崖揆所堪行業。
欲興戰伐煩惱大陣。
徒設功效終無克成。
我說。
是人不護三業專行惡行妄号大乘。
實於三乘皆非法器。
而欲破壞一切衆生勇健堅牢煩惱大陣欲皆顯示一切衆生八支聖道。
令入無畏涅槃之城。
終無是處。
所以者何。
善男子,夫大乘者,受持第一清淨律儀。
修行第一微妙善行。
具足第一堅固慚愧。
深見深畏後世苦果。
遠離所有一切惡法。
常樂修行一切善法。
慈悲常遍一切有情。
恒普為作利益安樂。
救濟度脫一切有情所有厄難生死衆苦。
不顧自身所有安樂。
唯求安樂一切有情。
如是名為住大乘者,善男子,有何等相名聲聞乘。
謂諸衆生常勤精進安住正念樂等引定離諸谄诳。
信知業果不著五欲。
世間八法所不能染。
修善勇猛如救頭然。
常審谛觀諸蘊界處。
恒樂安住所有聖種。
具此相者名聲聞乘。
如是衆生尚未能成獨覺乘器。
況複能成大乘法器。
善男子,有何等相名獨覺乘。
謂諸衆生具上聲聞一切功德。
複能於彼五取蘊中。
數數安住随無常觀。
數數安住随生滅觀。
普於一切緣生法中。
能審谛觀皆是滅法。
具此相者名獨覺乘。
如是衆生非大乘器。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若真善人刹帝利,乃至真善戌達羅。
修信等十有依輪,於聲聞乘速成器。
求獨覺乘三業淨,具足慚愧怖諸蘊。
知過樂靜住空閑,念守諸根心寂定。
善觀緣起修靜慮,諸蘊界處巧能觀。
具此十行有依輪,成勝乘器度有海。
修共三乘二乘輪,自求解脫煩惱苦。
不度有情不舍習,此人俱非大乘器。
愚癡懈怠根下劣,於二乘法不勤修。
定不能具大乘輪,故非大乘廣大器。
愚癡獨一求解脫,劣意下行無慈悲。
樂著斷見向惡趣,棄舍正法說非法。
毀謗二乘舍律行,受具足戒号大乘。
破亂我法惑衆生,由此人身難複得。
惱亂我法諸賢聖,讁罰被赤袈裟人。
呵罵遮奪衣缽等,長時退失人天趣。
是故若欲複人身,不患舌庈而舍命。
常樂值遇諸佛者,普應弘護三乘法。
欲得三乘最上乘,應善觀察三乘法。
歡喜為他普開示,當得成佛定無疑。
破戒慳嫉懷憍慢,自贊毀他号大乘。
舍離此人依智者,定當成佛度三界。
於三乘器随所宜,慈悲為說三乘法。
随願令滿無慳嫉,當得成佛定無疑。
知蘊界處皆空寂,無所依住譬虛空。
說法等攝諸有情,當獲妙覺無邊智。
破戒意樂懷惡心,聞說大乘勝功德。
詐号大乘為名利,如弊驢披師子皮。
我今普告一切衆,若欲疾得勝菩提。
當善修持十善業,護持我法勿毀壞。
我昔諸馀契經說,應求大覺行大乘。
舍離聲聞獨覺乘,為清淨者說斯法。
曾供無量俱胝佛,斷惡勤勞修淨心。
我為勸進彼衆生,故說一乘無第二。
今此衆具三乘器,有但堪住聲聞乘。
心極憂怖多事業,彼非上妙菩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