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農村小鎮的許多作坊,制造岐阜名産雨傘和燈籠。
坐落在鎮上的澄願寺,沒有大門。
朝倉伫立在馬路上,透過寺院境内稀稀疏疏的林木,窺視着裡邊說: “道子在,在,瞧,就站在那兒。
” 我靠近朝倉,躍起腳來。
“透過梅樹枝桠的罅間,可以看得見嘛……她在幫着和尚抹牆泥呐。
” 我心神不定,連梅樹都分辨不出來了。
我看不見道子,她将盛在小闆上的、用水拌和的牆泥,遞給了站在墊闆上的和尚。
我仿佛感到有一滴什麼東西落在我的心田上。
像是在玩弄牆泥,感到有點羞澀和寂寞無聊,于是就向寺院内走去。
我們從大雄寶殿正面登上用新木造的台階,打開新的紙拉門。
這大概是别人家的——不,是道子的家吧?屋頂可以說隻是放上瓦塊而已。
修繕中的大雄寶殿空蕩蕩的,顯得寬闊、虛空與荒蕪。
牆上的竹胎兒和木胎兒都裸露出來,透過竹網眼,看得出表面粗粗地抹上一層泥土,壁面非常粗糙。
牆泥含有水分,呈墨黑色。
室内冷飕飕的。
仰頭一看,頂棚極高,沒有裝飾,實在太難看了。
跟柔道館一樣,鋪上了沒有包邊的鋪席。
我們面對低矮的白木台上的佛像落座。
道子把從東京帶來的梳妝台放在犄角上,小得很不相稱。
寺院廚房的地闆鋪上了稻草席。
道子赤腳踩着稻草席走出來,寒喧過後問道: “到名古屋去了嗎?同大家一起去的吧?” “昨晚住在靜岡。
計劃今天去名古屋,但阿俊和我決定不去就到這裡來了。
” 這是朝倉和我按事先談好的一套撤了個謊。
半月之内,我兩次從東京來岐阜探望道子,未免不夠穩重吧。
因此,為了敷衍養父母,我寄給道子的信這樣寫道:我要到名古屋作畢業旅行,順道去探望你。
這樣,我們頭天晚上不是住在靜岡的旅館,而是坐在火車上,我服了安眠藥。
我本想借助安眠藥稍睡一覺,第二天早晨臉色會潤澤些。
可是,第二天我和道子之間的遐思浮想,竟把我帶到無邊的遠方。
我做過好幾回同樣的夢,每回我都覺着新鮮。
真正在畢業旅行之後乘火車回家的女學生,連車廂的通道都給鋪滿了報紙,彼此背靠背地坐在上面。
有的人把自己的臉靠在鄰近的少女肩上。
有的人将額頭埋在雙膝間的行李上。
一張張睡臉,露出了旅途的倦态,活像一朵朵綻開的小白花。
我一個人醒來了。
車廂裡坐滿了少女,我們仿佛闖進了女校包租的客車。
少女們一入睡,臉上便呈現雪白色,顯得更不解風情。
道子比這些少女年輕,可她的臉上沒有這種稚氣。
我隻覺得她的睡臉比在車廂裡的任何一張睡臉都标緻得多。
這些乘客都是和歌山和名古屋的女學生。
從總體來說,名古屋的少女頭發豐盛。
朝倉誇獎了其中一個少女。
我望了望她,隻見她把半邊臉貼在酣睡中的另一個少女的圓勻的脊背上,像摟住車窗似的。
這張睡臉,眉毛、睫毛和嘴唇線條鮮明,五官端正,豔麗極了。
而且乍看天真得令人憐愛。
我急忙緊緊閉上眼睛,在腦海裡清楚地想象着道子的容額,心裡很是焦灼。
假使我不用眼睛直接捕捉道子,我所企盼的清晰的道子,總是不會讓我看見的。
現在,身穿舊單衣端坐在我面前的道子,難道就是這二十天來停留在我的遐思之中的道子嗎?我一時從跟這個現實仿佛沒有什麼聯系的遐想中蘇醒過來,驚異地望了望道子。
道子果然是一副微笑的樣子。
我宛如從白白讓頭腦困乏的遐思中擺脫出來,心情輕松多了。
這個姑娘究竟美不美,我已無力判斷。
但是,不知怎的,乍看之下,道子臉上的缺陷顯得特别突出。
她就是這張臉嗎?還是個孩子嘛。
她腰身細小,坐着把腿伸長,有些不大自然。
同這個孩子結婚,合二為一,是十分滑稽可笑的。
她比方才的女學生小得多呢。
真的,她是一個小孩子。
不一會兒,養母出來,道子站起身走了。
我盯視着她的背影。
她那半幅腰帶的結子孤零零地顯得很細小,很小氣,整個身材很不勻稱。
腰部無力。
她不像是個小姑娘,也不像是個婦女,隻是顯得個子高大,很不穩當似的。
那雙大赤腳同身材很不協調,在我的眼睛裡一個勁地擴大,壓迫着我。
這是一雙被驅使去做牆泥的腳。
養母左眼睑下方,長了一顆大黑痣。
我同她初次見面,她那副輪廓給我一種讨厭的感覺。
過不多久,我懷着意外的心情,擡頭仰望着養父的身影。
我腦海裡旋即浮現出兩個詞:院政時代①的山法師②和秃頭的大漢。
這大和尚身材魁梧,卻非常耳背。
這兩個人和道子究竟在哪一點上合得來呢?我認為,對任何人都好意相待,是容易辦到的。
我的期望有點落空,凝望着他們兩個人。
我把坐墊移到靠近梳妝台。
端茶上來時,我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我無緣無由地到了這裡,結果不是使道子背棄兩個人、傷害兩個人了嗎?朝倉好不容易才大聲招呼和尚,他要同我下圍棋,這才把我給解救了。
①指白河、鳥羽、後白河三代上皇施行院政的時期,相當平安朝(794—1192)後期。
②比
坐落在鎮上的澄願寺,沒有大門。
朝倉伫立在馬路上,透過寺院境内稀稀疏疏的林木,窺視着裡邊說: “道子在,在,瞧,就站在那兒。
” 我靠近朝倉,躍起腳來。
“透過梅樹枝桠的罅間,可以看得見嘛……她在幫着和尚抹牆泥呐。
” 我心神不定,連梅樹都分辨不出來了。
我看不見道子,她将盛在小闆上的、用水拌和的牆泥,遞給了站在墊闆上的和尚。
我仿佛感到有一滴什麼東西落在我的心田上。
像是在玩弄牆泥,感到有點羞澀和寂寞無聊,于是就向寺院内走去。
我們從大雄寶殿正面登上用新木造的台階,打開新的紙拉門。
這大概是别人家的——不,是道子的家吧?屋頂可以說隻是放上瓦塊而已。
修繕中的大雄寶殿空蕩蕩的,顯得寬闊、虛空與荒蕪。
牆上的竹胎兒和木胎兒都裸露出來,透過竹網眼,看得出表面粗粗地抹上一層泥土,壁面非常粗糙。
牆泥含有水分,呈墨黑色。
室内冷飕飕的。
仰頭一看,頂棚極高,沒有裝飾,實在太難看了。
跟柔道館一樣,鋪上了沒有包邊的鋪席。
我們面對低矮的白木台上的佛像落座。
道子把從東京帶來的梳妝台放在犄角上,小得很不相稱。
寺院廚房的地闆鋪上了稻草席。
道子赤腳踩着稻草席走出來,寒喧過後問道: “到名古屋去了嗎?同大家一起去的吧?” “昨晚住在靜岡。
計劃今天去名古屋,但阿俊和我決定不去就到這裡來了。
” 這是朝倉和我按事先談好的一套撤了個謊。
半月之内,我兩次從東京來岐阜探望道子,未免不夠穩重吧。
因此,為了敷衍養父母,我寄給道子的信這樣寫道:我要到名古屋作畢業旅行,順道去探望你。
這樣,我們頭天晚上不是住在靜岡的旅館,而是坐在火車上,我服了安眠藥。
我本想借助安眠藥稍睡一覺,第二天早晨臉色會潤澤些。
可是,第二天我和道子之間的遐思浮想,竟把我帶到無邊的遠方。
我做過好幾回同樣的夢,每回我都覺着新鮮。
真正在畢業旅行之後乘火車回家的女學生,連車廂的通道都給鋪滿了報紙,彼此背靠背地坐在上面。
有的人把自己的臉靠在鄰近的少女肩上。
有的人将額頭埋在雙膝間的行李上。
一張張睡臉,露出了旅途的倦态,活像一朵朵綻開的小白花。
我一個人醒來了。
車廂裡坐滿了少女,我們仿佛闖進了女校包租的客車。
少女們一入睡,臉上便呈現雪白色,顯得更不解風情。
道子比這些少女年輕,可她的臉上沒有這種稚氣。
我隻覺得她的睡臉比在車廂裡的任何一張睡臉都标緻得多。
這些乘客都是和歌山和名古屋的女學生。
從總體來說,名古屋的少女頭發豐盛。
朝倉誇獎了其中一個少女。
我望了望她,隻見她把半邊臉貼在酣睡中的另一個少女的圓勻的脊背上,像摟住車窗似的。
這張睡臉,眉毛、睫毛和嘴唇線條鮮明,五官端正,豔麗極了。
而且乍看天真得令人憐愛。
我急忙緊緊閉上眼睛,在腦海裡清楚地想象着道子的容額,心裡很是焦灼。
假使我不用眼睛直接捕捉道子,我所企盼的清晰的道子,總是不會讓我看見的。
現在,身穿舊單衣端坐在我面前的道子,難道就是這二十天來停留在我的遐思之中的道子嗎?我一時從跟這個現實仿佛沒有什麼聯系的遐想中蘇醒過來,驚異地望了望道子。
道子果然是一副微笑的樣子。
我宛如從白白讓頭腦困乏的遐思中擺脫出來,心情輕松多了。
這個姑娘究竟美不美,我已無力判斷。
但是,不知怎的,乍看之下,道子臉上的缺陷顯得特别突出。
她就是這張臉嗎?還是個孩子嘛。
她腰身細小,坐着把腿伸長,有些不大自然。
同這個孩子結婚,合二為一,是十分滑稽可笑的。
她比方才的女學生小得多呢。
真的,她是一個小孩子。
不一會兒,養母出來,道子站起身走了。
我盯視着她的背影。
她那半幅腰帶的結子孤零零地顯得很細小,很小氣,整個身材很不勻稱。
腰部無力。
她不像是個小姑娘,也不像是個婦女,隻是顯得個子高大,很不穩當似的。
那雙大赤腳同身材很不協調,在我的眼睛裡一個勁地擴大,壓迫着我。
這是一雙被驅使去做牆泥的腳。
養母左眼睑下方,長了一顆大黑痣。
我同她初次見面,她那副輪廓給我一種讨厭的感覺。
過不多久,我懷着意外的心情,擡頭仰望着養父的身影。
我腦海裡旋即浮現出兩個詞:院政時代①的山法師②和秃頭的大漢。
這大和尚身材魁梧,卻非常耳背。
這兩個人和道子究竟在哪一點上合得來呢?我認為,對任何人都好意相待,是容易辦到的。
我的期望有點落空,凝望着他們兩個人。
我把坐墊移到靠近梳妝台。
端茶上來時,我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我無緣無由地到了這裡,結果不是使道子背棄兩個人、傷害兩個人了嗎?朝倉好不容易才大聲招呼和尚,他要同我下圍棋,這才把我給解救了。
①指白河、鳥羽、後白河三代上皇施行院政的時期,相當平安朝(794—1192)後期。
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