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另一世界
關燈
小
中
大
雄連川資都有了。
當日就搭了短程小輪到漁洞溪去。
這漁洞溪是重慶上遊六十裡的一個水碼頭,每三日一個市集,四川人叫作趕場。
每逢趕場,前後百十裡路的鄉下人,都趕到這裡來作買賣。
山貨由這裡下船,水路來的東西,又由這裡上岸,生意很好,因此也就有兩條街道。
在重慶,小公務員是不容易離開職守的,亞雄早已聽到這個有名的小碼頭,卻沒來過。
這日坐小輪到了漁洞溪,卻是下午三點多鐘,小輪泊在江灘邊,下得船來,一片沙灘,足有裡多路寬。
在沙灘南面,是重慶南岸綿延不斷的山。
這市鎮就建築在半山腰上。
在東川走過的人,都知道這是理之當然。
因為春水來了,把江灘完全淹沒,可以漲到四五丈高。
順着沙灘上腳迹踏成的路走,便到了市集的山下。
踏上四五十級坡子,發現一條河街,街道是青石坡面的地,隻是兩旁的店鋪,屋檐相接,街中心隻有一線天,街寬也就不過五六尺。
店鋪是油坊、紙行、山貨行、陶器店、炒貨店,其中也有兩家雜貨店,但全沒有什麼生意。
街上空蕩蕩的,偶然有一兩個人經過,腳闆踏得石闆響,清脆入耳。
冬日霧天陰慘慘地,江風吹到這冷落的市街上,更顯出一分凄涼的意味。
亞雄心想,老二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來作生意?于是把前後兩條街都找遍了,沒有一點兒結果。
且先到小客店要了一個房間,把攜帶着的小旅行袋放下,然後再在街上轉了兩個圈子。
徘徊之間,天色已經昏黑,這個漁洞溪,竟不如家中遷居的那小市集熱鬧,街上隻有幾盞零落的燈火,多數店鋪也上了鋪門。
這就不必逡巡了,且回小客店中去。
那左右是斜對門三家茶館,二三十盞菜油燈亮着,人聲哄哄,倒是座客滿着。
自己沒有吃晚飯,也不能這早安歇,于是在一家小館子裡買了十幾個黑面包子,就到小茶館裡找個地位休息。
但是處處都坐滿了人,隻有隔壁這家茶館,臨街所在,有副座頭,隻是一個客人在喝茶,且和人家并了桌子坐下。
亞雄看對方那人,約莫二三十歲,穿件半新陰丹士林大褂,頭上将白布紮了小包頭,這是純粹的鄉下小商人作風,自己認為是個詢問的對象,便點着頭道:&ldquo老闆,你有朋友來嗎?我喝碗茶就走。
&rdquo那人道:&ldquo不生關系,茶館子裡地方,有空就坐。
&rdquo他說着話,也向亞雄身上打量着,看他穿套灰布中山服,還佩帶了證章,問道:&ldquo先生你由重慶來買啥子貨?&rdquo亞雄笑道:&ldquo不買什麼,我到這裡來找個人。
&rdquo于是喝着茶,和那人談起來。
看到賣紙煙的小販過來,亞雄買了兩支香煙,敬那人一支,彼此更覺得熱絡些。
繼續地談話,亞雄知道那人姓吳,因問道:&ldquo吳老闆在這場上有買賣?&rdquo他道:&ldquo沒得,我是趕場客。
明天這裡趕場,我懶得起早跑路;今天就來了,住在這裡。
&rdquo亞雄慢慢地喝着茶,把那黑面包子吃下。
吳老闆笑道:&ldquo區先生你真省錢,出門的人,飯都不吃!&rdquo亞雄道:&ldquo我們當小公務員的人,窮慣了,這很無所謂。
&rdquo吳老闆道:&ldquo在機關裡作事是個名啦,做買賣好,為啥子不作生意?&rdquo亞雄料着對他說什麼&ldquo緊守崗位&rdquo,他不會懂,隻是說缺少本錢。
兩人喝了一會兒茶,彼此作别,回到小客店去住宿。
次晨一覺醒來,亞雄隻聽到亂糟糟的人聲,睜眼看紙窗戶外,卻還是黑的,在鋪上醒着又半小時,那人聲越來越嘈雜,就是這小客店裡,也一片響聲,人都起來了。
這時,天色已經發亮了,他也不能再睡,一骨碌爬起來,向茶房讨了一隻舊木臉盆的溫水,一隻粗碗的冷水,取出旅行袋裡的牙刷毛巾,匆匆洗了把臉,付了房錢,走出小客店。
這讓他驚訝,滿街全是人頭滾滾,人身子是塞足了整個的街了。
他走進人叢,前面人抵着,後面又是人推,尤其是那些挑擔子的扁擔籮筐,在人縫裡亂擠。
亞雄糊裡糊塗擠了一條街,看到有個缺口是向江邊上去的,這就跟着稍微稀疏的人,向下坡路走去。
出了街,向前看去,那沙灘也成了人海,長寬約兩裡路的地面,全是人。
這又讓他大發了一點感想:中國真是農業社會,到了趕場,有這樣熱鬧的現象!但這沙灘上,大概也隻有兩種買賣,一種是橘子柑子,一種是菜蔬,橘子柑子都是五六籮筐列成一堆,有那些不大好的橘子,索性就堆在地上賣。
菜蔬更是豐盛,蘿蔔是攤在地上,一望幾十堆,青菜像堆木柴似的,堆疊成一堵短牆。
作生意的帶了籮筐,就在這菜堆面前看貨論價。
亞雄一面張望,一面向前走,走到水邊,更有新發現,停泊在江邊的木船,也都是在卸載菜蔬、橘柑。
恰又遇見那個吳老闆,站在水邊沙灘上,面前放了一挑冬筍,便點了個頭道:&ldquo吳老闆,販的是珍貴菜蔬呀!這是哪裡來的貨?&rdquo吳老闆指着面前一隻小木船頭道:&ldquo他們由上河裝來的。
&rdquo亞雄看時,那船上有幾個小販,正向籮筐裡搬運冬筍,有兩個人拿着大秤在船頭上過秤。
其中一個人穿了青布短襖褲,頭上戴頂鴨舌帽,叉着腰看人過秤,那形态好像亞英,可是他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且不問他,就冒叫一聲&ldquo亞英。
&rdquo這麼叫着,那個人同時一驚,回過頭來看着,可不就是亞英!亞雄又繼續地叫了一聲,而且擡起一隻手來。
亞英看到了人,先&ldquo哦喲&rdquo了一聲,他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哥哥,不覺呆了一呆。
亞雄一直奔上船頭去握了他的手道:&ldquo兄弟,你怎麼不向家裡去一封信?一家人都念你,我料着你是在吃苦!&rdquo亞英呆了許久,這才醒悟過來,先笑了一笑,然後向他道:&ldquo我猜着,你們一定以為我在吃苦,其實我比什麼人都快活,我們且上岸去說話。
&rdquo那吳老闆也就向亞雄笑道:&ldquo原來你先生是王老闆一家,他作起生意來,比我們有辦法的多。
昨天我還勸着你作生意呢!&rdquo說着哈哈一笑。
亞英指了吳老闆道:&ldquo我們就在一個場上作生意,走這條路的,正不止我一個人,哪個也不見得苦。
&rdquo說着提了兩隻口袋下船。
亞雄到了這時,倒沒有什麼話說,跟着他來到沙灘上,站定了腳道!&ldquo我們可以同回去了?&rdquo亞英笑道:&ldquo回去作什麼?又讓我回去吃閑飯嗎?你不要以為我很苦,我這個小販子,是特殊階級,一切都是這朋友替我幫忙。
&rdquo說着将站在身邊的那白馬,伸手拍了兩拍。
亞雄道:&ldquo你在哪裡得來這一匹馬呢?&rdquo亞英道:&ldquo說來話長,我們找個地方去吃早飯,慢慢地談吧!&rdquo說着,将布袋放在馬身上,牽了馬到街口上一家飯館門口停住,将馬栓在一棵枯樹幹上,把它身上的貨袋給卸了下來,然後與亞雄找了臨街的一副座頭相對坐下。
幺師走過來笑道:&ldquo王老闆要啥菜?&rdquo亞英道:&ldquo先來個雜鑲,我們吃酒,再炒一盤豬肝,來一盤鲫魚燒豆腐,來&hellip&hellip&rdquo亞雄攔住他道:&ldquo要許多菜幹什麼?你應當知道,現在飯館子裡的菜,是什麼價錢!&rdquo亞英笑道:&ldquo這無所謂,趕場的人照例是要大嚼一頓的。
&rdquo等幺師走開了,亞雄道:&ldquo我等着要知道你的情形,你為什麼還不告訴我?&rdquo亞英道:&ldquo你不用為我發愁,我很好,平均每日可以賺五十元。
&rdquo亞雄道:&ldquo你又沒有什麼本錢,怎麼有這多利益可得?&rdquo 亞英笑道:&ldquo就是為了本錢太少,要多的話,我還不止賺這麼些個呢!這事情真是偶然,我寫信告訴家裡不是三百多元本錢嗎?我除了船票錢全數都買了紙煙。
恰巧我脫了一天船班,第二天才到漁洞溪,向街市上一打聽,煙價已漲了二成。
有人告訴我,走進去幾十裡,煙價還可以高。
我當然用了一用腦筋,就選擇了一個疏散機關較多的地方走去。
我到了那裡,兩塊本錢一盒紙煙,三塊五角賣出去,比市價還低二角,這樣我本錢就多了。
在鄉店裡遇到一個油販子,賭得輸光了,喝醉了酒要自殺。
我第二次又用着我的腦筋,等他酒醒了,我告訴
當日就搭了短程小輪到漁洞溪去。
這漁洞溪是重慶上遊六十裡的一個水碼頭,每三日一個市集,四川人叫作趕場。
每逢趕場,前後百十裡路的鄉下人,都趕到這裡來作買賣。
山貨由這裡下船,水路來的東西,又由這裡上岸,生意很好,因此也就有兩條街道。
在重慶,小公務員是不容易離開職守的,亞雄早已聽到這個有名的小碼頭,卻沒來過。
這日坐小輪到了漁洞溪,卻是下午三點多鐘,小輪泊在江灘邊,下得船來,一片沙灘,足有裡多路寬。
在沙灘南面,是重慶南岸綿延不斷的山。
這市鎮就建築在半山腰上。
在東川走過的人,都知道這是理之當然。
因為春水來了,把江灘完全淹沒,可以漲到四五丈高。
順着沙灘上腳迹踏成的路走,便到了市集的山下。
踏上四五十級坡子,發現一條河街,街道是青石坡面的地,隻是兩旁的店鋪,屋檐相接,街中心隻有一線天,街寬也就不過五六尺。
店鋪是油坊、紙行、山貨行、陶器店、炒貨店,其中也有兩家雜貨店,但全沒有什麼生意。
街上空蕩蕩的,偶然有一兩個人經過,腳闆踏得石闆響,清脆入耳。
冬日霧天陰慘慘地,江風吹到這冷落的市街上,更顯出一分凄涼的意味。
亞雄心想,老二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來作生意?于是把前後兩條街都找遍了,沒有一點兒結果。
且先到小客店要了一個房間,把攜帶着的小旅行袋放下,然後再在街上轉了兩個圈子。
徘徊之間,天色已經昏黑,這個漁洞溪,竟不如家中遷居的那小市集熱鬧,街上隻有幾盞零落的燈火,多數店鋪也上了鋪門。
這就不必逡巡了,且回小客店中去。
那左右是斜對門三家茶館,二三十盞菜油燈亮着,人聲哄哄,倒是座客滿着。
自己沒有吃晚飯,也不能這早安歇,于是在一家小館子裡買了十幾個黑面包子,就到小茶館裡找個地位休息。
但是處處都坐滿了人,隻有隔壁這家茶館,臨街所在,有副座頭,隻是一個客人在喝茶,且和人家并了桌子坐下。
亞雄看對方那人,約莫二三十歲,穿件半新陰丹士林大褂,頭上将白布紮了小包頭,這是純粹的鄉下小商人作風,自己認為是個詢問的對象,便點着頭道:&ldquo老闆,你有朋友來嗎?我喝碗茶就走。
&rdquo那人道:&ldquo不生關系,茶館子裡地方,有空就坐。
&rdquo他說着話,也向亞雄身上打量着,看他穿套灰布中山服,還佩帶了證章,問道:&ldquo先生你由重慶來買啥子貨?&rdquo亞雄笑道:&ldquo不買什麼,我到這裡來找個人。
&rdquo于是喝着茶,和那人談起來。
看到賣紙煙的小販過來,亞雄買了兩支香煙,敬那人一支,彼此更覺得熱絡些。
繼續地談話,亞雄知道那人姓吳,因問道:&ldquo吳老闆在這場上有買賣?&rdquo他道:&ldquo沒得,我是趕場客。
明天這裡趕場,我懶得起早跑路;今天就來了,住在這裡。
&rdquo亞雄慢慢地喝着茶,把那黑面包子吃下。
吳老闆笑道:&ldquo區先生你真省錢,出門的人,飯都不吃!&rdquo亞雄道:&ldquo我們當小公務員的人,窮慣了,這很無所謂。
&rdquo吳老闆道:&ldquo在機關裡作事是個名啦,做買賣好,為啥子不作生意?&rdquo亞雄料着對他說什麼&ldquo緊守崗位&rdquo,他不會懂,隻是說缺少本錢。
兩人喝了一會兒茶,彼此作别,回到小客店去住宿。
次晨一覺醒來,亞雄隻聽到亂糟糟的人聲,睜眼看紙窗戶外,卻還是黑的,在鋪上醒着又半小時,那人聲越來越嘈雜,就是這小客店裡,也一片響聲,人都起來了。
這時,天色已經發亮了,他也不能再睡,一骨碌爬起來,向茶房讨了一隻舊木臉盆的溫水,一隻粗碗的冷水,取出旅行袋裡的牙刷毛巾,匆匆洗了把臉,付了房錢,走出小客店。
這讓他驚訝,滿街全是人頭滾滾,人身子是塞足了整個的街了。
他走進人叢,前面人抵着,後面又是人推,尤其是那些挑擔子的扁擔籮筐,在人縫裡亂擠。
亞雄糊裡糊塗擠了一條街,看到有個缺口是向江邊上去的,這就跟着稍微稀疏的人,向下坡路走去。
出了街,向前看去,那沙灘也成了人海,長寬約兩裡路的地面,全是人。
這又讓他大發了一點感想:中國真是農業社會,到了趕場,有這樣熱鬧的現象!但這沙灘上,大概也隻有兩種買賣,一種是橘子柑子,一種是菜蔬,橘子柑子都是五六籮筐列成一堆,有那些不大好的橘子,索性就堆在地上賣。
菜蔬更是豐盛,蘿蔔是攤在地上,一望幾十堆,青菜像堆木柴似的,堆疊成一堵短牆。
作生意的帶了籮筐,就在這菜堆面前看貨論價。
亞雄一面張望,一面向前走,走到水邊,更有新發現,停泊在江邊的木船,也都是在卸載菜蔬、橘柑。
恰又遇見那個吳老闆,站在水邊沙灘上,面前放了一挑冬筍,便點了個頭道:&ldquo吳老闆,販的是珍貴菜蔬呀!這是哪裡來的貨?&rdquo吳老闆指着面前一隻小木船頭道:&ldquo他們由上河裝來的。
&rdquo亞雄看時,那船上有幾個小販,正向籮筐裡搬運冬筍,有兩個人拿着大秤在船頭上過秤。
其中一個人穿了青布短襖褲,頭上戴頂鴨舌帽,叉着腰看人過秤,那形态好像亞英,可是他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且不問他,就冒叫一聲&ldquo亞英。
&rdquo這麼叫着,那個人同時一驚,回過頭來看着,可不就是亞英!亞雄又繼續地叫了一聲,而且擡起一隻手來。
亞英看到了人,先&ldquo哦喲&rdquo了一聲,他沒想到會在這裡遇見哥哥,不覺呆了一呆。
亞雄一直奔上船頭去握了他的手道:&ldquo兄弟,你怎麼不向家裡去一封信?一家人都念你,我料着你是在吃苦!&rdquo亞英呆了許久,這才醒悟過來,先笑了一笑,然後向他道:&ldquo我猜着,你們一定以為我在吃苦,其實我比什麼人都快活,我們且上岸去說話。
&rdquo那吳老闆也就向亞雄笑道:&ldquo原來你先生是王老闆一家,他作起生意來,比我們有辦法的多。
昨天我還勸着你作生意呢!&rdquo說着哈哈一笑。
亞英指了吳老闆道:&ldquo我們就在一個場上作生意,走這條路的,正不止我一個人,哪個也不見得苦。
&rdquo說着提了兩隻口袋下船。
亞雄到了這時,倒沒有什麼話說,跟着他來到沙灘上,站定了腳道!&ldquo我們可以同回去了?&rdquo亞英笑道:&ldquo回去作什麼?又讓我回去吃閑飯嗎?你不要以為我很苦,我這個小販子,是特殊階級,一切都是這朋友替我幫忙。
&rdquo說着将站在身邊的那白馬,伸手拍了兩拍。
亞雄道:&ldquo你在哪裡得來這一匹馬呢?&rdquo亞英道:&ldquo說來話長,我們找個地方去吃早飯,慢慢地談吧!&rdquo說着,将布袋放在馬身上,牽了馬到街口上一家飯館門口停住,将馬栓在一棵枯樹幹上,把它身上的貨袋給卸了下來,然後與亞雄找了臨街的一副座頭相對坐下。
幺師走過來笑道:&ldquo王老闆要啥菜?&rdquo亞英道:&ldquo先來個雜鑲,我們吃酒,再炒一盤豬肝,來一盤鲫魚燒豆腐,來&hellip&hellip&rdquo亞雄攔住他道:&ldquo要許多菜幹什麼?你應當知道,現在飯館子裡的菜,是什麼價錢!&rdquo亞英笑道:&ldquo這無所謂,趕場的人照例是要大嚼一頓的。
&rdquo等幺師走開了,亞雄道:&ldquo我等着要知道你的情形,你為什麼還不告訴我?&rdquo亞英道:&ldquo你不用為我發愁,我很好,平均每日可以賺五十元。
&rdquo亞雄道:&ldquo你又沒有什麼本錢,怎麼有這多利益可得?&rdquo 亞英笑道:&ldquo就是為了本錢太少,要多的話,我還不止賺這麼些個呢!這事情真是偶然,我寫信告訴家裡不是三百多元本錢嗎?我除了船票錢全數都買了紙煙。
恰巧我脫了一天船班,第二天才到漁洞溪,向街市上一打聽,煙價已漲了二成。
有人告訴我,走進去幾十裡,煙價還可以高。
我當然用了一用腦筋,就選擇了一個疏散機關較多的地方走去。
我到了那裡,兩塊本錢一盒紙煙,三塊五角賣出去,比市價還低二角,這樣我本錢就多了。
在鄉店裡遇到一個油販子,賭得輸光了,喝醉了酒要自殺。
我第二次又用着我的腦筋,等他酒醒了,我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