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島嶼
關燈
小
中
大
era這個詞讓他覺得很好笑,他在一家酒吧裡和一個紅發女郎演練了一回,和她睡覺,知道她祖父在奧多斯,嗓子疼卻找不出原因。
在羅馬開始下雨,在貝魯特總有塔尼娅在等着他,有其他的故事,不是親戚就是疼痛;一天又飛德黑蘭,正午的島嶼。
瑪利尼臉貼在舷窗上很久,以至于新來的空姐認定他不是個好同事,還特意記下他送了多少餐盤。
當天晚上瑪利尼請那位空姐在菲魯茨吃飯,輕而易舉地使她原諒了自己上午的走神。
露西亞建議他理一個美式發型;他向她說起希羅斯,不過之後他意識到她對希爾頓的伏特加酸橙酒更有興趣。
時間就在這些事情上消磨,無窮無盡的餐盤,每一盤附送一個乘客有權得到的微笑。
返航途中飛機在上午八點飛過希羅斯,陽光反射在左舷的窗子裡,幾乎看不清那金色的海龜;瑪利尼更期待來時的航班,他知道那時候自己可以靠着舷窗呆上一陣,露西亞(後來是菲利莎)會帶着些許嘲弄接下他的工作。
一次他拍了一張希羅斯的照片,洗出來卻很模糊;對這個島嶼他已經略知一二,在那些書裡零星提及的地方都标了出來。
菲利莎告訴他飛行員們都管他叫“海島瘋子”,他也不在乎。
卡爾拉剛來信說她已經決定不要孩子,瑪利尼給她寄了兩個月的工資,心想剩下的可能不夠度假了。
卡爾拉收下錢,通過一位女友告訴他,自己可能會和特雷維索的那位牙醫結婚。
比起每個周一、周四、周六(以及周日,每月兩次)的正午時光來,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随着時間的流逝,他發現菲利莎是唯一能夠多少理解他的人;他們之間有一種默契,他一挨近機尾的舷窗,她就承擔起午間的工作。
小島隻在幾分鐘内是可見的,但空氣永遠是那麼澄淨,大海近乎殘忍地将島嶼刻畫得分毫畢現,連最微小的細節都與上一次旅行中的記憶全然吻合:北方海岬的綠色斑點,淺灰色的房屋,沙灘上曬着的漁網。
看不到漁網的時候瑪利尼會有一種匮乏的感覺,近乎一種冒犯。
他曾想攝下經過海島的過程,以便在酒店裡重溫島嶼的形象,但他甯願省下攝影機的錢,畢竟不到一個月就到假期了。
他沒怎麼去刻意地計算時間;今天跟塔尼娅在貝魯特,明天跟菲利莎在德黑蘭,他弟弟差不多總在羅馬。
這一切都有些模糊,輕松又親切,仿佛是某種代用品,借以打發飛行前後的時間,在飛行中也是一樣的模糊、輕松和愚蠢,直到在機尾舷窗邊俯身下望的時刻,感覺玻璃的冰冷好像水族館的邊壁,其中有金色的海龜緩緩移動在藍色的汪洋。
那天漁網正好鋪在沙灘上,瑪利尼敢打賭,左方那一個黑點,就在海岸邊,肯定是一個漁夫正仰頭看着飛機。
“Kalimera。
”他荒唐地在心裡說道。
再等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馬裡奧·梅洛裡斯會借錢給他湊齊旅行費用,用不了三天他就能到希羅斯。
他嘴唇貼在玻璃上,微笑着想象自己爬到綠色的斑點那裡,赤裸着身子從北邊的小港灣下海,和人們一起打撈章魚,靠手勢和微笑交流。
一旦下了決心就沒什麼困難,一班夜裡的火車,頭一班船,再換一艘又髒又破的船,在裡諾斯停靠,跟小艇的船長無休無止地讨價還價,甲闆上過夜,緊挨着星星、茴芹和羊肉的味道,黎明時已置身于島嶼間。
伴着第一束曙光下了船,船長把他介紹給一位老人,應該是島上的族長。
克拉伊羅斯握了握他的左手,看着他的眼睛,語調緩慢。
來了兩個小夥子,瑪利尼看出來是克拉伊羅斯的兒子們。
小艇的船長耗盡了他的英語詞彙:二十個居民,章魚,打魚,五間房,意大利遊客付住宿錢給克拉伊羅斯。
克拉伊羅斯談價錢的時候,小夥子們笑了;瑪利尼也笑了,他已經成了年輕人的朋友,他看着太陽在海面升起來,大海比從空中看起來更明亮,一間簡陋但幹淨的房間,一個水罐,聞起來像鼠尾草和鞣過的皮革。
他們去裝船,留下他一個人,他幾下脫掉旅行的衣服,穿上泳褲和涼鞋,到島上遊逛。
四下還看不到人影,太陽慢慢煥發出力量,從荊棘叢裡蒸騰起一種微妙的味道,有一點酸澀,和海風中的碘混合在一起。
差不多十點鐘的時候他來到北邊的海岬,認出了最大的那個港灣。
雖然更想到沙灘上沐浴,他還是願意一個人呆在這裡;島嶼湧入他的心,他很享受這種親切感,以至于不知道該怎樣思
在羅馬開始下雨,在貝魯特總有塔尼娅在等着他,有其他的故事,不是親戚就是疼痛;一天又飛德黑蘭,正午的島嶼。
瑪利尼臉貼在舷窗上很久,以至于新來的空姐認定他不是個好同事,還特意記下他送了多少餐盤。
當天晚上瑪利尼請那位空姐在菲魯茨吃飯,輕而易舉地使她原諒了自己上午的走神。
露西亞建議他理一個美式發型;他向她說起希羅斯,不過之後他意識到她對希爾頓的伏特加酸橙酒更有興趣。
時間就在這些事情上消磨,無窮無盡的餐盤,每一盤附送一個乘客有權得到的微笑。
返航途中飛機在上午八點飛過希羅斯,陽光反射在左舷的窗子裡,幾乎看不清那金色的海龜;瑪利尼更期待來時的航班,他知道那時候自己可以靠着舷窗呆上一陣,露西亞(後來是菲利莎)會帶着些許嘲弄接下他的工作。
一次他拍了一張希羅斯的照片,洗出來卻很模糊;對這個島嶼他已經略知一二,在那些書裡零星提及的地方都标了出來。
菲利莎告訴他飛行員們都管他叫“海島瘋子”,他也不在乎。
卡爾拉剛來信說她已經決定不要孩子,瑪利尼給她寄了兩個月的工資,心想剩下的可能不夠度假了。
卡爾拉收下錢,通過一位女友告訴他,自己可能會和特雷維索的那位牙醫結婚。
比起每個周一、周四、周六(以及周日,每月兩次)的正午時光來,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随着時間的流逝,他發現菲利莎是唯一能夠多少理解他的人;他們之間有一種默契,他一挨近機尾的舷窗,她就承擔起午間的工作。
小島隻在幾分鐘内是可見的,但空氣永遠是那麼澄淨,大海近乎殘忍地将島嶼刻畫得分毫畢現,連最微小的細節都與上一次旅行中的記憶全然吻合:北方海岬的綠色斑點,淺灰色的房屋,沙灘上曬着的漁網。
看不到漁網的時候瑪利尼會有一種匮乏的感覺,近乎一種冒犯。
他曾想攝下經過海島的過程,以便在酒店裡重溫島嶼的形象,但他甯願省下攝影機的錢,畢竟不到一個月就到假期了。
他沒怎麼去刻意地計算時間;今天跟塔尼娅在貝魯特,明天跟菲利莎在德黑蘭,他弟弟差不多總在羅馬。
這一切都有些模糊,輕松又親切,仿佛是某種代用品,借以打發飛行前後的時間,在飛行中也是一樣的模糊、輕松和愚蠢,直到在機尾舷窗邊俯身下望的時刻,感覺玻璃的冰冷好像水族館的邊壁,其中有金色的海龜緩緩移動在藍色的汪洋。
那天漁網正好鋪在沙灘上,瑪利尼敢打賭,左方那一個黑點,就在海岸邊,肯定是一個漁夫正仰頭看着飛機。
“Kalimera。
”他荒唐地在心裡說道。
再等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馬裡奧·梅洛裡斯會借錢給他湊齊旅行費用,用不了三天他就能到希羅斯。
他嘴唇貼在玻璃上,微笑着想象自己爬到綠色的斑點那裡,赤裸着身子從北邊的小港灣下海,和人們一起打撈章魚,靠手勢和微笑交流。
一旦下了決心就沒什麼困難,一班夜裡的火車,頭一班船,再換一艘又髒又破的船,在裡諾斯停靠,跟小艇的船長無休無止地讨價還價,甲闆上過夜,緊挨着星星、茴芹和羊肉的味道,黎明時已置身于島嶼間。
伴着第一束曙光下了船,船長把他介紹給一位老人,應該是島上的族長。
克拉伊羅斯握了握他的左手,看着他的眼睛,語調緩慢。
來了兩個小夥子,瑪利尼看出來是克拉伊羅斯的兒子們。
小艇的船長耗盡了他的英語詞彙:二十個居民,章魚,打魚,五間房,意大利遊客付住宿錢給克拉伊羅斯。
克拉伊羅斯談價錢的時候,小夥子們笑了;瑪利尼也笑了,他已經成了年輕人的朋友,他看着太陽在海面升起來,大海比從空中看起來更明亮,一間簡陋但幹淨的房間,一個水罐,聞起來像鼠尾草和鞣過的皮革。
他們去裝船,留下他一個人,他幾下脫掉旅行的衣服,穿上泳褲和涼鞋,到島上遊逛。
四下還看不到人影,太陽慢慢煥發出力量,從荊棘叢裡蒸騰起一種微妙的味道,有一點酸澀,和海風中的碘混合在一起。
差不多十點鐘的時候他來到北邊的海岬,認出了最大的那個港灣。
雖然更想到沙灘上沐浴,他還是願意一個人呆在這裡;島嶼湧入他的心,他很享受這種親切感,以至于不知道該怎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