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福康安蕩舟驚麗質 馬佳氏再世證前盟

關燈
卻說福康安連珠捷報上京,聖旨下來,命他刻日班師。

    福康安官晉大學士,加封忠銳嘉勇公。

    兵馬走在路上,皇帝又賞他禦制志喜詩,親筆寫在扇子上。

    又賞禦一用佩囊六枚,加賞一等輕車都尉。

    照公主親軍校例,賞他仆從六品藍翎三缺。

    皇上這樣看重他,那沿路的地方官,誰不加意趨承。

    這時兩湖總督濮大年,要特别讨好福康安,和他幕友商量,沿長江一帶,都紮着燈彩吹打迎送。

    湖南巡撫又到杭去借得水戲台來,跟着福康安的坐船,日夜演唱。

    那福康安在船中,吃酒看戲,十分快樂。

    船到洞庭湖中,那湖裡原有一種洞庭艇子,四面湘簾明窗,收拾得異常清潔,艇子頭尾上,挂着五色琉璃燈,兩旁遮着繡帷。

    船梢頭都用船一娘一搖橹,打扮得十分嬌一豔。

    一共有百十隻艇子,都圍繞着大船。

    慢慢地蕩着槳,緩緩地唱着歌。

    福康安看了,贊歎道:“她們真好似洛水神仙。

    ” 便吩咐艇子靠近大船,福康安跳過艇子去。

    見裡面明窗淨幾,當下在此設席,請過幾個幕友來,陪他吃酒。

    席散後,偶爾踱到後艙去閑望,隻見船尾一個女孩兒,赤着一雙白足,身上披一件腥紅鬥蓬,豐滿容盛,桃腮櫻一唇,十分俊俏。

    手中搖着橹,那一搦柳腰,臨風擺一動,真是小巧輕一盈,把個福康安看怔了。

    忽聽得那女孩兒輕展珠喉,唱起曲子來。

    動人!微風起處,掀一開了鬥篷的下幅,露出紅裳綠褲。

    那女孩兒一回頭,見了福康安,不禁眼波一溜,嫣然一笑。

    福康安頓覺心旌搖蕩,拍着手說道:“南邊地方,有這樣的妙人,俺在京中如何見過。

    ” 忙回進艙來,吩咐侍從快把那船梢上的女孩兒喚來。

    那侍從去喚時,女孩兒說道:“青天白日,羞答答地叫人怎生見去。

    ” 福康安聽了,笑了一笑,吩咐她晚上來見俺吧。

    到了昏夜,隻見那女孩兒打扮得異樣風一流,走進艙來,盈盈下拜。

    福康安在燈下看時見她容光煥發,和日間又是不同。

    忙把她扶起來,拉在懷裡,問她名字。

    那女孩兒說:“名喚寶珍。

    ” 福康安從此一寵一愛一寶珍,一路南下,俱是寶珍伺候。

    看看到了揚州地方,福康安替寶珍買了一座别墅,給她住下。

    所有沿路官員的供獻,皇帝的賞賜,約有五六十萬銀錢,福康安交給寶珍,自己帶兵凱旋進京去了。

    皇帝見了他,自然有一番獎勵稱贊。

    第二天聖旨下來,福康安賞戴三眼花翎,晉封貝子銜,仍帶四字佳号。

    照宗室貝子例給護衛。

    福康安進京去謝恩,由内監領着他,直走進古董房。

    隻見皇上身旁有一位年輕人員,手中拿着一個古瓶,和皇帝說笑着,那舉動十分輕佻。

    皇帝非但不生氣,反拉着他的手,笑嘻嘻地說道:“你喜歡這瓶嗎,便賞給你拿回去罷。

    ” 那大員謝也不謝,拿着瓶便去了。

    福康安在一旁看了,心裡十分狐疑,問又不好去問。

    退出宮來,悄悄地去問劉統勳,劉統勳說道:“這便是皇上親近識拔的總管儀仗大臣和坤。

    ” 福康安在京外時,也聽人說過皇上如何一寵一任和坤,但他不曾見過和坤是怎麼樣的人,如今見他舉動輕佻,也心中便厭惡他暗暗地囑咐劉相國,須要好好地防着他。

    看官,你知道和坤是什麼樣人,何以皇帝忽然一寵一任他到這地步。

    說起來,裡面有一段豔一史。

    乾隆皇帝做太子的時候,到底少年心一性一,見宮中十分好玩,便東溜西逛,什麼把戲都玩出來。

    這時雍正皇帝有十六個妃嫔,内中有一個名叫馬佳氏的,原是漢人,冒充旗人入宮的長得比别人格外白淨細膩。

    皇帝也格外一寵一愛一她。

    太子這時年紀已有十七歲,男一女之一愛一,正濃厚的時候,便終日和那班妃嫔調笑無忌。

    那班妃嫔也因他是皇帝皇後一寵一愛一的太子,誰敢不依順他,唯有那馬佳氏,她自己仗着美貌,脾氣也冷僻,不肯和太子胡纏。

    無奈太子偏看中了她,時時觑她不防備的時候,便闖進宮去,拉着馬佳氏,或是要吃她嘴上的胭脂,弄得那馬佳氏惱了,他才放手。

    這種事體,也不止一次了。

    這一天,合該有事。

    馬佳氏在宮中閑着無事,見自己的雲髻,有些松懈下來,便喚宮女替她重理梳妝,正在青絲委地,太子忽然悄悄地走進屋子來。

    宮女見了,正要聲張,太子站在馬佳氏身後,忙搖着手,一面蹑手蹑腳地走上去,從馬佳氏身後伸手過去,掩住她的兩眼。

    那馬佳氏猛不提防有人來調一戲她。

    顫着聲兒,急問是誰,太子忍着笑不做聲。

    那宮女掩着嘴暗笑。

    馬佳氏認做是歹人,時手中正握着一一柄一牙梳,猛力向身後打去,隻聽得哎喲一聲,不偏不倚的,打在太子眉心裡。

    那血便直淌出來。

    太子忙放了手,捧着臉,轉身逃出宮去。

    這裡馬佳氏知道是打壞太子,心中又害怕,又羞憤,暗地裡哭了一場。

    誰知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