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無題
關燈
小
中
大
又常和高等商人來往,總多知道一點,便向亞英點着頭道:&ldquo自然是英文了。
&rdquo亞英笑道:&ldquo你們出了一個沒有題目的文章叫我做,真讓我為難。
&mdash&mdash吳保長開的是什麼字号?&rdquo楊老幺道:&ldquo他的字号很多,旅館、冷酒店,羅!這家茶館也是。
&rdquo說着,用手輕輕拍了兩下桌子,接着道:&ldquo他現在要新開一家糖果店,打算把店面子弄得摩登一點,所以打算用一塊洋文招牌。
&rdquo亞英是吸過保長兩支大前門了,覺得人家盛意不可卻,便兩手臂挽了靠住桌沿向他問道:&ldquo貴字号的中國招牌是哪幾個字呢?&rdquo吳保長笑道:&ldquo摩登得很,叫菲律賓。
原來有人打算叫華盛頓,因為這樣的招牌重慶有幾家,不希奇。
又有人打算叫巴西,據說那地方出糖。
但是叫到口裡巴西巴西,不大好聽,就改了菲律賓。
據說那地方也出糖。
&rdquo亞英笑道:&ldquo内江也出糖呀!為什麼不叫内江呢?&rdquo吳保長一搖頭道:&ldquo還不是因為不摩登。
我們這家店就是這樣的來曆。
區先生一聽就明白了,請替我設計一下用啥子英文招牌。
&rdquo亞英想不到這位保長先生,居然懂得&ldquo設計&rdquo這一個名詞,不由得嘻嘻地笑了,因道:&ldquo兩位說了這樣多,還是沒有題目,這篇文章我實交不出卷來。
這樣吧,我索性代勞一下,找兩家糖果店看看,他們用什麼英文招牌,看好了,我照樣拟一個送來就是。
&rdquo吳保長道:&ldquo很好,遲一兩天不妨事。
我每天上午總在這茶館裡的,區先生賞光交給兄弟就是。
&rdquo亞英喝了一口茶,又待起身要走,吳保長還是堅持留着他。
就在這時,一個二十上下的小夥子,穿了一身幹淨的灰布衣服,手裡提了一幅大花布毛巾包的東西,老遠的舉了一舉笑道:&ldquo那壞家夥,給的都是小票子,點了我個多鐘頭,硬是惱火。
&rdquo說着話,直奔到桌子面前來。
吳保長似乎沒想到這件事的發生,很快地看了亞英一眼,面上透着紅着,立刻迎着那人道:&ldquo不要吵!&rdquo那小夥子還不了解他的意思,以為是不願茶座上茶客聽到,又低聲補了一句道:&ldquo一萬三千塊錢,隻有三千元是大票子。
&rdquo亞英倒不願增加吳保長的困難,說聲再會。
吳保長隻是點了個頭。
楊老幺倒跟在後面把他送出茶館來,站在路邊低聲向他笑道:&ldquo我和區先生介紹吳保長,那是另有點意思的。
我聽到大先生說你在漁洞溪場上作生意,他有一個哥哥在那裡,我可以介紹一下。
&rdquo亞英搖搖頭道:&ldquo我不在漁洞溪場上作生意。
我那家小店,離場有些路。
這個我明白,當地保甲長和我都相處得很好。
&rdquo楊老幺見他表示拒絕,便笑道:&ldquo區先生不大願意嗎?你和我一樣,但是他們也看人說話,就是從前那個宗保長,如今和我也很好了。
吳保長哥子也不是保長,是××公會一個常務委員。
&rdquo亞英想了一想笑道:&ldquo多謝楊經理的好意。
原來我是有意進城來經營商業了。
假如我還回到漁洞溪去的話,倒是願意和這位吳先生認識的。
&rdquo楊老幺笑道:&ldquo你若是和他交朋友,你不要叫他啥子先生,啥子經理,他最喜歡人家叫他一聲吳委員。
現在就是這樣,作官的人想作生意,作生意的人又想作官。
二先生若是有空的話,确是可以和他寫塊英文招牌,算幫我一個忙,我有一件事托他。
&rdquo亞英道:&ldquo若是這樣說,我一定辦到。
不過,難道到了現在,楊經理還有求于他的地方嗎?&rdquo楊老幺道:&ldquo怎麼沒有。
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人,我們的根底,他啥子不知道。
我也有兩個鋪面在他管下,和他有交情,要少好多羅聯①,吳保長為人倒是不壞。
&rdquo随了這&ldquo吳保長&rdquo這三個字,有個人插言道:&ldquo楊經理他在不在?&rdquo亞英看時,個三十上下的人,将一件帶了許多油漬的藍長衫,罩在一件短襖上,因之下半身更顯着虛飄飄的。
下面穿條灰布褲子,油漬之外還有泥點,更是肮贓。
再下面赤腳拖上舊草鞋,正與他的衣服相稱。
因為如此,頭發像毛栗篷似的撐着,瘦削的臉挺出了他的高鼻子,那顔色是紅種黃種等等以外的有色人種,像是廟裡的佛像鍍了金,又脫落了,更蒙上一層煙塵。
記得當年在北平,看到那些紮嗎啡針的活死人,頗是這種形象,這倒吃了一驚!這人有了黃疸病與肝癌嗎?或者有其他的傳染病?可是楊老幺倒不怕會傳染,讓他站在身邊,瞪了眼問道:&ldquo什麼事,買鹽粑②?&rdquo那人将手拿的一張四方油紙,連折了幾折,揣到衣袋裡去,隻答應了兩個字:&ldquo笑話。
&rdquo楊老幺道:&ldquo你去找他嗎?他在茶館裡。
&rdquo那人笑着去了。
楊老幺望了他後身,歎了口氣道:&ldquo這個龜兒子,硬是不成器,怎樣得了喲!&rdquo亞英在他這一聲歎罵中,便猜着了若幹事情,問道:&ldquo這是楊經理的熟人嗎?&rdquo楊老幺又歎了一口氣道:&ldquo是我遠房一個侄兒子,好大的家财,敗個幹淨,弄成這副樣子,年紀不到三十,硬是一個活鬼。
送去當壯丁,也沒有人收。
中國人都是這樣硬是要亡國。
&rdquo亞英道:&ldquo他去找吳保長買鹽粑嗎?&rdquo楊老幺歎了一口氣,又笑道:&ldquo買啥子鹽粑喲!拿一張油紙子在手上,吳保長就是這一點不好,硬是容得下這些不成器的家私。
他是看到二先生在這裡,要不然的話,怕不問我借錢?&rdquo說着又歎着氣走了。
①羅聯:就是麻煩。
②鹽粑:四川舊日食鹽是成塊的,故至今稱為鹽粑。
這裡所謂鹽粑,乃是吸毒者的隐語。
亞英看了這事情,雖有些莫名其妙,可是這位吳保長就是個莫名其妙的人,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好事。
這茶館裡小小的勾留,增加了自己無限的怅惘。
為什麼要怅惘?自己不解所以然,好像在這個世界裡不經商,就是違反了适者生存的定律。
今天上午坐汽車去看的那位上層人物,和适才茶館裡的下層人物,都在講做生意,自己已是跳進這個圈子裡來的人了,若不掙他個百萬幾十萬,豈不是吃不着羊肉沾一身腥?隻看楊老幺這樣一個擡轎的出身,也擁資數百萬,那豈不慚愧?而且發國難财,也決不妨礙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大概還可以提高。
就以黃青萍小姐而論,她在自己面前說着實話,就為了要錢用,不能不敷衍财主,明知出賣靈魂是極凄慘而又極卑鄙的事,但是不能不出賣。
假如自己有錢,立刻就可以拯救她出天羅地網。
這錢由哪裡來呢?那就還是作生意的一條大路了。
作小生意已經試驗了半年,雖然混得有吃有穿,可是走進大重慶這人海裡來,一看自己所引為滿足的掙來的那點錢,和人家作大生意的人比起來,那真是九牛之一毛。
由名流到市井無賴,由學者到文盲,都在盡其力之所能,在生意上去弄一筆錢,弄來了也不放手。
第二次,要弄得比第一次對倍。
第三次更多,要用十位以上的字數,乘第一二兩次所得的總和。
就是這樣演變下去,南京拉包月車的,開熟水店的,重慶擡滑竿的,都升為了經理。
不管經理有大有小,反正當一名經理,總比當小夥計強吧? 想到這裡,亞英有點兒興奮,猛可的擡起頭來,才發覺自己走了一大截不必走的路。
這裡是新市區的一帶高崗上,站着看崗子那邊山谷上下的新建築,高一層的大廈,低一層的洋樓,象征着社會上生活毫不困難。
其中有一帶紅漆樓窗的房子,正就是朋友介紹着,去投奔的公司董事長之家。
雖然那是自己所願走的一條路,曾經在人家口裡聽到說,這位經理胡天民先生,有不可一世之概,驕氣淩人,沒有敢去拜訪,也不願去拜訪。
每次經過這裡,都對這聞名已久的胡公館,要注目一下。
這時不覺又注目望着了,自己心裡想着,便是他胡天民,也不見得剛跳進商界,就做着董事長與總經理。
假如他是一個小職員或小商人起家的話,他也必定侍候過别的董事長與總經理。
若不肯俯就人,隻憑幾根傲骨處世,他至多像自己父親一樣,作個教育界窮文人,怎可以當大公司董事長?自己若想混到他那個地位,現在不去逢迎他這類人,如何能入公司之門?不能入公司之門,怎樣作商業巨子? 亞英由那茶館裡出來,想着那吳保長擁有許多家店面,吸着三鬥坪來的紙煙,接受大布包袱提來的鈔票,他就無限的感慨。
他不斷地想着,無論怎麼比,自己也比吳保長的知識高若幹倍,他可以發财,我就不可以發财嗎?想着,擡起手表來看看,正是一點半鐘。
據人說過,這位胡先生,每日下午一點以後,兩點以前,一定在家裡見客,這又恰是去拜谒的時候了。
不管他,且去試試,于是伸手扶了一扶大衣的領子,将頭上新呢帽取下來看了看,再向頭上戴着,将手杖打着地面,自己挺起了胸脯子,順着到胡公館的這條路走去。
這胡公館上下三層樓房,建立在半山坡上,樓前三層梯式的花圃,有一條水泥面汽車路,作一個九十度的轉彎,在兩行不怎麼高大的槐柳樹下,通到一道短磚牆的大門口。
自然,無論是先有這洋樓,或是先有門外的馬路,這外面的馬路,必能與門裡的水泥路面連接起來。
不然,董事長的汽車不能直接開到樓下,不僅是不便利,也有損董事長的威嚴了。
亞英想順了路直走到胡公館門口。
這是一個大半圓形的鐵栅門,雙門洞開,那正因為門裡這條水泥路面,一條線停下了三部流線型小座車,車頭都對着大門,像要出去的樣子。
亞英低頭看了看身上這件海勃絨大衣,決沒有什麼寒酸之象,就徑直走進了大門,向傳達處走來。
這裡的傳達先生,卻是一位門房世家,穿件大袖藍布大褂,頭戴青布瓜皮小帽,尖長的臉上,略有點小胡子,說口極
&rdquo亞英笑道:&ldquo你們出了一個沒有題目的文章叫我做,真讓我為難。
&mdash&mdash吳保長開的是什麼字号?&rdquo楊老幺道:&ldquo他的字号很多,旅館、冷酒店,羅!這家茶館也是。
&rdquo說着,用手輕輕拍了兩下桌子,接着道:&ldquo他現在要新開一家糖果店,打算把店面子弄得摩登一點,所以打算用一塊洋文招牌。
&rdquo亞英是吸過保長兩支大前門了,覺得人家盛意不可卻,便兩手臂挽了靠住桌沿向他問道:&ldquo貴字号的中國招牌是哪幾個字呢?&rdquo吳保長笑道:&ldquo摩登得很,叫菲律賓。
原來有人打算叫華盛頓,因為這樣的招牌重慶有幾家,不希奇。
又有人打算叫巴西,據說那地方出糖。
但是叫到口裡巴西巴西,不大好聽,就改了菲律賓。
據說那地方也出糖。
&rdquo亞英笑道:&ldquo内江也出糖呀!為什麼不叫内江呢?&rdquo吳保長一搖頭道:&ldquo還不是因為不摩登。
我們這家店就是這樣的來曆。
區先生一聽就明白了,請替我設計一下用啥子英文招牌。
&rdquo亞英想不到這位保長先生,居然懂得&ldquo設計&rdquo這一個名詞,不由得嘻嘻地笑了,因道:&ldquo兩位說了這樣多,還是沒有題目,這篇文章我實交不出卷來。
這樣吧,我索性代勞一下,找兩家糖果店看看,他們用什麼英文招牌,看好了,我照樣拟一個送來就是。
&rdquo吳保長道:&ldquo很好,遲一兩天不妨事。
我每天上午總在這茶館裡的,區先生賞光交給兄弟就是。
&rdquo亞英喝了一口茶,又待起身要走,吳保長還是堅持留着他。
就在這時,一個二十上下的小夥子,穿了一身幹淨的灰布衣服,手裡提了一幅大花布毛巾包的東西,老遠的舉了一舉笑道:&ldquo那壞家夥,給的都是小票子,點了我個多鐘頭,硬是惱火。
&rdquo說着話,直奔到桌子面前來。
吳保長似乎沒想到這件事的發生,很快地看了亞英一眼,面上透着紅着,立刻迎着那人道:&ldquo不要吵!&rdquo那小夥子還不了解他的意思,以為是不願茶座上茶客聽到,又低聲補了一句道:&ldquo一萬三千塊錢,隻有三千元是大票子。
&rdquo亞英倒不願增加吳保長的困難,說聲再會。
吳保長隻是點了個頭。
楊老幺倒跟在後面把他送出茶館來,站在路邊低聲向他笑道:&ldquo我和區先生介紹吳保長,那是另有點意思的。
我聽到大先生說你在漁洞溪場上作生意,他有一個哥哥在那裡,我可以介紹一下。
&rdquo亞英搖搖頭道:&ldquo我不在漁洞溪場上作生意。
我那家小店,離場有些路。
這個我明白,當地保甲長和我都相處得很好。
&rdquo楊老幺見他表示拒絕,便笑道:&ldquo區先生不大願意嗎?你和我一樣,但是他們也看人說話,就是從前那個宗保長,如今和我也很好了。
吳保長哥子也不是保長,是××公會一個常務委員。
&rdquo亞英想了一想笑道:&ldquo多謝楊經理的好意。
原來我是有意進城來經營商業了。
假如我還回到漁洞溪去的話,倒是願意和這位吳先生認識的。
&rdquo楊老幺笑道:&ldquo你若是和他交朋友,你不要叫他啥子先生,啥子經理,他最喜歡人家叫他一聲吳委員。
現在就是這樣,作官的人想作生意,作生意的人又想作官。
二先生若是有空的話,确是可以和他寫塊英文招牌,算幫我一個忙,我有一件事托他。
&rdquo亞英道:&ldquo若是這樣說,我一定辦到。
不過,難道到了現在,楊經理還有求于他的地方嗎?&rdquo楊老幺道:&ldquo怎麼沒有。
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人,我們的根底,他啥子不知道。
我也有兩個鋪面在他管下,和他有交情,要少好多羅聯①,吳保長為人倒是不壞。
&rdquo随了這&ldquo吳保長&rdquo這三個字,有個人插言道:&ldquo楊經理他在不在?&rdquo亞英看時,個三十上下的人,将一件帶了許多油漬的藍長衫,罩在一件短襖上,因之下半身更顯着虛飄飄的。
下面穿條灰布褲子,油漬之外還有泥點,更是肮贓。
再下面赤腳拖上舊草鞋,正與他的衣服相稱。
因為如此,頭發像毛栗篷似的撐着,瘦削的臉挺出了他的高鼻子,那顔色是紅種黃種等等以外的有色人種,像是廟裡的佛像鍍了金,又脫落了,更蒙上一層煙塵。
記得當年在北平,看到那些紮嗎啡針的活死人,頗是這種形象,這倒吃了一驚!這人有了黃疸病與肝癌嗎?或者有其他的傳染病?可是楊老幺倒不怕會傳染,讓他站在身邊,瞪了眼問道:&ldquo什麼事,買鹽粑②?&rdquo那人将手拿的一張四方油紙,連折了幾折,揣到衣袋裡去,隻答應了兩個字:&ldquo笑話。
&rdquo楊老幺道:&ldquo你去找他嗎?他在茶館裡。
&rdquo那人笑着去了。
楊老幺望了他後身,歎了口氣道:&ldquo這個龜兒子,硬是不成器,怎樣得了喲!&rdquo亞英在他這一聲歎罵中,便猜着了若幹事情,問道:&ldquo這是楊經理的熟人嗎?&rdquo楊老幺又歎了一口氣道:&ldquo是我遠房一個侄兒子,好大的家财,敗個幹淨,弄成這副樣子,年紀不到三十,硬是一個活鬼。
送去當壯丁,也沒有人收。
中國人都是這樣硬是要亡國。
&rdquo亞英道:&ldquo他去找吳保長買鹽粑嗎?&rdquo楊老幺歎了一口氣,又笑道:&ldquo買啥子鹽粑喲!拿一張油紙子在手上,吳保長就是這一點不好,硬是容得下這些不成器的家私。
他是看到二先生在這裡,要不然的話,怕不問我借錢?&rdquo說着又歎着氣走了。
①羅聯:就是麻煩。
②鹽粑:四川舊日食鹽是成塊的,故至今稱為鹽粑。
這裡所謂鹽粑,乃是吸毒者的隐語。
亞英看了這事情,雖有些莫名其妙,可是這位吳保長就是個莫名其妙的人,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好事。
這茶館裡小小的勾留,增加了自己無限的怅惘。
為什麼要怅惘?自己不解所以然,好像在這個世界裡不經商,就是違反了适者生存的定律。
今天上午坐汽車去看的那位上層人物,和适才茶館裡的下層人物,都在講做生意,自己已是跳進這個圈子裡來的人了,若不掙他個百萬幾十萬,豈不是吃不着羊肉沾一身腥?隻看楊老幺這樣一個擡轎的出身,也擁資數百萬,那豈不慚愧?而且發國難财,也決不妨礙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大概還可以提高。
就以黃青萍小姐而論,她在自己面前說着實話,就為了要錢用,不能不敷衍财主,明知出賣靈魂是極凄慘而又極卑鄙的事,但是不能不出賣。
假如自己有錢,立刻就可以拯救她出天羅地網。
這錢由哪裡來呢?那就還是作生意的一條大路了。
作小生意已經試驗了半年,雖然混得有吃有穿,可是走進大重慶這人海裡來,一看自己所引為滿足的掙來的那點錢,和人家作大生意的人比起來,那真是九牛之一毛。
由名流到市井無賴,由學者到文盲,都在盡其力之所能,在生意上去弄一筆錢,弄來了也不放手。
第二次,要弄得比第一次對倍。
第三次更多,要用十位以上的字數,乘第一二兩次所得的總和。
就是這樣演變下去,南京拉包月車的,開熟水店的,重慶擡滑竿的,都升為了經理。
不管經理有大有小,反正當一名經理,總比當小夥計強吧? 想到這裡,亞英有點兒興奮,猛可的擡起頭來,才發覺自己走了一大截不必走的路。
這裡是新市區的一帶高崗上,站着看崗子那邊山谷上下的新建築,高一層的大廈,低一層的洋樓,象征着社會上生活毫不困難。
其中有一帶紅漆樓窗的房子,正就是朋友介紹着,去投奔的公司董事長之家。
雖然那是自己所願走的一條路,曾經在人家口裡聽到說,這位經理胡天民先生,有不可一世之概,驕氣淩人,沒有敢去拜訪,也不願去拜訪。
每次經過這裡,都對這聞名已久的胡公館,要注目一下。
這時不覺又注目望着了,自己心裡想着,便是他胡天民,也不見得剛跳進商界,就做着董事長與總經理。
假如他是一個小職員或小商人起家的話,他也必定侍候過别的董事長與總經理。
若不肯俯就人,隻憑幾根傲骨處世,他至多像自己父親一樣,作個教育界窮文人,怎可以當大公司董事長?自己若想混到他那個地位,現在不去逢迎他這類人,如何能入公司之門?不能入公司之門,怎樣作商業巨子? 亞英由那茶館裡出來,想着那吳保長擁有許多家店面,吸着三鬥坪來的紙煙,接受大布包袱提來的鈔票,他就無限的感慨。
他不斷地想着,無論怎麼比,自己也比吳保長的知識高若幹倍,他可以發财,我就不可以發财嗎?想着,擡起手表來看看,正是一點半鐘。
據人說過,這位胡先生,每日下午一點以後,兩點以前,一定在家裡見客,這又恰是去拜谒的時候了。
不管他,且去試試,于是伸手扶了一扶大衣的領子,将頭上新呢帽取下來看了看,再向頭上戴着,将手杖打着地面,自己挺起了胸脯子,順着到胡公館的這條路走去。
這胡公館上下三層樓房,建立在半山坡上,樓前三層梯式的花圃,有一條水泥面汽車路,作一個九十度的轉彎,在兩行不怎麼高大的槐柳樹下,通到一道短磚牆的大門口。
自然,無論是先有這洋樓,或是先有門外的馬路,這外面的馬路,必能與門裡的水泥路面連接起來。
不然,董事長的汽車不能直接開到樓下,不僅是不便利,也有損董事長的威嚴了。
亞英想順了路直走到胡公館門口。
這是一個大半圓形的鐵栅門,雙門洞開,那正因為門裡這條水泥路面,一條線停下了三部流線型小座車,車頭都對着大門,像要出去的樣子。
亞英低頭看了看身上這件海勃絨大衣,決沒有什麼寒酸之象,就徑直走進了大門,向傳達處走來。
這裡的傳達先生,卻是一位門房世家,穿件大袖藍布大褂,頭戴青布瓜皮小帽,尖長的臉上,略有點小胡子,說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