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殷郊離了九仙山,借土遁往西岐前來。
正行之間,不覺那道光飄飄落在一座高山,怎見得好山?有贊為證: 沖天占地,轉日生雲;沖天處尖峰高高,占地處遠脈迢迢。
轉日的那嶺頭松郁郁,生雲的乃崖下石磷磷;松郁四時八節常青,石磷磷萬年千載不改。
杯中每聽夜啼,-内常見妖蟒過;山禽聲咽咽,走獸吼呼呼。
山鹿成雙作對紛紛走,山鴉山雀打陣攢簇密密飛;山草山花看不盡,山桃山果應時新。
雌然崎岖不堪行,卻是神仙來往處。
話說殷郊才看山嶺險峻之處,隻聽得林下一聲鑼響,見一人面如藍靛,發如朱矽,騎紅砂馬,金甲紅袍,三隻眼,提兩根狼牙棒。
那馬如飛奔上山來,見殷郊三頭六臂,也是三隻眼,大呼曰:“三頭者乃是何人,敢在我山前探望?”殷郊答曰:“吾非别人,乃纣王太子殷郊是也。
”那人忙下馬拜伏在地,口稱:“千歲!為何由此白龍山上過?”殷郊曰:“吾奉師命往西岐去見子牙。
”話未曾了,又一人帶扇雲盔,淡黃袍,點鐵槍,白龍馬,面如傅粉,三绺長髯,也奔上山來,大呼曰:“此是何人?”藍臉的道:“快來見殷千歲!”那人也三隻眼,滾鞍下馬,拜伏在地,二人同曰:“且請千歲上山,至寨中相見。
”三人步行至山寨,進了中堂。
二人将殷郊扶在正交椅上,納頭便拜。
殷郊忙扶起問曰:“二位高姓大名?”那藍臉的應曰:“末将姓溫名良,那白臉的姓馬名善。
”殷郊曰:“吾看二位一表非俗,俱負英雄之志,何不同吾往西岐立功,助武王伐纣。
”二人曰:“千歲為何反助周滅纣?願聞其說。
”殷郊曰:“商家氣數已盡,周家王氣正盛;況吾父得十罪於天下,今諸侯應天順人,以有道伐無道,以無德讓有德,此理之常,天下豈吾家故業哉?”溫良、馬善曰:“千歲之言是也。
”溫良與馬善整酒酌,殷郊一面吩咐喽羅,改作周兵,放火燒了寨栅,随即起兵。
殷郊三人同上了馬,離了白龍山,往大路進發,迳奔西岐而來。
正是: 殷郊有意歸周主,隻恐中途不肯從。
殷郊正行,喽羅報:“有一道人騎虎而來,要見于歲。
”殷郊聞報,忙吩咐左右旗門官:“今安下人馬,請來相見。
”道人下虎進帳,殷郊忙将下來打躬,口稱:“老師從何而來?”道人曰:“吾乃昆侖門下申公豹是也。
殿下往那去?”殷郊曰:“吾奉師命,往西岐投拜姬周,姜師叔不久拜将,助周伐纣。
”道人笑曰:“我問你纣王是你甚麽人?”殷郊答曰:“是吾父王。
”道人曰:“恰又來,世間那有子助外人,而伐父之理?此乃亂輪件逆之說,你父子不久龍歸滄海,你原是東宮,自當接商朝之統,位九五之尊,承帝王之業,豈有助他人滅自己社稷,毀自宗廟?此亘古所未聞者也。
且你異日百年之後,将何面目見成湯諸王於在天之靈哉?我見你身藏奇寶,可安天下;形象可定乾坤,當從吾言,可保自己天下,以誅無道周武,是為長策。
”殷郊答曰:“老師之言雖是,奈天數已定;吾父無道,理當以讓有德,況姜子牙有将相之才,仁德敷布於天下,諸侯無不響應。
老師曾吩咐我下山,助姜師叔東進五關,我何敢違背師言,此事斷難從命。
”申公豹暗想:“此事犯不動他。
也罷,再犯他一場,看他如何?”申公豹又曰:“殷殿下!你言姜尚有德,他的德在那?”殷郊曰:“子牙為人公平正直,禮賢之士,仁義慈祥,乃良心君子,德道丈夫,天下服從,何得小視他?”申公豹曰:“殿下有所不知,吾聞有德不滅人之彜輪,不戕人之天性,不妄殺無辜,不矜功自伐。
殿下之父親,固得罪於天下,可與為仇;殿下之殷洪胞弟,聞說他也下山助周,豈意他欲邀己功,竟将殿下親弟,用太極圖化成飛灰,此還是有德之人做的事,無德之人做的事?今殿下忘手足而事仇敵,吾為殿下不取也。
”殷郊聞言大驚曰:“老師此言果真?”道人曰:“天下盡知,難道吾有诳語?實對你說,如今張山現在西岐住劄人馬,你隻問他,如果殷洪無此事,你再進西岐不遲。
如有此事,你當為弟報仇,我令與你再請一高人來,助你一臂之力。
”申公豹跨虎而去。
殷郊甚是疑惑;隻得把人馬催動,迳往西岐,一路上沈吟思想,吾弟與天下無仇,如何将他如此處治,必無此事。
若是姜子牙将吾弟果然如此,我與姜尚誓不兩立,必定為弟報仇,再圖别議。
人馬在路非止一日,來至西岐。
果然
正行之間,不覺那道光飄飄落在一座高山,怎見得好山?有贊為證: 沖天占地,轉日生雲;沖天處尖峰高高,占地處遠脈迢迢。
轉日的那嶺頭松郁郁,生雲的乃崖下石磷磷;松郁四時八節常青,石磷磷萬年千載不改。
杯中每聽夜啼,-内常見妖蟒過;山禽聲咽咽,走獸吼呼呼。
山鹿成雙作對紛紛走,山鴉山雀打陣攢簇密密飛;山草山花看不盡,山桃山果應時新。
雌然崎岖不堪行,卻是神仙來往處。
話說殷郊才看山嶺險峻之處,隻聽得林下一聲鑼響,見一人面如藍靛,發如朱矽,騎紅砂馬,金甲紅袍,三隻眼,提兩根狼牙棒。
那馬如飛奔上山來,見殷郊三頭六臂,也是三隻眼,大呼曰:“三頭者乃是何人,敢在我山前探望?”殷郊答曰:“吾非别人,乃纣王太子殷郊是也。
”那人忙下馬拜伏在地,口稱:“千歲!為何由此白龍山上過?”殷郊曰:“吾奉師命往西岐去見子牙。
”話未曾了,又一人帶扇雲盔,淡黃袍,點鐵槍,白龍馬,面如傅粉,三绺長髯,也奔上山來,大呼曰:“此是何人?”藍臉的道:“快來見殷千歲!”那人也三隻眼,滾鞍下馬,拜伏在地,二人同曰:“且請千歲上山,至寨中相見。
”三人步行至山寨,進了中堂。
二人将殷郊扶在正交椅上,納頭便拜。
殷郊忙扶起問曰:“二位高姓大名?”那藍臉的應曰:“末将姓溫名良,那白臉的姓馬名善。
”殷郊曰:“吾看二位一表非俗,俱負英雄之志,何不同吾往西岐立功,助武王伐纣。
”二人曰:“千歲為何反助周滅纣?願聞其說。
”殷郊曰:“商家氣數已盡,周家王氣正盛;況吾父得十罪於天下,今諸侯應天順人,以有道伐無道,以無德讓有德,此理之常,天下豈吾家故業哉?”溫良、馬善曰:“千歲之言是也。
”溫良與馬善整酒酌,殷郊一面吩咐喽羅,改作周兵,放火燒了寨栅,随即起兵。
殷郊三人同上了馬,離了白龍山,往大路進發,迳奔西岐而來。
正是: 殷郊有意歸周主,隻恐中途不肯從。
殷郊正行,喽羅報:“有一道人騎虎而來,要見于歲。
”殷郊聞報,忙吩咐左右旗門官:“今安下人馬,請來相見。
”道人下虎進帳,殷郊忙将下來打躬,口稱:“老師從何而來?”道人曰:“吾乃昆侖門下申公豹是也。
殿下往那去?”殷郊曰:“吾奉師命,往西岐投拜姬周,姜師叔不久拜将,助周伐纣。
”道人笑曰:“我問你纣王是你甚麽人?”殷郊答曰:“是吾父王。
”道人曰:“恰又來,世間那有子助外人,而伐父之理?此乃亂輪件逆之說,你父子不久龍歸滄海,你原是東宮,自當接商朝之統,位九五之尊,承帝王之業,豈有助他人滅自己社稷,毀自宗廟?此亘古所未聞者也。
且你異日百年之後,将何面目見成湯諸王於在天之靈哉?我見你身藏奇寶,可安天下;形象可定乾坤,當從吾言,可保自己天下,以誅無道周武,是為長策。
”殷郊答曰:“老師之言雖是,奈天數已定;吾父無道,理當以讓有德,況姜子牙有将相之才,仁德敷布於天下,諸侯無不響應。
老師曾吩咐我下山,助姜師叔東進五關,我何敢違背師言,此事斷難從命。
”申公豹暗想:“此事犯不動他。
也罷,再犯他一場,看他如何?”申公豹又曰:“殷殿下!你言姜尚有德,他的德在那?”殷郊曰:“子牙為人公平正直,禮賢之士,仁義慈祥,乃良心君子,德道丈夫,天下服從,何得小視他?”申公豹曰:“殿下有所不知,吾聞有德不滅人之彜輪,不戕人之天性,不妄殺無辜,不矜功自伐。
殿下之父親,固得罪於天下,可與為仇;殿下之殷洪胞弟,聞說他也下山助周,豈意他欲邀己功,竟将殿下親弟,用太極圖化成飛灰,此還是有德之人做的事,無德之人做的事?今殿下忘手足而事仇敵,吾為殿下不取也。
”殷郊聞言大驚曰:“老師此言果真?”道人曰:“天下盡知,難道吾有诳語?實對你說,如今張山現在西岐住劄人馬,你隻問他,如果殷洪無此事,你再進西岐不遲。
如有此事,你當為弟報仇,我令與你再請一高人來,助你一臂之力。
”申公豹跨虎而去。
殷郊甚是疑惑;隻得把人馬催動,迳往西岐,一路上沈吟思想,吾弟與天下無仇,如何将他如此處治,必無此事。
若是姜子牙将吾弟果然如此,我與姜尚誓不兩立,必定為弟報仇,再圖别議。
人馬在路非止一日,來至西岐。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