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伐西夏李憲喪師城永樂徐禧陷殁

關燈
卻說蔡确想就一法,便笑語王珪道:“公恐司馬光入用,究為何意?”珪答道:“司馬光來京,必将參劾我輩,恐相位且不保了。

    ”無非為此,确是鄙夫。

    确便道:“主上久欲收複靈武,公能任責,相位便能終保,尚憚一司馬光麼?”為個人計,勞師費财,蔡确實是可殺。

    珪乃轉憂為喜,一再稱謝,乃薦俞充知慶州,使上平西夏策。

    神宗果然專心戎事,不暇召光,乃用馮京為樞密使,薛向、孫固、呂公著為樞密副使。

    诏民畜馬,拟從事西征。

    向初贊成畜馬議,旋恐民情不便,緻有悔言。

    禦史舒亶,遂劾他反複無常,失大臣體,竟斥知颍州。

    馮京亦因此求去,有诏允準,即命孫固知樞密院事,呂公著、韓缜同知院事。

    嗣複接俞充奏牍,略言:“夏将李清,本屬秦人,曾勸夏主秉常,以河西地來歸。

    秉常母梁氏得悉,幽秉常,殺李清,我朝應興師問罪,不可再延,這乃千載一時的機會呢。

    ”神宗覽奏大喜,即命熙河經制李憲等,準備伐夏,并召亶延副總管種谔入問。

    谔本是個言不顧行的人物。

    既至阙下,便大聲道:“夏國無人,秉常小醜,由臣等持臂前來便了。

    ”看時容易做時難。

     神宗乃決計西征,召集輔臣,會議出師。

    孫固入谏道:“發兵容易,收兵很難,還乞陛下三思後行!”神宗道:“夏有釁不取,将為遼人所據,此機斷不可失。

    ”固答道:“必欲用兵,應聲罪緻讨,幸得勝夏,亦當分裂夏地,令他酋長自守。

    ”神宗笑道:“這乃漢郦生的迂論,卿奈何亦作此言?”固複道:“陛下以臣為迂,臣恐尚未必制勝,試問今日出兵,何人可做統帥?”神宗道:“朕已托付李憲了。

    ”固奮然道:“伐夏大事,乃使奄人為帥,将士果肯聽命麼?”此言最是。

    神宗面有愠色。

    固知不便再谏,随即趨退。

    既而由王珪、蔡确等,議定五路出師,固複約呂公著入谏。

    固先啟奏道:“今議五路進兵,乃無大帥統率,就使成功,必緻兵亂。

    ”神宗道:“内外無統帥材,隻好罷休。

    ”呂公著即進谏道:“既無統帥,不若罷兵。

    ”固又接口道:“公著言甚是。

    請陛下俯納!”神宗沉着臉道:“朕意已決,卿等不必多言。

    ”孫固、呂公著複撞了一鼻子灰,相偕出朝。

    神宗遂命李憲出熙河,種谔出鄜延,高遵裕出環慶,劉昌祚出泾原,王中正出河東,分道并進。

    又诏吐蕃首領董氈集兵會征,于是鼙鼓喧天,牙旗蔽日,又鬧出一場大戰争來。

    何苦乃爾? 李憲統領熙秦七軍,及董氈兵三萬,突入夏境,破西市新城,襲據女遮谷,收複古蘭州,居然築城開幕,設置帥府。

    種谔也攻克米脂城,高遵裕奪還清遠軍,王中正率河東兵入宥州,劉昌祚進次磨隘,遇夏衆扼險拒守,他卻憑着一股銳氣,橫沖過去,夏軍紛紛敗走,遁還靈州。

    五路捷報,陸續入都,神宗很是喜慰,即诏令李憲統率五路,直搗夏都。

    哪知诏書才下,敗耗旋聞,各路将士,不是溺死,就是凍死、餓死;剩了若幹将死未死的疲卒,幸全生命,狼狽逃歸。

    一場空歡喜。

    原來夏人聞宋師大舉,未免驚惶,當由秉常母梁氏召集諸将,共議防禦方法。

    年少氣盛的将士,無不主戰。

    一老将獨獻策道:“宋師遠來,利在速戰。

    我軍不必拒敵,但教堅壁清野,誘他深入,一面在靈夏聚集勁兵,以逸待勞,再遣輕騎抄襲敵後,斷他饷運,他已不戰自困,恐退兵都來不及哩。

    ”勿謂夏無人。

    梁氏大喜,依計而行。

    因此宋軍五路并進,夏兵未與酣鬥,盡管退走。

    及劉昌祚既薄靈州,乘勝猛攻,城幾垂克,偏高遵裕忌他成功,飛使禁止。

    昌祚舊屬遵裕部轄,不敢違命,隻好按甲以待。

    等到遵裕到來,城中守備已固,圍攻至十有八日,尚不能下。

    夏人且潛至靈州南面,決黃河七級渠,灌入宋營,宋軍不意水至,溺斃多人;并因時值隆冬,就是凫水逃生,也是拖泥帶水,寒冷不堪,可憐又死了若幹名。

    當下遵裕、昌祚兩軍,喪亡大半,陸續潰歸。

    在途又被夏人追殺一陣,十成中剩得兩三成,得還原汛。

    兩路敗退。

    那時種谔從米脂進發,破石堡城,直指夏州,駐軍索家坪,忽聞後面辎重,被夏人截住,兵士頓嘩噪起來。

    大校劉歸仁,竟先潰遁,餘軍随走。

    适大雪漫天,兵不得食,沿途倒斃,不可勝計。

    出兵時共九萬三千,還軍時隻剩三萬人。

    一路未敗即退。

    王中正自宥州行至奈王井,糧食亦盡,六萬人餓死二萬,亦奔還慶州。

    一路亦未敗而退。

    獨李憲領兵東上,立營天都山下,焚去西夏的南牟内殿,并毀館庫,夏将仁多唆丁,一作新都喇蔔丹。

    率衆來援,由憲驅軍夜襲,殺敗夏兵,擒住百人,進次葫蘆河;聞各路兵已經退歸,不敢再進,當即班師。

    還是知機。

     先是五路大兵,共約至靈州會齊,各路共至靈州境内,惟李憲不至。

    軍報疊達京師,神宗始歎息道:“孫固前曾谏朕,朕以為迂談,今已追悔無及了。

    ”誰叫你黩武用兵?乃按罪論罰,貶高遵裕為郢