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抵達-1
關燈
小
中
大
電影院裡也有他的股份。
” “您好像以此為榮?” “以家父的精明為榮?那還用說!” “可你們的社會民主黨呢?” “得了吧,這于他們什麼事?什麼地方說過,一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問題的人就一定是個流口水的窩囊廢?馬克思主義是真正的科學,解釋現實的學說,研究曆史情況的哲學。
”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同一個相知不深的人辯論這個問題至少是太輕率了。
但不管怎麼說,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科學太不穩重了。
科學要穩重得多。
馬克思主義與客觀性?我木知道還有什麼比馬克思主義更封閉和更遠離事實的學派了。
每個人隻留心在實驗上檢查自己,而全力宣揚自己永遠不會犯錯誤的神話的當權者又背離了真理。
政治不能告訴我什麼東西。
我不喜歡對真理無動于衷的人。
” 桑傑維亞托夫把醫生的話當成一個說話刻薄的怪人的奇談怪論。
他隻笑了笑,沒有反駁他。
這時火車又倒車了。
每當火車開到出站道岔上的時候,寬腰帶上系着盛牛奶的鐵桶的女扳道員,倒了倒手裡的毛線活,彎下腰,扳動出站道岔的圓盤,讓火車倒回去。
當火車慢慢向後滾去時,她便直起腰來,沖着火車後面揮拳頭。
桑傑維亞托夫還以為她朝自己揮拳頭呢。
“她這是對誰呢?”他忖量着。
“有點面熟。
不是通采娃吧?有點像她。
可是我又怎麼得罪她了?未必是她。
要是格拉莎又太老了。
可這又于我什麼事兒?俄羅斯母親正在發生大變革,鐵路上發生混亂,她這個可憐蟲生活困難,就認為是我的錯兒,就向我揮拳頭。
見她的鬼去吧,還值得為她傷腦筋呀!” 女扳道員終于揮了揮小旗,又對司機喊了句什麼話,便放列車通過信号旗,駛向曠野,但當第十四節取暖貨車從她身旁飛駛過去的時候,她對幾個坐在車廂地闆上嚼舌頭嚼得讓她讨厭的人吐了吐舌頭。
桑傑維亞托夫又陷入了沉思。
燃燒着的城市的郊區、圓柱型的蓄油槽、電線杆和商業廣告都消失在遠方,眼前出現了另外一番景色:小樹林、山岡以及其間顯露出的境蜒的公路。
這時,桑傑維亞托夫說道: “站起來舒展舒展腿腳吧。
我快要下車了。
您也就剩一站地了。
當心點别坐過站。
” “這一帶您當真很熟嗎?” “熟到家了,方圓一百俄裡都熟悉。
我是個律師啊,開業二十年了,因公務到處跑。
” “直到現在?” “可不是嘛。
” “現在還有什麼樣的業務?” “您想要什麼樣的,就有什麼樣的。
沒有辦妥的舊契約,财貿業務,沒有還清的債務——堆成山,多得不得了。
” “難道這類活動還沒廢止?” “名義上當然廢止了。
可實際上同時還是有互相排斥的事物。
既要企業國有化,燃料也要歸市蘇維埃,省國民經濟委員會還需要獸力牽引的交通工具。
同時所有人都渴望生活。
這是理論與實踐尚未結合起來的過渡時期的特點。
所以,需要具有我這樣性格并善于經營的機靈的人。
得意的是那些不跟他們走,抓住大把錢就什麼都看不見的人。
可是像我父親所說的那樣,有時也得挨嘴巴。
半個省的人現在都得靠我供養。
我還要到你們那兒去串門,辦理木材供應的事。
到你們那兒去非騎馬不可,可我的馬腿瘸了。
要是它好好的,我幹嗎坐這破車挨颠。
您瞧走得這個饅勁,還叫火車呢。
您要到瓦雷金諾去的話,準能用得上我。
我對米庫利欽一家人了如指掌。
” “您知道我們旅行的目的和我們的打算嗎?” “多少知道點,猜得出來。
有個概念。
人對土地的某種向往,用雙手養活自己的理想。
” “那又怎麼樣?您好像不贊成?您看行嗎?” “理想大天真,太田園式了。
幹嗎要上那兒去呢?願上帝幫助您。
可我不相信。
有點烏托邦味道,太手工業方式了。
” “米庫利欽會怎麼對待我們呢?” “不讓你們進門,拿雞毛撣子把你們趕出去,并且做得對。
他那兒沒有你們也夠亂的了,怪事多得不得了,工廠停了工,工人跑散了,說到生計,更是一籌莫展,飼料缺乏,可是你們突然大駕光臨,
” “您好像以此為榮?” “以家父的精明為榮?那還用說!” “可你們的社會民主黨呢?” “得了吧,這于他們什麼事?什麼地方說過,一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問題的人就一定是個流口水的窩囊廢?馬克思主義是真正的科學,解釋現實的學說,研究曆史情況的哲學。
” “馬克思主義與科學?同一個相知不深的人辯論這個問題至少是太輕率了。
但不管怎麼說,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科學太不穩重了。
科學要穩重得多。
馬克思主義與客觀性?我木知道還有什麼比馬克思主義更封閉和更遠離事實的學派了。
每個人隻留心在實驗上檢查自己,而全力宣揚自己永遠不會犯錯誤的神話的當權者又背離了真理。
政治不能告訴我什麼東西。
我不喜歡對真理無動于衷的人。
” 桑傑維亞托夫把醫生的話當成一個說話刻薄的怪人的奇談怪論。
他隻笑了笑,沒有反駁他。
這時火車又倒車了。
每當火車開到出站道岔上的時候,寬腰帶上系着盛牛奶的鐵桶的女扳道員,倒了倒手裡的毛線活,彎下腰,扳動出站道岔的圓盤,讓火車倒回去。
當火車慢慢向後滾去時,她便直起腰來,沖着火車後面揮拳頭。
桑傑維亞托夫還以為她朝自己揮拳頭呢。
“她這是對誰呢?”他忖量着。
“有點面熟。
不是通采娃吧?有點像她。
可是我又怎麼得罪她了?未必是她。
要是格拉莎又太老了。
可這又于我什麼事兒?俄羅斯母親正在發生大變革,鐵路上發生混亂,她這個可憐蟲生活困難,就認為是我的錯兒,就向我揮拳頭。
見她的鬼去吧,還值得為她傷腦筋呀!” 女扳道員終于揮了揮小旗,又對司機喊了句什麼話,便放列車通過信号旗,駛向曠野,但當第十四節取暖貨車從她身旁飛駛過去的時候,她對幾個坐在車廂地闆上嚼舌頭嚼得讓她讨厭的人吐了吐舌頭。
桑傑維亞托夫又陷入了沉思。
燃燒着的城市的郊區、圓柱型的蓄油槽、電線杆和商業廣告都消失在遠方,眼前出現了另外一番景色:小樹林、山岡以及其間顯露出的境蜒的公路。
這時,桑傑維亞托夫說道: “站起來舒展舒展腿腳吧。
我快要下車了。
您也就剩一站地了。
當心點别坐過站。
” “這一帶您當真很熟嗎?” “熟到家了,方圓一百俄裡都熟悉。
我是個律師啊,開業二十年了,因公務到處跑。
” “直到現在?” “可不是嘛。
” “現在還有什麼樣的業務?” “您想要什麼樣的,就有什麼樣的。
沒有辦妥的舊契約,财貿業務,沒有還清的債務——堆成山,多得不得了。
” “難道這類活動還沒廢止?” “名義上當然廢止了。
可實際上同時還是有互相排斥的事物。
既要企業國有化,燃料也要歸市蘇維埃,省國民經濟委員會還需要獸力牽引的交通工具。
同時所有人都渴望生活。
這是理論與實踐尚未結合起來的過渡時期的特點。
所以,需要具有我這樣性格并善于經營的機靈的人。
得意的是那些不跟他們走,抓住大把錢就什麼都看不見的人。
可是像我父親所說的那樣,有時也得挨嘴巴。
半個省的人現在都得靠我供養。
我還要到你們那兒去串門,辦理木材供應的事。
到你們那兒去非騎馬不可,可我的馬腿瘸了。
要是它好好的,我幹嗎坐這破車挨颠。
您瞧走得這個饅勁,還叫火車呢。
您要到瓦雷金諾去的話,準能用得上我。
我對米庫利欽一家人了如指掌。
” “您知道我們旅行的目的和我們的打算嗎?” “多少知道點,猜得出來。
有個概念。
人對土地的某種向往,用雙手養活自己的理想。
” “那又怎麼樣?您好像不贊成?您看行嗎?” “理想大天真,太田園式了。
幹嗎要上那兒去呢?願上帝幫助您。
可我不相信。
有點烏托邦味道,太手工業方式了。
” “米庫利欽會怎麼對待我們呢?” “不讓你們進門,拿雞毛撣子把你們趕出去,并且做得對。
他那兒沒有你們也夠亂的了,怪事多得不得了,工廠停了工,工人跑散了,說到生計,更是一籌莫展,飼料缺乏,可是你們突然大駕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