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福康安蕩舟驚麗質 馬佳氏再世證前盟

關燈
天大禍來了,因為第二天是初一日,宮中規矩,皇子皇女,都要進宮去朝拜父後母後。

    太子眉心裡受了傷,給鈕钴祿後看見了,十分心痛。

    便把太子拉近身旁,細細一看,知是被人打破的。

    便覺得詫異,連連追問,和誰打過架來。

    太子見問,又是心慌,又是羞愧,便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鈕钴祿後越發起了疑心,大聲喝問,太子被母後一逼一問不過,一時也無可推托,便說曾和馬佳妃玩兒,妃子失手打傷的。

    這馬佳氏一性一情冷僻又恃雍正帝一寵一愛一她,鈕钴祿後心中極其厭惡。

    如今聽了這個話,立刻發怒,一口咬定,說馬佳妃調笑她兒子,傳命把馬佳氏喚來,一頓棍子亂打,喝着太監拉出月華門去,拿繩子勒死。

    太子見母後生了氣,又不敢勸,又不敢走,站在一旁,眼看太監把馬佳妃橫拖豎拽地拉出宮去,他心中好似刺着十八把鋼刀一般的痛,好容易候到母後進去了。

    他一轉身,急急趕到月華門去看時,那妃子粉頸上,被繩子切住,隻剩得一絲氣息。

    太子哭道:“我害了你也。

    ” 忙把自己指頭咬破,滴一點血在妃子頸子上,說道:“今生我無法救你了,但願和你來生有緣,認取頸子上的紅痣,我便拿我的一性一命報答你,也是願意的。

    ” 這一句話說完,妃子滴下兩眼淚來就死了。

    後來太子登了皇位,才把這件事體漸漸地忘了。

    有一天,乾隆帝在太廟中拈香回宮去,那班禦前侍衛和銮儀衛的人員,都散去了。

    忽然宮裡太監傳出話出來,皇上又要出宮去,探望大學士陳大受的病。

    慌得那班銮儀衛的人員,七手八腳的,又把禦一用儀仗,拿出來伺候。

    不知怎麼,卻把那頂黃蓋不知丢到什麼地方去了。

    這時皇帝已踱出宮來,升了銮輿。

    那管事越發心慌了,東奔西跑的找那頂黃蓋,兀是找他不到。

    皇帝坐在銮中,十分惱怒,頓着足說道:“這是什麼人做的事體,這樣荒唐得利害。

    ” 這時有一個擡銮輿的官學生聽了,忙跪下來,回奏道:“這事典守者不辭其責。

    ” 皇帝看他年紀很輕,心想這人十分面善,在什麼地方見過的。

    朕和他從前十分親一熱的,怎麼一時想不起來。

    他怎麼又替朕擡着銮輿呢。

    皇帝這樣怔怔地想着。

    那班伺候的内監,看皇上這副神氣,也莫明其妙。

    忽然見皇上走下銮輿來,吩咐把儀仗收了,不出宮去了。

    一面自己踱進宮去,一面傳旨把那擡轎的少年,傳進宮來。

    那少年也摸不着頭腦,從來也不曾進宮去過。

    今見天子傳喚,吓得渾身打戰,走進宮去。

    内監領他走進禦書房,跪在地下,一動也不敢動。

    皇帝在屋子裡,踱來踱去,吩咐内監們一齊退出,便開口問:“你叫什麼名字。

    ” 那人磕着頭說:“名叫和坤。

    ” 又問他多少年紀。

    回說二十四歲。

    又問他是什麼出身。

    回說是滿洲官學生。

    這時皇帝忽然想起來了,原來這和坤面貌,和從前勒死在月華門下的馬佳妃一式一樣絲毫不差。

    屈着指兒算一算,那馬佳妃死後,到現在恰恰二十四年。

    皇帝想起從前馬佳氏一番情形,不覺心中一酸,自己在椅子上坐下,喚和坤跪近身來,又叫他把衣領解一開。

    皇帝看時,見他頸子上果然有一點鮮紅的血痣。

    皇帝忍不住伸手把和坤一抱,抱在懷裡,掉下眼淚來。

    說道:“你怎麼投了一個男身呢。

    ” 那和坤認做皇上發瘋了,慌得他動也不敢動一任皇帝哭着說着。

    這和坤原是十分伶俐的,聽皇上說起從前和馬佳氏的一番情義,便撒嬌撒癡,随機應變,也跟着皇上掉下幾點眼淚來。

    皇上舉起袍袖,替他拭淚。

    兩人唧唧哝哝地在禦書房裡說了半天。

    皇帝又送了他許多貴重的衣服古董,另外又賞他五萬兩銀子。

    第二天聖旨下來,特拔他做掌管儀仗的内務大臣,從此皇帝把個和坤百般一寵一愛一起來。

    那和坤也常常進宮去伺候皇帝。

    有時在禦書房裡同榻而眠。

    和坤放出許多嬌一媚的樣兒來迷住皇帝。

    皇帝又真的拿他當馬佳氏妃子一般看待。

    外面有許多大臣,知道和坤得了一寵一,搶着去奉承他。

    有的送錢鈔,有的送房産,有的送美人,有的送古董珠寶。

    這和坤原是小人得志,不知道什麼禮法的。

    他仗着皇帝一寵一愛一,盡力地做那貪贓枉法的事。

    不到幾年,居然宅第連雲,家财千萬,奴婢成群,佳人滿座。

    不用說别的便是和坤的家奴,也有許多官員去孝敬他。

    隻叫那家奴在他主人前說一句話,便可以立刻升官發财。

    那四方進貢來的寶物,皇帝吩咐和坤自己挑罷,把十成裡的三四成賞給他。

    按到實在,和坤已是和皇帝對分了貢物。

    因為那進貢來的東西,先要經過和坤的手,和坤家裡的珍寶,越積越多,有許多還勝過大内的。

    正是:四方貢物歸私室大内奇珍任取攜欲知和坤情形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