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餐之間
關燈
小
中
大
這麼大人,還會丢了嗎?&rdquo老太太已斟了杯熱茶送到床鋪面前的小桌上,笑道:&ldquo在外面跑了這麼大半天,又渴又饑,喝杯熱茶吧。
&rdquo老先生笑道:&ldquo你正說得相反,我在外面這半天,是又醉又飽。
你們以為窮極無聊,我跳了江了。
我念了一肚子的書,也不緻出此下策。
&rdquo老太太笑道:&ldquo我們也不會想到那裡去呀!&rdquo老太爺喝了口茶,笑道:&ldquo到現在,我才知道&lsquo君子安貧,達人知命&rsquo,并不是什麼消極的話,富貴場中,實在讓我們忍耐不下去。
&rdquo因把今天所遭遇的事,略略說了一遍。
老太太道:&ldquo在這地方,可以攀出一位世交來,那也不壞。
&rdquo老先生道:&ldquo世交?這些人在花天酒地,一時高興,說兩句風涼話,你以為他是當真思念故交?他要真有念舊的心事,就該打聽我的住址,前來拜訪。
那蔺慕如今天表示好感,無非要表示他哥哥是個翰林門生,而他自己也就很有學問了,這也是附庸風雅的一流作風。
&rdquo老太太道:&ldquo這家庭課,你當然是不接受了。
&rdquo區莊正摸摸嘴上的短胡樁子,微笑道:老太婆,你覺得怎麼樣?老太太道:&ldquo你若為了衣食勉強去接受的話,恐怕你那老胃病要複發了。
&rdquo老先生輕輕拍了桌子笑道:&ldquo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rdquo 亞男原是站在門口聽父母說話的,因為這屋子裡再加兩個人,那就擠起來了。
等二老将話說完,她便插嘴道:&ldquo爸爸,不要急吧,我有點辦法。
&rdquo老太爺望了她道:&ldquo你有辦法?&rdquo亞男道:&ldquo是的,我有點辦法,我有個女同學在鄉下疏建區裡,蓋有幾幢房子,願分一幢給我們住。
因為他們家全家到雲南去了。
這房子不賣,也不租給人,她在讀書,又沒工夫管房子。
今天她到這裡來看了我一趟,非常之同情我們,說無條件請我們去住。
&rdquo老太爺道:&ldquo社會上有這樣的好事?&rdquo老太太道:&ldquo真的,今天來了,開大門的鑰匙都交給我了,除了五六間房子不算,家具都現成,可是我不敢答應。
&rdquo老先生道:&ldquo一個姑娘家,怎麼能作主?&rdquo亞男道:&ldquo她能作主,她向來就代理家事,要不,她家走了為什麼把房子交給她呢?母親是愁着這筆搬家費,下鄉有好幾十裡呢!&rdquo老太太道:&ldquo再說亞雄不能下鄉。
&rdquo老先生道:&ldquo好的,等亞雄辦公回來,大家從長商議。
這個機會也不能放棄了,不然,永遠住在&lsquo雞鳴早看天&rsquo的小客店裡嗎?&rdquo亞男道:&ldquo爸爸既是對原則同意了,其餘的事好辦。
&rdquo區老先生笑道:&ldquo孩子話,其餘的無非是錢,錢的事還容易辦嗎?孩子話!&rdquo亞男低頭想了一想,也就笑了。
他們商量了一陣子,也沒有得到結果。
晚上亞雄回小客店裡來,也同意了。
其餘可沒辦法。
到了次日,是個霧雨天,在重慶,這種日子,最苦悶而又凄慘。
天像烏罩子似的,罩到屋頂上,地面是滿街稀泥,汽車在馬路上滾得泥漿紛飛。
雨是有一陣子沒一陣子的下着,街上走路的人,全打着雨傘,雨傘像耍的龍燈,沿了人家屋檐走。
沒事的人,當然不願意出門,像這樣&ldquo雞鳴早看天&rdquo的客店,房間是那麼小,光線不夠,空氣雜着尿臊味,就是坐在屋子裡也受罪。
區老先生有個家的時候,下雨天,看看書,或者打打棋譜,總也可以消磨過去。
在這小客店裡一點沒有辦法,起床之後,洗完了臉,立刻坐到樓下茶館裡去。
他桌面上擺着一蓋碗沱茶,一份報紙,一支旱煙袋,他環抱着兩隻手,伏在桌子上,隻看那屋檐外的稀疏雨絲。
早上作小生意的人,已經把早茶喝過去了,吃午茶的人,還沒有來,所以早上十點鐘左右,茶館是最冷靜的時候。
這店堂裡除區莊正坐着看雨,隻有那個唯一的幺師①,坐在靠裡的一副座頭上打瞌睡。
①幺師:川語,茶房。
約莫寂寞了半小時,有個穿青粗呢制服的人,脫下身上半舊的綠色雨衣,搭在手臂上,站在屋檐下東張西望,最後點了兩下頭,似乎表示他已經找對了這地方了,于是走進來就在最前的一副座頭上坐下。
那幺師始終在打瞌睡,沒有理會到有客光顧。
那人連叫了兩聲泡茶來,他才猛可的擡起頭,将手揉着眼睛。
區老先生道:&ldquo這位先生連叫了你幾聲了,泡茶吧!&rdquo那人見老先生很客氣的稱呼,笑着點了點頭。
幺師泡着茶送了過去,他也是寂寞孤獨的坐着。
這時亞男由樓上送了一本書來,因道:&ldquo爸爸,你也悶的慌吧?有一本英文雜志,是香港新運來的,倒還新鮮,你解解悶吧。
&rdquo老先生道:&ldquo望望街景,也就把時間混過去了,天下雨,不好出門,又沒個地方作飯,這頓飯怎麼辦呢?&rdquo亞男道:&ldquo那倒容易解決,母親說給你下碗面,其餘的人大家吃頓燒餅就是。
有熱茶,連茶也可以免了。
&rdquo老先生道:&ldquo要吃燒餅,就大家都吃燒餅吧,為什麼我要例外呢?接連吃了三天面,我也膩了。
&rdquo亞男笑着,站了一會兒自上樓去了。
老先生拿起那份英文雜志,就靜靜地看着。
約莫是半小時,在他桌子上,有人送來舊報紙托着的四個熱燒餅,另外是兩個小面包,老先生放下手上的雜志,見亞男站在身邊,正在口袋裡掏出一包花生米向桌上放。
他見她提着一個小布包袱,裡面全是燒餅,因道:&ldquo為什麼多給我添兩個面包?帶給你母親去吃吧,我有四個燒餅和這些花生米,就夠了。
你們也有花生米?&rdquo亞男道:&ldquo我們有辣榨菜,面包你吃吧。
&rdquo老先生不允,一定塞到她手上,結果是拿了一枚走了。
那個吃茶的人,一人坐着,也是無聊,閑看區氏父女行為消遣。
見這老先生能看英文雜志,卻住在這雞鳴早看天的小店裡。
再看父女兩人,又十分客氣,這倒是很有教育程度的人家。
這樣,他們為什麼流落到這樣子?正注意着,有人叫句&ldquo大哥等久了&rdquo,來了一位披着紅色舊雨衣的女子,站在屋檐底下。
但是她不奔向那男子,轉過身來向區老先生鞠着躬,叫了聲老伯。
老先生對她的圓圓的臉,一雙大眼睛,印象很深,這是亞男的同學好友沈自強小姐,便站着道:&ldquo這樣惡劣的天氣,沈小姐還出來。
&rdquo她道:&ldquo特意來拜訪的。
老伯,我給你介紹介紹,這是家兄沈自安。
&rdquo那個男子聽他妹妹說起過亞男,已知道這是區莊正了,便過來打招乎。
老先生握着他的手笑道:&ldquo要知是沈小姐的令兄,早請過來談談了,也免得老兄枯坐這樣久。
&rdquo 于是大家同在一副座頭上坐下。
幺師泡上茶來,老先生就請他上樓通知一聲,區小姐的客來了。
沈自強笑道:&ldquo我應當去看伯母。
&rdquo老先生笑道:&ldquo沈小姐你大概上過樓的了,我們自己家裡人住在樓上都嫌窄,所以我不得已,終日在這裡坐茶館,你若是去了,那是讓我們增加一分困難。
&rdquo沈自安笑道:&ldquo小客店,我也住過的,老先生這倒是實話。
&rdquo沈自強道:&ldquo老伯,你們住在這裡,不是辦法,我們南岸的住房還可以騰出兩間屋子來,府上先搬過去,一面再找房子,好不好?我今天就是為這事來的。
你隻看我約家兄在這茶館子裡等着,就是真意。
&rdquo區老先生道:&ldquo房子我們有了,也是亞男同學讓的。
據說,住家的條件都很夠,實不相瞞,我們就是籌不出搬家費來。
&rdquo沈自強望着桌上的燒餅,還隻咬去半個,便道:&ldquo我知道這是老伯午飯,不必客氣,你請吧。
真對不住,你是一位老教育家,替國家教了多少人才,而現在讓你老人家無地方可住,而且無飯可吃。
&rdquo沈自安看看老先生這清癯的面孔,和桌上那枯燥的燒餅,心裡未免一動,憑人家那樣好的學問,又是那樣好的道德,日子卻是這樣過着,心裡默然,倒也說不出話來。
這時亞男由樓上下來了,向前握着沈自強的手道:&ldquo自強,你太熱心了。
這樣壞的天氣,你還是跑來了!&rdquo她道:&ldquo那是什麼話!天氣惡劣,不作事,也不吃飯嗎?&rdquo她說到最後一句,立刻要收回去,已來不及,很後悔,立刻又接着道:&ldquo我聽到老伯說,你們有了房子了。
&rdquo亞男苦笑了一笑,點着頭道:&ldquo房子是有了,可是&hellip&hellip&rdquo說着又搖搖頭。
沈自強道:&ldquo亞男,我給你介紹,這是家兄,自安。
&rdquo彼此見過禮。
沈自安向外面一指道:&ldquo我們到外面桌子上去談談,讓老伯吃過點心。
&rdquo于是也不待區老先生謙遜,他們竟自遷移到另一副座頭上去了。
老先生很了解這些青年們是什麼用意,肚子餓了,也不能和人家客氣,讓幺師向茶碗裡兌過開水,就着熱茶,把燒餅面包吃過。
見他三人還是談得很起勁,也不去打攪,自拿起英文雜志來看。
三十分鐘後,亞男悄悄走過來,挨了桌子坐下,低聲道:&ldquo爸爸,那位沈先生願意幫我們一個忙,借五百元讓我們搬家。
&rdquo區老先生放下書本,将手按着望了望客人,因道:&ldquo那不妥,我和人家才初次見面呀!而況我們收入毫無把握,把什麼還人家呢?&rdquo亞男道:&ldquo我早知道爸爸有這番意思了,他說我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歸還,而且&hellip&hellip&rdquo她不曾交待完,沈自強小姐已經走過來,她手上握着一個手絹包,塞在亞男手上,笑道:&ldquo不許說客氣話!&rdquo老先生立刻站起來,拱拱手道:&ldquo沈先生,沈小姐,這,這,這,不可以。
&rdquo那沈自安穿起雨衣,說聲&ldquo再會&rdquo,已走上了街。
沈小姐卻是夾着雨衣就向外面走。
老先生追到屋檐下,他們已經走遠了。
老先生回到座位上,搖搖頭道:&ldquo這不好,這不好,萍水相逢,怎好讓人家幫這麼一個大忙!&rdquo亞男拿着那個手絹包颠了幾颠,皺着眉道:&ldquo論他熱心,不妨接受,說起他的職業,我們就不忍收下。
&rdquo老先生道:&ldquo他有什麼工作?&rdquo亞男道:&ldquo他是給一個二等要人開汽車的。
是你老人家常說的話,愧煞士大夫階級了。
&rdquo
&rdquo老先生笑道:&ldquo你正說得相反,我在外面這半天,是又醉又飽。
你們以為窮極無聊,我跳了江了。
我念了一肚子的書,也不緻出此下策。
&rdquo老太太笑道:&ldquo我們也不會想到那裡去呀!&rdquo老太爺喝了口茶,笑道:&ldquo到現在,我才知道&lsquo君子安貧,達人知命&rsquo,并不是什麼消極的話,富貴場中,實在讓我們忍耐不下去。
&rdquo因把今天所遭遇的事,略略說了一遍。
老太太道:&ldquo在這地方,可以攀出一位世交來,那也不壞。
&rdquo老先生道:&ldquo世交?這些人在花天酒地,一時高興,說兩句風涼話,你以為他是當真思念故交?他要真有念舊的心事,就該打聽我的住址,前來拜訪。
那蔺慕如今天表示好感,無非要表示他哥哥是個翰林門生,而他自己也就很有學問了,這也是附庸風雅的一流作風。
&rdquo老太太道:&ldquo這家庭課,你當然是不接受了。
&rdquo區莊正摸摸嘴上的短胡樁子,微笑道:老太婆,你覺得怎麼樣?老太太道:&ldquo你若為了衣食勉強去接受的話,恐怕你那老胃病要複發了。
&rdquo老先生輕輕拍了桌子笑道:&ldquo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rdquo 亞男原是站在門口聽父母說話的,因為這屋子裡再加兩個人,那就擠起來了。
等二老将話說完,她便插嘴道:&ldquo爸爸,不要急吧,我有點辦法。
&rdquo老太爺望了她道:&ldquo你有辦法?&rdquo亞男道:&ldquo是的,我有點辦法,我有個女同學在鄉下疏建區裡,蓋有幾幢房子,願分一幢給我們住。
因為他們家全家到雲南去了。
這房子不賣,也不租給人,她在讀書,又沒工夫管房子。
今天她到這裡來看了我一趟,非常之同情我們,說無條件請我們去住。
&rdquo老太爺道:&ldquo社會上有這樣的好事?&rdquo老太太道:&ldquo真的,今天來了,開大門的鑰匙都交給我了,除了五六間房子不算,家具都現成,可是我不敢答應。
&rdquo老先生道:&ldquo一個姑娘家,怎麼能作主?&rdquo亞男道:&ldquo她能作主,她向來就代理家事,要不,她家走了為什麼把房子交給她呢?母親是愁着這筆搬家費,下鄉有好幾十裡呢!&rdquo老太太道:&ldquo再說亞雄不能下鄉。
&rdquo老先生道:&ldquo好的,等亞雄辦公回來,大家從長商議。
這個機會也不能放棄了,不然,永遠住在&lsquo雞鳴早看天&rsquo的小客店裡嗎?&rdquo亞男道:&ldquo爸爸既是對原則同意了,其餘的事好辦。
&rdquo區老先生笑道:&ldquo孩子話,其餘的無非是錢,錢的事還容易辦嗎?孩子話!&rdquo亞男低頭想了一想,也就笑了。
他們商量了一陣子,也沒有得到結果。
晚上亞雄回小客店裡來,也同意了。
其餘可沒辦法。
到了次日,是個霧雨天,在重慶,這種日子,最苦悶而又凄慘。
天像烏罩子似的,罩到屋頂上,地面是滿街稀泥,汽車在馬路上滾得泥漿紛飛。
雨是有一陣子沒一陣子的下着,街上走路的人,全打着雨傘,雨傘像耍的龍燈,沿了人家屋檐走。
沒事的人,當然不願意出門,像這樣&ldquo雞鳴早看天&rdquo的客店,房間是那麼小,光線不夠,空氣雜着尿臊味,就是坐在屋子裡也受罪。
區老先生有個家的時候,下雨天,看看書,或者打打棋譜,總也可以消磨過去。
在這小客店裡一點沒有辦法,起床之後,洗完了臉,立刻坐到樓下茶館裡去。
他桌面上擺着一蓋碗沱茶,一份報紙,一支旱煙袋,他環抱着兩隻手,伏在桌子上,隻看那屋檐外的稀疏雨絲。
早上作小生意的人,已經把早茶喝過去了,吃午茶的人,還沒有來,所以早上十點鐘左右,茶館是最冷靜的時候。
這店堂裡除區莊正坐着看雨,隻有那個唯一的幺師①,坐在靠裡的一副座頭上打瞌睡。
①幺師:川語,茶房。
約莫寂寞了半小時,有個穿青粗呢制服的人,脫下身上半舊的綠色雨衣,搭在手臂上,站在屋檐下東張西望,最後點了兩下頭,似乎表示他已經找對了這地方了,于是走進來就在最前的一副座頭上坐下。
那幺師始終在打瞌睡,沒有理會到有客光顧。
那人連叫了兩聲泡茶來,他才猛可的擡起頭,将手揉着眼睛。
區老先生道:&ldquo這位先生連叫了你幾聲了,泡茶吧!&rdquo那人見老先生很客氣的稱呼,笑着點了點頭。
幺師泡着茶送了過去,他也是寂寞孤獨的坐着。
這時亞男由樓上送了一本書來,因道:&ldquo爸爸,你也悶的慌吧?有一本英文雜志,是香港新運來的,倒還新鮮,你解解悶吧。
&rdquo老先生道:&ldquo望望街景,也就把時間混過去了,天下雨,不好出門,又沒個地方作飯,這頓飯怎麼辦呢?&rdquo亞男道:&ldquo那倒容易解決,母親說給你下碗面,其餘的人大家吃頓燒餅就是。
有熱茶,連茶也可以免了。
&rdquo老先生道:&ldquo要吃燒餅,就大家都吃燒餅吧,為什麼我要例外呢?接連吃了三天面,我也膩了。
&rdquo亞男笑着,站了一會兒自上樓去了。
老先生拿起那份英文雜志,就靜靜地看着。
約莫是半小時,在他桌子上,有人送來舊報紙托着的四個熱燒餅,另外是兩個小面包,老先生放下手上的雜志,見亞男站在身邊,正在口袋裡掏出一包花生米向桌上放。
他見她提着一個小布包袱,裡面全是燒餅,因道:&ldquo為什麼多給我添兩個面包?帶給你母親去吃吧,我有四個燒餅和這些花生米,就夠了。
你們也有花生米?&rdquo亞男道:&ldquo我們有辣榨菜,面包你吃吧。
&rdquo老先生不允,一定塞到她手上,結果是拿了一枚走了。
那個吃茶的人,一人坐着,也是無聊,閑看區氏父女行為消遣。
見這老先生能看英文雜志,卻住在這雞鳴早看天的小店裡。
再看父女兩人,又十分客氣,這倒是很有教育程度的人家。
這樣,他們為什麼流落到這樣子?正注意着,有人叫句&ldquo大哥等久了&rdquo,來了一位披着紅色舊雨衣的女子,站在屋檐底下。
但是她不奔向那男子,轉過身來向區老先生鞠着躬,叫了聲老伯。
老先生對她的圓圓的臉,一雙大眼睛,印象很深,這是亞男的同學好友沈自強小姐,便站着道:&ldquo這樣惡劣的天氣,沈小姐還出來。
&rdquo她道:&ldquo特意來拜訪的。
老伯,我給你介紹介紹,這是家兄沈自安。
&rdquo那個男子聽他妹妹說起過亞男,已知道這是區莊正了,便過來打招乎。
老先生握着他的手笑道:&ldquo要知是沈小姐的令兄,早請過來談談了,也免得老兄枯坐這樣久。
&rdquo 于是大家同在一副座頭上坐下。
幺師泡上茶來,老先生就請他上樓通知一聲,區小姐的客來了。
沈自強笑道:&ldquo我應當去看伯母。
&rdquo老先生笑道:&ldquo沈小姐你大概上過樓的了,我們自己家裡人住在樓上都嫌窄,所以我不得已,終日在這裡坐茶館,你若是去了,那是讓我們增加一分困難。
&rdquo沈自安笑道:&ldquo小客店,我也住過的,老先生這倒是實話。
&rdquo沈自強道:&ldquo老伯,你們住在這裡,不是辦法,我們南岸的住房還可以騰出兩間屋子來,府上先搬過去,一面再找房子,好不好?我今天就是為這事來的。
你隻看我約家兄在這茶館子裡等着,就是真意。
&rdquo區老先生道:&ldquo房子我們有了,也是亞男同學讓的。
據說,住家的條件都很夠,實不相瞞,我們就是籌不出搬家費來。
&rdquo沈自強望着桌上的燒餅,還隻咬去半個,便道:&ldquo我知道這是老伯午飯,不必客氣,你請吧。
真對不住,你是一位老教育家,替國家教了多少人才,而現在讓你老人家無地方可住,而且無飯可吃。
&rdquo沈自安看看老先生這清癯的面孔,和桌上那枯燥的燒餅,心裡未免一動,憑人家那樣好的學問,又是那樣好的道德,日子卻是這樣過着,心裡默然,倒也說不出話來。
這時亞男由樓上下來了,向前握着沈自強的手道:&ldquo自強,你太熱心了。
這樣壞的天氣,你還是跑來了!&rdquo她道:&ldquo那是什麼話!天氣惡劣,不作事,也不吃飯嗎?&rdquo她說到最後一句,立刻要收回去,已來不及,很後悔,立刻又接着道:&ldquo我聽到老伯說,你們有了房子了。
&rdquo亞男苦笑了一笑,點着頭道:&ldquo房子是有了,可是&hellip&hellip&rdquo說着又搖搖頭。
沈自強道:&ldquo亞男,我給你介紹,這是家兄,自安。
&rdquo彼此見過禮。
沈自安向外面一指道:&ldquo我們到外面桌子上去談談,讓老伯吃過點心。
&rdquo于是也不待區老先生謙遜,他們竟自遷移到另一副座頭上去了。
老先生很了解這些青年們是什麼用意,肚子餓了,也不能和人家客氣,讓幺師向茶碗裡兌過開水,就着熱茶,把燒餅面包吃過。
見他三人還是談得很起勁,也不去打攪,自拿起英文雜志來看。
三十分鐘後,亞男悄悄走過來,挨了桌子坐下,低聲道:&ldquo爸爸,那位沈先生願意幫我們一個忙,借五百元讓我們搬家。
&rdquo區老先生放下書本,将手按着望了望客人,因道:&ldquo那不妥,我和人家才初次見面呀!而況我們收入毫無把握,把什麼還人家呢?&rdquo亞男道:&ldquo我早知道爸爸有這番意思了,他說我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歸還,而且&hellip&hellip&rdquo她不曾交待完,沈自強小姐已經走過來,她手上握着一個手絹包,塞在亞男手上,笑道:&ldquo不許說客氣話!&rdquo老先生立刻站起來,拱拱手道:&ldquo沈先生,沈小姐,這,這,這,不可以。
&rdquo那沈自安穿起雨衣,說聲&ldquo再會&rdquo,已走上了街。
沈小姐卻是夾着雨衣就向外面走。
老先生追到屋檐下,他們已經走遠了。
老先生回到座位上,搖搖頭道:&ldquo這不好,這不好,萍水相逢,怎好讓人家幫這麼一個大忙!&rdquo亞男拿着那個手絹包颠了幾颠,皺着眉道:&ldquo論他熱心,不妨接受,說起他的職業,我們就不忍收下。
&rdquo老先生道:&ldquo他有什麼工作?&rdquo亞男道:&ldquo他是給一個二等要人開汽車的。
是你老人家常說的話,愧煞士大夫階級了。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