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可免的事已臻成熟-3

關燈


    人家有力量。

    ”科利亞的表情作了這樣的回答:“不論怎麼說,反正是下賤,壞蛋!” 開始從車廂裡往外牽弓嗎匹。

    它們蹭着碗子,不肯走。

    馬蹄踏在木跳闆上發出的空悶音響不斷換成踩在站台石頭地上的鍍鋁聲。

    不斷揚起前腿的馬匹讓人牽着走過幾道鐵軌。

     線路的末端已經生鏽并且長滿了青草的軌道上停放着兩列報廢的車廂。

    由于雨水沖蝕而油漆剝落以及蟲蛀和濕氣的損害,這些破舊的車廂又恢複了和列車另一側的原始林木原先的親族關系,那些白棋樹樹幹上長滿了多孔菌子,森林上空聚集了團團烏雲。

     在一片林間空地上,哥薩克們按照命令上了馬,馳向伐木場的殘址。

     第二百一十二步兵團的那些拒不服從命令的人,被包圍起來了。

    騎馬走在林子裡要比在空曠的田野上顯得更加高大、威嚴。

    他們讓躲在土窖子裡的那些士兵吃了一驚,雖然後者的手中也都有槍。

    哥薩克們投出了馬刀。

     在騎兵的包圍圈裡,金茨跳到一堆碼放得堅實平整的木垛上,向周圍的人講起話來。

     他仍舊照自己的習慣談起了軍人的天職、祖國的意義和另一些冠冕堂皇的話。

    這些概念在此時此地卻得不到同情的反響。

    聚攏來的人為數很不少,他們備受戰争的折磨,已經變得粗野而又疲憊。

    金茨說的這些話,早已磨破了他們的耳鼓。

    四個月以來,右的和左的甜言蜜語已經把這些人引入了歧途。

    他們都是普通老百姓。

    講話的人的非俄羅斯的姓和波羅的海東岸一帶的口音,也讓他們聽得掃興。

     金漢也覺察到自己的話說得太長,感到懊喪,但轉念一想又認為這可以讓聽衆更容易接受,不過後者對他并不感謝,反倒顯得無動于衷和含有敵意的厭煩。

    人群越來越被激怒,他于是決定采用更為強硬的口氣,說出了準備好的威脅性的言詞。

    這時他已經聽不到逐漸增大的怨聲,隻是提醒這些士兵不要忘記已經成立的軍事法庭正在執行任務,并且以死亡威吓他們放下武器,交出為首的人。

    金茨還提出,如果不這樣做,他們就證明自己是叛徒、麻木不仁的蠢貨和不知天高地厚的下流坯。

    但是這些人已經聽慣了這種口氣。

     響起了幾百人憤怒的喊聲。

    “你該說完了吧,夠了!”人們異口同聲地喊叫着,但還沒什麼惡意。

    可是,接着又響起了一陣歇斯底裡的叫喊,聲音非常之高,帶着滿腔的惱恨。

    大家都注意地聽。

    他們叫喊的是: “聽到了吧,同志們,他罵得多麼粗野?全是過去的那一套!舊軍官的習氣絲毫也沒改!說我們是叛徒?尉官大人,你自己又是什麼人?和他用不着客氣。

    難道還看不出,他是個德國佬,是派進來的?喂,把證件交出來,你這個老爺!你們這些來彈壓的為什麼站在這兒發呆?來,讓你們捆吧,把我們都吃了吧!” 金茨這番不得體的話,就是哥薩克們也越聽越不順耳。

    “都是些下流坯和蠢貨,這幫老爺!”他們互相耳語着。

    開始是個别人,然後大多數都把馬刀入了鞘,一個接一個地下了馬。

    當這些下了馬的哥薩克達到了相當數量的時候,就亂糟糟地向空地當中的二百一十二步兵團的人移動過去。

    大家混到了一起,開始了友好的交往。

     “您應該想法不讓人發覺地走掉。

    ”驚慌不安的哥薩克軍官們這樣告訴金茨。

    “您的車就停在鐵道過路口。

    我們派人去通知,把它開到近處來。

    請快走吧。

    ” 金茨就照這個意見采取了行動,但他覺得悄悄地離開有失體面,因此放松了應有的戒備,幾乎是毫不掩飾地朝車站走去。

    他在精神極度驚恐緊張的情況下走着,但是高傲的心理迫使他邁着安詳的不慌不忙的步子。

     離車站已經不遠了,再過去就是緊鄰的一片森林。

    在一處林間空地上鐵路已然在望,這時他才第一次轉回頭去看了一眼。

    許多持槍的士兵尾随在後面。

    “他們要幹什麼?”金茨這樣想着,同時加快了腳步。

     追上來的人也如法炮制,同他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前方出現了兩堵牆似的破損的火車車廂。

    繞過它們以後,金茨跑了起來。

    載運哥薩克來的列車已經編發到調車場,線路是空着的。

    金茨奔跑着越過去。

     在跑動中他跳上高高的站台。

    這時,追趕他的士兵從幾輛破損的車廂後面跑了出來。

    波瓦利欣和科利亞朝金茨喊了些什麼,打着手勢讓他到車站裡面去,在那裡可能使他得救。

     然而,仍舊是那種在城市裡經過幾代人培養出來的、但在此時此地行不通的帶有獻身精神的榮譽感,擋住了他的求生之路。

    他以超人的意志力設法控制住快要炸裂的心的顫抖。

    應該大聲告訴他們:“弟兄們,你們會明白過來的,我算是什麼好細?”他這樣想着,“應該說幾句有清醒作用、打動人心的話,才能把他們控制住。

    ” 近幾個月以來,一種功勳感和發自内心的要高聲呼喊的欲望在他身上已經不自覺地與木闆搭成的講台或者椅子聯系在一起,隻要一站到它們上面,就能向聚攏來的人群發出某種号召,煽動性的言語就會脫口而出。

     站房門前那座車站用的鐘下面有一隻很高的消防水桶,嚴嚴地蓋着。

    金茨跳上桶蓋,面對走近前來的人們斷續地講了幾句感人的、超人的話。

    在咫尺之内幾步就可以跑進去的門旁,他做出了一個愚蠢而勇敢的舉動,使追上來的人目瞪口呆地站住了。

    士兵們把舉在手中的槍枝放了下來。

     這時,金茨走到木桶的邊緣,踏翻了蓋子。

    他一隻腳踩到水裡,另一隻是到桶邊上,整個人跨在桶邊上。

     他這副狼狽相引起士兵們一陣大笑,站在最前面的一個朝他頸部開了一槍,把這個可傳人送了命,其餘的趕上來向死者捅了一陣刺刀。

     弗列裡小姐給科利亞挂了電話,讓他盡可能妥善地把醫生安置到車上,否則就要揭穿會使科利亞木愉快的事。

     科利亞一面回答老小姐的話,一面像往常那樣接着另外一個電話,從他口中夾雜着帶小數點的數字來判斷,是在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報密碼。

     “普斯科夫,接線員,聽得見嗎?什麼暴亂分子?一隻手?您這是怎麼回事,小姐?什麼手相術,一派胡言。

    行啦,把電話挂上吧,您妨礙我的事。

    普斯科夫,接線員。

    三、六、小數點、O、O、心。

    唉,真該讓狗把您叼了,我的電報機上的帶子都搞斷了。

    什麼?什麼?聽不清。

    又是您,小姐?我已經對您清清楚楚說過了木行,我辦不到。

    您應該找波瓦利欣。

    看什麼手相,胡說八道。

    三O、六……啊,見鬼……算了吧,别妨礙我了,小姐。

    ” 可是老小姐卻說: “什麼普斯科夫、普斯科夫,你瞞不過我的手相術,我已經把你看透了。

    明天你得把醫生給我送上車去,我也就不再同任何殺人犯講話了,你這個出賣上帝的小猶大。

    ”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起程的時候,天氣悶熱。

    像前天一樣,又要有一場雷暴雨。

     在烏黑的醞釀着雷雨的天空的凝視下,吐得滿地是葵花籽殼的車站旁邊的小鎮上,低矮的土坯房屋和受驚的鵝群現出一片白色。

     和車站緊相連接的是一片向兩側展開的寬廣的草地。

    地上的青草坡踐踏得淩亂不堪,數不清的人群一連幾個星期在這裡等待開往不同方向去的火車。

     人群裡那些身穿原色粗呢外衣的老年男子,從這一堆擠到那一堆去探聽各種謠傳和消息。

    一些年齡大約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側身用手臂支着頭躺在地上,手裡拿着去掉了葉子的樹枝,仿佛還是在放牧牲口。

    年紀更小一些的弟妹們撩起襯衣在他們腳邊走來走去,露出啡紅色的脊背。

    那些當媽媽的伸出并攏的兩腿坐在地上,懷裡抱着用褐色粗呢外衣斜裹起來的吃奶的嬰兒。

     “隻要槍炮聲一響,就像羊群一樣四散奔逃。

    他們不習慣!”站長波瓦利欣不怎麼友好地說着,一面和醫生一起在車站内外地上一排排躺着的人們中間曲折地穿過來。

     “這兒露出空地來啦!算是又看到了土地是什麼樣子,真叫人高興!整整四個月沒有見到,讓這一大群人給遮住了——簡直都快忘記了——他當時就躺在那兒。

    說來也真怪,戰争中看夠了各種各樣可怕的事,早就應該習以為常了,可這一回真教我覺得可憐!主要就是因為——毫無道理。

    究竟為了什麼?他對他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難道這些家夥還算得上是人?現在清往右拐,對,對,往這邊來,請到我的辦公室。

    這~趟車您就不必指望啦,能把人擠死。

    我安排您上另一次車,是區間的。

    這是我們自己編組的,現在就開始挂車。

    不過,直到上車之前您别吱聲,對誰也别說!要是露了風聲,車來不及挂就會給拆開。

    夜裡您在蘇希尼奇換車。

    ” 當這次保密的列車編組完畢,倒退着從機務段朝站上開來的時候,草地上的人全部擠成一團,從斜刺裡向慢慢退過來的列車跑去。

    人們飛快地從土丘上滑下來,沖上路基。

    他們互相推搡,有的在跑動中跳到車廂之間的緩沖器或者踏闆上,也有的爬進了車窗,上了車頂。

    眨眼間這列還在開動的火車就擠滿了人,等到停靠在月台旁邊的時候,已經水洩不通,從上到下都是要趕路的人。

     醫生奇迹般地被擠進車廂門口那一小塊可以站立的地方,接着又莫名其妙地被擁到裡邊的過道上。

     一路上他始終被擠在過道裡,直到蘇希尼奇都是坐在自己的行李上。

     墨黑的雷雨雲早已消散。

    灑滿了炙熱的陽光的田野上,到處都不停地響着壓倒列車行進聲的震耳的蝈蝈的叫聲。

     站在窗前的人遮住了光線。

    地闆上、椅子上和兩排座位之間的隔闆上,落下他們長長的身影,兩三個人的重疊在一起。

    這些影子在車廂裡也找不到容身之處,從對面的窗口被擠了出去,于是和前進中的整列車的影子在一起,在路基另一側的斜坡上跳躍式地奔跑着。

     周圍是一片嘈雜喧鬧聲,有的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