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關燈
公豹存心至不良,纣王兩子喪沙場;當初緻使殷洪反,今日仍教太歲亡。

    長舌惹非成個事,巧言招禍去何忙;雌然天意應如此,何必區區話短長。

     話說羽翼仙在地下打滾,隻叫:“疼殺我也!”隻道人起身徐徐行至面前問曰:“你方才去吃齋,為何如此?”大鵬答曰:“我吃了些面點心,腹中作疼。

    ”道人曰:“吃不着吐了罷。

    ”大鵬當真的去吐:不覺一吐而出,有雞子大。

    白光光的連綿不絕;就像一條銀索子,将大鵬的心肝鎖住。

    大鵬覺得異樣,及至扯時,又扯得心疼;大鵬甚是驚駭,知是不好消息,欲待轉身,隻見這道人把臉一抹,大喝一聲:“我把你隻孽障!你認得我麽?”隻道人乃是靈鹫山元覺洞燃燈道人,道人罵曰:“你隻業障!姜子牙奉玉虛符命,扶助聖王,勘定禍亂;拯溺救焚,吊民伐罪,你為何反起狠心,連我也要吃?你助惡為虐。

    ”命黃巾力士:“把隻孽障吊在大松樹上,隻等姜子牙伐了纣,那時再放你不遲。

    ”大鵬忙哀訴曰:“老師大發慈悲,赦宥弟子;弟子一向愚昧,被旁人唆使從今知道,再不敢正眼再窺視西岐。

    ”燃燈曰:“你在天皇時得道,如何大運也不知,真假也不識,還聽旁人唆使?情真可恨,決難恕饒。

    ”大鵬再三哀告曰:“可憐我千年功夫,望老師憐憫。

    ”燃燈曰:“你既肯改邪歸正,須當拜我為師,我方可放你。

    ”大鵬連忙極口稱道曰:“願拜老爺為師,修歸正果。

    ”燃燈曰:“既然如此,待我放你。

    ”用手一指,那一百零八個念珠,還依舊吐出腹中。

    大鵬遂歸燃燈道人,往靈鹫山修行不表。

    話分兩頭,且說九仙山桃源洞廣成子,隻因犯了殺戒,隻在洞中靜坐,保攝天和,不理外務;忽有白鶴童子,奉玉虛符命,言:“子牙不日登台拜将,命衆門人須至西岐山餞别東征。

    ”廣成子謝恩,打發白鶴童子回玉虛去了。

    道人偶想起殷郊。

    如今子牙東征,把殷郊打發他下山,佐子牙東進五關;一則可以見他家之故土,二則可以捉妲己,報殺母之深仇。

    忙問:“殷郊在那?”殷郊在洞後,聽師父呼喚,忙至前面,見師父行禮。

    廣成子曰:“方今武王東征,天下諸侯相會於孟津,共伐無道;正你報仇洩恨之日,我如今着你前去助周,作前隊,你可去麽?”殷郊聽罷,口稱老師曰:“弟子雖是纣王子,實與妲己為仇,父王反信奸言,誅妻殺子,母死無辜,此恨時時在心,刻刻挂念,不能有忘。

    今日老師大舍慈悲,發付弟子,敢不前往,以圖報效?若不去,真空生於天地間也。

    ”廣成子曰:“你且去桃源洞外獅子崖前,尋了兵器來,我傳你些道術,你好下山。

    ”殷郊聽罷,忙出洞往獅子崖來尋兵器。

    隻見白石挢那邊,有一洞,怎見得?有西江月為證: 門依雙挢,日月照耀,一望山川珠淵;赤井暖含煙,更有許多堪羨。

    疊疊朱樓畫閣,凝凝赤壁青田;三春柳九秋蓮,别有洞天罕見。

     話說殷郊見石挢南畦,有一洞府,獸環珠戶,俨若王公第宅;殿下自思:我從不曾到此,一過挢去,便知端的。

    來至洞前,那門雖兩扇,不推而自開,隻見那有一石幾,幾上有熱氣騰騰,六七枚豆兒。

    殷郊拈一個吃了,自覺甘甜香美,非同凡品:“好豆兒不若一總吃了罷。

    ”剛吃了時,忽然想起來尋兵器,如何在此閑玩。

    忙出洞來,過了石挢,及至回頭,早不見洞府,殿下心疑;不覺渾身骨頭響,左邊肩頭上,忽冒出一隻手來,殿下着慌,大驚失色。

    隻見右邊又是一隻,一會兒忽長出三頭六臂,把殷郊隻吓得目瞪口呆,半響無語。

    隻見白雲童子來前叫曰:“師兄!師父有請!”殷郊隻一會略覺神思清爽,面如藍靛,發似朱砂,上下獠牙,多生一目,晃晃蕩蕩,來至洞前。

    廣成子拍掌笑曰:“奇哉!奇哉!仁君有德,天生異人。

    ”命殷郊進至桃源洞内。

    廣成子傳與方天畫戟,言曰:“你先下山,前至西岐,我随後就來。

    道人取出番天印,落魂鐘,雌雄劍,付與殷郊。

    殷郊即時拜辭下山。

    廣成子曰:“徒弟!你且住,我有一事對你說,吾将各寶盡付與你,須是順天應人,一東進五關,輔周武興吊民伐罪之師,不可改了念頭,心下孤疑,有犯天譴,那時悔之晚矣。

    ”殷郊曰:“老師之言差矣!周武明德聖君,吾父荒滢昏虐,豈敢錯認,有辜師訓?弟子如改日前言,當受黎鋤之厄。

    ”道人大喜,殷郊拜别師尊。

    正是: 殿下實心扶聖主,隻恐旁人生禍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